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繡二校書合傳
關燈
小
中
大
。
”由是聲價頓高。
才喜善為青白眼,雖在章台,而性情豪爽,身具俠骨,胸有仙心。
每見文人才士,極相憐愛,周旋酬應,出自至誠,從不瑣瑣較錢币;若遇巨腹賈,則必破其悭囊而後已。
西蜀李芋仙刺史為滬上寓公,領袖風騷,主持月旦,曲裡中人,凡經其品評者,才出墨池,便登雪嶺。
姚家姊妹花初為芋老所眷,韻事乍傳,香名頓着。
芋老重來歇浦,着意尋芳,因賞識才喜,遂及繡金,常與玉生小宴其家,往往射覆藏鈎,清談達旦。
才喜尤愛玉生,常欲姊妹共事一人,如趙家故事,然生所屬意者,繡金一人而已。
繡金小名阿鳳,或遂連呼之曰金鳳。
玉生曾贈七律四章以見意,中有一聯雲:“黃金隻合将卿鑄,赤鳳何曾為姊來。
”其寄托蓋在言外矣。
才繡二人妙解音律,彈絲吹竹,靡不工。
繡金尤善歌,珠喉宛轉,響遏行雲。
才喜本虞山朱氏所出,琵琶為朱湘卿親授,音節之妙,巧合自然,一時俗工,皆為斂手。
芋老與玉在座,辄招二姊妹同司酒政,為席,恒姊彈而妹唱,绮筵乍開,歌聲即發。
玉生曾口占二十八字調芋老雲:一樣李花供飄泊,十行朱字太綿。
琵琶對語歌聲婉,淚濕青衫老谪仙。
芋老以申園為極樂世界,嘗曰:“十二萬年無此樂,三十六宮都是春。
”謂:“我死必葬于申園之側,樹一石碣曰:‘西蜀詩人李芋仙之墓’,旁植梅花萬株,使士女遊申園者,多來瞻眺禮拜,或遇春秋佳日,奠以濁酒一杯,豈不樂哉!”才喜聞言,躍然起曰:“他日亦願附瘗墓旁,如虎邱之有真娘,西湖之有蘇小,惠州之有朝雲,亦足以傳矣。
”芋老喜甚,為浮一大白,曰:“願如約。
” 一日,芋老偕玉生乘生遊申園,歸适值驟風雨,馬踬,車幾覆,前後香,皆為之停辔不發,争來救援。
才喜聞信,親至芋老寓齋問候。
玉生笑曰:“使芋老今日果死,則其願遂矣。
特不知陪葬者,尚欲稍緩須臾否?”眉君既為花影所昵,願居妾媵列,供俸研役,特其母屬望頗奢,索八千金,花影适有武陵之行,買竟去。
眉君遂絕粒,蒙被僵卧,晝夜飲泣,目盡腫。
其母無奈何,偕眉君乘舟追之,及之于塘栖,卒以五千金歸于花影,僦屋湖畔福隐山莊,成嘉禮焉。
香輿彩仗,驺從頗盛,見之者不知其為納小星也。
錢生,本貧士,投筆從戎,頗懷遠略,在某當道幕府司筆劄,海上軍興,上萬言書,慷慨激昂,悉中要,所論戰守各策,皆可坐言起行,當道試之于用,鹹有實效,積前後功,保升太守。
适以公事捧檄至滬,自作快語曰:“今而後可償餘願矣。
”改服敝衣冠,蓬發垢面,踉跄詣繡金所,曰:“殆矣。
”繡金驚問所自,錢曰:“自别後,就館不成,作賈折閱。
昨貸之戚串,得數百金,販粟渡長江,舟覆,盡飽魚腹,僅以身免至此。
水盡山窮,将流落申江作乞丐矣,特來面卿作永訣耳。
”言罷嗚咽不勝。
繡金亦哭,久之,曰:“天生君才必有用。
古英雄有屢踬而後起者,君特小挫折耳,何患。
妾藏有五百金,願奉君經營事業,特不可使阿母知也。
”急檢箧笥出單五紙,納錢袖中。
錢撫繡金背曰:“卿真我之知己也!巾帼中乃有此巨眼!”遂以直告,竟納之為婦,載之北歸。
”由是聲價頓高。
才喜善為青白眼,雖在章台,而性情豪爽,身具俠骨,胸有仙心。
每見文人才士,極相憐愛,周旋酬應,出自至誠,從不瑣瑣較錢币;若遇巨腹賈,則必破其悭囊而後已。
西蜀李芋仙刺史為滬上寓公,領袖風騷,主持月旦,曲裡中人,凡經其品評者,才出墨池,便登雪嶺。
姚家姊妹花初為芋老所眷,韻事乍傳,香名頓着。
芋老重來歇浦,着意尋芳,因賞識才喜,遂及繡金,常與玉生小宴其家,往往射覆藏鈎,清談達旦。
才喜尤愛玉生,常欲姊妹共事一人,如趙家故事,然生所屬意者,繡金一人而已。
繡金小名阿鳳,或遂連呼之曰金鳳。
玉生曾贈七律四章以見意,中有一聯雲:“黃金隻合将卿鑄,赤鳳何曾為姊來。
”其寄托蓋在言外矣。
才繡二人妙解音律,彈絲吹竹,靡不工。
繡金尤善歌,珠喉宛轉,響遏行雲。
才喜本虞山朱氏所出,琵琶為朱湘卿親授,音節之妙,巧合自然,一時俗工,皆為斂手。
芋老與玉在座,辄招二姊妹同司酒政,為席,恒姊彈而妹唱,绮筵乍開,歌聲即發。
玉生曾口占二十八字調芋老雲:一樣李花供飄泊,十行朱字太綿。
琵琶對語歌聲婉,淚濕青衫老谪仙。
芋老以申園為極樂世界,嘗曰:“十二萬年無此樂,三十六宮都是春。
”謂:“我死必葬于申園之側,樹一石碣曰:‘西蜀詩人李芋仙之墓’,旁植梅花萬株,使士女遊申園者,多來瞻眺禮拜,或遇春秋佳日,奠以濁酒一杯,豈不樂哉!”才喜聞言,躍然起曰:“他日亦願附瘗墓旁,如虎邱之有真娘,西湖之有蘇小,惠州之有朝雲,亦足以傳矣。
”芋老喜甚,為浮一大白,曰:“願如約。
” 一日,芋老偕玉生乘生遊申園,歸适值驟風雨,馬踬,車幾覆,前後香,皆為之停辔不發,争來救援。
才喜聞信,親至芋老寓齋問候。
玉生笑曰:“使芋老今日果死,則其願遂矣。
特不知陪葬者,尚欲稍緩須臾否?”眉君既為花影所昵,願居妾媵列,供俸研役,特其母屬望頗奢,索八千金,花影适有武陵之行,買竟去。
眉君遂絕粒,蒙被僵卧,晝夜飲泣,目盡腫。
其母無奈何,偕眉君乘舟追之,及之于塘栖,卒以五千金歸于花影,僦屋湖畔福隐山莊,成嘉禮焉。
香輿彩仗,驺從頗盛,見之者不知其為納小星也。
錢生,本貧士,投筆從戎,頗懷遠略,在某當道幕府司筆劄,海上軍興,上萬言書,慷慨激昂,悉中要,所論戰守各策,皆可坐言起行,當道試之于用,鹹有實效,積前後功,保升太守。
适以公事捧檄至滬,自作快語曰:“今而後可償餘願矣。
”改服敝衣冠,蓬發垢面,踉跄詣繡金所,曰:“殆矣。
”繡金驚問所自,錢曰:“自别後,就館不成,作賈折閱。
昨貸之戚串,得數百金,販粟渡長江,舟覆,盡飽魚腹,僅以身免至此。
水盡山窮,将流落申江作乞丐矣,特來面卿作永訣耳。
”言罷嗚咽不勝。
繡金亦哭,久之,曰:“天生君才必有用。
古英雄有屢踬而後起者,君特小挫折耳,何患。
妾藏有五百金,願奉君經營事業,特不可使阿母知也。
”急檢箧笥出單五紙,納錢袖中。
錢撫繡金背曰:“卿真我之知己也!巾帼中乃有此巨眼!”遂以直告,竟納之為婦,載之北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