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能為我取之乎?”勝曰:“可乃出門去。
飲未散,攜書而至。
星子距西山,凡三百餘裡也。
遊帷觀中有道士,嘗不禮勝,勝曰:“吾不能殺之,聊使其懼。
”一日道士閉戶寝于室,勝令童子叩戶,取李處士匕首。
道士起,見所卧枕前插一匕首,勁勢猶動,自是改心禮勝。
○潘扆 潘扆者,大理評事潘鵬之子也。
少居于和州,樵采雞籠山,以供養其親。
嘗過江至金陵,泊舟秦淮口,有一老父,求同載過江。
扆敬其老,許之。
時大雪,扆市酒與同飲。
及江中流,酒已盡,扆甚恨其少,不得醉。
老父曰:“吾亦有酒。
”乃解巾于髻中,取一小胡蘆子傾之,極飲不竭。
扆驚,益敬之。
乃至岸,謂扆曰:“子事親孝,複有道氣,可教也。
”乃授以道術。
扆自是所為詭異,世号之為潘仙人,能掬水銀于手中,接之即成銀。
嘗入人家,見池沼中有落葉甚多,謂主人曰:“此可以為戲。
”今以物漉取之,置之于地,随葉大小,皆為魚矣。
更棄于水,葉複如故。
有蒯亮者,常至所親家,同坐者數人,見扆過于門,主人召之,乃至。
因謂扆曰:“請先生出一術以娛賓。
”扆曰:“可。
”顧見門前有鐵砧,謂主人曰:“得此鐵砧,可以為戲。
”因就假之。
既至,扆乃出一小刀子,細細切之至盡,坐客驚愕。
既而曰:“假人物不可壞之也。
”乃合聚之,砧複如故。
又于袖中出一幅舊方巾,謂人曰:“勿輕此,非一人有急,不可從餘假之,他人固不能得也。
”乃舉以蔽面退,行數步則不複見。
能背本誦所未嘗見書,或卷而封之,置之于前,首舉一字,則誦之終卷。
其間點竄塗乙,悉能知之。
所為多此類,亦不複盡紀,後亦以疾卒。
○陳允升 陳允升,饒州人也,人謂之陳百年。
少而靜默,好道家,世弋獵,允升獨不食其肉,亦不與人交言。
十歲,詣龍虎山入道,栖隐深邃,人鮮得見之者。
家人或見之,則奔走不顧。
天祐中,人見于撫州麻姑山,計其去家七十年矣,而顔貌如初。
升元中,刺史危全諷少知其異,迎置郡中。
獨處一室,時或失之。
嘗夜坐,危謂之曰:“豐城橘美,頗思之。
”允升曰:“方有一船橘泊牢城港,今為取之。
”港距城十五裡,少選便還,攜一布囊,可數百顆,因共食之。
危嘗有姻禮,市黃金,郡中少,不足用,頗呵責其下。
允升曰:“無怒,吾能為之。
”乃取厚紙,以藥塗之,投于火中,皆成金,因以足用。
後危與吳師戰,允升去之,曰:“慎勿入口中。
”全諷不知悟,果敗于象牙潭。
○陳曙 陳曙,■〈單斤〉州善壇觀道士也。
人謂為百歲,實亦不知其年,步行日數百裡。
郡人有宴席,常虛一位以待之,遠近必至。
烈祖聞而召之,使者未至,忽歎息曰:“吾老矣,何益于國,而枉見召。
”後數日而使者至,再召竟不行。
保大中,常至夜獨焚香于庭,仰天拜祝,退而恸哭。
俄而淮上兵革,人以為預知也。
後過江,居于永興景星廢觀,結廬獨居,常有虎豹随之,人亦罕有見者。
及卒數日,方棺斂,而遍體發汗焉。
○司馬郊 司馬郊,一名凝正,一名守中,遊于江表,常被冠褐,蹑屐而行,日可千百裡。
衣褐不改作而常新,所為粗暴,人無敢近之者。
能詐死,以至青腫臭腐,俄而複活。
嘗止于宣州開元觀,自宣之歙,時道士紹修默亦往歙州,至城門遇之,與同行。
修默避之,先往至一鎮戍,方息于逆旅。
郊續至,修默隐身潛窺之,見郊入别店中,召主人與飲,因而淩辱之。
主人初亦敬謝,郊不為已而更擊之,既而互相搏擊,郊忽踣于地,視之已死,體冷色變。
一市皆聚觀,乃召集鄉裡,縛其主人,撿屍責詞,将送于州。
時已向夕,欲明旦乃行。
至中夜,
飲未散,攜書而至。
星子距西山,凡三百餘裡也。
遊帷觀中有道士,嘗不禮勝,勝曰:“吾不能殺之,聊使其懼。
”一日道士閉戶寝于室,勝令童子叩戶,取李處士匕首。
道士起,見所卧枕前插一匕首,勁勢猶動,自是改心禮勝。
○潘扆 潘扆者,大理評事潘鵬之子也。
少居于和州,樵采雞籠山,以供養其親。
嘗過江至金陵,泊舟秦淮口,有一老父,求同載過江。
扆敬其老,許之。
時大雪,扆市酒與同飲。
及江中流,酒已盡,扆甚恨其少,不得醉。
老父曰:“吾亦有酒。
”乃解巾于髻中,取一小胡蘆子傾之,極飲不竭。
扆驚,益敬之。
乃至岸,謂扆曰:“子事親孝,複有道氣,可教也。
”乃授以道術。
扆自是所為詭異,世号之為潘仙人,能掬水銀于手中,接之即成銀。
嘗入人家,見池沼中有落葉甚多,謂主人曰:“此可以為戲。
”今以物漉取之,置之于地,随葉大小,皆為魚矣。
更棄于水,葉複如故。
有蒯亮者,常至所親家,同坐者數人,見扆過于門,主人召之,乃至。
因謂扆曰:“請先生出一術以娛賓。
”扆曰:“可。
”顧見門前有鐵砧,謂主人曰:“得此鐵砧,可以為戲。
”因就假之。
既至,扆乃出一小刀子,細細切之至盡,坐客驚愕。
既而曰:“假人物不可壞之也。
”乃合聚之,砧複如故。
又于袖中出一幅舊方巾,謂人曰:“勿輕此,非一人有急,不可從餘假之,他人固不能得也。
”乃舉以蔽面退,行數步則不複見。
能背本誦所未嘗見書,或卷而封之,置之于前,首舉一字,則誦之終卷。
其間點竄塗乙,悉能知之。
所為多此類,亦不複盡紀,後亦以疾卒。
○陳允升 陳允升,饒州人也,人謂之陳百年。
少而靜默,好道家,世弋獵,允升獨不食其肉,亦不與人交言。
十歲,詣龍虎山入道,栖隐深邃,人鮮得見之者。
家人或見之,則奔走不顧。
天祐中,人見于撫州麻姑山,計其去家七十年矣,而顔貌如初。
升元中,刺史危全諷少知其異,迎置郡中。
獨處一室,時或失之。
嘗夜坐,危謂之曰:“豐城橘美,頗思之。
”允升曰:“方有一船橘泊牢城港,今為取之。
”港距城十五裡,少選便還,攜一布囊,可數百顆,因共食之。
危嘗有姻禮,市黃金,郡中少,不足用,頗呵責其下。
允升曰:“無怒,吾能為之。
”乃取厚紙,以藥塗之,投于火中,皆成金,因以足用。
後危與吳師戰,允升去之,曰:“慎勿入口中。
”全諷不知悟,果敗于象牙潭。
○陳曙 陳曙,■〈單斤〉州善壇觀道士也。
人謂為百歲,實亦不知其年,步行日數百裡。
郡人有宴席,常虛一位以待之,遠近必至。
烈祖聞而召之,使者未至,忽歎息曰:“吾老矣,何益于國,而枉見召。
”後數日而使者至,再召竟不行。
保大中,常至夜獨焚香于庭,仰天拜祝,退而恸哭。
俄而淮上兵革,人以為預知也。
後過江,居于永興景星廢觀,結廬獨居,常有虎豹随之,人亦罕有見者。
及卒數日,方棺斂,而遍體發汗焉。
○司馬郊 司馬郊,一名凝正,一名守中,遊于江表,常被冠褐,蹑屐而行,日可千百裡。
衣褐不改作而常新,所為粗暴,人無敢近之者。
能詐死,以至青腫臭腐,俄而複活。
嘗止于宣州開元觀,自宣之歙,時道士紹修默亦往歙州,至城門遇之,與同行。
修默避之,先往至一鎮戍,方息于逆旅。
郊續至,修默隐身潛窺之,見郊入别店中,召主人與飲,因而淩辱之。
主人初亦敬謝,郊不為已而更擊之,既而互相搏擊,郊忽踣于地,視之已死,體冷色變。
一市皆聚觀,乃召集鄉裡,縛其主人,撿屍責詞,将送于州。
時已向夕,欲明旦乃行。
至中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