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洪邁《唐人萬首絕句》,林清之鈔其佳者,得七言一千二百八十首,五言一千五十六首,六言十五首,定為四卷。
其書不傳。
王漁洋山人删存八百九十五首,作者二百六十四人,漁洋選本。
此最精核。
十年前,餘正月遊廠,于廟市書攤買《宋明實錄》一大捆。
雖不全之書,究屬秘本。
未及檢閱,為友人攜去。
至今悔之。
又得宋元人各集,皆《永樂大典》中散篇采入《四庫》書者。
宋集三十二種,元集二十三種,統計八百二十三卷。
北宋人《文莊集》三十六卷,夏竦撰。
《金氏文集》二卷,金君卿撰。
《都官集》十四卷,陳舜俞撰。
《鄖溪集》三十卷,鄭獬撰。
《王魏公集》八卷,王安禮撰。
《雲溪居士集》三十卷,華鎮撰。
《日涉園集》十卷,李彭撰。
南宋人《初寮集》八卷,王安中撰。
《橫塘集》二十卷,許景衡撰。
《莊簡集》十八卷,李光撰。
《忠穆集》八卷,呂頤浩撰。
《紫微集》三十六卷,張や撰。
《相山集》三十卷,王之道撰。
《大隐集》十卷,李正民撰。
《澹齋集》十八卷,李流謙撰。
《北海集》十六卷,附錄三卷,綦崇禮撰。
《浮山集》十卷,仲并撰。
《方舟集》二十四卷,李石撰。
《香山集》十六卷,喻良能撰。
《宮教集》十六卷,崔敦禮撰。
《尊白堂集》六卷,虞俦撰。
《東塘集》二十卷,袁說友撰。
《涉齋集》十八卷,許綸撰。
《緣督集》二十卷,曾豐撰。
《山房集》九卷,周南撰。
《鶴林集》四十卷,吳泳撰。
《東澗集》十四卷,許應龍撰。
《澗泉集》二十卷,韓濾撰。
《瞿軒集》十六卷,王邁撰。
《敝帚稿略》八卷,包恢撰。
《梅集》十二卷,徐元傑撰。
《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馬廷鸾撰。
元人《牆東類稿》二十卷,陸文圭撰。
《青山集》八卷,趙文撰。
《紫山大全集》二十六卷,胡祗撰。
《青崖集》五卷,魏初撰。
《養吾齋集》三十二卷,劉将孫撰。
《雙溪醉隐集》八卷,耶律鑄撰。
《東庵集》四卷,滕安上撰。
《畏齋集》六卷,程端禮撰。
《陳秋岩詩集》二卷,陳宜甫撰。
《蘭軒集》十六卷,王旭撰。
《西岩集》二十卷,張之翰撰。
《勤齋集》八卷,蕭撰。
《榘庵集》十五卷,同恕撰。
《伊濱集》二十四卷,王沂撰。
《積齋集》五卷,程端學撰。
《瓢泉吟稿》五卷,朱顔撰。
《子淵詩集》六卷,張仲深撰。
《吾吾類稿》三卷,吳臯撰。
《性情集》六卷,周巽撰。
《樗隐集》六卷,胡行簡撰。
《庸庵集》六卷,宋禧撰。
《外附廬山集》五卷,元董嗣呆撰。
《英溪集》一卷,不著撰者姓氏。
書寫不工,似未及校對之本。
餘維物少見珍,什襲藏之。
有人許易二千金,靳弗予也。
餘纂唐文,于《永樂大典》暨各州縣志内采錄,皆世所未見之篇。
而纂《四庫》書時,唐賢各集,實未補入。
如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陳子昂、張說、張九齡、李邕、李白、杜甫、王維、高适、元結、顔真卿、吳筠、劉長卿、獨孤及、蕭穎士、韋應物、李華、顧況、陸贽、權德輿、韓愈、柳宗元、劉禹錫、錢起、呂溫、張籍、皇甫、李翺、歐陽詹、李觀、沈亞之、李紳、李德裕、元稹、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劉蛻、李頻、李群玉、孫樵、王、皮日休、陸龜蒙、司空圖、韓亻屋、吳融、徐寅、黃滔、羅隐、韋莊、杜光庭,凡五十五家。
《全書》皆已著錄,而原集漏略,今一一補載。
其李百藥、長孫無忌、魏征、蘇、孫逖、常衮、梁肅、令狐楚、符載九家,《全書》未著錄,見于内府《全唐文》原本。
今采各書補載,亦複不少。
餘别錄為書,乃知元明以來,古籍銷毀于兵火播遷者,大可慨歎也。
《永樂大典》,宋人著錄為備,餘采蘇叔黨詩文,而補趙味辛所刻《斜川集》之遺漏。
惟《永樂大典》中《斜川集》系以蘇邁。
按邁字伯達,坡公長子。
過字叔黨,坡公季子。
世稱《斜川集》為過作,而不曰邁。
史傳亦然,豈有誤欤。
南宋大家尤、楊、範、陸,惟尤延之集,世無行本。
尤西堂所輯《梁溪遺稿》,詩四十三首,文二十五篇,亦采自詩文選本及志乘諸書,《永樂大典》各韻。
時時遇之,餘錄成帙,付孫編修平叔。
平叔意欲刻行,延之蓋其鄉前輩也。
《辛稼軒詩文集》,世無行本。
汲古閣刻其詞四卷,今收《四庫》書中。
餘采自《永樂大典》詩文,各體俱備,篇幅寥寥耳。
奏議文散見于各韻。
世傳《美芹十論》,即在其中。
詞多汲古閣所遺,零金碎玉,深足寶貴。
萬載辛啟泰镌版于江西,題曰《稼軒集鈔存》,共九卷。
予為之序。
南宋《群賢小集》三十二冊。
第一冊危稹《巽齋小集》一卷,羅與之《雪坡小稿》二卷,高翥《菊間小集》一卷。
第二冊鄒登龍《梅屋吟》一卷,餘觀複《北窗詩稿》一卷,趙崇钅弗《鷗渚微吟》一卷,朱南傑《學吟》一卷,王琮《雅林小稿》一卷,吳仲孚《菊潭詩集》一卷,沈說《庸齋小集》一卷。
第三冊王同祖《學濤初稿》一卷,陳允平《西麓詩稿》一卷,何應龍《橘潭詩稿》一卷,毛羽《吾竹小稿》一卷。
第四冊鄧林《皇曲》一卷,許《梅屋詩稿》一卷,《融春小綴》一卷,《梅屋三稿》一卷,《梅屋四稿》一卷。
第五冊胡仲參竹莊小稿一卷,陳鑒之《東齋小集》一卷,施樞《芸隐橫舟稿》一卷,《芸隐倦遊稿》一卷。
第六冊徐集孫《竹所吟稿》一卷,吳汝一《雲卧詩集》一卷,武衍《适安藏拙餘稿》一卷,《适安藏拙乙稿》一卷,高似孫《疏寮小集》一卷。
第七冊葉紹翁《靖逸小集》一卷,張弋《秋江煙草》一卷,張至龍《雪林删餘》一卷,杜旃《癖齋小集》一卷。
第八冊劉仙倫《招山小集》一卷,黃文雷《看雲小集》一卷,趙希路《抱拙小稿》一卷,葛起耕《桧庭吟稿》一卷,《利登<骨皮>稿》一卷。
第九冊薛《雲泉詩》一卷。
第十冊葛天民《無懷小集》一卷,俞桂《漁溪詩稿》二卷,《漁溪乙稿》一卷,劉翰《小山集》一卷,張良臣《雪窗小集》一卷。
第十一冊張蘊《鬥野支稿》一卷,黃大受《露香拾稿》一卷,林希逸《竹溪十一稿詩選》一卷。
第十二冊敖陶孫《瞿翁詩集》二卷,朱繼芳《靜佳乙稿》一卷,《靜佳龍尋稿》一卷。
第十三冊陳必複《山居存稿》一卷,林尚仁《端隐吟稿》一卷,姚镛《雪蓬稿》一卷,劉翼心《遊摘稿》一卷。
第十四冊宋伯仁《雲岩金草》一卷,戴複古《石屏續集》四卷。
第十五冊葉茵《順适堂吟稿》五卷。
第十六冊劉過《龍洲集》一卷,姜夔《白石道人詩》一卷,《詩說》一卷。
第十七冊林同《孝詩》一卷。
第十八冊李濤《蒙泉詩稿》一卷,周文璞《方泉先生詩集》三卷。
第十九冊薛師石《瓜廬詩》一卷。
第二十冊趙汝钅遂《野谷詩集》六卷。
第二十一冊周弼《端平詩隽》四卷。
第二十二冊李[B193]《梅花衲》一卷。
《剪绡集》二卷。
第二十三冊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七卷。
第二十四冊釋斯植《采芝集》一卷,《采芝續集》一卷。
釋永頤《雲泉詩集》一卷,陳起《芸居乙稿》一卷。
第二十五冊陳起編增廣《高僧詩選前集》一卷,《後集》三卷,《續集》一卷。
第二十六冊陳起編《前賢小集拾遺》五卷。
第二十七冊樂雷發《雪矶叢稿》五卷,吳淵《退庵遺集》二卷。
第二十八冊翁卷葦《碧軒集》一卷,趙師秀《清苑齋集》一卷。
第二十九冊徐照《芳蘭軒集》一卷,徐玑《二薇亭集》一卷。
第三十冊《中興群公吟稿》戊集卷一之四戴式之、高九萬。
第三十一冊《中興群公吟稿》戊集卷五之七高九萬、姜堯章、嚴坦叔。
第三十二冊《群賢小集補遺》。
嘉慶六年石門顧修刻版于杭州。
雖不盡符陳起、陳思、陳世隆之舊,而采綴精當,剞劂亦複工整。
《江湖後集》二十四卷。
四庫全書館除《兩宋名賢小集》一百五十七卷《江湖小集》九十五卷著錄外,複采自《永樂大典》,勒成此編。
顧修既刻《南宋群賢小集》于杭州,并此梓行。
其已刊入《群賢集》者不錄。
仍次第元題,以備考核。
誤入他家集者,詩删之而存其題。
可謂繁簡不紊。
康熙四十四年朱竹編刻《明詩綜》,自序雲:“合洪武訖崇祯詩甄綜之。
上自帝後,近而宮壺宗潢,遠而藩服,旁及婦寺僧尼道流,幽索之鬼神,下征諸謠諺,入選者三千四百餘家。
或因詩而存其人,或因人而存其詩,間綴以詩話述其本事。
死封疆之臣,亡國之大夫,黨锢之士,暨遺民之在野者,皆著于錄焉。
”析為百卷,庶幾成一代之書。
議者謂隆萬以後收取太多,誠此書之一病。
然遺聞佚事,頗足以資考證焉。
餘既鈔《江湖小集》九十五卷(舊本題宋陳起編,凡六十二家),《江湖後集》二十四卷(宋陳起編,原本久佚,今從《永樂大典》錄出。
按《大典》有前集有後集有續集有中興江湖集。
較世傳《江湖小集》多四十七家。
詩餘二家,又有人已見小集中而詩未載者十七家),《兩宋名賢小集》一百五十七卷(舊本題宋陳思編,元陳世隆補),複借鈔四庫底本宋人楊億《武夷新集詩》五卷,陶弼《邕州小集一卷》,釋重顯《祖英集》二卷,鄭俠《西塘集詩》一卷,趙鼎忠《正德文集》詩一卷,葉夢得《建康集》詩一卷,黃彥平《三餘集》詩一卷,潘良貴《默成集》詩一卷,吳可《藏海居士集》二卷,羅從彥《豫章文集》詩一卷,阮閱《郴江百詠》一卷,呂本中《東萊詩集》二十卷,歐陽澈《歐陽修撰集》詩三卷,高登《東溪集》二卷,胡铨《澹庵集》六卷(文在内),胡宏《五峰集》詩一卷,胡寅《斐然集》詩四卷,汪應辰《文定集》詩一卷,陳長方《唯室集》詩一卷,林之奇《拙軒集》詩一卷,周紫芝《太倉弟米集》詩三十九卷,鄭樵《夾氵祭遺稿》詩一卷,趙公豫《燕堂詩稿》一卷,周麟之《海陵集》詩一卷,羅願《鄂州小集》詩一卷,尤袤《梁溪遺稿》一卷,喻良能《香山集》十六卷,劉鑰《雲莊集》詩二卷,洪邁《野處類稿》二卷,洪适《盤洲集》詩三卷,劉應時《頤庵居士集》二卷,張《南湖集》詩九卷,楊冠卿《客亭類稿》詩二卷,史堯弼《蓮峰集》詩二卷,廖行之《省齋集》詩八卷,周南《山房後稿》詩一卷,高翥《菊澗集》一卷,高鵬飛《林湖遺稿》一卷,高似孫《疏寮小稿》一卷,度正《性善堂稿》詩四卷,劉過《龍洲集》詩十五卷,洪
其書不傳。
王漁洋山人删存八百九十五首,作者二百六十四人,漁洋選本。
此最精核。
十年前,餘正月遊廠,于廟市書攤買《宋明實錄》一大捆。
雖不全之書,究屬秘本。
未及檢閱,為友人攜去。
至今悔之。
又得宋元人各集,皆《永樂大典》中散篇采入《四庫》書者。
宋集三十二種,元集二十三種,統計八百二十三卷。
北宋人《文莊集》三十六卷,夏竦撰。
《金氏文集》二卷,金君卿撰。
《都官集》十四卷,陳舜俞撰。
《鄖溪集》三十卷,鄭獬撰。
《王魏公集》八卷,王安禮撰。
《雲溪居士集》三十卷,華鎮撰。
《日涉園集》十卷,李彭撰。
南宋人《初寮集》八卷,王安中撰。
《橫塘集》二十卷,許景衡撰。
《莊簡集》十八卷,李光撰。
《忠穆集》八卷,呂頤浩撰。
《紫微集》三十六卷,張や撰。
《相山集》三十卷,王之道撰。
《大隐集》十卷,李正民撰。
《澹齋集》十八卷,李流謙撰。
《北海集》十六卷,附錄三卷,綦崇禮撰。
《浮山集》十卷,仲并撰。
《方舟集》二十四卷,李石撰。
《香山集》十六卷,喻良能撰。
《宮教集》十六卷,崔敦禮撰。
《尊白堂集》六卷,虞俦撰。
《東塘集》二十卷,袁說友撰。
《涉齋集》十八卷,許綸撰。
《緣督集》二十卷,曾豐撰。
《山房集》九卷,周南撰。
《鶴林集》四十卷,吳泳撰。
《東澗集》十四卷,許應龍撰。
《澗泉集》二十卷,韓濾撰。
《瞿軒集》十六卷,王邁撰。
《敝帚稿略》八卷,包恢撰。
《梅集》十二卷,徐元傑撰。
《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馬廷鸾撰。
元人《牆東類稿》二十卷,陸文圭撰。
《青山集》八卷,趙文撰。
《紫山大全集》二十六卷,胡祗撰。
《青崖集》五卷,魏初撰。
《養吾齋集》三十二卷,劉将孫撰。
《雙溪醉隐集》八卷,耶律鑄撰。
《東庵集》四卷,滕安上撰。
《畏齋集》六卷,程端禮撰。
《陳秋岩詩集》二卷,陳宜甫撰。
《蘭軒集》十六卷,王旭撰。
《西岩集》二十卷,張之翰撰。
《勤齋集》八卷,蕭撰。
《榘庵集》十五卷,同恕撰。
《伊濱集》二十四卷,王沂撰。
《積齋集》五卷,程端學撰。
《瓢泉吟稿》五卷,朱顔撰。
《子淵詩集》六卷,張仲深撰。
《吾吾類稿》三卷,吳臯撰。
《性情集》六卷,周巽撰。
《樗隐集》六卷,胡行簡撰。
《庸庵集》六卷,宋禧撰。
《外附廬山集》五卷,元董嗣呆撰。
《英溪集》一卷,不著撰者姓氏。
書寫不工,似未及校對之本。
餘維物少見珍,什襲藏之。
有人許易二千金,靳弗予也。
餘纂唐文,于《永樂大典》暨各州縣志内采錄,皆世所未見之篇。
而纂《四庫》書時,唐賢各集,實未補入。
如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陳子昂、張說、張九齡、李邕、李白、杜甫、王維、高适、元結、顔真卿、吳筠、劉長卿、獨孤及、蕭穎士、韋應物、李華、顧況、陸贽、權德輿、韓愈、柳宗元、劉禹錫、錢起、呂溫、張籍、皇甫、李翺、歐陽詹、李觀、沈亞之、李紳、李德裕、元稹、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劉蛻、李頻、李群玉、孫樵、王、皮日休、陸龜蒙、司空圖、韓亻屋、吳融、徐寅、黃滔、羅隐、韋莊、杜光庭,凡五十五家。
《全書》皆已著錄,而原集漏略,今一一補載。
其李百藥、長孫無忌、魏征、蘇、孫逖、常衮、梁肅、令狐楚、符載九家,《全書》未著錄,見于内府《全唐文》原本。
今采各書補載,亦複不少。
餘别錄為書,乃知元明以來,古籍銷毀于兵火播遷者,大可慨歎也。
《永樂大典》,宋人著錄為備,餘采蘇叔黨詩文,而補趙味辛所刻《斜川集》之遺漏。
惟《永樂大典》中《斜川集》系以蘇邁。
按邁字伯達,坡公長子。
過字叔黨,坡公季子。
世稱《斜川集》為過作,而不曰邁。
史傳亦然,豈有誤欤。
南宋大家尤、楊、範、陸,惟尤延之集,世無行本。
尤西堂所輯《梁溪遺稿》,詩四十三首,文二十五篇,亦采自詩文選本及志乘諸書,《永樂大典》各韻。
時時遇之,餘錄成帙,付孫編修平叔。
平叔意欲刻行,延之蓋其鄉前輩也。
《辛稼軒詩文集》,世無行本。
汲古閣刻其詞四卷,今收《四庫》書中。
餘采自《永樂大典》詩文,各體俱備,篇幅寥寥耳。
奏議文散見于各韻。
世傳《美芹十論》,即在其中。
詞多汲古閣所遺,零金碎玉,深足寶貴。
萬載辛啟泰镌版于江西,題曰《稼軒集鈔存》,共九卷。
予為之序。
南宋《群賢小集》三十二冊。
第一冊危稹《巽齋小集》一卷,羅與之《雪坡小稿》二卷,高翥《菊間小集》一卷。
第二冊鄒登龍《梅屋吟》一卷,餘觀複《北窗詩稿》一卷,趙崇钅弗《鷗渚微吟》一卷,朱南傑《學吟》一卷,王琮《雅林小稿》一卷,吳仲孚《菊潭詩集》一卷,沈說《庸齋小集》一卷。
第三冊王同祖《學濤初稿》一卷,陳允平《西麓詩稿》一卷,何應龍《橘潭詩稿》一卷,毛羽《吾竹小稿》一卷。
第四冊鄧林《皇曲》一卷,許《梅屋詩稿》一卷,《融春小綴》一卷,《梅屋三稿》一卷,《梅屋四稿》一卷。
第五冊胡仲參竹莊小稿一卷,陳鑒之《東齋小集》一卷,施樞《芸隐橫舟稿》一卷,《芸隐倦遊稿》一卷。
第六冊徐集孫《竹所吟稿》一卷,吳汝一《雲卧詩集》一卷,武衍《适安藏拙餘稿》一卷,《适安藏拙乙稿》一卷,高似孫《疏寮小集》一卷。
第七冊葉紹翁《靖逸小集》一卷,張弋《秋江煙草》一卷,張至龍《雪林删餘》一卷,杜旃《癖齋小集》一卷。
第八冊劉仙倫《招山小集》一卷,黃文雷《看雲小集》一卷,趙希路《抱拙小稿》一卷,葛起耕《桧庭吟稿》一卷,《利登<骨皮>稿》一卷。
第九冊薛《雲泉詩》一卷。
第十冊葛天民《無懷小集》一卷,俞桂《漁溪詩稿》二卷,《漁溪乙稿》一卷,劉翰《小山集》一卷,張良臣《雪窗小集》一卷。
第十一冊張蘊《鬥野支稿》一卷,黃大受《露香拾稿》一卷,林希逸《竹溪十一稿詩選》一卷。
第十二冊敖陶孫《瞿翁詩集》二卷,朱繼芳《靜佳乙稿》一卷,《靜佳龍尋稿》一卷。
第十三冊陳必複《山居存稿》一卷,林尚仁《端隐吟稿》一卷,姚镛《雪蓬稿》一卷,劉翼心《遊摘稿》一卷。
第十四冊宋伯仁《雲岩金草》一卷,戴複古《石屏續集》四卷。
第十五冊葉茵《順适堂吟稿》五卷。
第十六冊劉過《龍洲集》一卷,姜夔《白石道人詩》一卷,《詩說》一卷。
第十七冊林同《孝詩》一卷。
第十八冊李濤《蒙泉詩稿》一卷,周文璞《方泉先生詩集》三卷。
第十九冊薛師石《瓜廬詩》一卷。
第二十冊趙汝钅遂《野谷詩集》六卷。
第二十一冊周弼《端平詩隽》四卷。
第二十二冊李[B193]《梅花衲》一卷。
《剪绡集》二卷。
第二十三冊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七卷。
第二十四冊釋斯植《采芝集》一卷,《采芝續集》一卷。
釋永頤《雲泉詩集》一卷,陳起《芸居乙稿》一卷。
第二十五冊陳起編增廣《高僧詩選前集》一卷,《後集》三卷,《續集》一卷。
第二十六冊陳起編《前賢小集拾遺》五卷。
第二十七冊樂雷發《雪矶叢稿》五卷,吳淵《退庵遺集》二卷。
第二十八冊翁卷葦《碧軒集》一卷,趙師秀《清苑齋集》一卷。
第二十九冊徐照《芳蘭軒集》一卷,徐玑《二薇亭集》一卷。
第三十冊《中興群公吟稿》戊集卷一之四戴式之、高九萬。
第三十一冊《中興群公吟稿》戊集卷五之七高九萬、姜堯章、嚴坦叔。
第三十二冊《群賢小集補遺》。
嘉慶六年石門顧修刻版于杭州。
雖不盡符陳起、陳思、陳世隆之舊,而采綴精當,剞劂亦複工整。
《江湖後集》二十四卷。
四庫全書館除《兩宋名賢小集》一百五十七卷《江湖小集》九十五卷著錄外,複采自《永樂大典》,勒成此編。
顧修既刻《南宋群賢小集》于杭州,并此梓行。
其已刊入《群賢集》者不錄。
仍次第元題,以備考核。
誤入他家集者,詩删之而存其題。
可謂繁簡不紊。
康熙四十四年朱竹編刻《明詩綜》,自序雲:“合洪武訖崇祯詩甄綜之。
上自帝後,近而宮壺宗潢,遠而藩服,旁及婦寺僧尼道流,幽索之鬼神,下征諸謠諺,入選者三千四百餘家。
或因詩而存其人,或因人而存其詩,間綴以詩話述其本事。
死封疆之臣,亡國之大夫,黨锢之士,暨遺民之在野者,皆著于錄焉。
”析為百卷,庶幾成一代之書。
議者謂隆萬以後收取太多,誠此書之一病。
然遺聞佚事,頗足以資考證焉。
餘既鈔《江湖小集》九十五卷(舊本題宋陳起編,凡六十二家),《江湖後集》二十四卷(宋陳起編,原本久佚,今從《永樂大典》錄出。
按《大典》有前集有後集有續集有中興江湖集。
較世傳《江湖小集》多四十七家。
詩餘二家,又有人已見小集中而詩未載者十七家),《兩宋名賢小集》一百五十七卷(舊本題宋陳思編,元陳世隆補),複借鈔四庫底本宋人楊億《武夷新集詩》五卷,陶弼《邕州小集一卷》,釋重顯《祖英集》二卷,鄭俠《西塘集詩》一卷,趙鼎忠《正德文集》詩一卷,葉夢得《建康集》詩一卷,黃彥平《三餘集》詩一卷,潘良貴《默成集》詩一卷,吳可《藏海居士集》二卷,羅從彥《豫章文集》詩一卷,阮閱《郴江百詠》一卷,呂本中《東萊詩集》二十卷,歐陽澈《歐陽修撰集》詩三卷,高登《東溪集》二卷,胡铨《澹庵集》六卷(文在内),胡宏《五峰集》詩一卷,胡寅《斐然集》詩四卷,汪應辰《文定集》詩一卷,陳長方《唯室集》詩一卷,林之奇《拙軒集》詩一卷,周紫芝《太倉弟米集》詩三十九卷,鄭樵《夾氵祭遺稿》詩一卷,趙公豫《燕堂詩稿》一卷,周麟之《海陵集》詩一卷,羅願《鄂州小集》詩一卷,尤袤《梁溪遺稿》一卷,喻良能《香山集》十六卷,劉鑰《雲莊集》詩二卷,洪邁《野處類稿》二卷,洪适《盤洲集》詩三卷,劉應時《頤庵居士集》二卷,張《南湖集》詩九卷,楊冠卿《客亭類稿》詩二卷,史堯弼《蓮峰集》詩二卷,廖行之《省齋集》詩八卷,周南《山房後稿》詩一卷,高翥《菊澗集》一卷,高鵬飛《林湖遺稿》一卷,高似孫《疏寮小稿》一卷,度正《性善堂稿》詩四卷,劉過《龍洲集》詩十五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