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灌以姜汁,良久方蘇,雲:“一月之前,遇一少年婦人,待之甚厚,教之甚勤,其忽變蠢為黠者,皆此婦所教也。
語我雲:『我有冤,要你主人申雪。
』我許之,而不敢上言。
隔數日,婦來責我失約,我對以畏主人,故不敢。
婦雲:『你所說亦有理,我不怪你。
我有絕好花園,何不同我往遊?』遂拉至一處,有小小紅門,狹室數間。
我雲:『并無可遊,我要回去。
』婦人雲:『我與你且去小坐片時,養養足力。
』忽聞外邊喧嚷聲,婦人驚避而走,方知你們來尋我。
”遂拉之出穴,鬼亦杳然。
婢年十六七,随即嫁人,至今安然無恙,年已五十餘矣。
吹銅龍送枉死魂鍋上有守飯童子慈溪袁玉梁乩上扶出汪姓者,嚴州人,秀才,赴秋試,死于七裡泷,飄蕩無歸,憑乩語人,雲:水死者其初死時辄有人收管,入一處如今之班房,其主之者名司官,次日始查籍貫,遣卒解赴閻王。
起行時,吹銅龍送之。
銅龍以銅為之,曲其柄,如今之馬上小喇叭狀,聲甚凄切。
汪至冥府,王查其生平無大惡,釋之,亦不令托生,亦無人拘管,聽其飄揚,故得至此。
并言鬼無樂趣,每苦寒冷,必欲就人身傍,吸其生氣,始得融暢。
倘吸氣之時數鬼争擠,一有不慎,逼近人體,即有焦灼之患。
又怕大風,風起時,必伏地不能行,因風大即帶有罡氣,風着鬼體,其重如山,每望見風起,色如黑漆。
遇大風時,如闆片一般,片片擦鬼背而過,能令鬼體消铄。
又苦饑,辄入人家竊飯氣為食,凡大家食脂多者,其飯氣濃厚,食之耐饑;貧家飯氣薄,不足供飽食也。
竊飯時,鍋上常有童子守之,童子屬竈君所管,每見鬼竊飯氣,必相追逐,故大家之飯亦不易得。
其竊飯氣,必俟飯熟開鍋時,有風,則飯氣四散,鬼以手攫之,如絲絮狀,可抟而食。
若無風,則飯氣上達,為童子所守,不可竊也。
打破鬼例李生夜讀,家臨水次,聞鬼語:“明日某來渡水,此我替身也。
”至次日,果有人來渡。
李力阻之,其人不渡而去。
夜,鬼來責之曰:“與汝何事,而使我不得替身?”李問:“汝等輪回,必須替身何也?”鬼曰:“陰司向例如此,我亦不知其所自始,猶之人間補廪補官必待缺出,想是一理。
”李曉之曰:“汝誤矣!廪有糧,官有俸,皆國家錢糧,不可虛靡,故有額限,不得不然。
若人生天地間,陰陽鼓蕩,自滅自生,自食其力,造化那有工夫管此閑帳耶?”鬼曰:“聞轉輪王實管此帳。
”李曰:“汝即以我此語去問轉輪王,王以為必需替代,汝即來拉我作替身,以便我見轉輪王,将面罵之。
”鬼大喜,跳躍而去,從此竟不再來。
道士留符 常州吳某,刑部郎中諱楫之祖,素好道。
自京師歸,店晤一道士,風采絕異,不帶行李而宿。
夜觇之,赤身而坐,氣咻咻然從耳中出,蚊不敢近。
旦起将行,吳詢所往,曰:“我雲遊無定處。
”吳拉之南歸,供奉甚敬。
居數年,臨死授二符曰:“我受君恩未報,他日有事,可以此符鎮壓,所以謝君也。
” 已而吳某卒,其夫人大病垂危,屢見鬼魅,夜遣婢環視。
有仆素健壯,好酒有膽,設席于門外,已醉睡矣,夢一老者,随一童子,持壺杯各一,謂童子曰:“彼好酒,可令飲一杯。
”童子将一杯置老仆臍内斟之,初覺甚熱,後不能耐,乃大呼而起,咳嗽一聲,口血已噴滿地,從此鬼更猖獗。
未幾,家人收拾地方,将停夫人之柩,偶在箱中翻出道士符,乃釘挂帳上。
夫人久不言語,見忽詫曰:“帳上懸一明鏡,中有甲冑将軍持刀逐鬼,鬼盡遠遁矣。
”夫人從此病愈,又十餘年而終。
親友中有病家借其符驅鬼,無不驗者,旋竟失去。
奪狀元須損壽 康熙癸未,江南士子赴都會試。
某解元負才傲物,陵轹同輩。
每曰:“今歲狀元,舍我其誰!”同輩不堪其侮。
既至京師,試期且近,同舍生夜夢文昌帝君升殿胪傳,及唱名,則某果狀元也,同舍生意竊不平。
未幾,有女子披發呼冤曰:“某行止有虧,不可冠多士,須另換一人。
”帝君有難色,顧朱衣神問之。
朱衣神曰:“萬曆間亦有此事,以下科狀元移置上科。
其人早中三年,減壽六歲,此例今可照也。
”遂重唱名,狀元為王式丹。
旦起,某大言如常,同舍生告之以夢。
某失色曰:“此冤孽難逃。
”匪特不思作狀元,并不複應試矣。
亟束裝歸,半途而卒。
是科狀元果王式丹也,壽六十。
照心袍 錢塘錢蔭庭雲:曾從天津買舟回杭,同舟楊姓者,無錫秀才,日坐舟中,默默罕言。
錢因其木讷,亦不與共談。
一日偶言因果,錢甚不信,楊因極言其有,且雲一月内有數夜往陰間公差,專司鈎取人命之事,皆以一紙票注其人名。
若有一命之榮及侯王将相,必加一朱印,如人間官府牌票。
其印文彷佛官印篆法,但不識其為何字。
閻王訊問陽間善惡,先用一袍罩人身上,如人間一口鐘之樣。
人着此衣,在生暧昧虧心之事不覺自吐。
陰間待人極寬,人在陽間有一惡
語我雲:『我有冤,要你主人申雪。
』我許之,而不敢上言。
隔數日,婦來責我失約,我對以畏主人,故不敢。
婦雲:『你所說亦有理,我不怪你。
我有絕好花園,何不同我往遊?』遂拉至一處,有小小紅門,狹室數間。
我雲:『并無可遊,我要回去。
』婦人雲:『我與你且去小坐片時,養養足力。
』忽聞外邊喧嚷聲,婦人驚避而走,方知你們來尋我。
”遂拉之出穴,鬼亦杳然。
婢年十六七,随即嫁人,至今安然無恙,年已五十餘矣。
吹銅龍送枉死魂鍋上有守飯童子慈溪袁玉梁乩上扶出汪姓者,嚴州人,秀才,赴秋試,死于七裡泷,飄蕩無歸,憑乩語人,雲:水死者其初死時辄有人收管,入一處如今之班房,其主之者名司官,次日始查籍貫,遣卒解赴閻王。
起行時,吹銅龍送之。
銅龍以銅為之,曲其柄,如今之馬上小喇叭狀,聲甚凄切。
汪至冥府,王查其生平無大惡,釋之,亦不令托生,亦無人拘管,聽其飄揚,故得至此。
并言鬼無樂趣,每苦寒冷,必欲就人身傍,吸其生氣,始得融暢。
倘吸氣之時數鬼争擠,一有不慎,逼近人體,即有焦灼之患。
又怕大風,風起時,必伏地不能行,因風大即帶有罡氣,風着鬼體,其重如山,每望見風起,色如黑漆。
遇大風時,如闆片一般,片片擦鬼背而過,能令鬼體消铄。
又苦饑,辄入人家竊飯氣為食,凡大家食脂多者,其飯氣濃厚,食之耐饑;貧家飯氣薄,不足供飽食也。
竊飯時,鍋上常有童子守之,童子屬竈君所管,每見鬼竊飯氣,必相追逐,故大家之飯亦不易得。
其竊飯氣,必俟飯熟開鍋時,有風,則飯氣四散,鬼以手攫之,如絲絮狀,可抟而食。
若無風,則飯氣上達,為童子所守,不可竊也。
打破鬼例李生夜讀,家臨水次,聞鬼語:“明日某來渡水,此我替身也。
”至次日,果有人來渡。
李力阻之,其人不渡而去。
夜,鬼來責之曰:“與汝何事,而使我不得替身?”李問:“汝等輪回,必須替身何也?”鬼曰:“陰司向例如此,我亦不知其所自始,猶之人間補廪補官必待缺出,想是一理。
”李曉之曰:“汝誤矣!廪有糧,官有俸,皆國家錢糧,不可虛靡,故有額限,不得不然。
若人生天地間,陰陽鼓蕩,自滅自生,自食其力,造化那有工夫管此閑帳耶?”鬼曰:“聞轉輪王實管此帳。
”李曰:“汝即以我此語去問轉輪王,王以為必需替代,汝即來拉我作替身,以便我見轉輪王,将面罵之。
”鬼大喜,跳躍而去,從此竟不再來。
道士留符 常州吳某,刑部郎中諱楫之祖,素好道。
自京師歸,店晤一道士,風采絕異,不帶行李而宿。
夜觇之,赤身而坐,氣咻咻然從耳中出,蚊不敢近。
旦起将行,吳詢所往,曰:“我雲遊無定處。
”吳拉之南歸,供奉甚敬。
居數年,臨死授二符曰:“我受君恩未報,他日有事,可以此符鎮壓,所以謝君也。
” 已而吳某卒,其夫人大病垂危,屢見鬼魅,夜遣婢環視。
有仆素健壯,好酒有膽,設席于門外,已醉睡矣,夢一老者,随一童子,持壺杯各一,謂童子曰:“彼好酒,可令飲一杯。
”童子将一杯置老仆臍内斟之,初覺甚熱,後不能耐,乃大呼而起,咳嗽一聲,口血已噴滿地,從此鬼更猖獗。
未幾,家人收拾地方,将停夫人之柩,偶在箱中翻出道士符,乃釘挂帳上。
夫人久不言語,見忽詫曰:“帳上懸一明鏡,中有甲冑将軍持刀逐鬼,鬼盡遠遁矣。
”夫人從此病愈,又十餘年而終。
親友中有病家借其符驅鬼,無不驗者,旋竟失去。
奪狀元須損壽 康熙癸未,江南士子赴都會試。
某解元負才傲物,陵轹同輩。
每曰:“今歲狀元,舍我其誰!”同輩不堪其侮。
既至京師,試期且近,同舍生夜夢文昌帝君升殿胪傳,及唱名,則某果狀元也,同舍生意竊不平。
未幾,有女子披發呼冤曰:“某行止有虧,不可冠多士,須另換一人。
”帝君有難色,顧朱衣神問之。
朱衣神曰:“萬曆間亦有此事,以下科狀元移置上科。
其人早中三年,減壽六歲,此例今可照也。
”遂重唱名,狀元為王式丹。
旦起,某大言如常,同舍生告之以夢。
某失色曰:“此冤孽難逃。
”匪特不思作狀元,并不複應試矣。
亟束裝歸,半途而卒。
是科狀元果王式丹也,壽六十。
照心袍 錢塘錢蔭庭雲:曾從天津買舟回杭,同舟楊姓者,無錫秀才,日坐舟中,默默罕言。
錢因其木讷,亦不與共談。
一日偶言因果,錢甚不信,楊因極言其有,且雲一月内有數夜往陰間公差,專司鈎取人命之事,皆以一紙票注其人名。
若有一命之榮及侯王将相,必加一朱印,如人間官府牌票。
其印文彷佛官印篆法,但不識其為何字。
閻王訊問陽間善惡,先用一袍罩人身上,如人間一口鐘之樣。
人着此衣,在生暧昧虧心之事不覺自吐。
陰間待人極寬,人在陽間有一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