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新書丙
關燈
小
中
大
梁崇義,長安市井人,有力,能卷金舒勾。
後自羽林射生累為襄陽節度使同平章事,終以謀叛伏誅。
道州錄事參軍王沼,與楊炎有微恩。
及炎入相,舉沼為監察禦史,始減公議。
舊令,一品墳高一丈八尺,惟郭子儀薨,特加十尺。
貞元以來,禁中銀瓶,不過高五尺。
齊映在江西,因降誕日,獻高八尺者,士君子非之。
穆元休,甯之父也,撰《洪範外傳》十篇。
開元中,授偃師丞。
朱泚亂,臣之守節,不為迫脅:程鎮之、劉迺、蔣沇、趙癧、薛岌。
于邵善知人,樊澤舉制科至京,一見之,謂人曰:“将相之材也。
”後五年而澤建節。
崔元翰赴舉,年五十,亦曰:“不十年當掌诰。
”皆如其言,其知人也如此。
西川浣花任國夫人,即崔甯妻也,廟今存。
王叔文始欲掃木場斬劉辟,而韋執誼違之,蓋欲為臯求三川也。
崔造、韓會、盧東美、張正則為友,皆僑居上元,好談經濟之略,嘗以王佐自許,時人号為“四夔”。
李白為天才絕,白居易為人才絕,李賀為鬼才絕。
李令問,開元中為殿中監,事馔尤酷,罂鵝、籠驢皆有之。
令問,世績之孫也。
鹹通中,楊汝士與諸子位皆至正卿。
所居靖恭裡第,兄弟并列門戟。
天授中,中丞李嗣真等為十道存撫使,合朝有詩送之,名曰《存撫集》,凡十卷。
太宗破高昌,收馬乳蒲桃種于苑,并得酒法。
仍自損益之,造酒綠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長安始識其味也。
有進士邱绛者,嘗為田季安從事。
後與同府侯臧相持争權,季安怒,斥绛攝下邑尉,使人先路穴地之待,至則排入而瘗之。
其暴如此。
李癱殺崔善貞,亦同斯酷。
貞元中,祈雨于興慶宮龍堂,有白鸬鹚見池上,衆鸬鹚羅列前後,如引禦舟,翌日降雨。
永泰初,乃诏左仆射裴冕等一十三人,同于集賢院待制,特給飧錢,繕修廨宇,以優其禮。
自後遷者非一。
隋制桐木巾子,蓋取便于事。
武德初,使用絲麻為之,頭初上平小。
至則天時内宴,賜群臣高頭巾子,号為“武家樣”。
後裴冕自創巾子,尤奇妙,長安謂之“仆射樣”。
貞元十二年九月庚子,賈耽私忌,絕宰相班,中使出召主書吳用承旨。
時趙憬薨,盧邁請假之故也。
淮南程幹,本富家,三年間為水火焚蕩,家業俱盡。
妻茅氏連八年生十六男,父子相攜,行乞于市。
貞元七年,令常參官每日二人引見延英,訪以政事,謂之“巡對”。
開成元年,改請諸王侍讀為奉諸王講,李石上請也。
神龍初,洛水漲。
宋務先上疏曰:“巷議街談,共呼坊門為宰相,為節宣風雨,燮調陰陽。
” 司馬天師承祯,狀類隐居。
聖善寺報慈閣佛像,自頂至頤八十三尺,額中受八石。
新進士放榜後,翌日排光範門,候過宰相。
雖雲排建福門,集于西方館。
昔有詩雲:“華陽觀裡鐘聲集,建福門前鼓動期。
”即其日也。
采訪使,開元二十二年二月十九日宰相張九齡奏置,時以禦史中丞盧絢為之。
大曆十四年七月十日,閑廄奏:“準舊例,每日于月華門立馬兩匹,仗下後歸廄。
” 高祖第三女平陽公主柴氏,初舉義兵于司竹園,号“娘子軍”。
即柴紹之妻也。
大中以來,禮部放榜,歲取三二人姓氏稀僻者,謂之“色目人”,亦謂之“榜花”。
張嘉貞,開元中任中書令,著绯。
傅遊藝,武後時居相位,著綠。
僧惠範以罪沒入其錢,得一千三百萬索。
元載家破,納産胡椒九百石。
鄭注誅後,納絹一百萬疋,他物可知矣。
《時政記》宰臣所修,起于長壽中宰相姚□,錄中書門下事。
每歲十一月,天下貢舉人于含元殿前,見四方館舍人當直者,宣曰:“卿等學富雄詞,遠随鄉薦,跋涉山川,當甚勞止。
有司至公,必無遺逸,仰各取有司處分。
”再拜舞蹈訖退。
《開元式》,諸蕃使嗣以元會日,并聽升殿,自外廊下。
長安中,嘗見有人臘長尺許,眉目手足悉具,或以為焦僥人也。
《清夜遊西園圖》,顧長康畫。
有梁朝諸王跋尾雲:“圖上若幹人,并食天祿。
”貞觀中,褚河南裝背。
小說中言十家事起者,即太和九年冬甘露事也,凡滅十家。
鹹通中,俳優恃恩,鹹為都知。
一日樂喧嘩,上召都知止之,三十人并進。
上曰:“止召都知,何為畢至?”梨園使奏曰:“三十人皆都知。
”乃命李可及為都都知。
後王铎為都都統,襲此也,籲哉! 故事,三館學士不避行台,謂三院連镳也。
凡進士入試,遇題目有家諱,謂之文字不便。
即托疾,下将息狀來出,雲:“牒某,忽患心痛,請出試院将息,謹牒如的。
”暴疾亦如是。
兩省官上事日,宰相臨送,上事者設床,坐而判三道,宰相别施一床,南坐四隔,謂之“壓角”。
李珏為河南尹,上之日,命工曹示之曰:“先拜恩,後上事。
”今禮上之儀,謝恩之後,更拜廳,誤也。
裴度帶相印
後自羽林射生累為襄陽節度使同平章事,終以謀叛伏誅。
道州錄事參軍王沼,與楊炎有微恩。
及炎入相,舉沼為監察禦史,始減公議。
舊令,一品墳高一丈八尺,惟郭子儀薨,特加十尺。
貞元以來,禁中銀瓶,不過高五尺。
齊映在江西,因降誕日,獻高八尺者,士君子非之。
穆元休,甯之父也,撰《洪範外傳》十篇。
開元中,授偃師丞。
朱泚亂,臣之守節,不為迫脅:程鎮之、劉迺、蔣沇、趙癧、薛岌。
于邵善知人,樊澤舉制科至京,一見之,謂人曰:“将相之材也。
”後五年而澤建節。
崔元翰赴舉,年五十,亦曰:“不十年當掌诰。
”皆如其言,其知人也如此。
西川浣花任國夫人,即崔甯妻也,廟今存。
王叔文始欲掃木場斬劉辟,而韋執誼違之,蓋欲為臯求三川也。
崔造、韓會、盧東美、張正則為友,皆僑居上元,好談經濟之略,嘗以王佐自許,時人号為“四夔”。
李白為天才絕,白居易為人才絕,李賀為鬼才絕。
李令問,開元中為殿中監,事馔尤酷,罂鵝、籠驢皆有之。
令問,世績之孫也。
鹹通中,楊汝士與諸子位皆至正卿。
所居靖恭裡第,兄弟并列門戟。
天授中,中丞李嗣真等為十道存撫使,合朝有詩送之,名曰《存撫集》,凡十卷。
太宗破高昌,收馬乳蒲桃種于苑,并得酒法。
仍自損益之,造酒綠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長安始識其味也。
有進士邱绛者,嘗為田季安從事。
後與同府侯臧相持争權,季安怒,斥绛攝下邑尉,使人先路穴地之待,至則排入而瘗之。
其暴如此。
李癱殺崔善貞,亦同斯酷。
貞元中,祈雨于興慶宮龍堂,有白鸬鹚見池上,衆鸬鹚羅列前後,如引禦舟,翌日降雨。
永泰初,乃诏左仆射裴冕等一十三人,同于集賢院待制,特給飧錢,繕修廨宇,以優其禮。
自後遷者非一。
隋制桐木巾子,蓋取便于事。
武德初,使用絲麻為之,頭初上平小。
至則天時内宴,賜群臣高頭巾子,号為“武家樣”。
後裴冕自創巾子,尤奇妙,長安謂之“仆射樣”。
貞元十二年九月庚子,賈耽私忌,絕宰相班,中使出召主書吳用承旨。
時趙憬薨,盧邁請假之故也。
淮南程幹,本富家,三年間為水火焚蕩,家業俱盡。
妻茅氏連八年生十六男,父子相攜,行乞于市。
貞元七年,令常參官每日二人引見延英,訪以政事,謂之“巡對”。
開成元年,改請諸王侍讀為奉諸王講,李石上請也。
神龍初,洛水漲。
宋務先上疏曰:“巷議街談,共呼坊門為宰相,為節宣風雨,燮調陰陽。
” 司馬天師承祯,狀類隐居。
聖善寺報慈閣佛像,自頂至頤八十三尺,額中受八石。
新進士放榜後,翌日排光範門,候過宰相。
雖雲排建福門,集于西方館。
昔有詩雲:“華陽觀裡鐘聲集,建福門前鼓動期。
”即其日也。
采訪使,開元二十二年二月十九日宰相張九齡奏置,時以禦史中丞盧絢為之。
大曆十四年七月十日,閑廄奏:“準舊例,每日于月華門立馬兩匹,仗下後歸廄。
” 高祖第三女平陽公主柴氏,初舉義兵于司竹園,号“娘子軍”。
即柴紹之妻也。
大中以來,禮部放榜,歲取三二人姓氏稀僻者,謂之“色目人”,亦謂之“榜花”。
張嘉貞,開元中任中書令,著绯。
傅遊藝,武後時居相位,著綠。
僧惠範以罪沒入其錢,得一千三百萬索。
元載家破,納産胡椒九百石。
鄭注誅後,納絹一百萬疋,他物可知矣。
《時政記》宰臣所修,起于長壽中宰相姚□,錄中書門下事。
每歲十一月,天下貢舉人于含元殿前,見四方館舍人當直者,宣曰:“卿等學富雄詞,遠随鄉薦,跋涉山川,當甚勞止。
有司至公,必無遺逸,仰各取有司處分。
”再拜舞蹈訖退。
《開元式》,諸蕃使嗣以元會日,并聽升殿,自外廊下。
長安中,嘗見有人臘長尺許,眉目手足悉具,或以為焦僥人也。
《清夜遊西園圖》,顧長康畫。
有梁朝諸王跋尾雲:“圖上若幹人,并食天祿。
”貞觀中,褚河南裝背。
小說中言十家事起者,即太和九年冬甘露事也,凡滅十家。
鹹通中,俳優恃恩,鹹為都知。
一日樂喧嘩,上召都知止之,三十人并進。
上曰:“止召都知,何為畢至?”梨園使奏曰:“三十人皆都知。
”乃命李可及為都都知。
後王铎為都都統,襲此也,籲哉! 故事,三館學士不避行台,謂三院連镳也。
凡進士入試,遇題目有家諱,謂之文字不便。
即托疾,下将息狀來出,雲:“牒某,忽患心痛,請出試院将息,謹牒如的。
”暴疾亦如是。
兩省官上事日,宰相臨送,上事者設床,坐而判三道,宰相别施一床,南坐四隔,謂之“壓角”。
李珏為河南尹,上之日,命工曹示之曰:“先拜恩,後上事。
”今禮上之儀,謝恩之後,更拜廳,誤也。
裴度帶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