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

關燈


    後唐莊宗優名“李天下”。

    又優人郭從謙混名“郭門高”。

    李罕之攻摩雲山,居民盡殺之,人号為“李摩雲”。

    明宗淑妃王氏有美色,号“花見羞”。

    崔協不識文字,人号為“沒字碑”。

    廢帝時,張敬達性剛,人謂之“張生鐵”。

    石晉時,安重榮号“安鐵胡”。

    高季興到處稱臣,又好劫鄰道貢物,人呼為“高賴子”。

    梁有骁将陳章,号“陳野叉”。

    慕容彥超黑色胡髯,嘗冒姓閻,人謂之“閻昆侖”。

    馬幸孫為相,号為“三不開”,謂不開口以議論,不開印以行事,不開門以延士大夫也。

    南漢劉钅長有肥妾,号“媚豬”。

    《宋史》:韓通性剛嚴,人謂之“韓瞠眼”;其子病瘘,人謂之“橐駝兒”。

    李重進色黔,人呼為“駝黑大王”。

    韓溥熟唐朝故事,人稱為“近世肉譜”。

    吳時敏于文,人稱為“立地書廚”。

    王繼勳善用鐵鞭、鐵槊、鐵撾,人稱為“王三鐵”。

    王彥升好擊劍,人稱“王劍兒”。

    李沆為相,無所建白,人稱為“無口瓠”。

    張士遜為相,無所可否,人稱為“和鼓”。

    王為相,人稱“三旨相公”:上殿雲取聖旨,下殿雲領聖旨,出語人雲已得聖旨也。

    魯宗道性骨鲠,人目為“魚頭參政”。

    劉安世強直,人目為“殿上虎”。

    趙忭稱“鐵面禦史”,錢ダ亦稱“鐵肝禦史”。

    王廷義好自大,每言“我當代王景之子”,人稱為“王當代”。

    王承為團練使,好言事,人稱為“武谏官”。

    陳思讓酷信釋氏,人目為“陳佛子”。

    祁廷訓形質魁岸而無才,人呼為“橐駝”。

    姚内ど善戰,夏人目為“姚大蟲”。

    燕瑛在嶺南括犀珠香藥以賂權要,人目為“香燕”。

    陳象輿、董俨日夕會趙昌言第,京師語曰“陳三更”“董半夜”。

    蘇紳與梁适同在兩禁,皆險讠皮,人語曰“草頭木腳,陷人倒卓”。

    劉随臨事明銳,人稱“水晶燈籠”。

    孫道夫亦有此稱。

    葉祖洽逢迎宰相曾布,人目為“小訓狐”。

    楊畏進于元豐,顯于元,遷于紹聖,人目為“楊三變”。

    李邦彥為相,人目為“浪子宰相”。

    薛昂無學術,為大司成,請罷史學,哲宗斥為俗佞。

    王德擒夏将姚太師,姚對欽宗曰:“被縛時,但見一夜叉耳。

    ”人呼為“王夜叉”。

    王俊善告讦,号“王雕兒”。

    何群性剛,同舍生目為“白衣禦史”。

    李先治信州有聲,人目為“錯安頭”,言其貌陋而有才也;在楚,人又目為“照天燭”,以其明也。

    章鑒與人多許可,人目為“滿朝歡”。

    張成戰酣則兩眼皆赤,時号“張紅眼”,又号“張鹘眠”。

    李全将張惠多力,人目為“賽張飛”。

    《獨醒志》:姜遵知開封府,人号“姜擦子”,言其威也。

    祥符中有王捷者,善燒金,人謂之“王燒金”。

    《詩話總龜》:劉吉南治河,人呼為“劉跋河”。

    同時内侍石金振領河堤使,尤苛急,人呼為“石爆裂”。

    《貢父詩話》:薛簡肅尹京,以嚴為治,人号為“薛出油”。

    陳彭年竭精盡思以固寵,人謂之“九尾狐”。

    宋中道穎利而幺小,蘇子美呼為“錐宋”。

    盛度體豐大,丁謂疏瘦,梅詢好董香,窦賓不事修潔,時人謂“盛肥、丁瘦、梅香、窦臭”。

    皇中,士多馳骛請托,有一人号“望火馬”,一人号“日遊神”。

    崔遠風緻峻整,人目之為“座梨”。

    慶曆中,有衛士震驚宮阙,捕得殺之,禦史宋禧言蜀有羅江狗,宜畜之以警夜,時謂之“宋羅江”。

    禦史席平鞫獄畢,上殿,仁宗問其事,奏曰:“從車邊斤矣(斬也)。

    ”時号“車斤禦史”。

    《翰苑名談》有吉水令治邑嚴酷,馬道為啄木詩諷之,人目為“馬啄木”。

    《宋史》:王安石去位,請以韓绛代,而呂惠卿佐之,二人守其成規不變,時号绛為“傳法沙門”,惠卿為“護法善神”。

    又王景亮結一社,專以嘲笑為事,人号其裡曰“豬嘴關”。

    以呂惠卿清瘦,語次辄以手指畫,謂之“說法馬留”。

    邵篪高鼻圈髯,以上殿洩氣出知東平,謂之“洩氣獅子”。

    陳和叔少通率,暮年為質樸之狀,時謂之“熱熟顔回”。

    孔文仲對策有為痛哭歎息之語,和叔語人曰:“此可謂杜園賈誼也!”王平甫笑曰:“杜園賈誼,正可對熱熟顔回耳。

    ”《拊掌錄》:米芾好怪,常戴俗帽,衣僧衣,人目為“活挂影”。

    薛昂《賦蔡京君臣慶會》詩:“逢時可謂真千載,拜賜應須更萬回。

    ”時人謂之“薛萬回”。

    蔡元度對客嬉笑,人莫能測,時稱“笑面夜叉”。

    洛中有裨将張師權,好以甘言悅人,時号“蜜翁翁”。

    楊景宗為章睿太後弟,好以木槌擊人,時謂“楊骨槌”。

    靖康時,京城破,王時雍搜取婦女與金,人時号為“金人外公”,又号“賣國牙郎”《建炎進退志》:李綱奏曰:“方金人欲廢趙氏,立張邦昌,有吳、莫俦傳道意旨,京師謂之‘捷疾鬼’。

    ”紹興乙卯,以旱禱雨,谏官趙霈言請禁宰鵝鴨,時稱“鵝鴨谏議”,适聞金有龍虎大王來南侵,胡緻堂曰:“此間有鵝鴨谏議,足以當之。

    ”有鄭廣者,本海寇,号“滾海蛟”,後歸降授官,所謂“鄭廣有詩上衆官,文武看來總一般,衆官做官卻做賊,鄭廣做賊卻做官”者也。

    《周益公日記》:楊存中,人号為“髯閹”,以其多髯而善逢迎也。

    亦見《王梅溪集》。

    嘉定中,禦中羅湘上言:“越州多虎,乞饬多方捕殺。

    ”張次賢奏:“八盤嶺乃禁中來龍,乞禁人行。

    ”時有“羅擒虎、張尋龍”之對。

    宋孝宗夜與胡铨飲,有宮人号“滿頭花”,令出侍酒,見铨所記《玉音問答》。

    楊誠齋與尤延之相戲,尤呼楊曰羊,楊呼尤曰蝤蛑;書問往來,尤則曰“羔兒無恙”,楊則曰“彭越安在”。

    王梅運勾骨立有風味,人号為“風流骸骨”。

    金陵府宮妓有極瘦者,府尹朱世英謂之“生色髑髅”。

    開禧中有郭倪為殿帥,自以為“卧龍”,酒後辄詠“三顧頻煩”之句,後出師竟敗,對客出涕,時号為“帶汁諸葛”。

    道士吳含靈好睡,人呼為“吳猱”。

    《軒渠錄》:莊綽極瞿,江仲本呼為“細腰宮院子”。

    《夷堅志》:宗室公衡善滑稽而寡發,人呼為“趙葫蘆”。

    湖州民許六以賣餅為業,人呼曰“許糖餅”。

    潘姓者善理冥間事,人呼為“潘見鬼”。

    陳州人蔡乙極兇惡,貌又獰劣,人呼曰“取命鬼”。

    福州有丐者“陳饣頭”。

    婺州一叟自稱“養皮袋”。

    鄞人連生好酒,每飲必插花于首,人呼為“連花”。

    鄱陽張廿二面醜口闊,人呼為“張嚴魚”。

    《宋史》:韓胄當國,值生日,陳及之後至,門已閉而閘未關,遂偻而入,當時有“由窦尚書、屈膝執政”之诮。

    楊安國少無賴,以鬻鞍為業,人呼為“楊鞍兒”。

    李全善用槍,人呼為“李鐵槍”。

    梁成大為史彌遠主搏擊,人目之為“梁成犬”。

    又丁大全、陳大方、胡大昌同除谏官,人目之為“三不吠犬”。

    賈似道當國,漕帥朱浚每有劄禀事,必稱“浚萬拜”,時謂之“朱萬拜”。

    《癸辛雜識》:杭醫張防禦言語好異,人目為“張風子”。

    趙孟造黑漆大船極工巧,人号為“黑漆船”。

    至龔開所贊宋江等三十六人,各有混号,如“尺八腳”、“一直撞”之類,尤為新異也。

    《金史》:景祖善啖,人呼為“活羅”(大鳥)。

    章宗時,宮中有優人号“玳瑁頭”。

    徒單恭為總管,嘗畫一佛像,雲當以金鑄之,賦屬縣金而實不鑄,金盡入其家,時号“金總管”。

    《完顔訛可傳》:同時有兩訛可,一曰“草火訛可”,得賊,好以草火燎之;一曰“闆子訛可”,嘗誤以牙牌為闆子也,故時人以此别焉。

    完顔定奴号“三脆羹”。

    纥石烈牙忽帶号“盧鼓椎”,以其好用鼓椎擊人也。

    《酷吏傳》:徒單思忠好以麻椎擊人,人号“麻椎相公”。

    李特立為人短小鋒利,人号為“半截劍”。

    馮壁号“馮劊”。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