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夜怪錄
關燈
小
中
大
唐·王洙
前進士王洙字學源,其先琅琊人,元和十三年春擢第。
嘗居鄒魯間名山習業。
洙自雲,前四年時,因随籍入貢,暮次荥陽逆旅。
值彭城客秀才成自虛者,以家事不得就舉,言旋故裡,遇洙,因話辛勤往複之意。
自虛字緻本,語及人間目睹之異。
是歲,自虛十有一月八日東還(乃元和八年也),翼日,到渭南縣,方屬陰曀,不知時之早晚。
縣宰黎謂留飲數巡,自虛恃所乘壯,乃命僮仆辎重,悉令先于赤水店俟宿,聊踟蹰焉。
東出縣郭門,則陰風刮地,飛雪霧天。
行未數裡,迨将昏黑。
自虛僮仆,既悉令前去,道上又行人已絕,無可問程,至是不知所屆矣。
路出東陽驿南,尋赤水谷口道,去驿不三四裡,有下塢,林月依微,略辨佛廟。
自虛啟扉,投身突入,雪勢愈甚。
自虛竊意佛宇之居,有住僧,将求委焉,則策馬入。
其後才認北橫數間空屋,寂無燈燭。
久之傾聽,微似有人喘息聲,遂系馬于西面柱,連問“院主和尚,今夜慈悲相救。
”徐聞人應:“小病僧智高在此。
适僮仆已出使村中教化,無従以緻火燭。
雪若是,複當深夜,客何為者?自何而來?四絕親鄰,何以取濟?今夕脫不惡其病穢,且此相就,則免暴露。
兼撤所藉刍槁分用,委質可矣。
”自虛他計既窮,聞此内亦頗喜。
乃問“高公生緣何鄉?何故栖此?又俗姓雲何?既接恩容,當還審其出處。
”曰:“貧道俗姓安,(以本身肉鞍之故也。
)生在碛西。
本因舍力,随緣來詣中國。
到此未幾,房院踈蕪,秀才卒降,無以供待,不垂見怪為幸。
”自虛如此問答,頗忘前倦。
乃謂高公曰:“方知探寶化城,如來非妄立喻,今高公是我導師矣。
高公本宗,固有如是降伏其心之教。
”俄則沓沓然若數人聯步而至者,遂聞雲:“極好雪,師丈在否?”高公未應間,聞一人雲:“曹長先行。
”或曰:“朱八丈合先行。
”又聞人曰:“路甚寬,曹長不合苦讓,偕行可也。
”自虛竊謂人多,私心益壯。
有頃,即似悉造座隅矣。
内謂一人曰:“師丈此有宿客乎?”高公對曰:“适有客來詣宿耳。
”自虛昏昏然,莫審其形質,唯最前一人,俯檐映雪,仿佛若見着皂裘者,背及肋有搭白補處。
其人先發問自虛雲:“客何故瑀瑀(丘圭反)然犯雪,昏夜至此?”自虛則具以實告。
其人因請自虛姓名,對曰:“進士成自虛。
”自虛亦従而語曰:“暗中不可悉揖清揚,他日無以為子孫之舊,請各稱其官及名氏。
”便聞一人雲:“前河陰轉運巡官,試左骁衛胄曹參軍盧倚馬。
”次一人雲:“桃林客,副輕車将軍朱中正。
”次一人曰:“去文姓敬。
”次一人曰:“銳金姓奚。
”此時則似周坐矣。
初因成公應舉,倚馬旁及論文。
倚馬曰:“某兒童時,即聞人詠師丈聚雪為山詩,今猶記得。
今夜景象,宛在目中,師丈有之乎?”高公曰:“其詞謂何?試言之。
”倚馬曰:“所記雲,誰家掃雪滿庭前,萬壑千峰在一拳。
吾心不覺侵衣冷,曾向此中居幾年。
”自虛茫然如失,口呿眸贻,尤所不測。
高公乃曰:“雪山是吾家山,往年偶見小兒聚雪,屹有峰巒山狀,西望故國怅然,因作是詩。
曹長大聰明,如何記得,貧道舊時惡句。
不因曹長誠念在口,實亦遺忘。
”倚馬曰:“師丈騁逸步于遐荒,脫塵機于維系,巍巍道德,可謂首出侪流。
如小子之徒,望塵奔走,曷敢窺其高遠哉?倚馬今春以公事到城,受性頑鈍。
阙下桂玉,煎迫不堪。
旦夕羁旅,雖勤勞夙夜,料入況微,負荷非輕,常懼刑責。
近蒙本院轉一虛銜(謂空驅作替驢),意在苦求脫免。
昨晚出長樂城下宿,自悲塵中勞役,慨然有山鹿野麋之志。
因寄同侶,成兩篇惡詩,對諸作者,辄欲口占,去放未敢。
”自虛曰:“今夕何夕,得聞佳句。
”倚馬又謙曰:“不揆荒淺,況師丈文宗在此,敢呈醜拙邪?”自虛苦請曰:“願聞,願聞。
”倚馬因朗吟其詩曰:“長安城東洛陽道,車輪不息塵浩浩。
争利貪前競着鞭,相逢盡是塵中小(其一)。
日晚長川不計程,離群獨步不能鳴。
賴有青青河畔草,春來猶得慰羁情。
”合座鹹曰:“大高作。
”倚馬謙曰:“拙惡,拙惡。
”中正謂高公曰:“比聞朔漠之士,吟諷師丈佳句絕多,今此是穎川,況側聆盧曹長所念,開洗昏鄙,意爽神清。
新制的多,滿座渴詠,豈不能見示三兩首,以沃群矚?”高公請俟他日。
中正又曰:“眷彼名
嘗居鄒魯間名山習業。
洙自雲,前四年時,因随籍入貢,暮次荥陽逆旅。
值彭城客秀才成自虛者,以家事不得就舉,言旋故裡,遇洙,因話辛勤往複之意。
自虛字緻本,語及人間目睹之異。
是歲,自虛十有一月八日東還(乃元和八年也),翼日,到渭南縣,方屬陰曀,不知時之早晚。
縣宰黎謂留飲數巡,自虛恃所乘壯,乃命僮仆辎重,悉令先于赤水店俟宿,聊踟蹰焉。
東出縣郭門,則陰風刮地,飛雪霧天。
行未數裡,迨将昏黑。
自虛僮仆,既悉令前去,道上又行人已絕,無可問程,至是不知所屆矣。
路出東陽驿南,尋赤水谷口道,去驿不三四裡,有下塢,林月依微,略辨佛廟。
自虛啟扉,投身突入,雪勢愈甚。
自虛竊意佛宇之居,有住僧,将求委焉,則策馬入。
其後才認北橫數間空屋,寂無燈燭。
久之傾聽,微似有人喘息聲,遂系馬于西面柱,連問“院主和尚,今夜慈悲相救。
”徐聞人應:“小病僧智高在此。
适僮仆已出使村中教化,無従以緻火燭。
雪若是,複當深夜,客何為者?自何而來?四絕親鄰,何以取濟?今夕脫不惡其病穢,且此相就,則免暴露。
兼撤所藉刍槁分用,委質可矣。
”自虛他計既窮,聞此内亦頗喜。
乃問“高公生緣何鄉?何故栖此?又俗姓雲何?既接恩容,當還審其出處。
”曰:“貧道俗姓安,(以本身肉鞍之故也。
)生在碛西。
本因舍力,随緣來詣中國。
到此未幾,房院踈蕪,秀才卒降,無以供待,不垂見怪為幸。
”自虛如此問答,頗忘前倦。
乃謂高公曰:“方知探寶化城,如來非妄立喻,今高公是我導師矣。
高公本宗,固有如是降伏其心之教。
”俄則沓沓然若數人聯步而至者,遂聞雲:“極好雪,師丈在否?”高公未應間,聞一人雲:“曹長先行。
”或曰:“朱八丈合先行。
”又聞人曰:“路甚寬,曹長不合苦讓,偕行可也。
”自虛竊謂人多,私心益壯。
有頃,即似悉造座隅矣。
内謂一人曰:“師丈此有宿客乎?”高公對曰:“适有客來詣宿耳。
”自虛昏昏然,莫審其形質,唯最前一人,俯檐映雪,仿佛若見着皂裘者,背及肋有搭白補處。
其人先發問自虛雲:“客何故瑀瑀(丘圭反)然犯雪,昏夜至此?”自虛則具以實告。
其人因請自虛姓名,對曰:“進士成自虛。
”自虛亦従而語曰:“暗中不可悉揖清揚,他日無以為子孫之舊,請各稱其官及名氏。
”便聞一人雲:“前河陰轉運巡官,試左骁衛胄曹參軍盧倚馬。
”次一人雲:“桃林客,副輕車将軍朱中正。
”次一人曰:“去文姓敬。
”次一人曰:“銳金姓奚。
”此時則似周坐矣。
初因成公應舉,倚馬旁及論文。
倚馬曰:“某兒童時,即聞人詠師丈聚雪為山詩,今猶記得。
今夜景象,宛在目中,師丈有之乎?”高公曰:“其詞謂何?試言之。
”倚馬曰:“所記雲,誰家掃雪滿庭前,萬壑千峰在一拳。
吾心不覺侵衣冷,曾向此中居幾年。
”自虛茫然如失,口呿眸贻,尤所不測。
高公乃曰:“雪山是吾家山,往年偶見小兒聚雪,屹有峰巒山狀,西望故國怅然,因作是詩。
曹長大聰明,如何記得,貧道舊時惡句。
不因曹長誠念在口,實亦遺忘。
”倚馬曰:“師丈騁逸步于遐荒,脫塵機于維系,巍巍道德,可謂首出侪流。
如小子之徒,望塵奔走,曷敢窺其高遠哉?倚馬今春以公事到城,受性頑鈍。
阙下桂玉,煎迫不堪。
旦夕羁旅,雖勤勞夙夜,料入況微,負荷非輕,常懼刑責。
近蒙本院轉一虛銜(謂空驅作替驢),意在苦求脫免。
昨晚出長樂城下宿,自悲塵中勞役,慨然有山鹿野麋之志。
因寄同侶,成兩篇惡詩,對諸作者,辄欲口占,去放未敢。
”自虛曰:“今夕何夕,得聞佳句。
”倚馬又謙曰:“不揆荒淺,況師丈文宗在此,敢呈醜拙邪?”自虛苦請曰:“願聞,願聞。
”倚馬因朗吟其詩曰:“長安城東洛陽道,車輪不息塵浩浩。
争利貪前競着鞭,相逢盡是塵中小(其一)。
日晚長川不計程,離群獨步不能鳴。
賴有青青河畔草,春來猶得慰羁情。
”合座鹹曰:“大高作。
”倚馬謙曰:“拙惡,拙惡。
”中正謂高公曰:“比聞朔漠之士,吟諷師丈佳句絕多,今此是穎川,況側聆盧曹長所念,開洗昏鄙,意爽神清。
新制的多,滿座渴詠,豈不能見示三兩首,以沃群矚?”高公請俟他日。
中正又曰:“眷彼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