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 月仙

關燈
字徐蒲,今蒲貧不能娶,必将退婚,如果退,則惟命是從。

    ”丁聞蒲歸,呼蒲至其家,意欲逼令退婚。

    适丁有他故,不暇理此,令人引蒲于别院閑屋,邏守之。

    守者曰:“君欲與方家絕婚耶?如不欲,可速逃,遲則性命難保。

    ”蒲大懼,由後門遁。

    時淡月夕斜,微分路徑,約行裡許,已到江邊。

    回視追者,号呼而來。

    忽見岸下有漁船,意欲上船,哀漁人拯救。

    既上船,船自行孔疾。

    旋視之,非船,乃一大鼋,仰首而行,但聞水聲,襪履俱不濕。

    蒲心知系月仙遣渠迎接,反懼為喜。

    多時,忽見岸有雙燈不動,若俟客。

    至燈所,鼋登岸,蒲下,鼋蠢蠢入水去。

    挑燈人曰:“官人來何遲也?”視之,乃水仙之二婢,大喜,從婢行,月仙姊妹門迎之。

    至中庭,蒲謝默佑之德,且細述颠末。

    水仙曰:“妾知之。

    似此惡棍,勿俾遺種。

    但渠追君不及,必将洩忿于老母。

    ”蒲驚曰:“且為奈何?”二女曰:“勿虞。

    ”遂飲之酒以釋驚。

    追蒲者,土豪之子率家人為之也。

    及諸江,則蒲在舟中矣。

    江邊有小舟,因欲駕舟追之。

    豪子先登,既上,非舟,乃水漂朽闆一片。

    大驚,急欲上岸,而身随木沉,遂溺死。

    丁某痛子死,欲害蒲母以償子命,急使人将蒲母延至。

    丁執杖擊之,盛怒之際,手倍重,一擊而斃。

    視之,非蒲母,乃鄰媪也。

    丁某拟抵,然終不知何以傷鄰媪也。

    蓋蒲母至丁門時,忽見一幼婦牽之曰:“渠欲害母,勿入。

    ”蒲母見人另扶一媪入。

    己從婦行,而人莫之見也,大疑。

     未幾,婦攜行雲中,俄落巨宅内,聞人言曰:“老母來矣。

    ”見少年男、婦出迓,視之,其男即蒲,大喜。

    既入庭,二女伏拜起立。

    母問之,蒲曰:“悉兒媳。

    實即兒所遇之仙女。

    ”母曰:“登何仙籍?”曰:“媳之履曆,母嘗憶得,不必細詢。

    ”二女争奉甘旨,盡定省。

    母樂之,遂忘娶婦事。

    二旬後,水仙曰:“花燭屆期。

    ”蒲曰:“知之。

    諸事未備,奈何?”女曰:“妾從郎君去,一切事妾悉任之。

    ”約明晨奉母同往。

    蒲喜,禀于母,母曰:“道既雲遠,往亦不易。

    ”蒲曰:“明晨渠自有妙術。

    ”及夕各寝,醒則已旋歸,母不勝驚訝。

    女灑掃閑室作櫃屋,曰:“财物悉置一室,取用便甚。

    ”蒲視之,室中毫無所有,而聘禮等若幹,悉取足焉。

    親迎日,女曰:“錢物悉備,無妾事,請辭。

    ”忽不見。

    未幾,複回曰:“幾誤大事。

    有一巨兇,日時難以前定。

    君昨初來時所乘船隻,尚在庭前地下,如見船出,舉家速登,勿戀财物。

    ”言已複杳。

    蒲歸妻後,言及水仙所囑,妻深以為妄。

    一日黃昏,忽見庭前船現,大驚,急同家人扶老母上船。

    有武夫十數人,突自外入,口事謾罵。

    聽其言,悉丁某惡黨,勢将辱蒲以洩丁忿。

    蒲方欲溫語拊循,忽有聲如雷自地中出,甚厲,既而船升地陷,蒲宅基倏成無底深谷,惡黨十數人同安水葬矣。

      徐蒲舉家之乘船飛升也,少頃,至月仙第内。

    婢媪承迎,不見二女。

    蒲問之,婢媪曰:“适在此。

    ”蒲意移時必自至,乃終夜無耗,始大疑。

    晨興,見閑室若幹間,海錯盈滿,價值無算,大驚。

    言于母曰:“二女不來矣。

    ”母曰:“何言之?”曰:“觀此海物盈室,知其報父德者止矣。

    ”果如蒲言。

    方母意女亦死于水,不時涕泣。

    方氏亦虞母挂念,但東西距二百馀裡,往返不易,且慮溺人之家纏擾。

    蒲曰:“設有昨所乘之船,夜去明來,豈不甚便。

    ”言已,船忽出現。

    蒲大喜,與妻乘船而去。

    後往來以車馬,船不出。

     虛白道人曰:父種德而子享,固矣。

    然亦有能享不能享之分焉。

    使其不仁不智、無禮無義,報之者縱不忍立視其死,而早心厭之矣。

    如徐蒲者,得如仙之二女,而不忘媒定之嫡,即此一節觀之,洵不以情害義者,雖享格外之福,曰能享。

     推仁之恩,受仁之報,漢武帝池魚銜環不足為異也。

    馬竹吾 市魚放生,仁也;得妻思嫡,義也。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蒲生兼有焉。

    通篇以船字穿插,擊首而尾應,擊尾而首應,擊中而首尾俱應,所謂文家三應法也。

    蓋防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