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貞仙子
關燈
小
中
大
”月上更闌,生辭欲去。
女請留宿,即喚麗娥往攜衾枕,開西閣門而入。
鬥室精潔,絕無纖塵,湘簾幾,硯匣筆牀,位置楚楚。
生于幾上見詩一冊,署曰《蓮子居吟稿》。
展閱之,前半皆己平日詩詞,後半則蓮貞和作也,詩詞并吐屬清新,不作一凡語。
生不禁拍案叫絕,曰:“卿真可為女青蓮矣!”女方與生談詩,麗娥阖扉遽去。
生亦倦甚,擁女并入羅帏,不知東方之既白。
女曉妝既竟,忽更盛服再拜,向生曰:“妾此身已屬君矣,願侍巾栉,幸毋遐棄!”生曰:“餘本未授室,嘉耦是求。
今既得卿,良惬素願。
”于是引喻河山,指盟日月,比翼連枝,始終弗渝。
女仍命麗娥放送生歸。
由是花晨月夕,時相往來。
荏苒年餘,忽有方外羽士從羅浮來,下榻僧舍。
見生,蹙然曰:“君迩來必有奇遇,此花妖也。
若不早絕,恐有性命憂。
”生愠然作色,曰:“煉師世外人,何預人家閨阃事!烏有豔同花月,麗若神仙,而為禍水者哉!即妖,亦當非噬人者。
子休矣,毋多談!” 生過女所,偶話此事,女泫然泣曰:“妾與君殆緣盡矣!此所謂風月窩之情魔,姻緣簿之孽障也!”言訖,欷■不已。
即喚廚娘作咄嗟筵,“行與郎君為長别矣!”生曰:“餘惟不信此言,故以告卿。
世之負情人,方且懼死貪生,急求方術矣;餘恨不得運慧劍以斬之!”女乃轉悲為喜,曰:“桑中之行,原非久計;戴月披星,攜雲握雨,此豈伉俪者所宜?城北王氏别墅,妾将往賃,略加修葺,便可作青廬。
”因出箧中黃金百兩畀生,曰:“以此摒檔婚事,務極華美,勿使人诮小家舉止也。
” 生一如女命。
擇吉親迎,驺騎赫,戚串往賀者如雲。
三日廟見,得瞻女貌者,無不驚為天仙。
女令生招道士來,肅之上坐,女靓妝炫服,出而相見。
道士衣服内外皆書符■,袖中隐持天蓬尺,見女即戟指作訣,口喃喃念咒,驟出天蓬尺擊女。
女毫無所畏,其尺擲之地。
麗娥自内出,舉溺器罩其首,糞穢淋漓,下沾襟袖,道士踉跄遁走,見者無不鼓掌大笑,謂:“處置若輩,宜以此法。
孰令其豐幹饒舌哉!” 女自結後,唱随相得,毫無所異。
麗娥漸長,益複苗條,圓姿替月,暈臉生霞,見者不知為青衣中人。
女令生納為小星,置之後房。
其二鬟一曰萼仙,一曰蓉香,袅娜輕盈,并皆佳妙,次第選入畫屏,備生妾媵。
生此時擁豔姬,住名園,日與女飲酒賦詩,雖南面王不易此樂也。
數年間,女生二子,三姬各産一男。
生亦登賢書,捷南宮,榜下選授粵東博羅令。
挈眷赴任,治民诘盜,除弊剔奸,政治肅然,闾閻無不沾其實惠。
三年解任入都,生偕友遊羅浮,女亦請從。
因與三姬皆易男子妝以往,山中遊曆幾遍,宿黃龍觀中。
道士香根知生為貴官,接待殷懃,迥逾常數。
锺欽光孝廉為觀中住持,仰生德政,供奉極豐。
觀中有一道士,若甚相稔,偶與談遊蹤,自言曾客濟南,乃恍然知即前度相逢者也。
因戲問:“煉師法術高妙,果能治妖否?”道士誇在濟南曾治花妖,口講手畫,極鳴得意。
女在旁不覺然一笑。
道士繼訪生仆從,始知生固濟南人,慚而逸去。
翌日,生下山,忽于林莽中突出一猛虎,毛色班斓,狂風陡作,葉下堕。
虎向女撲來。
仆從相顧無人色。
女從容自若,于口中吐一蓮花,從空下墜,正中虎背,虎負痛作人立,皮劃然脫去,乃一道士也。
女謂道士曰:“汝兩次犯我,本應殺卻,以奉仙戒特赦汝。
汝可速去。
”道士蒲伏叩首認罪。
自此群知女為非常人。
女請留宿,即喚麗娥往攜衾枕,開西閣門而入。
鬥室精潔,絕無纖塵,湘簾幾,硯匣筆牀,位置楚楚。
生于幾上見詩一冊,署曰《蓮子居吟稿》。
展閱之,前半皆己平日詩詞,後半則蓮貞和作也,詩詞并吐屬清新,不作一凡語。
生不禁拍案叫絕,曰:“卿真可為女青蓮矣!”女方與生談詩,麗娥阖扉遽去。
生亦倦甚,擁女并入羅帏,不知東方之既白。
女曉妝既竟,忽更盛服再拜,向生曰:“妾此身已屬君矣,願侍巾栉,幸毋遐棄!”生曰:“餘本未授室,嘉耦是求。
今既得卿,良惬素願。
”于是引喻河山,指盟日月,比翼連枝,始終弗渝。
女仍命麗娥放送生歸。
由是花晨月夕,時相往來。
荏苒年餘,忽有方外羽士從羅浮來,下榻僧舍。
見生,蹙然曰:“君迩來必有奇遇,此花妖也。
若不早絕,恐有性命憂。
”生愠然作色,曰:“煉師世外人,何預人家閨阃事!烏有豔同花月,麗若神仙,而為禍水者哉!即妖,亦當非噬人者。
子休矣,毋多談!” 生過女所,偶話此事,女泫然泣曰:“妾與君殆緣盡矣!此所謂風月窩之情魔,姻緣簿之孽障也!”言訖,欷■不已。
即喚廚娘作咄嗟筵,“行與郎君為長别矣!”生曰:“餘惟不信此言,故以告卿。
世之負情人,方且懼死貪生,急求方術矣;餘恨不得運慧劍以斬之!”女乃轉悲為喜,曰:“桑中之行,原非久計;戴月披星,攜雲握雨,此豈伉俪者所宜?城北王氏别墅,妾将往賃,略加修葺,便可作青廬。
”因出箧中黃金百兩畀生,曰:“以此摒檔婚事,務極華美,勿使人诮小家舉止也。
” 生一如女命。
擇吉親迎,驺騎赫,戚串往賀者如雲。
三日廟見,得瞻女貌者,無不驚為天仙。
女令生招道士來,肅之上坐,女靓妝炫服,出而相見。
道士衣服内外皆書符■,袖中隐持天蓬尺,見女即戟指作訣,口喃喃念咒,驟出天蓬尺擊女。
女毫無所畏,其尺擲之地。
麗娥自内出,舉溺器罩其首,糞穢淋漓,下沾襟袖,道士踉跄遁走,見者無不鼓掌大笑,謂:“處置若輩,宜以此法。
孰令其豐幹饒舌哉!” 女自結後,唱随相得,毫無所異。
麗娥漸長,益複苗條,圓姿替月,暈臉生霞,見者不知為青衣中人。
女令生納為小星,置之後房。
其二鬟一曰萼仙,一曰蓉香,袅娜輕盈,并皆佳妙,次第選入畫屏,備生妾媵。
生此時擁豔姬,住名園,日與女飲酒賦詩,雖南面王不易此樂也。
數年間,女生二子,三姬各産一男。
生亦登賢書,捷南宮,榜下選授粵東博羅令。
挈眷赴任,治民诘盜,除弊剔奸,政治肅然,闾閻無不沾其實惠。
三年解任入都,生偕友遊羅浮,女亦請從。
因與三姬皆易男子妝以往,山中遊曆幾遍,宿黃龍觀中。
道士香根知生為貴官,接待殷懃,迥逾常數。
锺欽光孝廉為觀中住持,仰生德政,供奉極豐。
觀中有一道士,若甚相稔,偶與談遊蹤,自言曾客濟南,乃恍然知即前度相逢者也。
因戲問:“煉師法術高妙,果能治妖否?”道士誇在濟南曾治花妖,口講手畫,極鳴得意。
女在旁不覺然一笑。
道士繼訪生仆從,始知生固濟南人,慚而逸去。
翌日,生下山,忽于林莽中突出一猛虎,毛色班斓,狂風陡作,葉下堕。
虎向女撲來。
仆從相顧無人色。
女從容自若,于口中吐一蓮花,從空下墜,正中虎背,虎負痛作人立,皮劃然脫去,乃一道士也。
女謂道士曰:“汝兩次犯我,本應殺卻,以奉仙戒特赦汝。
汝可速去。
”道士蒲伏叩首認罪。
自此群知女為非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