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關燈
小
中
大
窺園先生自定年譜
窺園先生自傳
·窺園先生自定年譜
Ⅰ年曆
Ⅱ歲數
Ⅲ記事
Ⅳ離台以前台灣大事
Ⅰ清鹹豐五年乙卯(一八五五)
Ⅱ一歲
Ⅲ十月初五日子時,先生生于台灣府城西定坊武館街。
Ⅳ林房、王獅謀反。
美艦于台灣近海發見海底火山。
Ⅰ六年丙辰(一八五六) Ⅱ二歲 Ⅳ美艦入基隆。
Ⅰ七年丁巳(一八五七) Ⅱ三歲 Ⅲ四弟南雅生。
Ⅳ戴萬生反。
日本動讨略台灣之議。
Ⅰ八年戊午(一八五八) Ⅱ四歲 Ⅳ海盜黃位犯基隆。
英人與台灣政府訂約購買樟腦。
Ⅰ九年己未(一八五九) Ⅱ五歲 Ⅲ适諸兄出就外傅,先生涕泣欲從之;父特齊公乃為開發,教以唐詩,便能成誦。
Ⅰ十年庚申(一八六0) Ⅱ六歲 Ⅲ遷居于南門東安坊馬公廟,辟住宅四圍空地為窺園。
十月初五日,特齊公殁。
從陳良玉先生受業。
Ⅳ普魯士船額魯伯号攻擊南部生番,被沉。
依天津條約,開安平、打狗、淡水、基隆港為商埠。
八月,飓風,降鹹雨。
十月,淡水地震。
Ⅰ十一年辛酉(一八六一) Ⅱ七歲 Ⅲ從許鳳儀先生受業。
Ⅳ設全台厘金局,歸台灣道管轄。
Ⅰ同治 元年壬戌(一八六二) Ⅱ八歲 Ⅲ從鄭永貞先生受業。
施行全台團練。
Ⅳ淡水大地震,五月大震。
Ⅰ二年癸亥(一八六三) Ⅱ九歲 Ⅲ從葉崇品先生受業。
Ⅳ開采基隆煤礦。
Ⅰ三年甲子(一八六四) Ⅱ十歲 Ⅰ四年乙醜(一八六五) Ⅱ十一歲 Ⅳ英人鼓吹種植台灣茶葉。
Ⅰ五年丙寅(一八六六) Ⅱ十二歲 Ⅲ英多夫艦在南岬附近被生番襲擊。
Ⅰ六年丁卯(一八六七) Ⅱ十三歲 Ⅳ美船魯阿号漂泊至台灣南岸,船員為土番殺害。
美領事向清廷交涉,由番目謝罪了事。
英遣二艦襲南岬附近之番人。
許外國人入台灣内地采買樟腦。
十一月,雞籠頭大地震,金包裡沿海山崩、海漲,人民财産損害甚钜。
Ⅰ七年戊辰(一八六八) Ⅱ十四歲 Ⅳ洋人米利斯請開拓南澳番地。
頒布台灣鹽制,設鹽務總局及屬機關。
Ⅰ八年己巳(一八六九) Ⅱ十五歲 Ⅳ安平洋商與安平協練兵弁沖突,英遣兵襲赤崁城。
Ⅰ九年庚午(一八七0) Ⅱ十六歲 Ⅲ就童子試,伯父亦輝公喜曰:『讀書種不絕矣』! Ⅳ「淡水廳志」成。
「北郭園全集」刻成。
公許開采基隆煤礦。
Ⅰ十年辛未(一八七一) Ⅱ十七歲 Ⅳ林豪之「淡水廳志訂謬」成。
琉球人民漂泊至台灣東岸,為牡丹社生番害殺五十四人。
設台北府。
Ⅰ十一年壬申(一八七二) Ⅱ十八歲 Ⅳ設基隆海防同知于基隆港,管理煤業。
日本桦山資紀着手入台灣内地探險。
日本初派領事至中國,以福州領事兼理廈門、淡水事務。
八月,澎湖暴風、降鹹雨,人民饑困異常。
Ⅰ十二年癸酉(一八七三) Ⅱ十九歲 Ⅲ時有從商意,随二兄炳耀往大穆降學鹾務。
诏安謝憲章先生見其文,極為嘉許,勸再就學;乃從先生受業二年。
Ⅳ日本因前年台灣生番殺害琉球人事,時派全權大使向清廷交涉,不得要領。
日本備中小田縣漁民漂泊至台灣東部之成廣澳,被番人劫掠。
Ⅰ十三年甲戌(一八七四) Ⅱ二十歲 Ⅳ日本西鄉從道率征台軍攻台灣,清政府承認賠償日本損失,始遣歸。
沉葆桢請于台灣分南、中、北三路兵,進攻番地,開山築路。
廷議照辦,設「團練總局」。
Ⅰ光緒 元年乙亥(一八七五) Ⅱ二一歲 Ⅳ設卑南廳、恒春縣、淡水廳、新竹縣,改噶瑪蘭縣為宜蘭縣。
春、冬二季,以福建巡撫分駐台灣。
解人民入番地之禁。
淮軍提督唐定奎讨獅頭社生番,不利。
Ⅰ二年丙子(一八七六) Ⅱ二二歲 Ⅲ二兄炳耀卒。
Ⅳ「訓番俚諺」成。
建鳳山試院。
讨太魯閣生番。
Ⅰ三
Ⅳ林房、王獅謀反。
美艦于台灣近海發見海底火山。
Ⅰ六年丙辰(一八五六) Ⅱ二歲 Ⅳ美艦入基隆。
Ⅰ七年丁巳(一八五七) Ⅱ三歲 Ⅲ四弟南雅生。
Ⅳ戴萬生反。
日本動讨略台灣之議。
Ⅰ八年戊午(一八五八) Ⅱ四歲 Ⅳ海盜黃位犯基隆。
英人與台灣政府訂約購買樟腦。
Ⅰ九年己未(一八五九) Ⅱ五歲 Ⅲ适諸兄出就外傅,先生涕泣欲從之;父特齊公乃為開發,教以唐詩,便能成誦。
Ⅰ十年庚申(一八六0) Ⅱ六歲 Ⅲ遷居于南門東安坊馬公廟,辟住宅四圍空地為窺園。
十月初五日,特齊公殁。
從陳良玉先生受業。
Ⅳ普魯士船額魯伯号攻擊南部生番,被沉。
依天津條約,開安平、打狗、淡水、基隆港為商埠。
八月,飓風,降鹹雨。
十月,淡水地震。
Ⅰ十一年辛酉(一八六一) Ⅱ七歲 Ⅲ從許鳳儀先生受業。
Ⅳ設全台厘金局,歸台灣道管轄。
Ⅰ同治 元年壬戌(一八六二) Ⅱ八歲 Ⅲ從鄭永貞先生受業。
施行全台團練。
Ⅳ淡水大地震,五月大震。
Ⅰ二年癸亥(一八六三) Ⅱ九歲 Ⅲ從葉崇品先生受業。
Ⅳ開采基隆煤礦。
Ⅰ三年甲子(一八六四) Ⅱ十歲 Ⅰ四年乙醜(一八六五) Ⅱ十一歲 Ⅳ英人鼓吹種植台灣茶葉。
Ⅰ五年丙寅(一八六六) Ⅱ十二歲 Ⅲ英多夫艦在南岬附近被生番襲擊。
Ⅰ六年丁卯(一八六七) Ⅱ十三歲 Ⅳ美船魯阿号漂泊至台灣南岸,船員為土番殺害。
美領事向清廷交涉,由番目謝罪了事。
英遣二艦襲南岬附近之番人。
許外國人入台灣内地采買樟腦。
十一月,雞籠頭大地震,金包裡沿海山崩、海漲,人民财産損害甚钜。
Ⅰ七年戊辰(一八六八) Ⅱ十四歲 Ⅳ洋人米利斯請開拓南澳番地。
頒布台灣鹽制,設鹽務總局及屬機關。
Ⅰ八年己巳(一八六九) Ⅱ十五歲 Ⅳ安平洋商與安平協練兵弁沖突,英遣兵襲赤崁城。
Ⅰ九年庚午(一八七0) Ⅱ十六歲 Ⅲ就童子試,伯父亦輝公喜曰:『讀書種不絕矣』! Ⅳ「淡水廳志」成。
「北郭園全集」刻成。
公許開采基隆煤礦。
Ⅰ十年辛未(一八七一) Ⅱ十七歲 Ⅳ林豪之「淡水廳志訂謬」成。
琉球人民漂泊至台灣東岸,為牡丹社生番害殺五十四人。
設台北府。
Ⅰ十一年壬申(一八七二) Ⅱ十八歲 Ⅳ設基隆海防同知于基隆港,管理煤業。
日本桦山資紀着手入台灣内地探險。
日本初派領事至中國,以福州領事兼理廈門、淡水事務。
八月,澎湖暴風、降鹹雨,人民饑困異常。
Ⅰ十二年癸酉(一八七三) Ⅱ十九歲 Ⅲ時有從商意,随二兄炳耀往大穆降學鹾務。
诏安謝憲章先生見其文,極為嘉許,勸再就學;乃從先生受業二年。
Ⅳ日本因前年台灣生番殺害琉球人事,時派全權大使向清廷交涉,不得要領。
日本備中小田縣漁民漂泊至台灣東部之成廣澳,被番人劫掠。
Ⅰ十三年甲戌(一八七四) Ⅱ二十歲 Ⅳ日本西鄉從道率征台軍攻台灣,清政府承認賠償日本損失,始遣歸。
沉葆桢請于台灣分南、中、北三路兵,進攻番地,開山築路。
廷議照辦,設「團練總局」。
Ⅰ光緒 元年乙亥(一八七五) Ⅱ二一歲 Ⅳ設卑南廳、恒春縣、淡水廳、新竹縣,改噶瑪蘭縣為宜蘭縣。
春、冬二季,以福建巡撫分駐台灣。
解人民入番地之禁。
淮軍提督唐定奎讨獅頭社生番,不利。
Ⅰ二年丙子(一八七六) Ⅱ二二歲 Ⅲ二兄炳耀卒。
Ⅳ「訓番俚諺」成。
建鳳山試院。
讨太魯閣生番。
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