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郵吏探報),園戶多嫌剝啄驚。
難得五君繼高詠,襟期都向酒杯傾。
”“第一名 園翰墨林(慕園佳勝甲于吳中各官宅),主人知古又知今。
欣聞梨棗新編富(蘭 坡所輯《國朝文鈔》,卷帙甚巨,近正開雕),肯聽丹鉛舊學沉(琴南以吳江新 刻王西莊《蛾術編》見贈,中有拙序)。
軟語依然談藝樂,狂歌同此濟時忱。
靈 岩清曠穹隆奧,拟共秋來一再臨(席中有秋後遊山之約)”。
◎虎丘寺周鼎 道光庚寅,餘在蘇州藩任,曾偕程春海祭酒、錢梅溪參軍訪虎丘雲岩寺中周 王子吳鼎,顧伊人《虎丘志》所稱大香爐也。
聞此物曾數轉入人家,乾隆間始複 還寺。
今寺僧十八房,輪月守之,未嘗輕出示人。
餘就僧房觀之,尚實灰于鼎腹, 因與程、錢二君詳加審示,且話且吟,并制椟刻銘,付寺僧鄭重守之。
時吳中 耆舊,同賦詩以紀,侈為盛事,期與焦山南仲鼎并傳不朽,實江南第一吉金也。
今歲重遊吳門,忽聞此鼎已失去,不勝疑惑,而又未得其詳,惜行程匆促,尚須 回棹時細按之。
◎張臯文編修 過毗陵時,訪張臯文編修之後人,不得見;訪臯文之甥董晉卿後人,亦不得 見。
晉卿為黎襄勤公所賞識,餘官淮海監司時,與相契重,每藉以詢臯文梗概。
臯文所著《茗柯文編》,聞其名而未得讀其書,惟閱恽子居《大雲山房文稿》中 所載一條,不勝欽慕,惜此時無此人,亦不聞有此言也。
子居之言曰:“臯文前 後七試禮部,而後遇散館,已以部屬用,朱文正公特奏,改授為編修。
文正屢進 達之,而臯文以善相诤。
文正言天子當以寬大得民;臯文言國家承平百餘年, 至仁涵育,遠出漢、唐、宋之上,吏民習于寬大,奸孽萌芽其間,宜大伸罰,以 肅内外之政。
文正言天子當優容有過之大臣;臯文言庸猥之輩,幸緻通顯,複敢 壞朝廷法紀,惜全之何用?文正喜進淹雅之士;臯文言當進内能治官府、外能治 疆場者。
皆詹詹大言,救時藥石。
”臯文與曼雲先兄同成進士,同入翰林,餘曾 于庶常館數晤接,承其青睐,而不知其偉抱如此,彼時亦不知臯文工篆書,未及 索其片紙數字,至今過其故裡,時為惋然。
◎劉芙初編修 過陽湖時,訪劉芙初同年宅,不能見其後人;求《尚纟堂集》,亦不可得。
憶在京師與芙初結宣南詩社,芙初本驚才絕豔,而近作大不如前,同人比之江郎 才盡。
芙初以病出京家居,尤貧瘁,晚患風瘅,聞每飯尚煩其母太夫人手哺之, 才人末路至此,甚可傷也。
或問才盡之說,于古果有征乎?餘考史稱江文通在禅 靈寺夢張景陽索去匹錦,宿冶亭又夢郭景純索還五色筆,自爾才盡。
此事自非子 虛,惟前人論才盡者,以宋魏了翁之說為最正,然是講學家言,未可以概古今之 才士。
若文通之才盡,則信有可稽。
文通雜拟詩三十首,載在《文選》,最為著 名,後人多效為之,然如《陳思王贈友》雲:“日夕望青閣。
”以青樓為青閣, 豈非湊韻;《謝臨川遊山》雲:“石壁映初晰。
”以初晰為初陽,亦是趁韻; 《劉文學感遇》雲:“橘柚在南園,因君為羽翼。
”以羽翼說橘柚,亦無解于就 韻;《潘黃門述哀》雲:“徘徊泣松銘。
”松是松楸,銘是志銘,二字連用,未 免牽強;《郭弘農遊仙》雲:“隐淪駐精魄。
”此用《江賦》“納隐淪之列真, 挺異人之精魄”,即郭語也,而合成一句,亦未免乖隔;《孫廷尉雜述》雲: “憑軒詠堯老。
”謂堯及老子,則不倫;又雲:“南山有绮皓。
”謂四皓中之绮 裡季,則偏舉;又雲:“傳火乃薪草。
”此用《莊子》“為薪火傳”之語,而草 字湊韻,可笑;《顔特進侍宴》雲:“瑤光正神縣。
”赤縣神州豈可摘用神縣二 字;又雲:“山雲備卿霭,池卉具靈變。
”以卿霭為卿雲,已屬生造,以靈變為 靈芝,更奇;《袁太尉從駕》雲:“雲旆象漢徙。
”謂如天漢之轉,《謝光祿郊 遊》雲:“煙駕可辭金。
”謂置身煙景而金印不足羨,則又成何語乎!凡此似皆 可以才盡例之也。
◎金山 餘不到金山已十六年,今夏舟至丹徒,為守風不能渡江,又貪看都天廟會, 泊京口者三日,乘暇率恭兒偕其婦婉蕙,挈佳年、俦年兩孫,坐紅船遊金山。
适 丹徒縣官饬紀綱,就山中設午餐,遂憩而飲焉。
婉蕙喜談詩,席間問餘曰:“金 山寺詩,自以唐張一首為絕唱,此外,果無人不閣筆乎?”餘曰:“記得孫鲂 亦有詩雲:‘萬古江心寺,金山名日新。
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塵。
橹過妨僧定, 濤驚濺佛身。
誰言張處士,題後更無人?’可謂誇矣,而實不及張之自然。
乃李 翺亦有詩雲:‘山載江心寺,魚龍是四鄰。
樓台懸倒影,鐘罄隔嚣塵。
過橹妨僧 夢,驚湍濺佛身。
誰言題韻處,流響更無人?’後四句全襲孫意,不知何故,三 人皆唐人也。
郎仁寶謂明人莆田黃謙者,乃次張韻而又不及,尤為可笑。
餘謂襲 前人名作不可,次名作之韻尤難,然亦視其人之才力何如耳。
在京師時,嘗與吳 蘭雪談詩,蘭雪極笑黃仲則《黃鶴樓詩》必次崔颢韻為膽大氣
難得五君繼高詠,襟期都向酒杯傾。
”“第一名 園翰墨林(慕園佳勝甲于吳中各官宅),主人知古又知今。
欣聞梨棗新編富(蘭 坡所輯《國朝文鈔》,卷帙甚巨,近正開雕),肯聽丹鉛舊學沉(琴南以吳江新 刻王西莊《蛾術編》見贈,中有拙序)。
軟語依然談藝樂,狂歌同此濟時忱。
靈 岩清曠穹隆奧,拟共秋來一再臨(席中有秋後遊山之約)”。
◎虎丘寺周鼎 道光庚寅,餘在蘇州藩任,曾偕程春海祭酒、錢梅溪參軍訪虎丘雲岩寺中周 王子吳鼎,顧伊人《虎丘志》所稱大香爐也。
聞此物曾數轉入人家,乾隆間始複 還寺。
今寺僧十八房,輪月守之,未嘗輕出示人。
餘就僧房觀之,尚實灰于鼎腹, 因與程、錢二君詳加審示,且話且吟,并制椟刻銘,付寺僧鄭重守之。
時吳中 耆舊,同賦詩以紀,侈為盛事,期與焦山南仲鼎并傳不朽,實江南第一吉金也。
今歲重遊吳門,忽聞此鼎已失去,不勝疑惑,而又未得其詳,惜行程匆促,尚須 回棹時細按之。
◎張臯文編修 過毗陵時,訪張臯文編修之後人,不得見;訪臯文之甥董晉卿後人,亦不得 見。
晉卿為黎襄勤公所賞識,餘官淮海監司時,與相契重,每藉以詢臯文梗概。
臯文所著《茗柯文編》,聞其名而未得讀其書,惟閱恽子居《大雲山房文稿》中 所載一條,不勝欽慕,惜此時無此人,亦不聞有此言也。
子居之言曰:“臯文前 後七試禮部,而後遇散館,已以部屬用,朱文正公特奏,改授為編修。
文正屢進 達之,而臯文以善相诤。
文正言天子當以寬大得民;臯文言國家承平百餘年, 至仁涵育,遠出漢、唐、宋之上,吏民習于寬大,奸孽萌芽其間,宜大伸罰,以 肅内外之政。
文正言天子當優容有過之大臣;臯文言庸猥之輩,幸緻通顯,複敢 壞朝廷法紀,惜全之何用?文正喜進淹雅之士;臯文言當進内能治官府、外能治 疆場者。
皆詹詹大言,救時藥石。
”臯文與曼雲先兄同成進士,同入翰林,餘曾 于庶常館數晤接,承其青睐,而不知其偉抱如此,彼時亦不知臯文工篆書,未及 索其片紙數字,至今過其故裡,時為惋然。
◎劉芙初編修 過陽湖時,訪劉芙初同年宅,不能見其後人;求《尚纟堂集》,亦不可得。
憶在京師與芙初結宣南詩社,芙初本驚才絕豔,而近作大不如前,同人比之江郎 才盡。
芙初以病出京家居,尤貧瘁,晚患風瘅,聞每飯尚煩其母太夫人手哺之, 才人末路至此,甚可傷也。
或問才盡之說,于古果有征乎?餘考史稱江文通在禅 靈寺夢張景陽索去匹錦,宿冶亭又夢郭景純索還五色筆,自爾才盡。
此事自非子 虛,惟前人論才盡者,以宋魏了翁之說為最正,然是講學家言,未可以概古今之 才士。
若文通之才盡,則信有可稽。
文通雜拟詩三十首,載在《文選》,最為著 名,後人多效為之,然如《陳思王贈友》雲:“日夕望青閣。
”以青樓為青閣, 豈非湊韻;《謝臨川遊山》雲:“石壁映初晰。
”以初晰為初陽,亦是趁韻; 《劉文學感遇》雲:“橘柚在南園,因君為羽翼。
”以羽翼說橘柚,亦無解于就 韻;《潘黃門述哀》雲:“徘徊泣松銘。
”松是松楸,銘是志銘,二字連用,未 免牽強;《郭弘農遊仙》雲:“隐淪駐精魄。
”此用《江賦》“納隐淪之列真, 挺異人之精魄”,即郭語也,而合成一句,亦未免乖隔;《孫廷尉雜述》雲: “憑軒詠堯老。
”謂堯及老子,則不倫;又雲:“南山有绮皓。
”謂四皓中之绮 裡季,則偏舉;又雲:“傳火乃薪草。
”此用《莊子》“為薪火傳”之語,而草 字湊韻,可笑;《顔特進侍宴》雲:“瑤光正神縣。
”赤縣神州豈可摘用神縣二 字;又雲:“山雲備卿霭,池卉具靈變。
”以卿霭為卿雲,已屬生造,以靈變為 靈芝,更奇;《袁太尉從駕》雲:“雲旆象漢徙。
”謂如天漢之轉,《謝光祿郊 遊》雲:“煙駕可辭金。
”謂置身煙景而金印不足羨,則又成何語乎!凡此似皆 可以才盡例之也。
◎金山 餘不到金山已十六年,今夏舟至丹徒,為守風不能渡江,又貪看都天廟會, 泊京口者三日,乘暇率恭兒偕其婦婉蕙,挈佳年、俦年兩孫,坐紅船遊金山。
适 丹徒縣官饬紀綱,就山中設午餐,遂憩而飲焉。
婉蕙喜談詩,席間問餘曰:“金 山寺詩,自以唐張一首為絕唱,此外,果無人不閣筆乎?”餘曰:“記得孫鲂 亦有詩雲:‘萬古江心寺,金山名日新。
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塵。
橹過妨僧定, 濤驚濺佛身。
誰言張處士,題後更無人?’可謂誇矣,而實不及張之自然。
乃李 翺亦有詩雲:‘山載江心寺,魚龍是四鄰。
樓台懸倒影,鐘罄隔嚣塵。
過橹妨僧 夢,驚湍濺佛身。
誰言題韻處,流響更無人?’後四句全襲孫意,不知何故,三 人皆唐人也。
郎仁寶謂明人莆田黃謙者,乃次張韻而又不及,尤為可笑。
餘謂襲 前人名作不可,次名作之韻尤難,然亦視其人之才力何如耳。
在京師時,嘗與吳 蘭雪談詩,蘭雪極笑黃仲則《黃鶴樓詩》必次崔颢韻為膽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