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貞仙子
關燈
小
中
大
錢萬選,字孟青,濟南人。
幼喜讀書,不問戶外事。
弱冠,父母俱喪,惟一老仆應門。
家故中人資,供饔飧外,尚有所餘。
生日事誦讀。
人有以婚事請者,辄卻之。
濟南城北有一寺,曰崇仁古剎也,相傳為六朝時所敕建,香火頗盛。
紅牆绀宇,樓閣參差中,有亭台池館之勝。
池中植白菡萏數百本,花時清香徹遠近。
生固與住持僧相稔,夏日僦居為逭暑計。
生自移居寺中,日則吟詩,夜則彈琴,焚香靜坐,俗慮頓消。
一夕,甫欲就枕,忽聽窗西所設之琴無故自鳴。
初尚抑塞,繼則悠揚宛轉,頗堪入拍。
細聆之,似效己調而未成者。
生大為駭異。
急欲起而覓之,聲頓絕。
明日友來,偶話其異。
友曰:“此必靈狐之所為也。
可收之為琴弟子,彼必有以報子。
”于是生至夜闌月上,飯罷茶餘,必彈數弄,習以為常。
生偶赴友人宴,返已宵深,酒酣渴甚。
覓茗,則壺中已罄;呼僮起瀹,睡聲正鼾。
忽見倩影亭亭,立于牀前,雙玉手捧一白磁瓯以進。
啜之,則茗也。
啜苦咽甘,香沁肺腑。
醉中不辨為誰,昏然睡去。
及醒,則已紅日三竿,亦不複憶前事。
生作詩詞,多系草藁,未及繕寫,偶置案頭,翌日視之,則已鈔清本,鐵畫銀鈎,字迹娟秀。
生不辨為何人手筆,得之狂喜。
時荷花盛開,生方坐池上,凴欄納涼,見遠處蓮蓋忽動,有小娃自萬花叢中蕩槳而至,手持一書投生。
生閱之,上雲:“绛帷女弟子蓮貞奉書:敬屈文旆辱臨,借攀清話。
荷花深處,柴門臨水者,即兒家也。
已具樽酒以待,特遣扁舟奉迓。
其勿辭。
”生訝其初不相識,何得來此。
其婢年僅十二齡許,霧霞绡,豐姿綽約。
詢其名,曰:“麗娥。
”問其家在何處,則笑指池東曰:“距此不遠。
”問何人相招,則曰:“君去自知。
”生視其舟,僅可容身。
自念:“蕩槳彩蓮,亦屬韻事。
姑踐其約,當複不惡。
” 舟行約半裡許,荷花轉盛。
複見二艇自花間出,亦并垂髫女子也,皆盼生而笑,曰:“佳客至矣。
姑以阿麗邀客久不至,特令侬來促駕耳。
”須臾,舟已傍岸。
岸上楊柳垂絲,芙蓉結蕊,雜花如錦,芳草成茵,别有一世界。
三鬟即款雙扉,導生徑入。
生見正室五楹,備極華麗。
由回廊曲折以行,另辟一院,绮樓複室,霧閣雲窗,迥非塵境。
一女子臨窗兀坐,焚香鼓琴。
見生至,其聲遽止,向生裣衽,自稱女弟子。
生茫然不知所對。
女子嬌姿豔質,儀态萬方,謂生曰:“兒以裙钗弱品,粉黛微姿,獲侍門牆,得親教澤,斯固三生之深幸,百歲之良緣也!今日惠然肯來,良為欣慰。
”即令婢媪設席于水晶簾底,雪藕冰脯,芬流齒頰,肴馔絡繹,俱不識何名。
女巡環勸飲,倍極殷懃。
其酒作綠色,香沁鼻觀。
女曰:“此即‘碧筒杯’也。
飲之辟暑。
”生辭以量不能勝。
女笑曰:“嘉會甫始,必當盡醉。
”爰命三鬟歌以相侑。
麗娥聲尤清徹,脆堪裂帛,響可遏雲,生尤為擊賞,頻回顧之,注目不瞬。
麗娥歌罷,始覺頰暈紅潮,低首拈帶。
女因指謂生曰:“君如屬意,請攜之歸,以供灑掃役,何如?”生曰:“此何敢望!”半,夕陽已匿,月影将升,女命呼夜光來。
婢乃于箧中出明珠十二顆,懸于庭際,光輝皎潔,大地洞明,曲處暗陬,纖悉畢現。
生撫掌稱奇,因謂女曰:“卿殆嫦娥化身,非人間所有也。
”女笑不答。
酒罷撤席,命以琴進。
生正觸所好,為之撫缦操弦,竭生平伎倆,特奏一曲。
女亟稱善,亦效之,音節不爽累黍。
生大加贊賞,曰:“世間豈有此慧心女子哉!
幼喜讀書,不問戶外事。
弱冠,父母俱喪,惟一老仆應門。
家故中人資,供饔飧外,尚有所餘。
生日事誦讀。
人有以婚事請者,辄卻之。
濟南城北有一寺,曰崇仁古剎也,相傳為六朝時所敕建,香火頗盛。
紅牆绀宇,樓閣參差中,有亭台池館之勝。
池中植白菡萏數百本,花時清香徹遠近。
生固與住持僧相稔,夏日僦居為逭暑計。
生自移居寺中,日則吟詩,夜則彈琴,焚香靜坐,俗慮頓消。
一夕,甫欲就枕,忽聽窗西所設之琴無故自鳴。
初尚抑塞,繼則悠揚宛轉,頗堪入拍。
細聆之,似效己調而未成者。
生大為駭異。
急欲起而覓之,聲頓絕。
明日友來,偶話其異。
友曰:“此必靈狐之所為也。
可收之為琴弟子,彼必有以報子。
”于是生至夜闌月上,飯罷茶餘,必彈數弄,習以為常。
生偶赴友人宴,返已宵深,酒酣渴甚。
覓茗,則壺中已罄;呼僮起瀹,睡聲正鼾。
忽見倩影亭亭,立于牀前,雙玉手捧一白磁瓯以進。
啜之,則茗也。
啜苦咽甘,香沁肺腑。
醉中不辨為誰,昏然睡去。
及醒,則已紅日三竿,亦不複憶前事。
生作詩詞,多系草藁,未及繕寫,偶置案頭,翌日視之,則已鈔清本,鐵畫銀鈎,字迹娟秀。
生不辨為何人手筆,得之狂喜。
時荷花盛開,生方坐池上,凴欄納涼,見遠處蓮蓋忽動,有小娃自萬花叢中蕩槳而至,手持一書投生。
生閱之,上雲:“绛帷女弟子蓮貞奉書:敬屈文旆辱臨,借攀清話。
荷花深處,柴門臨水者,即兒家也。
已具樽酒以待,特遣扁舟奉迓。
其勿辭。
”生訝其初不相識,何得來此。
其婢年僅十二齡許,霧霞绡,豐姿綽約。
詢其名,曰:“麗娥。
”問其家在何處,則笑指池東曰:“距此不遠。
”問何人相招,則曰:“君去自知。
”生視其舟,僅可容身。
自念:“蕩槳彩蓮,亦屬韻事。
姑踐其約,當複不惡。
” 舟行約半裡許,荷花轉盛。
複見二艇自花間出,亦并垂髫女子也,皆盼生而笑,曰:“佳客至矣。
姑以阿麗邀客久不至,特令侬來促駕耳。
”須臾,舟已傍岸。
岸上楊柳垂絲,芙蓉結蕊,雜花如錦,芳草成茵,别有一世界。
三鬟即款雙扉,導生徑入。
生見正室五楹,備極華麗。
由回廊曲折以行,另辟一院,绮樓複室,霧閣雲窗,迥非塵境。
一女子臨窗兀坐,焚香鼓琴。
見生至,其聲遽止,向生裣衽,自稱女弟子。
生茫然不知所對。
女子嬌姿豔質,儀态萬方,謂生曰:“兒以裙钗弱品,粉黛微姿,獲侍門牆,得親教澤,斯固三生之深幸,百歲之良緣也!今日惠然肯來,良為欣慰。
”即令婢媪設席于水晶簾底,雪藕冰脯,芬流齒頰,肴馔絡繹,俱不識何名。
女巡環勸飲,倍極殷懃。
其酒作綠色,香沁鼻觀。
女曰:“此即‘碧筒杯’也。
飲之辟暑。
”生辭以量不能勝。
女笑曰:“嘉會甫始,必當盡醉。
”爰命三鬟歌以相侑。
麗娥聲尤清徹,脆堪裂帛,響可遏雲,生尤為擊賞,頻回顧之,注目不瞬。
麗娥歌罷,始覺頰暈紅潮,低首拈帶。
女因指謂生曰:“君如屬意,請攜之歸,以供灑掃役,何如?”生曰:“此何敢望!”半,夕陽已匿,月影将升,女命呼夜光來。
婢乃于箧中出明珠十二顆,懸于庭際,光輝皎潔,大地洞明,曲處暗陬,纖悉畢現。
生撫掌稱奇,因謂女曰:“卿殆嫦娥化身,非人間所有也。
”女笑不答。
酒罷撤席,命以琴進。
生正觸所好,為之撫缦操弦,竭生平伎倆,特奏一曲。
女亟稱善,亦效之,音節不爽累黍。
生大加贊賞,曰:“世間豈有此慧心女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