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雙芙

關燈
怖意。

    繼投巨中,出示同伴。

    蓋甫啟,嬰兒一躍遽出,及地即滅。

    衆俱駭異,诘其所自來,以實告。

    急排闼入視,則女已氣絕體僵,玉箸雙垂,早示寂于蒲團矣。

    合家惶,鹹歸咎于婢。

    女父母知之,戒勿揚。

    臨殓,老尼忽至,謂女父母曰:“此屍解也。

    請勿用棺椁,可盛之于龛,暫置準提庵佛座下,三十年後當複活。

    ”女父以恐駭衆聽,拒弗許。

    尼請之益堅。

    女屍本盤膝危坐,欲舉之使直,竭衆力不能動分毫。

    不得已,從尼言,舁寄庵中。

     方女之入定也,凝神斂息,遊于太虛寂滅之境。

    忽睹紅日上升,霞彩滿天,正在向空舞蹈,突有人自後推之,遂堕于深潭。

    驚定開眸,則手足頓小,身為嬰兒,已易為男子身。

    知入輪回,亦不複懼,但默念靜養之功,終日不食亦不饑。

    稍長、入塾,聰悟絕倫,迥異常兒。

    六七歲已有神童之譽,九歲入學作秀才,十三歲應秋試作榜元,名噪辇毂。

    十六歲捷南宮,登詞林,世家巨族,争求婚焉,俱笑辭之。

     逾年,散館授編修,不數歲升禦史。

    立朝以風節自勵,彈劾不避權貴,群稱為骨鲠之臣。

    嘗一日劾三督撫,廷議嘉之,立予罷斥。

    于是當軸為之側目。

    旋出為江蘇學政,路由太湖,風濤大作,有一白龍夾舟而飛,舟幾覆,舟子戰栗無人色。

    女知潭中孽龍欲複前仇,急出匣中劍擲之波心。

    龍俯首曳尾而逝。

    蓋女雖隔世,而其術益複神也。

     在任三年,所拔取者多知名士,文風為之一變。

    還朝複命,道經濟南,偶乘款段馬,命奚奴挈錦囊,看山作畫,臨水賦詩。

    遙見垂楊柳下,立一女子,玉貌绮年,豐神絕世。

    細視之,舉止與老尼約略相似,遣人探問,則亦鄒魯間閥閱家也。

    因示意于其父母,願以伉俪請。

    欣然許之。

    不日成親迎禮,卻扇之夕,兩意相會,一若遠别重逢者。

    在京師中,自朝參外,了無所事,日惟諷經繡佛而已。

    女父母自升揚州教授,後以卓異聞,入京引見。

    女知之,持刺往拜。

    翌日,女父答谒,延之入内堂,屏去從人,伏地緬述,涕不能仰。

    女父深為駭歎。

    未幾,迎母至署中,侍奉殷懃,無異于子。

    女父居官清正,苜蓿盤空,初無所蓄。

    女贈以萬金,藉充宦囊,使買田園于揚郡,作久居計。

     女後膺兩淮運使之命,馳驿赴任,整頓鹾綱,興利除弊,一歲中榷稅所入,驟溢百數十萬。

    出資重修準提庵,土木大興,绀宇紅牆,金碧相望;鑿池築堤,回環幾百畝,池中悉植菡萏,堤畔廣栽芙蓉,紅白相間,夏季秋杪,絢爛如錦。

    女曰:“是足為我清修所矣。

    ”朝廷以女轉運有功,驟加拔擢,即命開藩吳會。

    命下之夕,夢老尼拈花而至,微笑謂女曰:“殆可行矣。

    名盛則去,功成則退,此天地自然之理也。

    否則招造物之忌,彼夫毀謗之來,嫉之至,尤悔之臨,雖出于人,亦由造物為之從中播弄也。

    舊軀殼尚在,何不返本還原,一現從前真面目?”女方欲有言,忽聞金鼓之聲,喧天震地,蘧然驚覺,則紅日已上三竿,各屬官賀喜者,盈廷畢集矣。

    女起,亟命賀往準提庵,拈香參禮佛像後,即問龛所在,命人啟之,則膚革尚溫,顔色如生。

    因令舁之至尼房,召庵中尼謂之曰:“今夕必當複活,可善視之。

    ”時已迎女母至庵,為之照料一切。

    還署即草遺表,寄蘇撫代呈,擲筆遽絕。

    夜半,女屍果複活,蹷然而起,無異常人。

    謂母曰:“三十年富貴,正如一場大夢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