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烈女子
關燈
小
中
大
喪偶,拟續鸾膠,于某太史處見女小影,倚欄小立,微笑拈花,妍姿豔态,舉世無雙,歎曰:“得婦如此,亦足矣!”詢為書吏女,頗以門戶為嫌,拚納重賄,覓為小星,告之媒氏。
媒氏利其成,姑婉其詞以聳女父聽。
女父惑之,竟許焉。
問名納彩,禮币既盛,輿從亦多,耀于裡闾間。
女父恐女有所聞,預遣女往戚串家,故女不及知也。
待屆親迎日,以魚軒逆女歸。
時香燈彩仗,爛其盈門,笙管既奏,乃始告女,謂女曰:“汝自此可受榮華、享富貴矣。
否則一世作貧家婦,豈尚有生人樂趣哉?”女聞,如喪魂魄,涕泣不可仰。
催妝樂阕,内外皆促女登輿,而女已取昔日所聘金環吞之至腹,奄然待斃,氣息僅屬,多方營救,竟不可治。
賓客睹此情形,■徨散去,去嘉女志之烈,或有唾罵女父母為非人者。
潘氏子聞之,興索意沮。
女死三日猶未殓,顔色如生,屍發,異香聞于衢路。
方舉■進門,一道士忽随之俱入,羽衣星冠,狀貌清奇,髯長過腹。
見女父,曰:“若以女公子畀我,我能活之。
”女父叱之,謂道士必妖人也,将以此豔屍行彩煉術。
道士笑曰:“餘此來為汝補過。
汝女非項生妻哉?項生今貴矣,不日歸來,将與汝索婦,汝其何以應之?汝之所為,人頭而畜鳴者耳,本不應有此貞烈女子日後奉養汝;特餘知之,義不容小救。
”因取水一瓯,傾葫蘆中藥少許,灌入女口。
俄聞女喉間作辘聲,砉然大吐,金環随出,啟眸微視,曰:“此豈尚是人間耶?頃有星官送我來,謂餘與項郎終成夫婦,可少待之,佳音當不遠也。
”女既蘇,衆方環視,女悲喜交集。
忽失道士所在。
衆謂此必神人也,額手交慶,焚香頂禮。
越日,項生果歸,戎服鮮衣,驺騎赫,蓋已保升至監司大員矣。
先是,生仗劍以出也,匹馬達滇南,直詣戚營。
其戚以副将銜統偏師,多黔蜀勇士,屢立戰功,自成一隊。
見生至,甚喜,曰:“軍中正少司筆劄者,汝來甚佳。
”于是文檄往來,鹹出其手,弓衣句滿,盾鼻墨濃,上遊群知其才,一月三遷,不數年竟擢是職。
一日,方在營草露布,忽有道士來谒,曰:“君有世緣未了,當急請假歸,或可及也。
”生正欲研問,則上司給假文書已至。
道士命選仆役,具行李,并馬出營。
道士以袂障日影,曰:“暫假汝縮地法,今夕可至廿四橋邊,觀二分明月也。
”把袂一揮,紅日西匿,但見林木廬舍曆曆,俱從眼底瞥過。
約三四時,曰:“至矣。
”則已在揚州城外。
回顧道士已杳,因詫為遇仙。
乃覓旅舍暫憩。
天明買渡江,抵金陵,日猶未晡也。
道路間藉藉談女吞環更生事,異之,恍然悟曰:“仙之命我歸也,其以是載?我曷可負我賢妻?”急詣邑令,白其故。
令促召女父至,命即日設青廬,成吉禮,一切鼓樂供帳,皆縣為之備,咄嗟立辦。
并饋扁額,旌女之門,表之曰:“貞烈女子”。
一時發之詠歌,表揚其事者,長篇短簡,美不勝收。
有《金環曲》最佳,并錄于後雲:王家有女字秀文,少小綽約蘭蕙芬。
項郎名族學詩禮,金環為聘結婚姻。
十餘年來人事變,富兒那必歸貧賤?一朝别字豪貴家,三日悲啼淚如霰。
手摘金環自吞食,将死未死救不得;柔腸九曲斷還續,卧地隻存微氣息。
讵料神人賜靈藥,吐出金環定魂魄。
至性由來動彼蒼,一夜銀河駕烏鵲。
嗟哉此女貞且賢,項郎對之悲複憐。
朝來笑倚鏡台立,代系金環雲鬓邊。
媒氏利其成,姑婉其詞以聳女父聽。
女父惑之,竟許焉。
問名納彩,禮币既盛,輿從亦多,耀于裡闾間。
女父恐女有所聞,預遣女往戚串家,故女不及知也。
待屆親迎日,以魚軒逆女歸。
時香燈彩仗,爛其盈門,笙管既奏,乃始告女,謂女曰:“汝自此可受榮華、享富貴矣。
否則一世作貧家婦,豈尚有生人樂趣哉?”女聞,如喪魂魄,涕泣不可仰。
催妝樂阕,内外皆促女登輿,而女已取昔日所聘金環吞之至腹,奄然待斃,氣息僅屬,多方營救,竟不可治。
賓客睹此情形,■徨散去,去嘉女志之烈,或有唾罵女父母為非人者。
潘氏子聞之,興索意沮。
女死三日猶未殓,顔色如生,屍發,異香聞于衢路。
方舉■進門,一道士忽随之俱入,羽衣星冠,狀貌清奇,髯長過腹。
見女父,曰:“若以女公子畀我,我能活之。
”女父叱之,謂道士必妖人也,将以此豔屍行彩煉術。
道士笑曰:“餘此來為汝補過。
汝女非項生妻哉?項生今貴矣,不日歸來,将與汝索婦,汝其何以應之?汝之所為,人頭而畜鳴者耳,本不應有此貞烈女子日後奉養汝;特餘知之,義不容小救。
”因取水一瓯,傾葫蘆中藥少許,灌入女口。
俄聞女喉間作辘聲,砉然大吐,金環随出,啟眸微視,曰:“此豈尚是人間耶?頃有星官送我來,謂餘與項郎終成夫婦,可少待之,佳音當不遠也。
”女既蘇,衆方環視,女悲喜交集。
忽失道士所在。
衆謂此必神人也,額手交慶,焚香頂禮。
越日,項生果歸,戎服鮮衣,驺騎赫,蓋已保升至監司大員矣。
先是,生仗劍以出也,匹馬達滇南,直詣戚營。
其戚以副将銜統偏師,多黔蜀勇士,屢立戰功,自成一隊。
見生至,甚喜,曰:“軍中正少司筆劄者,汝來甚佳。
”于是文檄往來,鹹出其手,弓衣句滿,盾鼻墨濃,上遊群知其才,一月三遷,不數年竟擢是職。
一日,方在營草露布,忽有道士來谒,曰:“君有世緣未了,當急請假歸,或可及也。
”生正欲研問,則上司給假文書已至。
道士命選仆役,具行李,并馬出營。
道士以袂障日影,曰:“暫假汝縮地法,今夕可至廿四橋邊,觀二分明月也。
”把袂一揮,紅日西匿,但見林木廬舍曆曆,俱從眼底瞥過。
約三四時,曰:“至矣。
”則已在揚州城外。
回顧道士已杳,因詫為遇仙。
乃覓旅舍暫憩。
天明買渡江,抵金陵,日猶未晡也。
道路間藉藉談女吞環更生事,異之,恍然悟曰:“仙之命我歸也,其以是載?我曷可負我賢妻?”急詣邑令,白其故。
令促召女父至,命即日設青廬,成吉禮,一切鼓樂供帳,皆縣為之備,咄嗟立辦。
并饋扁額,旌女之門,表之曰:“貞烈女子”。
一時發之詠歌,表揚其事者,長篇短簡,美不勝收。
有《金環曲》最佳,并錄于後雲:王家有女字秀文,少小綽約蘭蕙芬。
項郎名族學詩禮,金環為聘結婚姻。
十餘年來人事變,富兒那必歸貧賤?一朝别字豪貴家,三日悲啼淚如霰。
手摘金環自吞食,将死未死救不得;柔腸九曲斷還續,卧地隻存微氣息。
讵料神人賜靈藥,吐出金環定魂魄。
至性由來動彼蒼,一夜銀河駕烏鵲。
嗟哉此女貞且賢,項郎對之悲複憐。
朝來笑倚鏡台立,代系金環雲鬓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