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于某家。
累年負其直不償。
故詣令訴。
特口不能言耳。
今乃獲罪。
安用令。
吏以白溫舒。
遣執語者訊之。
遂得直。
一縣稱為神明。
郭樞密三益作溫舒墓志。
書此事。
盜敬東坡 紹興二年。
虔寇謝達陷惠州。
民居官舍。
焚蕩無遺。
獨留東坡白鶴故居。
并率其徒葺治六如亭。
烹羊緻奠而去。
次年。
海寇黎盛犯潮州。
悉毀城堞。
且縱火。
至吳子野近居。
盛登開元寺塔見之。
問左右曰。
是非蘇内翰藏圖書處否。
麾兵救之。
複料理吳氏歲寒堂。
民屋附近者。
賴以不熱甚衆。
兩人皆劇賊。
而知尊敬蘇公如此。
彼欲火其書者。
可不有愧乎。
鬼呼學士 範镗、字宏甫。
建州浦城人。
布衣時。
至日中無炊。
裡人未之奇也。
一夕寒甚。
自村墅回邑。
假寐溪橋。
中夜聞人聲從橋出。
若有詢之者。
應曰、學士寝于是。
镗不疑其鬼。
徐徐聽之。
皆涉水而濟。
黎明镗還浦城。
人目教授生童者為學士。
意所稱謂此。
未幾镗登第。
終龍圖閣學士。
蓋宿橋之夕。
相去五裡許。
一家設水陸。
呼學士者乃鬼也。
惠兵喏聲 黃薦可、字宋翰。
福州長溪人。
紹興中除惠州守。
迓兵已至。
有日者過門。
聞從吏聲喏。
告其人曰。
吏聲無土。
公必不赴。
未行果罷。
三事黃文譽說。
廖用中詩戲 廖尚書用中剛崇甯初。
以士人為辟雍錄。
已而擢第。
宣和中。
複以命士為錄于太學。
時蔡魯公方盛。
用中嘗戲作詩寄所善者。
曰、二十年前錄辟雍。
而今官職俨然同。
何當三萬六千歲。
趕上齊陽魯國公。
好事者傳以為口實。
鄭樵說。
觀音醫臂 湖州有村媪。
患臂久不愈。
夜夢白衣女子來谒曰。
我亦苦此。
爾能醫我臂。
我亦醫爾臂。
媪曰、娘子居何地。
曰、我寄崇甯寺西廊。
媪既寤。
即入城至崇甯寺。
以所夢白西舍僧忠道者。
道者思之曰、必觀音也。
吾室有白衣像。
因葺舍。
誤傷其臂。
引至室中瞻禮。
果一臂損。
媪遂命工修之。
佛臂既全。
媪病随愈。
湖人吳價說。
李八得藥 政和七年。
秀州魏塘鎮李八叔者。
患大風三年。
百藥不驗。
忽有遊僧來與藥一粒令服。
李漫留之。
語家人曰、我三年間化主留藥多矣。
何嘗有效。
不肯服。
初李生未病時。
誦大悲觀音菩薩滿三藏。
是夜夢所惠藥僧告之曰。
汝尚肯三藏價誦我。
卻不肯服我藥。
既寤。
即取服之。
凡七日。
遍身皮如脫去。
須眉皆再生。
邊公式說 佛還钗 平江民徐叔文妻。
遇金人破城。
獨脫身賊手。
出郭于水中行。
惟誦觀音佛名。
首插金钗恐為累。
擲置水中。
半途迷所向。
有白衣老媪在岸。
呼之令上。
指示其路。
曰、遇僧即止。
又雲、恐汝無裹足。
贈汝金钗。
視之蓋向所棄者。
至一林中。
見寺遂止。
乃薦福也。
次日、其婿蔣世永适相值。
乃攜以歸。
佛救翻胃 平江僧惠恭。
病翻胃。
不能飲食。
夜夢一狸貓自項背入腹中。
從此日甚。
每過市見魚。
深起嗜想。
遂發意誦觀音菩薩百萬聲。
日持大悲咒百八遍。
複夢至山中遇道人。
相慰問曰。
吾與汝藥。
俄青衣童籠一雞至。
前貓自僧口出。
徑入籠擒雞。
因驚覺。
病頓愈。
歐十一 湖州民歐十一。
坐誤殺人。
配廣中。
其妻在家齋素。
日誦觀音。
歐在配所。
見一僧。
呼曰、汝家妻孥極念。
汝欲歸否。
曰、固所願。
遂出藥。
擦其腕。
初無痛楚。
腕已堕地。
血流不止。
僧曰、可持以告官。
當得歸。
收汝斷手。
勿失也。
歐如言得放還。
及中途。
複見僧曰。
汝斷手在否。
曰在。
取而續之。
吻合如初。
三事皆李柽與幾說。
累年負其直不償。
故詣令訴。
特口不能言耳。
今乃獲罪。
安用令。
吏以白溫舒。
遣執語者訊之。
遂得直。
一縣稱為神明。
郭樞密三益作溫舒墓志。
書此事。
盜敬東坡 紹興二年。
虔寇謝達陷惠州。
民居官舍。
焚蕩無遺。
獨留東坡白鶴故居。
并率其徒葺治六如亭。
烹羊緻奠而去。
次年。
海寇黎盛犯潮州。
悉毀城堞。
且縱火。
至吳子野近居。
盛登開元寺塔見之。
問左右曰。
是非蘇内翰藏圖書處否。
麾兵救之。
複料理吳氏歲寒堂。
民屋附近者。
賴以不熱甚衆。
兩人皆劇賊。
而知尊敬蘇公如此。
彼欲火其書者。
可不有愧乎。
鬼呼學士 範镗、字宏甫。
建州浦城人。
布衣時。
至日中無炊。
裡人未之奇也。
一夕寒甚。
自村墅回邑。
假寐溪橋。
中夜聞人聲從橋出。
若有詢之者。
應曰、學士寝于是。
镗不疑其鬼。
徐徐聽之。
皆涉水而濟。
黎明镗還浦城。
人目教授生童者為學士。
意所稱謂此。
未幾镗登第。
終龍圖閣學士。
蓋宿橋之夕。
相去五裡許。
一家設水陸。
呼學士者乃鬼也。
惠兵喏聲 黃薦可、字宋翰。
福州長溪人。
紹興中除惠州守。
迓兵已至。
有日者過門。
聞從吏聲喏。
告其人曰。
吏聲無土。
公必不赴。
未行果罷。
三事黃文譽說。
廖用中詩戲 廖尚書用中剛崇甯初。
以士人為辟雍錄。
已而擢第。
宣和中。
複以命士為錄于太學。
時蔡魯公方盛。
用中嘗戲作詩寄所善者。
曰、二十年前錄辟雍。
而今官職俨然同。
何當三萬六千歲。
趕上齊陽魯國公。
好事者傳以為口實。
鄭樵說。
觀音醫臂 湖州有村媪。
患臂久不愈。
夜夢白衣女子來谒曰。
我亦苦此。
爾能醫我臂。
我亦醫爾臂。
媪曰、娘子居何地。
曰、我寄崇甯寺西廊。
媪既寤。
即入城至崇甯寺。
以所夢白西舍僧忠道者。
道者思之曰、必觀音也。
吾室有白衣像。
因葺舍。
誤傷其臂。
引至室中瞻禮。
果一臂損。
媪遂命工修之。
佛臂既全。
媪病随愈。
湖人吳價說。
李八得藥 政和七年。
秀州魏塘鎮李八叔者。
患大風三年。
百藥不驗。
忽有遊僧來與藥一粒令服。
李漫留之。
語家人曰、我三年間化主留藥多矣。
何嘗有效。
不肯服。
初李生未病時。
誦大悲觀音菩薩滿三藏。
是夜夢所惠藥僧告之曰。
汝尚肯三藏價誦我。
卻不肯服我藥。
既寤。
即取服之。
凡七日。
遍身皮如脫去。
須眉皆再生。
邊公式說 佛還钗 平江民徐叔文妻。
遇金人破城。
獨脫身賊手。
出郭于水中行。
惟誦觀音佛名。
首插金钗恐為累。
擲置水中。
半途迷所向。
有白衣老媪在岸。
呼之令上。
指示其路。
曰、遇僧即止。
又雲、恐汝無裹足。
贈汝金钗。
視之蓋向所棄者。
至一林中。
見寺遂止。
乃薦福也。
次日、其婿蔣世永适相值。
乃攜以歸。
佛救翻胃 平江僧惠恭。
病翻胃。
不能飲食。
夜夢一狸貓自項背入腹中。
從此日甚。
每過市見魚。
深起嗜想。
遂發意誦觀音菩薩百萬聲。
日持大悲咒百八遍。
複夢至山中遇道人。
相慰問曰。
吾與汝藥。
俄青衣童籠一雞至。
前貓自僧口出。
徑入籠擒雞。
因驚覺。
病頓愈。
歐十一 湖州民歐十一。
坐誤殺人。
配廣中。
其妻在家齋素。
日誦觀音。
歐在配所。
見一僧。
呼曰、汝家妻孥極念。
汝欲歸否。
曰、固所願。
遂出藥。
擦其腕。
初無痛楚。
腕已堕地。
血流不止。
僧曰、可持以告官。
當得歸。
收汝斷手。
勿失也。
歐如言得放還。
及中途。
複見僧曰。
汝斷手在否。
曰在。
取而續之。
吻合如初。
三事皆李柽與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