夜來香
關燈
小
中
大
滿人口,大江南北傳為豔談,群欲識一面以為榮。
女自号香嚴仙子。
明眸善睐,粉頰生妍,貌既綽約,性尤倜傥。
每至酒闌人散,客去留髡,薄解羅襦,悄剔銀之際,覺個中銷魂蕩魄,雖成佛登仙,不足方喻也。
好事者群稱女為“夜來香”,演《十香曲》以贈之,其一吹氣如蘭麝,臨風解玉■。
夜深索杯茗,枕畔口脂香。
其二委地雲鬟重,臨窗卸晚妝。
銀斜背坐,微送鬓絲香。
其三耳鬓斯磨際,憑闌小語長。
被疑花送馥,不道是衣香。
其四玉頰朝霞暈,冰肌夜月涼。
偷從偎傍處,領取粉痕香。
其五荳蔻梢頭綻,鴛鴦葉底忙。
雙峰高并處,滑膩自生香。
其六玉體橫陳夜,巫山夢楚襄。
醒來腰力弱,微帶汗珠香。
其七貼地疑蓮湧,淩空若鳥翔。
暗中休摸索,但覺繡鞋香。
其八十幅拖來緩,雙鈎覆處藏。
羅裙春不隔,那識自然香。
其九别有銷魂處,溫柔在此鄉。
檀郎親熨體,冷暖并成香。
其十彈筝稱曲聖,刺繡号針娘。
一樣平康女,誰能遍體香。
此曲既出,傳誦一時,傳鈔者幾于紙貴洛陽。
女積儲既富,揮霍亦廣,有不合女意者,雖受其金錢,辄擯之為門外漢,得至迷香洞中者,惟二三素心人而已。
以是銜怨者衆,人皆側目,久之而禍事起矣。
某禦史、某當道,皆平日曾經其所侮弄者,至是居台谏之職,風聞言事,操方面之權,榮辱由己,誣以窩盜聚賭,立提鞫訊。
女出巨金賂上下,卒不得免,遂親詣公庭,锒铛悉索,月缺花殘,家中所有,橫遭搜括,指為贓物,盡行入官。
豔婢妖姬,一時星散。
别墅亦由官估價出售。
逮事白得釋,而女已無立錐地,不得已鬻身以償衙費,重抱琵琶,依人宇下,雖帶雨梨花,幾經摧折,無複舊時風韻,然三分姿色,尚堪領袖秦淮也。
不料女驚悸之餘,悲憂成疾,時顧影喃喃,如與人語,支離牀褥,瘦骨盈把,不數月竟殒。
徐氏子自得鬻女金後,不能旋裡,乃挾資遁至漢,設小肆于門前,權子母焉。
一日,有一女子經徐店外,見徐,停蹤小駐,屢作徘徊。
徐方疑怪,谛視之,東鄰之阿昭,固舊相識也。
曩時發,今則高髻盤雲,長眉偃月,居然作旖旎風流态矣。
徐因延之入。
言次,知昭已嫁人,家貧不安其居,日與夫诟谇,負氣出外,遂至此間,近漸作倚門生活。
訊其所居,則固與徐廬僅隔兩巷也。
偕昭來者,為鄰媪李姥,徐向以母姨呼之者也。
因謂昭曰:“餘近來小有儲蓄,日用所需可以無慮。
卿固無郎,餘亦未娶,何不遷來同住,強如堕入火坑中,迎新送舊,為皮肉生涯哉?”昭意似可。
徐引昭入房,啟箧出金,累累陳幾上。
昭心豔之。
随徐之意遂決。
昭自歸徐,主中饋,日操井臼,夜伴枕衾,俨成伉俪。
李姥亦俱來,更買一婢以供使令。
一夕,正與昭置酒小飲,忽見女立中庭梅樹下,以手招徐。
徐急下階趨就之,問女曰:“卿在金陵,何以能脫身來此?”女曰:“妾與君本以情合,竊謂畢生不易,萬世相随。
君抑何忍心,賣妾為娼?今幸得離苦海,訴之幽冥主者,以伸妾冤,茲特邀君往閻摩府一為質證耳。
汝尚想享人世間樂事耶?”言竟,女身後兩隸突出,驟以鐵索系項。
徐踣地大呼,昭急前扶之起,則徐已口流涎沫,手足厥冷。
延醫視之,曰:“此鬼證也,恐不可救。
”乃招巫觋治之,并雲冤魂索命,死在旦夕。
昭問徐,徐無一言,但瞪目直視,以手指心而已。
是夕狂呼達旦,伏枕作叩首狀,曰:“知罪!”李姥與昭謀,席卷其所有遁去。
徐号叫數日,并無有過而問之者。
死後鄰人收其屍焉。
女自号香嚴仙子。
明眸善睐,粉頰生妍,貌既綽約,性尤倜傥。
每至酒闌人散,客去留髡,薄解羅襦,悄剔銀之際,覺個中銷魂蕩魄,雖成佛登仙,不足方喻也。
好事者群稱女為“夜來香”,演《十香曲》以贈之,其一吹氣如蘭麝,臨風解玉■。
夜深索杯茗,枕畔口脂香。
其二委地雲鬟重,臨窗卸晚妝。
銀斜背坐,微送鬓絲香。
其三耳鬓斯磨際,憑闌小語長。
被疑花送馥,不道是衣香。
其四玉頰朝霞暈,冰肌夜月涼。
偷從偎傍處,領取粉痕香。
其五荳蔻梢頭綻,鴛鴦葉底忙。
雙峰高并處,滑膩自生香。
其六玉體橫陳夜,巫山夢楚襄。
醒來腰力弱,微帶汗珠香。
其七貼地疑蓮湧,淩空若鳥翔。
暗中休摸索,但覺繡鞋香。
其八十幅拖來緩,雙鈎覆處藏。
羅裙春不隔,那識自然香。
其九别有銷魂處,溫柔在此鄉。
檀郎親熨體,冷暖并成香。
其十彈筝稱曲聖,刺繡号針娘。
一樣平康女,誰能遍體香。
此曲既出,傳誦一時,傳鈔者幾于紙貴洛陽。
女積儲既富,揮霍亦廣,有不合女意者,雖受其金錢,辄擯之為門外漢,得至迷香洞中者,惟二三素心人而已。
以是銜怨者衆,人皆側目,久之而禍事起矣。
某禦史、某當道,皆平日曾經其所侮弄者,至是居台谏之職,風聞言事,操方面之權,榮辱由己,誣以窩盜聚賭,立提鞫訊。
女出巨金賂上下,卒不得免,遂親詣公庭,锒铛悉索,月缺花殘,家中所有,橫遭搜括,指為贓物,盡行入官。
豔婢妖姬,一時星散。
别墅亦由官估價出售。
逮事白得釋,而女已無立錐地,不得已鬻身以償衙費,重抱琵琶,依人宇下,雖帶雨梨花,幾經摧折,無複舊時風韻,然三分姿色,尚堪領袖秦淮也。
不料女驚悸之餘,悲憂成疾,時顧影喃喃,如與人語,支離牀褥,瘦骨盈把,不數月竟殒。
徐氏子自得鬻女金後,不能旋裡,乃挾資遁至漢,設小肆于門前,權子母焉。
一日,有一女子經徐店外,見徐,停蹤小駐,屢作徘徊。
徐方疑怪,谛視之,東鄰之阿昭,固舊相識也。
曩時發,今則高髻盤雲,長眉偃月,居然作旖旎風流态矣。
徐因延之入。
言次,知昭已嫁人,家貧不安其居,日與夫诟谇,負氣出外,遂至此間,近漸作倚門生活。
訊其所居,則固與徐廬僅隔兩巷也。
偕昭來者,為鄰媪李姥,徐向以母姨呼之者也。
因謂昭曰:“餘近來小有儲蓄,日用所需可以無慮。
卿固無郎,餘亦未娶,何不遷來同住,強如堕入火坑中,迎新送舊,為皮肉生涯哉?”昭意似可。
徐引昭入房,啟箧出金,累累陳幾上。
昭心豔之。
随徐之意遂決。
昭自歸徐,主中饋,日操井臼,夜伴枕衾,俨成伉俪。
李姥亦俱來,更買一婢以供使令。
一夕,正與昭置酒小飲,忽見女立中庭梅樹下,以手招徐。
徐急下階趨就之,問女曰:“卿在金陵,何以能脫身來此?”女曰:“妾與君本以情合,竊謂畢生不易,萬世相随。
君抑何忍心,賣妾為娼?今幸得離苦海,訴之幽冥主者,以伸妾冤,茲特邀君往閻摩府一為質證耳。
汝尚想享人世間樂事耶?”言竟,女身後兩隸突出,驟以鐵索系項。
徐踣地大呼,昭急前扶之起,則徐已口流涎沫,手足厥冷。
延醫視之,曰:“此鬼證也,恐不可救。
”乃招巫觋治之,并雲冤魂索命,死在旦夕。
昭問徐,徐無一言,但瞪目直視,以手指心而已。
是夕狂呼達旦,伏枕作叩首狀,曰:“知罪!”李姥與昭謀,席卷其所有遁去。
徐号叫數日,并無有過而問之者。
死後鄰人收其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