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蜀郡臨邛縣有火井,漢室之隆則炎赫彌熾。

    暨桓靈之際,火勢漸微。

    諸葛亮一瞰而更盛,至景曜元年,人以燭投即滅。

    其年蜀并于魏。

     孫鐘富春人,堅父也。

    與母居,至孝笃性,種瓜為業。

    忽有三年少容服妍麗,詣鐘乞瓜。

    鐘為設食出瓜,禮敬殷勤。

    三人臨去,曰:“我等司命郎,感君接見之厚,欲連世封侯,欲數世天子。

    ”鐘曰:“數世天子故當所樂。

    ”因為鐘定墓地,出門悉化成白鵲。

    一雲,孫堅喪父,行葬地,忽有一人曰:“君欲百世諸侯乎?欲四世帝乎?”笑曰:“欲帝。

    ”此人因指一處,喜悅而沒。

    堅異而從之。

    時富春有沙漲暴出,及堅為監丞,鄰黨相送于上,父老謂曰:此沙狹而長子,後将為長沙矣。

    果起義兵于長沙。

     泰山高堂隆字升平,嘗刻邺宮屋材,雲後若幹年當有天子居此宮。

    及晉惠帝幸邺宮,治屋者土剝更泥,始見刻字,計年正合。

     王敦既為逆,頓軍姑孰,晉明帝躬往觇之。

    敦時晝寝,夢日環其城,乃卓然驚寤,曰:“營中有黃頭鮮卑奴來,何不縛取?”帝所生母荀氏燕國人,故貌類焉。

     晉簡文既廢世子道生,次子郁又早卒,而未有息。

    濮陽令在帝面前禱,至三更,忽有黃氣自西南來,逆室前。

    爾夜幸李太後而生孝皇帝。

     劉曜隐居管涔之山。

    夜中忽有一童子入跪曰:“管涔王使小臣奉谒趙皇帝,獻劍一口。

    ”置前再拜而去。

    以燭視之,劍長二尺,光澤非常,赤玉為飾,背有銘雲:“神劍服禦除衆毒”。

     石勒為郭敬客時,襄國有谶曰:“力在左,革在右,讓無言,或入口。

    ”讓去言為襄字,或入口乃國字也。

    勒後遂都襄國。

     石勒伐劉曜于洛陽,從大河南濟。

    時河凍,将合軍至而水自泮,舟楫無閡,遂生擒曜,謂是神靈之助,命曰靈昌津。

     晉時長安謠曰:“秦川城中血沒,惟有涼州倚柱看。

    ”及惠愍之間,關内殲破,浮血飄舟,張軌擁衆一方,威恩共著。

     涼州張駿字公彥。

    九年天雨五谷于武威,炖煌,植之悉生,因名天麥。

     涼州張祚僞和平中有神見于玄武殿,自稱玄冥,與人言語。

    祚日夜祈之,神言與之福利,祚甚信之。

     涼州張重華遣謝艾伐麻狄,引師出振武。

    夜有二枭鳴于牙中,艾曰:“枭者邀也,六博得枭者勝。

    今枭鳴牙中,克敵之兆。

    ”果大破之。

     宋武帝裕字德輿,小字寄奴。

    微時伐荻新洲,見大蛇長數丈,射之傷。

    明日,複至洲裡,聞有杵臼聲,往視之,見童子數人皆青衣搗藥,問其故,答曰:“我王為劉寄奴所射,合散傅之。

    ”帝曰:“王神何不殺之?”答曰:“劉寄奴王者不死,不可殺。

    ”帝叱之皆散,仍收藥而返。

     臨淄牛山下有女水,齊人諺曰:“世治則女水流,世亂則女水竭。

    ”慕容超時乾涸彌載,及天兵薄伐,乃激洪流。

     秦世有謠曰:“秦始皇,何僵梁。

    開吾戶,據吾床。

    飲吾酒,唾吾漿,飧吾饣卞,以為糧。

    張吾弓,射東牆。

    前至沙邱當滅亡。

    ”始皇既坑儒焚典,乃發孔子墓,欲取諸經傳。

    圹既啟,于是悉如謠者之言。

    又言謠文刊在冢壁,政甚惡之,乃遠沙邱而循别路,見一群小兒辇沙為阜,問雲沙邱,從此得病。

     晉武帝太康五年五月,宣帝廟地陷裂,梁無故自折。

    凡宗廟所以承祖先嗣,永世不刊安居,摧陷是毀絕之祥也。

     晉惠帝時,人有得一鳥毛,長三丈,以示張華。

    華慘然歎曰:“所謂海凫毛也。

    此毛出則天下土崩矣。

    ”果如其言。

     晉惠帝永康元年,帝納皇後羊氏。

    後将入宮,衣中忽有火光,衆鹹怪之。

    自後蕃臣構兵,洛陽失禦,後為劉曜所嫔。

     晉永嘉元年,車騎大将軍、東瀛王司馬騰字元邁,自并州遷鎮邺。

    行次真定時,久積雪而當其門,前方十數步獨液不積。

    騰怪而掘之,得玉馬,高尺許,口齒皆缺。

    騰以為馬者國姓,稱吉祥焉。

    或謂馬無齒則不得食。

    未幾晉遂大亂,騰後為汲桑所殺。

     董養字仲道,陳留浚儀人。

    泰始初到洛下,不幹祿求榮。

    永嘉中洛城東北角步廣裡中地陷,有二鵝出焉,其蒼者飛去,白者不能飛。

    養聞歎曰:“昔周時所盟會狄泉即此地也。

    今有二鵝,蒼者胡象,後胡當入洛;白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