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侬詞史
關燈
小
中
大
心侬,姓李氏,名楚蓮,吳門小家女。
少蓄于花氏。
稍長,姿質明豔,豐韻娉婷。
乃教以歌曲,聲清脆如裂帛,音韻節奏,動合自然。
又教以絲竹筝琵,靡不工。
性絕慧警,能綴近詞,善翻新調,曲師斂手推服。
花媪因謂其母曰:“具此絕藝冶容,苟肯貶節入章台,千金可立緻也。
”其母惑之,曰:“今歲将與其兩兄完婚事,若能先以五百金畀我,則可惟命。
”花家諸姊妹俱于滬上作校書,豔名頗着,視阿堵如倘來物,立畀三百金,而挈之至春申江畔。
鴉髻初盤,蛾眉乍掃,見者無不驚其麗絕塵寰。
有徽人程某,挾巨資商于滬,觌面即詫為神仙中人。
歌聲既發,響遏行雲,蕩魄回腸,令人之意也消,程聆之不禁擊節歎賞,傾倒弗置,謂此‘曲聖’也,《霓裳》雅調,隻應天上有耳。
”出七百金作頭費,為之梳攏,一住月餘,足不出戶外,約娶之為小星。
顧程俗賈也,自頂至踵無雅骨,女雖與之諧燕婉之好,然非其所屬意也。
旋程以鋪中折閱,喪其所有,不敢複萌問鼎想,狼狽遽歸。
女自為程昵,芳譽噪于一時,冶遊子弟求一見以為榮。
女閱人既多,少所許可。
一日,偕女伴遊滬廟西園觀蘭花會,偶于人叢中見一生,雖衣履不華,而豐神朗秀,有如玉樹臨風;流盼顧生,生亦注目睇視,不覺行步為之俱遲。
女伴覺之,附耳言曰:“此可為姊意中人否?衛■當前,何不擲果定情?徒看殺無益也!”女紅潮暈頰,不作一語。
繼遊三穗堂後,拾級登小山,盤旋曲折而上,女足趾欲裂,拂石小憩,不知生已先在,徘徊其間,若有所俟。
須臾,生有二友至,其一與女伴相識,因問:“何于熱鬧場中作此清遊?”見女亦豔之,并詢居處,知皆曲裡中人。
女伴因謂生友曰:“何不今夕偕來?”指生與女曰:“此一對璧人,君何不為撮合山?俾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亦大是陰德事。
”生友笑應之,遂各散去。
生姓楊,名賓,字寅谷,吳門人,固名諸生也。
家貧,客遊李,無所依托,授經餬口。
有薦至秀水邑令幕中者,代司筆劄,積資娶婦王氏,亦舊家女郎,伉俪甚相得。
不謂娶未期年,麼弦中斷,懊惱欲死。
朋好招作滬遊,令抒積悶。
二友見生與女目成眉語,心若為動,因偕至城北勾欄訪之。
既抵女所,即有二雛鬟入報。
女伴先出,邀入其房,視壁間所懸楹聯,乃知為蕙珍。
生曰:“尋蘭得蕙,亦複不惡。
”須臾女至,即令與生并坐。
生猶作忸怩态,寒暄外不作别語。
生問:“适間尚有一人,何為不至?”女伴曰:“此蘭仙也,為他客招去侑觞矣。
”遂設宴于長命鴛鴦館。
酒數巡,蘭仙回,三人各擁所歡,合樽促坐,勸飲循環。
生量頗豪。
女持觞政,故設僻令,沃無算爵。
生新喪偶,意緒寡歡,酒入愁腸,易于沾醉,席尚未半,不覺玉山頹矣,遂留宿焉。
宵闌燈,生睡忽醒,女猶兀坐妝台之側。
索茶,以苦茗進。
生見女侍旁,自訝:“何為在此?卿尚未眠耶?”因起,代女緩結束,攜手共入羅帏,倍臻缱绻。
女于枕畔問生娶未。
生答以新賦悼亡,愁思正劇。
問:“可續娶否?”生曰:“未得如卿才色俱佳者耳。
”女曰:“妾青樓賤質,曲院微姿,安得與君作匹偶?但得備妾媵之數,足矣。
”生曰:“長卿壁立,子敬氈亡,卿欲相從,其肯共糠核哉?”女曰:“若使妾一旦得離火坑,脫苦海,則此固所願也。
”生曰:“奈囊中無賣賦金,即謀一夕歡,亦非易事。
”女曰:“妾有私蓄百金,君可攜去,常來此間,當可得間以圖也。
”生謝不敏。
女為之欷■不樂,涔涔淚下,濕透枕函。
生慰之曰:“以後竭力措資,藉謀再至。
卿勿多憂,恐損玉體。
”女始轉悲為喜。
生自此時與女往還,夜合資悉出自女。
花前密誓,月下私盟,無非欲歸于生
少蓄于花氏。
稍長,姿質明豔,豐韻娉婷。
乃教以歌曲,聲清脆如裂帛,音韻節奏,動合自然。
又教以絲竹筝琵,靡不工。
性絕慧警,能綴近詞,善翻新調,曲師斂手推服。
花媪因謂其母曰:“具此絕藝冶容,苟肯貶節入章台,千金可立緻也。
”其母惑之,曰:“今歲将與其兩兄完婚事,若能先以五百金畀我,則可惟命。
”花家諸姊妹俱于滬上作校書,豔名頗着,視阿堵如倘來物,立畀三百金,而挈之至春申江畔。
鴉髻初盤,蛾眉乍掃,見者無不驚其麗絕塵寰。
有徽人程某,挾巨資商于滬,觌面即詫為神仙中人。
歌聲既發,響遏行雲,蕩魄回腸,令人之意也消,程聆之不禁擊節歎賞,傾倒弗置,謂此‘曲聖’也,《霓裳》雅調,隻應天上有耳。
”出七百金作頭費,為之梳攏,一住月餘,足不出戶外,約娶之為小星。
顧程俗賈也,自頂至踵無雅骨,女雖與之諧燕婉之好,然非其所屬意也。
旋程以鋪中折閱,喪其所有,不敢複萌問鼎想,狼狽遽歸。
女自為程昵,芳譽噪于一時,冶遊子弟求一見以為榮。
女閱人既多,少所許可。
一日,偕女伴遊滬廟西園觀蘭花會,偶于人叢中見一生,雖衣履不華,而豐神朗秀,有如玉樹臨風;流盼顧生,生亦注目睇視,不覺行步為之俱遲。
女伴覺之,附耳言曰:“此可為姊意中人否?衛■當前,何不擲果定情?徒看殺無益也!”女紅潮暈頰,不作一語。
繼遊三穗堂後,拾級登小山,盤旋曲折而上,女足趾欲裂,拂石小憩,不知生已先在,徘徊其間,若有所俟。
須臾,生有二友至,其一與女伴相識,因問:“何于熱鬧場中作此清遊?”見女亦豔之,并詢居處,知皆曲裡中人。
女伴因謂生友曰:“何不今夕偕來?”指生與女曰:“此一對璧人,君何不為撮合山?俾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亦大是陰德事。
”生友笑應之,遂各散去。
生姓楊,名賓,字寅谷,吳門人,固名諸生也。
家貧,客遊李,無所依托,授經餬口。
有薦至秀水邑令幕中者,代司筆劄,積資娶婦王氏,亦舊家女郎,伉俪甚相得。
不謂娶未期年,麼弦中斷,懊惱欲死。
朋好招作滬遊,令抒積悶。
二友見生與女目成眉語,心若為動,因偕至城北勾欄訪之。
既抵女所,即有二雛鬟入報。
女伴先出,邀入其房,視壁間所懸楹聯,乃知為蕙珍。
生曰:“尋蘭得蕙,亦複不惡。
”須臾女至,即令與生并坐。
生猶作忸怩态,寒暄外不作别語。
生問:“适間尚有一人,何為不至?”女伴曰:“此蘭仙也,為他客招去侑觞矣。
”遂設宴于長命鴛鴦館。
酒數巡,蘭仙回,三人各擁所歡,合樽促坐,勸飲循環。
生量頗豪。
女持觞政,故設僻令,沃無算爵。
生新喪偶,意緒寡歡,酒入愁腸,易于沾醉,席尚未半,不覺玉山頹矣,遂留宿焉。
宵闌燈,生睡忽醒,女猶兀坐妝台之側。
索茶,以苦茗進。
生見女侍旁,自訝:“何為在此?卿尚未眠耶?”因起,代女緩結束,攜手共入羅帏,倍臻缱绻。
女于枕畔問生娶未。
生答以新賦悼亡,愁思正劇。
問:“可續娶否?”生曰:“未得如卿才色俱佳者耳。
”女曰:“妾青樓賤質,曲院微姿,安得與君作匹偶?但得備妾媵之數,足矣。
”生曰:“長卿壁立,子敬氈亡,卿欲相從,其肯共糠核哉?”女曰:“若使妾一旦得離火坑,脫苦海,則此固所願也。
”生曰:“奈囊中無賣賦金,即謀一夕歡,亦非易事。
”女曰:“妾有私蓄百金,君可攜去,常來此間,當可得間以圖也。
”生謝不敏。
女為之欷■不樂,涔涔淚下,濕透枕函。
生慰之曰:“以後竭力措資,藉謀再至。
卿勿多憂,恐損玉體。
”女始轉悲為喜。
生自此時與女往還,夜合資悉出自女。
花前密誓,月下私盟,無非欲歸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