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五加皮四兩,雄雞一隻(黑者更妙),去毛,連皮、骨、血合五加皮搗爛敷 患處,用布包裹,一周時揭去,不可太過時,内自完好。

    再用五加皮五兩,用酒 濃煎,盡量飲,醉,熟睡為妙。

     ◎祛邪靈藥 于蓮亭《聞見錄》雲:“有客言,人被邪蠱惑者,但用鼈甲和倉術燒之,其 邪自退,試之屢驗。

    ” ◎蛇咬蜂螫 鮮梧桐葉嚼塗之,效。

    又方,用牛糞敷之,亦效。

     ◎疝氣 昨少穆中丞自關中來信,稱疝氣複作,記得餘《歸田瑣記》中載一方,未知 已經試否?頃聞友人述有二方,亦甚簡便,一以大甕,燒紅炭塹其下,炭上放白 胡椒數粒,使患者解衣坐甕上薰之,神效;一取鮮橙子一枚,略搗綻,以濃酒煮 之,熟後去橙飲酒,亦神效,已作信與中丞矣。

     ◎鼻血 降香、三七、槐花米各二錢,小生地五錢,煎服立止。

     ◎魚骨鲠威靈仙、桔梗各五錢,黃酒煎,沖黃糖,服立下。

     ◎服核桃 核桃補下焦之火,亦能扶上焦之脾,但服之各有其法。

    舊聞曾賓谷先生每晨 起必啖核桃一枚,配以高梁燒酒一小杯,灑須分作百口呷盡,核桃亦須分作百口 嚼盡,蓋取其細咀緩嚼,以漸收滋潤之功,然性急之人往往不能耐此。

    餘在廣西, 有人教以服核桃法,自冬至日起,每夜嚼核桃一枚,數至第七夜止;又于次夜如 前嚼,亦數至第七夜止,如是周流,直至立春日止。

    餘服此已五閱年所,頗能益 氣健脾,有同餘服此者,其效正同。

    聞此方初傳自西域,今中土亦漸多試服者, 不甚費錢,又不甚費力,是可取也。

     ◎服海參 餘撫粵西時,桂林守興靜山體氣極壯實而手不舉杯,自言二十許時,因縱酒 得病幾殆,有人教以每日空心淡吃海參兩條而愈,已三十餘年戒酒矣。

    或有效之 者,以淡食艱于下咽,稍加鹽酒,便不甚效。

    有一幕客年八十餘,為餘言海參之 功,不可思議,自述家本貧儉,無力購買海參,惟遇親友招食,有海參,必吃之 淨盡,每節他品以抵之,已四五十年不改此度,親友知其如是,每招食亦必設海 參,且有頻頻饋送者,以此至老不服他藥,亦不生他病雲。

     ◎神仙酒 神仙酒乃國初江南趙尚書傳自康親王者,當日王統大軍征西藏,有道士詣軍 中獻仙方,造酒以飲三軍,可驅除瘴疠,且多服能延年。

    方開燒酒十斤,醋一斤 半,黑糖一斤半,河水二斤,川烏一枚,草烏一枚,用面包裹煨熱切片,淡竹葉 三錢,菊花三錢,用小袋裝藥,将糖水調酒入壇,擇無雞犬處治理,其火候以炷 香為刻。

    王初見此方,了無異處,以道士為妄,扶出,道士遂不見,王始驚異, 依方制造,果有效。

    當時王與趙尚書契好,趙素患瘋疾,得此方飲之,宿疾頓除, 夫婦俱年臻九十餘,此方遂遍傳于人,以療瘋疾,無不應者。

     ◎居易錄分甘馀話各方 偶讀王漁洋先生《居易錄》及《分甘馀話》所載各方,喜其博雅而可以濟人, 因摘錄其簡便者數條如左。

     《居易錄》雲:“京師煤炭皆有毒,惟室中貯水盆盎中,毒即解。

    又或削蘆 菔一片著火中,即煙不能毒人,如無蘆菔之時,預乾為末,用之亦佳。

    ” 又雲:“《續夷堅志》稱,阿魏散治骨蒸、傳屍勞、寒熱、羸弱、喘嗽。

    方 用阿魏三錢,研青蒿一握,切向東桃枝一握,細锉細草,如病人中大童便二升半, 先以童便隔夜浸藥,明早煎一大升,空心溫服之,服時分為三次,次服調槟榔末 三錢,如人行十裡許時再服。

    丈夫病用婦人煎,婦人病用丈夫煎,合藥時,忌孝 子、孕婦、病人及腥穢之物,勿令雞犬見,服藥後,忌油膩、濕面、諸冷硬食物, 服一二劑後即吐出蟲或洩瀉,更不須服餘藥,若未吐,即當盡眼之。

    或吐或利, 出蟲皆如人發馬尾之狀,即瘥。

    ”“服阿魏散後,或虛羸魂魄不安,以茯苓湯補 之。

    白茯苓、茯神各一錢,人參三錢,遠志去心三錢,麥門冬去心四錢,犀角五 錢,锉為末,生乾地黃四錢,大棗七枚,水二大升,煎作八分,分三服溫下,如 人行五裡許時更一再服,謹避風寒,若未安,更作一劑連服之。

    ” 又雲:“治發背、腦疽,一切惡瘡,初起時,采獨科蒼耳一根,連葉帶子細 锉,不見鐵器,但用砂鍋熬水,二大碗熬至一碗。

    如瘡在上,飯後徐徐服,吐出, 吐定再服,以盡為度;如瘡在下,空心服,瘡自破出膿,以膏藥傅之。

    ” 又雲:“治一切惡瘡,用瓜蒌一枚,去皮,用瓤及子,生姜四兩,甘草二兩 (橫紋者佳),無灰酒一碗,煎及半濃服之。

    煎時不見銅鐵,患在上,食後服, 在下,空心服。

    ” 又雲:“宋英宗禦書固齒及血衄方:生地黃、細辛、白花、皂角各一兩,去 黑皮并子,入瓶,黃泥封固,用炭火五斤煅至炭盡,入白僵蠶一分,甘草二錢, 并為末,早晚用。

    ” 又雲:“《蘆浦筆記》載治喘方,用麻黃三兩,不去根節,湯洗過,诃子二 兩,去核用肉,二味為粗末,每眼三大匙,水二盞,煎減一半,入臘茶一錢,再 煎作八分,熱服,無不驗者。

    ”又雲:“一方用新羅(即今高麗)人參一兩,為 末,雞子清和為丸,如桐子大,陰乾,每服百粒,溫臘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