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秦時丹陽縣湖側有梅姑廟。

    姑生時有道術,能著履行水上。

    後負道法,婿怒殺之,投屍于水,乃随流波漂至今廟處。

    钤下巫人當令殡殓,不須墳瘗,即時有方頭漆棺在祠堂下,晦朔之日,時見水霧中暖然有著履形,廟左右不得取魚射獵,辄有,迷徑沒溺之患。

    巫雲,姑既傷死,所以惡見殘殺也。

     宮亭湖廟神甚有靈驗,商旅經過,若有禱請,則一時能使湖中分風,沿溯皆舉帆利涉無虞。

     秦時中宿縣十裡外有觀亭江神祠,壇甚靈異。

    經過有不恪者,必狂走入山,變為虎。

    晉中朝有質子将歸洛,反路見一行旅,寄其書雲:“吾家在觀亭,亭廟前石間有懸藤,即是也。

    君至,但扣藤,自有應者。

    ”及歸如言,果有二人從水中出,取書而沒。

    尋還雲:“河伯欲見君。

    ”此人亦不覺随去,便睹屋宇精麗,飲食鮮香,言語接對,無異世間。

    今俗鹹言觀亭有江伯神也。

     漢武帝時,夜郎竹王神者名興初,有女子浣于豚水,見三節大竹流入足間,推之不去。

    聞其中有号聲,持破之,得一男兒。

    及長,有才武,遂雄夷獠氏,自立為夜郎侯,以竹為姓。

    所破之竹棄之于野,即生成林。

    王嘗從人止石上,命作羹,從者曰:“無水。

    ”王以劍擊石泉,便湧出。

    今竹王水及破竹成林并存。

    後漢使唐蒙開郡,斬竹王首,夷獠鹹訴以竹王非血氣所生,甚重之,求為立後。

    太守吳霸以聞。

    帝封三子為侯,死配食父廟。

    今夜郎縣有竹王三郎祠,是其神也。

     吳郡桐廬有徐君廟,吳時所立。

    左右有為劫盜、非法者,便如拘縛,終緻讨執。

    東陽長山縣吏李舀,義熙中遭事在郡,婦出料理,過廟請乞恩,拔銀钗為願。

    未至富陽,有白魚跳落婦前。

    剖腹,得所願钗,夫事尋散。

     晉永嘉中,吳相伍員廟,吳郡人叔父為台郎在洛,值京都傾廢,歸途阻塞。

    當濟江,南風不得進。

    既投奏,即日得渡。

     陶侃曾如廁,見數十人悉持大印,有一人朱衣、平上帻,自稱後帝,雲以君長者,故來相報。

    三載勿言,富貴至極。

    侃便起,旋失所在,有大印作公字當其穢處,雜五行書,曰廁神、曰後帝。

     侃家童千餘人,嘗得胡奴,不喜言,嘗默坐。

    侃一日出郊,奴執鞭以随,胡僧見而驚禮,雲此海山使者也。

    侃異之,至夜失奴所在。

     晉丹陽縣有袁雙廟,真第四子也。

    真為桓宣武所誅,便失所在。

    靈怪太元中形見于丹陽,求立廟。

    未既就功,大有虎災,被害之家,辄夢雙至催功甚急。

    百姓立祠堂,于是猛暴用息。

    今道俗常以二月晦鼓舞祈祠,爾日風雨忽至。

    元嘉五年,設奠訖,村人邱都于廟後見一物,人面龜身,葛巾七孔,端正而有酒氣,未知雙之神為是物憑也。

     青溪小姑廟,雲是蔣侯第三妹廟,中有大扶疏,鳥嘗産育其上。

    晉太元中,陳郡謝慶執彈乘馬,繳殺數頭,即覺體中栗然。

    至夜,夢一女子衣裳楚楚,怒雲:“此鳥是我所養,何故見侵。

    ”經日謝卒。

    慶名奂,靈運父也。

     餘杭縣有仇王廟,由來多神異。

    晉隆安初,縣人樹伯道為吏,得假将歸,于汝南灣覓載,見一朱舸,中有貴人,因求寄。

    須臾,如睡,猶聞有聲,若劇甚雨。

    俄而至家,以問船工,亦雲仇王也。

    伯道拜謝而還。

     隆安中吳興有人年可二十,自号聖公,姓謝,死已百年。

    忽詣陳氏宅,言是已舊宅,可見還,不爾,燒汝。

    一夕火發蕩盡,因有鳥毛插地,繞宅周匝數重,百姓乃起廟。

     晉義熙中虞道施乘車出行,忽有一人著鳥衣,迳來上車,雲令寄載十裡許耳。

    道施試視,此人頭上有光,口目皆赤,面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