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以百金與人者,何古多今少也!鑿山披沙無虛日,金為何往哉?頗疑寶貨神不可知,複歸山澤耶。
嘗聞鹽亦然。
峽中大甯監日有定數,若大商覆舟,則鹽泉頓增。
乃知尋常便液之出,不拘遠近,皆歸本原也。
◎放生池碑 湖州有《放生池碑》,載其所上肅宗表雲:「一日三朝,大明天子之孝;問安視膳,不改家人之禮。
」魯公知肅宗有愧于此乎?孰謂公區區于放生哉! ◎三騣馬 唐李将軍思訓作《明皇摘瓜圖》,嘉陵山水,帝乘赤骠,起三騣,與諸王嫔禦十數騎出飛仙嶺下。
初見平陸,馬皆若驚,而帝馬見小橋不進,正作此狀,不知三騣謂何。
今乃見岑參詩有《衛駕赤骠歌》,曰:「赤髯胡雛金剪刀,平時剪出三騣高。
」乃知唐禦馬皆剪治,而三騣其飾也。
◎誦金剛經(見《志林》二卷) ◎神清洞 曹煥遊嵩山,中途遇道士盤礴石上,揖曰:「汝非蘇轍之壻曹煥乎?」顧其侶,曰:「何人?」曰:「老劉道士寓此,未嘗與人語。
」道士曰:「蘇轍,歐永叔門人,汝以永叔為何等人?」煥曰:「文章忠義為天下第一。
」道士曰:「所知者如是而已。
我永叔同年也,此袍得之永叔,蓋嘗破而不補,未嘗垢而洗也。
近得書甚安。
汝豈不知神清洞事乎?汝與我以某年某月某日同集某處,我當以某月某日化于石上。
」複坐,不複語。
煥亦行入山,果如期化于石上。
◎論杜甫杜鵑詩 南都王誼伯謂杜子美詩,曆五季兵火,多舛缺;且如「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涪、萬無杜鵑,雲安有杜鵑」,蓋是題下注,斷自「我昔遊錦城」為首句。
誼伯為誤矣。
子美詩備諸家體,豈可以文害詞、詞害意耶?原其意,類皆有感,亦《詩》之比興、《離騷》之法。
按《百物志》,杜鵑生子,寄之他巢,百鳥為飼之。
胡江東所謂「杜宇昔為蜀帝王,化禽飛去舊城荒」。
此鳥至微,知有尊,故子美雲「重是古帝魂」,又曰「禮若奉至尊」,譏當時刺史禽鳥有不若也。
明皇以後,天步多棘,刺史能造次不忘君者可數也。
嚴武在蜀,雖橫斂刻剝,實資中原,是「西川有杜鵑」耳。
其廢王命,擅軍旅,絕貢賦,如克遜在梓州為朝廷憂,是「東川無杜鵑」耳。
涪、萬、雲安刺史,微不可考,凡其承君者為有也,懷貳者為無也。
誼伯又雲:「子美不應疊用韻。
」子美自我作古,疊韻何害于為詩。
◎轑釜(見《志林》四卷) ◎論淳于髠 淳于髠一鬥亦醉,一石亦醉。
至于州闾之間,男女雜坐,幾于勸矣,何諷之有?蓋有微意。
以多少之無常,知飲酒之非我,觀變識妄,平生之嗜亦少衰矣。
是以讬于放蕩之言,而能規荒主長夜之飲,世未有識其趣者。
◎竹雌雄 竹有雌雄,雌者多筍,故種竹當種雌。
自根以上至梢一節發者為雌。
物無逃于陰陽,信哉! ◎戒殺 餘少年不殺,未能斷也,近年始能不殺豬羊。
惜嗜蟹,每見饷者,皆放之江中,雖在江無活理,庶幾求一活。
即使不活,亦愈于烹煎也。
親遭患難,不異雞鴨之在庖廚,不忍以口腹之故,使有生之類受無量怖苦耳。
猶恨未能忘食味,食自死物可也。
◎廣利王召 餘一日醉卧,有魚頭鬼身者自海中來,雲:「廣利王請端明。
」予披褐履革,黃冠而去,亦不知身步入水中,但聞風雷聲。
有頃,豁然明白,真所謂水晶宮殿也。
其下骊目、夜光、文犀、尺璧、南金、火齊,不可仰視。
珊瑚、琥珀,不知幾多也。
廣利佩劍冠服而出,從二青衣。
餘曰:「海上逐客,重煩邀命。
」有頃,東華真人、南溟夫人造焉,出鲛绡丈餘,命餘題詩。
餘賦曰:「天地雖虛廓,惟海為最大。
聖王皆祀事,位尊河伯拜。
祝融為異号,恍惚聚百怪。
三氣變流光,萬裡風雲快。
靈旗搖虹纛,赤虬噴滂湃。
家近玉皇樓,彤光照無界。
若得明月珠,可償逐客債。
」寫竟,進廣利,諸仙迎,鹹稱妙。
獨廣利旁一冠簪者,謂之鼈相公,進言:「蘇轼不避忌諱,祝融字犯王諱。
」王大怒。
餘退而歎曰:「到處被相公厮壞。
」
嘗聞鹽亦然。
峽中大甯監日有定數,若大商覆舟,則鹽泉頓增。
乃知尋常便液之出,不拘遠近,皆歸本原也。
◎放生池碑 湖州有《放生池碑》,載其所上肅宗表雲:「一日三朝,大明天子之孝;問安視膳,不改家人之禮。
」魯公知肅宗有愧于此乎?孰謂公區區于放生哉! ◎三騣馬 唐李将軍思訓作《明皇摘瓜圖》,嘉陵山水,帝乘赤骠,起三騣,與諸王嫔禦十數騎出飛仙嶺下。
初見平陸,馬皆若驚,而帝馬見小橋不進,正作此狀,不知三騣謂何。
今乃見岑參詩有《衛駕赤骠歌》,曰:「赤髯胡雛金剪刀,平時剪出三騣高。
」乃知唐禦馬皆剪治,而三騣其飾也。
◎誦金剛經(見《志林》二卷) ◎神清洞 曹煥遊嵩山,中途遇道士盤礴石上,揖曰:「汝非蘇轍之壻曹煥乎?」顧其侶,曰:「何人?」曰:「老劉道士寓此,未嘗與人語。
」道士曰:「蘇轍,歐永叔門人,汝以永叔為何等人?」煥曰:「文章忠義為天下第一。
」道士曰:「所知者如是而已。
我永叔同年也,此袍得之永叔,蓋嘗破而不補,未嘗垢而洗也。
近得書甚安。
汝豈不知神清洞事乎?汝與我以某年某月某日同集某處,我當以某月某日化于石上。
」複坐,不複語。
煥亦行入山,果如期化于石上。
◎論杜甫杜鵑詩 南都王誼伯謂杜子美詩,曆五季兵火,多舛缺;且如「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涪、萬無杜鵑,雲安有杜鵑」,蓋是題下注,斷自「我昔遊錦城」為首句。
誼伯為誤矣。
子美詩備諸家體,豈可以文害詞、詞害意耶?原其意,類皆有感,亦《詩》之比興、《離騷》之法。
按《百物志》,杜鵑生子,寄之他巢,百鳥為飼之。
胡江東所謂「杜宇昔為蜀帝王,化禽飛去舊城荒」。
此鳥至微,知有尊,故子美雲「重是古帝魂」,又曰「禮若奉至尊」,譏當時刺史禽鳥有不若也。
明皇以後,天步多棘,刺史能造次不忘君者可數也。
嚴武在蜀,雖橫斂刻剝,實資中原,是「西川有杜鵑」耳。
其廢王命,擅軍旅,絕貢賦,如克遜在梓州為朝廷憂,是「東川無杜鵑」耳。
涪、萬、雲安刺史,微不可考,凡其承君者為有也,懷貳者為無也。
誼伯又雲:「子美不應疊用韻。
」子美自我作古,疊韻何害于為詩。
◎轑釜(見《志林》四卷) ◎論淳于髠 淳于髠一鬥亦醉,一石亦醉。
至于州闾之間,男女雜坐,幾于勸矣,何諷之有?蓋有微意。
以多少之無常,知飲酒之非我,觀變識妄,平生之嗜亦少衰矣。
是以讬于放蕩之言,而能規荒主長夜之飲,世未有識其趣者。
◎竹雌雄 竹有雌雄,雌者多筍,故種竹當種雌。
自根以上至梢一節發者為雌。
物無逃于陰陽,信哉! ◎戒殺 餘少年不殺,未能斷也,近年始能不殺豬羊。
惜嗜蟹,每見饷者,皆放之江中,雖在江無活理,庶幾求一活。
即使不活,亦愈于烹煎也。
親遭患難,不異雞鴨之在庖廚,不忍以口腹之故,使有生之類受無量怖苦耳。
猶恨未能忘食味,食自死物可也。
◎廣利王召 餘一日醉卧,有魚頭鬼身者自海中來,雲:「廣利王請端明。
」予披褐履革,黃冠而去,亦不知身步入水中,但聞風雷聲。
有頃,豁然明白,真所謂水晶宮殿也。
其下骊目、夜光、文犀、尺璧、南金、火齊,不可仰視。
珊瑚、琥珀,不知幾多也。
廣利佩劍冠服而出,從二青衣。
餘曰:「海上逐客,重煩邀命。
」有頃,東華真人、南溟夫人造焉,出鲛绡丈餘,命餘題詩。
餘賦曰:「天地雖虛廓,惟海為最大。
聖王皆祀事,位尊河伯拜。
祝融為異号,恍惚聚百怪。
三氣變流光,萬裡風雲快。
靈旗搖虹纛,赤虬噴滂湃。
家近玉皇樓,彤光照無界。
若得明月珠,可償逐客債。
」寫竟,進廣利,諸仙迎,鹹稱妙。
獨廣利旁一冠簪者,謂之鼈相公,進言:「蘇轼不避忌諱,祝融字犯王諱。
」王大怒。
餘退而歎曰:「到處被相公厮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