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上官勇
關燈
小
中
大
上官德,陝西華陰人。
娶任氏,生二子:長曰知,次曰仁。
任卒,繼娶馬氏,生子勇。
知性強悍,好報不平事,德屢戒終不聽。
知偶出遊,見素相識之二人共毆一人,毆已複毆。
知曰:“毆死人須償命也!”二人怒曰:“君與此人相善乎?如相善,不妨相助!”知怒曰:“我以好言相勸,汝以惡言相傷。
我即助之,其如我何?”二人亦怒,共赴知。
被毆人亦起,各敵一人。
知手重,毆及緻命,其人仆地卒。
知懼,即刻逃亡。
多時,死者複蘇,而逃亡之知不知也。
德遣人四方蹤迹之,迄無耗。
未幾,德以病故。
馬氏陡生忌心,使仁經理家務,不令同幼子讀,漸至役若傭仆,而食尤次之。
勇年方十四,見兄飯疏食,于心不安,每食,求與兄偕。
馬不可,勇遂不食;馬不得已聽之。
兄弟異馔,仁悉不在意。
每食,勇必與兄易之,仁不可,勇乃先食仁所食,仁不得已亦食勇之食。
馬見之,忌心益甚。
閑園有眢井,馬托遺物于井,使仁入井尋之。
仁乃以繩自系而下。
既下,馬斷其繩而去。
勇自塾歸,不見兄,問之。
馬曰:“他出未回。
”勇不信,前後尋覓,至閑園,聞井有人聲;聽之,乃兄呼己名而求救也。
勇曰:“兄且少耐。
”乃覓長繩,一首系井旁之樹,一首入井,令兄執之而上。
既上,問之,仁以實告。
勇曰:“母有害兄意,宜善避之,勿以從命為孝。
”仁諾之。
母知,鞭勇。
勇毫無悔心。
一日,仁赴賀戚家,大醉而歸。
馬見之喜甚。
勇以往昔母見兄必怒,今反喜,知必有故。
乃僞為赴塾,未幾旋歸,而門已合。
恐母害兄,知家有狗窦甚闊,由之入。
見母以繩缢兄項,将繩從窗中遞出,勢将自外牽之以經兄,急谏曰:“不可!任氏母舅固刁生,倘缢死其甥,舅固有以處母氏;若男也,亦必不得其死然。
”馬氏懼,乃罷。
勇向仁項解結,仁醒,曰:“将害兄乎?”勇曰:“非也,母為之,而弟救之耳!”勇見母購信石而密藏之,窺知其處,乃以物之似信石者易之,仍置舊處。
勇自塾歸食,馬謂勇曰:“今日幹糇無異,可令汝兄先食。
”勇笑從之。
仁食已而去。
及晚,勇謂母曰:“今日以信石毒兄耶?”母曰:“無之。
”勇曰:“某處之信石何無有也?”母不答。
勇曰:“昨幸以□者易之,不然兄此時早見閻羅王矣!兒昨已言之,任氏舅挑三唆四,架李告張,颠倒曲直,全憑詞訟之工;變亂是非,善逞筆端之利。
若害其親甥,吾家勢将滅門矣!”勇且暗請任至其家,令兄陪飲。
任曰:“勇甥若是肥,仁甥若是瘦,無乃所食不同乎?”仁曰:“每日同食,無異馔。
”任曰:“仁瘦如是,必有心事。
果爾,不妨向舅言之,勿抑郁以緻疾。
”馬聞之,遍體汗出,由是害仁之心頓息,而視如刺眼之釘,雖秦儀複生,萬言不能改也。
或謂勇曰:“汝與仁生非一母,何疏母而親兄?”勇曰:“百母一父,親兄弟也。
知有母而不知有父者,是禽獸也。
”聞者辄歎美。
時鄰近起會,勇欲往觀,馬不許。
勇哀之,馬曰:“誰與同往?”曰:“兄也可。
”馬曰:“恐害汝。
”勇曰:“二兄聖賢也,果欲相害,兒無今日矣!”馬乃許。
兄若弟嬉戲同往。
及會,至人衆處,男女擁擠,仁、勇忽失散。
兄尋弟,弟亦覓兄。
勇見同窗某,問兄耗。
某诳之曰:“由此路尋汝去矣!”勇信之,跋涉十數裡,未見兄而日已暮。
勇審其處,乃任舅氏之居也,遂往投而告以故。
任翁媪見勇,甚喜,視若親甥。
勇恐母之倚望也,早旦欲去。
任曰:“仆已煩人代禀汝母,知汝在此,或無憂。
”而所煩
娶任氏,生二子:長曰知,次曰仁。
任卒,繼娶馬氏,生子勇。
知性強悍,好報不平事,德屢戒終不聽。
知偶出遊,見素相識之二人共毆一人,毆已複毆。
知曰:“毆死人須償命也!”二人怒曰:“君與此人相善乎?如相善,不妨相助!”知怒曰:“我以好言相勸,汝以惡言相傷。
我即助之,其如我何?”二人亦怒,共赴知。
被毆人亦起,各敵一人。
知手重,毆及緻命,其人仆地卒。
知懼,即刻逃亡。
多時,死者複蘇,而逃亡之知不知也。
德遣人四方蹤迹之,迄無耗。
未幾,德以病故。
馬氏陡生忌心,使仁經理家務,不令同幼子讀,漸至役若傭仆,而食尤次之。
勇年方十四,見兄飯疏食,于心不安,每食,求與兄偕。
馬不可,勇遂不食;馬不得已聽之。
兄弟異馔,仁悉不在意。
每食,勇必與兄易之,仁不可,勇乃先食仁所食,仁不得已亦食勇之食。
馬見之,忌心益甚。
閑園有眢井,馬托遺物于井,使仁入井尋之。
仁乃以繩自系而下。
既下,馬斷其繩而去。
勇自塾歸,不見兄,問之。
馬曰:“他出未回。
”勇不信,前後尋覓,至閑園,聞井有人聲;聽之,乃兄呼己名而求救也。
勇曰:“兄且少耐。
”乃覓長繩,一首系井旁之樹,一首入井,令兄執之而上。
既上,問之,仁以實告。
勇曰:“母有害兄意,宜善避之,勿以從命為孝。
”仁諾之。
母知,鞭勇。
勇毫無悔心。
一日,仁赴賀戚家,大醉而歸。
馬見之喜甚。
勇以往昔母見兄必怒,今反喜,知必有故。
乃僞為赴塾,未幾旋歸,而門已合。
恐母害兄,知家有狗窦甚闊,由之入。
見母以繩缢兄項,将繩從窗中遞出,勢将自外牽之以經兄,急谏曰:“不可!任氏母舅固刁生,倘缢死其甥,舅固有以處母氏;若男也,亦必不得其死然。
”馬氏懼,乃罷。
勇向仁項解結,仁醒,曰:“将害兄乎?”勇曰:“非也,母為之,而弟救之耳!”勇見母購信石而密藏之,窺知其處,乃以物之似信石者易之,仍置舊處。
勇自塾歸食,馬謂勇曰:“今日幹糇無異,可令汝兄先食。
”勇笑從之。
仁食已而去。
及晚,勇謂母曰:“今日以信石毒兄耶?”母曰:“無之。
”勇曰:“某處之信石何無有也?”母不答。
勇曰:“昨幸以□者易之,不然兄此時早見閻羅王矣!兒昨已言之,任氏舅挑三唆四,架李告張,颠倒曲直,全憑詞訟之工;變亂是非,善逞筆端之利。
若害其親甥,吾家勢将滅門矣!”勇且暗請任至其家,令兄陪飲。
任曰:“勇甥若是肥,仁甥若是瘦,無乃所食不同乎?”仁曰:“每日同食,無異馔。
”任曰:“仁瘦如是,必有心事。
果爾,不妨向舅言之,勿抑郁以緻疾。
”馬聞之,遍體汗出,由是害仁之心頓息,而視如刺眼之釘,雖秦儀複生,萬言不能改也。
或謂勇曰:“汝與仁生非一母,何疏母而親兄?”勇曰:“百母一父,親兄弟也。
知有母而不知有父者,是禽獸也。
”聞者辄歎美。
時鄰近起會,勇欲往觀,馬不許。
勇哀之,馬曰:“誰與同往?”曰:“兄也可。
”馬曰:“恐害汝。
”勇曰:“二兄聖賢也,果欲相害,兒無今日矣!”馬乃許。
兄若弟嬉戲同往。
及會,至人衆處,男女擁擠,仁、勇忽失散。
兄尋弟,弟亦覓兄。
勇見同窗某,問兄耗。
某诳之曰:“由此路尋汝去矣!”勇信之,跋涉十數裡,未見兄而日已暮。
勇審其處,乃任舅氏之居也,遂往投而告以故。
任翁媪見勇,甚喜,視若親甥。
勇恐母之倚望也,早旦欲去。
任曰:“仆已煩人代禀汝母,知汝在此,或無憂。
”而所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