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關燈
小
中
大
◎郭頻伽論詩兩則
郭頻伽麟詩話雲:“餘最厭宋人妄議昔賢優劣,元微之作《杜工部墓志》,
軒轾李杜,退之蚍蜉撼樹之論,未必不為此而發。
山谷以杜《北征》為有關系之 作,昌黎《南山》詩雖不作亦可,以此定《北征》為勝于《南山》,詩讵可如此 論耶?”頻伽又有《樗園消夏錄》雲:“宋四靈之論五律曰:一篇幸止四十字, 再加一字,吾未如之何矣。
金源黨竹溪之論七律曰:五十六字皆如聖賢,中有一 字不經爐錘,便若一屠沽子廁其間也。
語皆名俊,可為東塗西抹者下一針砭。
” ◎詩集之富 古人之年高而詩多者,在唐為白樂天,在宋為陸放翁,樂天自寫詩文,藏之 名勝,前後七十五卷,詩筆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放翁詩初編四十卷,再編通 前八十五卷,此一家著作之多者也。
宋紹熙輯唐人絕句,闌及前後代,第及萬首, 而我朝輯《全唐詩》,一代三百年,凡得二千二百餘人,共四萬八千九百餘首, 此古來總集之多者也。
恭讀我朝乾隆一朝禦制,以集計者五,分卷者四百三十四, 分篇者四萬二千七百七十八,而《樂善堂全集》三十卷,更在前焉,則真亘古所 未聞,穹昊之繁星,不足為其燦列,廣輿之畫井,不足比其分羅矣。
◎旗字押韻 康熙己未試博學鴻詞,施愚山卷,閣拟一等,上以旗字押韻,偶誤書,改 置二等,此施于旗、二字,素不甚分曉也。
旗入支韻,《周禮》:司常所掌, “熊虎為旗”。
将軍所建,象其猛如熊虎,與衆期其下也。
入微韻,《周禮》: “交龍為。
”《釋名》:“,倚也,畫兩龍相依倚也。
”按從斤聲,實當 入真韻,《小雅》“夜向晨”與“言觀其”韻,《左傳》“龍尾伏辰”與“取 虢之”韻,古音當如此,尤施所不及知也。
◎菊花詩梅花詩 王荊公《菊花詩》有“千花萬卉凋零後,始見閑人把一枝”之句,馮定遠評 雲:“上句凋零二字不妥,下句一枝亦似詠梅花。
”不知凋零二字本鐘士季《菊 花賦》“百卉凋瘁,菊花始榮”之語,一枝二字則陳羽詩“節過重陽人病起,一 枝殘菊不勝愁”已先用之矣。
顔黃門謂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誠哉是言 也。
自《說苑》有“越使以一枝梅遺梁王”之語,陸凱有“江南何所有,聊贈一 枝春”之句,從此詠梅者遂多用一枝,然陶詩:“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
” 是一條亦梅花故實,而罕有承用者。
◎說詩谑語 說古人詩有吹毛求疵者,雖未免刻谑,亦頗有理趣,如“盡日覓不得,有時 還自來。
”貫休覓句詩也,或以為是失貓詩:“若教解語能傾國,任是無情也動 人。
”羅隐詠牡丹句也,或以為是畫美人詩;“樹底有天春寂寂,人間無路月茫 茫。
”曹唐漢武帝宴西王母詩也,或以為是鬼詩;“天末樓台橫北固,夜深燈火 見揚州。
”楊蟠詠金山寺句也,或以為是牙人量四至詩;“到江吳地盡,隔岸越 山多。
”吳僧詠白塔寺句也,或以為是分界堠子詩;“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 茫都不見。
”白香山詠楊妃句也,或以為是目連救母詩:‘秦地關河一百二,漢 家離宮三十六。
”駱賓王詠古句也,或以為是算博士詩;“每日更忙須一到,夜 深還自點燈來。
”程師孟詠所築堂句也,或以為是登廁詩:“王莽弄來仍半破, 曹公将去定平沉。
”李山甫覽漢史詩也,或以為是破船詩。
至林和靖《梅花》詩: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脍炙人口,而陳輔之以為有類于野薔薇。
夫薔薇叢生,初無疏影,花影散漫,焉得橫斜?此則肆口诋讠其,無理取鬧矣。
或有人謂坡公曰:“此二句詠桃詠杏亦何不可?”坡公曰:“有何不可,隻恐桃 杏不敢當耳。
”斯言最為冷隽。
近有詠梅花者,雲:“三尺短牆微有月,一灣流 水寂無人。
”語亦幽靜,有輕薄子見而笑曰:“此一幅偷兒行樂圖也。
”亦可謂 談諧入妙矣。
◎中興 “中興”中字,古人每平仄兩用,毛公《詩·民》序“周室中興”,杜元 凱《左傳序》“紹開中興”,陸德明《釋文》并切去聲。
杜老《達行在》詩“新 數中興年”,坡公《送王雄州》詩“威聲又數中興年”,皆作仄聲用,與《釋文》 合。
然杜老《秋日夔府詠懷》詩雲:“側聽中興主,長吟不世賢。
”《贈韋大夫》 詩雲:“漢業中興盛,韋經亞相傳。
”《諸将》雲:“神靈漢代中興主,勳業汾 陽異姓王。
”此三中字,又讀平聲。
王觀國《學林新編》雲:“音鐘者,當二者 之中,首尾均也;音衆者,首尾不必均,但在二者之間也。
”則平仄皆可通矣。
至“中酒”之中字亦然、“中酒”二字,始于《漢書·樊哙傳》,即《國策》所 謂“中飲”也,顔注:“音竹仲反,謂不醒不醉,飲酒之中也。
”然太白詩: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李廓詩:“氣味如中酒,情懷似别人。
”坡公詩: “時複中之徐邈聖,無多酌我次公狂。
”“君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複一中之。
” 俱作平聲用,惟顧亭林必謂“中酒”猶雲半席,當讀平聲,以顔注為非是,則轉 無所據矣。
又“尚書”之尚,唐人詩多作平聲,然《夢溪筆談》雲:“尚書本秦 官,尚音上,謂尚為常者,秦人音也。
”《辍耕錄》亦雲:“尚,主也,如尚衣、 尚食、尚醫之類,并時亮反,後世乃訛為辰羊反。
”然即以詩言,唐人原有仄用 者,如杜老《題西草堂》詩雲:“欲陳濟時策,已老尚書郎。
”是也。
◎禅語翻進一層 詩文之訣,有翻進一層法,禅家之書亦有之,即所謂機鋒也。
神秀偈雲: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六祖翻之雲:“菩提 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著塵埃。
”卧輪偈雲:“卧輪有技倆, 能斷百思想。
對鏡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六祖翻之雲:“惠能沒技倆,不斷百 思想。
對鏡心數起,菩提作麼長!”龐居士偈雲:“有男不婚,有女不嫁。
大家 團頭,共說無生話。
”後有楊無知翻之雲:“男大須婚,女大須嫁。
讨甚閑功 夫,更說無生話?”海印複翻之雲:“我無男婚,亦無女嫁。
困來便打眠,管甚 無生活!”後之主席者,多舉此公案相示,尤西堂《艮齋雜說》有三首雲:“樹 邊難著樹,台上莫安台。
本來不是物,一任惹塵埃。
”“問君何技倆,有想還無 想?心起心自滅,菩提長不長?”“木意須婚,石女須嫁,夜半吼泥牛,解說無 生話。
”
山谷以杜《北征》為有關系之 作,昌黎《南山》詩雖不作亦可,以此定《北征》為勝于《南山》,詩讵可如此 論耶?”頻伽又有《樗園消夏錄》雲:“宋四靈之論五律曰:一篇幸止四十字, 再加一字,吾未如之何矣。
金源黨竹溪之論七律曰:五十六字皆如聖賢,中有一 字不經爐錘,便若一屠沽子廁其間也。
語皆名俊,可為東塗西抹者下一針砭。
” ◎詩集之富 古人之年高而詩多者,在唐為白樂天,在宋為陸放翁,樂天自寫詩文,藏之 名勝,前後七十五卷,詩筆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放翁詩初編四十卷,再編通 前八十五卷,此一家著作之多者也。
宋紹熙輯唐人絕句,闌及前後代,第及萬首, 而我朝輯《全唐詩》,一代三百年,凡得二千二百餘人,共四萬八千九百餘首, 此古來總集之多者也。
恭讀我朝乾隆一朝禦制,以集計者五,分卷者四百三十四, 分篇者四萬二千七百七十八,而《樂善堂全集》三十卷,更在前焉,則真亘古所 未聞,穹昊之繁星,不足為其燦列,廣輿之畫井,不足比其分羅矣。
◎旗字押韻 康熙己未試博學鴻詞,施愚山卷,閣拟一等,上以旗字押韻,偶誤書,改 置二等,此施于旗、二字,素不甚分曉也。
旗入支韻,《周禮》:司常所掌, “熊虎為旗”。
将軍所建,象其猛如熊虎,與衆期其下也。
入微韻,《周禮》: “交龍為。
”《釋名》:“,倚也,畫兩龍相依倚也。
”按從斤聲,實當 入真韻,《小雅》“夜向晨”與“言觀其”韻,《左傳》“龍尾伏辰”與“取 虢之”韻,古音當如此,尤施所不及知也。
◎菊花詩梅花詩 王荊公《菊花詩》有“千花萬卉凋零後,始見閑人把一枝”之句,馮定遠評 雲:“上句凋零二字不妥,下句一枝亦似詠梅花。
”不知凋零二字本鐘士季《菊 花賦》“百卉凋瘁,菊花始榮”之語,一枝二字則陳羽詩“節過重陽人病起,一 枝殘菊不勝愁”已先用之矣。
顔黃門謂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誠哉是言 也。
自《說苑》有“越使以一枝梅遺梁王”之語,陸凱有“江南何所有,聊贈一 枝春”之句,從此詠梅者遂多用一枝,然陶詩:“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
” 是一條亦梅花故實,而罕有承用者。
◎說詩谑語 說古人詩有吹毛求疵者,雖未免刻谑,亦頗有理趣,如“盡日覓不得,有時 還自來。
”貫休覓句詩也,或以為是失貓詩:“若教解語能傾國,任是無情也動 人。
”羅隐詠牡丹句也,或以為是畫美人詩;“樹底有天春寂寂,人間無路月茫 茫。
”曹唐漢武帝宴西王母詩也,或以為是鬼詩;“天末樓台橫北固,夜深燈火 見揚州。
”楊蟠詠金山寺句也,或以為是牙人量四至詩;“到江吳地盡,隔岸越 山多。
”吳僧詠白塔寺句也,或以為是分界堠子詩;“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 茫都不見。
”白香山詠楊妃句也,或以為是目連救母詩:‘秦地關河一百二,漢 家離宮三十六。
”駱賓王詠古句也,或以為是算博士詩;“每日更忙須一到,夜 深還自點燈來。
”程師孟詠所築堂句也,或以為是登廁詩:“王莽弄來仍半破, 曹公将去定平沉。
”李山甫覽漢史詩也,或以為是破船詩。
至林和靖《梅花》詩: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脍炙人口,而陳輔之以為有類于野薔薇。
夫薔薇叢生,初無疏影,花影散漫,焉得橫斜?此則肆口诋讠其,無理取鬧矣。
或有人謂坡公曰:“此二句詠桃詠杏亦何不可?”坡公曰:“有何不可,隻恐桃 杏不敢當耳。
”斯言最為冷隽。
近有詠梅花者,雲:“三尺短牆微有月,一灣流 水寂無人。
”語亦幽靜,有輕薄子見而笑曰:“此一幅偷兒行樂圖也。
”亦可謂 談諧入妙矣。
◎中興 “中興”中字,古人每平仄兩用,毛公《詩·民》序“周室中興”,杜元 凱《左傳序》“紹開中興”,陸德明《釋文》并切去聲。
杜老《達行在》詩“新 數中興年”,坡公《送王雄州》詩“威聲又數中興年”,皆作仄聲用,與《釋文》 合。
然杜老《秋日夔府詠懷》詩雲:“側聽中興主,長吟不世賢。
”《贈韋大夫》 詩雲:“漢業中興盛,韋經亞相傳。
”《諸将》雲:“神靈漢代中興主,勳業汾 陽異姓王。
”此三中字,又讀平聲。
王觀國《學林新編》雲:“音鐘者,當二者 之中,首尾均也;音衆者,首尾不必均,但在二者之間也。
”則平仄皆可通矣。
至“中酒”之中字亦然、“中酒”二字,始于《漢書·樊哙傳》,即《國策》所 謂“中飲”也,顔注:“音竹仲反,謂不醒不醉,飲酒之中也。
”然太白詩: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李廓詩:“氣味如中酒,情懷似别人。
”坡公詩: “時複中之徐邈聖,無多酌我次公狂。
”“君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複一中之。
” 俱作平聲用,惟顧亭林必謂“中酒”猶雲半席,當讀平聲,以顔注為非是,則轉 無所據矣。
又“尚書”之尚,唐人詩多作平聲,然《夢溪筆談》雲:“尚書本秦 官,尚音上,謂尚為常者,秦人音也。
”《辍耕錄》亦雲:“尚,主也,如尚衣、 尚食、尚醫之類,并時亮反,後世乃訛為辰羊反。
”然即以詩言,唐人原有仄用 者,如杜老《題西草堂》詩雲:“欲陳濟時策,已老尚書郎。
”是也。
◎禅語翻進一層 詩文之訣,有翻進一層法,禅家之書亦有之,即所謂機鋒也。
神秀偈雲: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六祖翻之雲:“菩提 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著塵埃。
”卧輪偈雲:“卧輪有技倆, 能斷百思想。
對鏡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六祖翻之雲:“惠能沒技倆,不斷百 思想。
對鏡心數起,菩提作麼長!”龐居士偈雲:“有男不婚,有女不嫁。
大家 團頭,共說無生話。
”後有楊無知翻之雲:“男大須婚,女大須嫁。
讨甚閑功 夫,更說無生話?”海印複翻之雲:“我無男婚,亦無女嫁。
困來便打眠,管甚 無生活!”後之主席者,多舉此公案相示,尤西堂《艮齋雜說》有三首雲:“樹 邊難著樹,台上莫安台。
本來不是物,一任惹塵埃。
”“問君何技倆,有想還無 想?心起心自滅,菩提長不長?”“木意須婚,石女須嫁,夜半吼泥牛,解說無 生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