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鄉紳王忠孝、沈佺期、郭貞一、盧若騰、華朝薦、徐孚遠等,軍國大事,辄以相谘。
考諸生學秀者入儲賢館。
是年,張名振、阮駿再入崇明所,奪北舟及歸者至五日餘艘。
别将顧忠至天津,邀糧艘百餘。
名振登金山,望哭崇祯先帝,哀動三軍。
及議和,成功以不便勞師遠征,使人召還,義師多不欲南,半引去。
其後名振遇毒,議者皆咎成功,以故失浙海将士心。
島上軍以科饷為名,縱橫衍蔓,上遊延建俱有海兵出沒。
閩撫佟國器密疏成功異志,恐以撫始終自誤。
上密勒福省督撫鎮将,嚴饬守備,毋堕彼計。
其年夏秋,晉王定國自廉州出師,下高州,拔高明,圍新會,廣東震動。
定國遣使成功請婚,且趣師。
十月,使輔明侯林察總督南征,會晉王攻廣州,閩安侯周瑞憚不敢進,于是西師大敗。
成功怒,欲斬瑞,諸将為請杖八十,革其職。
十一月,漳州守将以郡城約降。
成功自思明州入海澄,夜勒兵,諸将未知所向,四鼓直抵漳城,開門迎入。
守将樸世用、魏标、魏其志、知府房星耀、知縣周瓊、李奇生、範進等降,泉州諸縣望風潰。
成功複取同安。
未幾,甘輝攻仙遊縣,開地道入之,屠掠幾無遺,和議遂絕。
大清命烏金世子統大軍入閩。
乙未夏五月,成功遣忠振伯洪旭,北鎮陳六卿,取舟山,守把巴臣興舉軍降。
以六禦守舟山,洪旭攻台溫,召臣興歸思明。
六月,堕安平鎮及漳郡、惠安、南安、同安城撤兵,聚思明。
以貝子将至,權清野斂戍也。
晉王定國複緻成功書。
十二月烏金世子至泉州,遣人赉論至思明招降,不納。
易函稱書,以祖大壽,洪承疇為辭,成功依違答之。
丙申三月,貝子會泉州水師攻兩島,成功遣林順,陳澤以炮舟出禦。
大舟先為飓風所飄,多登而遁,十餘人浮至金門。
斷手刖耳鼻遣之。
别将攻白沙,不克而還。
六月,前沖黃梧以海澄來降,封海澄公。
海澄軍儲多,成功使王秀奇、統黃梧、蘇明同守。
明兄茂先為施琅副将,琅之得罪也,茂實逸之。
及茂從黃廷、黃梧人揭陽失利,遂軍按法誅茂,并梧戴罪,故梧、明皆怨成功。
貝子之入閩也,漳泉屬邑皆下,惟海澄未複,梧、明憚秀奇,不敢動。
适秀奇出計事,二人遂舉城降。
時貝子重兵在漳,成功議率衆北向以肄之,克期解纜。
聞海澄變,諸将皆失色,成功奮然曰:“吾欲圖大,豈以澄邑阻事?有不行者斬!”遂揚帆下閩安鎮,省會震動。
督撫出王進于獄,使治守具。
南軍屢攻不利,乃城牛心塔,以陳斌戍之。
梧封海澄公。
明母猶在海上。
召明入京為内大臣,梧因獻平海策:請發鄭氏冢,誅求親黨,設五商及遷海等事。
成功用法嚴,其下常懼誅,禮官陳寶鑰、黃開泰,先後出降,大清辄貴顯之,以招島上人,島上人多動心。
然降将亦慕成功赉子殊渥,第宅供帳,與已無異。
以故郝文興等,迄死不貳。
是年,台州鎮将馬信,甯波鎮将張私德,降于成功。
各予白金五千兩,蟒衣玉帶一,信母妻各白金五百兩,珠冠霞帔一。
是年,晉王定國奉桂王入雲南。
八月,大軍複舟山,總制陳六禦,英義伯阮駿死。
丁酉春正月,晉王定國率兵讨孫可望,可望來奔。
三月,定國公鴻逵卒于金門。
大軍複閩安鎮,島将引還。
陳斌孤軍守牛心塔,不得出。
遣人招降,至福州,殺之, 屠其軍甘輝等還自閩安,攻甯德,滿将阿克襄赴援,恃其骁勇,輕進,馬蹶,裹創步戰,為輝所殺。
戊戌,成功議大舉取南京,曰:“據長江則江南半壁,皆吾囊中矣。
”諸将多言南京道遠城固,須數萬人,不如近攻完利。
惟馬信力贊,乃以黃廷為前提督,洪旭為兵官,鄭泰為戶官,居守思明。
自率中提督甘輝、後提督萬禮、武衛林勝、統領餘新虎、衛左鎮陳魁、水陸甲士五萬,号十萬,舉帆入浙。
攻陷樂清諸縣,将進長江;次羊山,暴風覆舟,亡數千人。
退泊舟山,整固舟輯,以圖再舉。
桂王遣周金湯由廣東龍門航海,至思明,封成功為延平王,諸将升擢有差。
成功以未有恢複功,辭王爵,稱招讨大将軍如故。
是年,大清師入貴州,李定國、白文選等皆敗。
已亥五月,成功全軍北出,抵崇明,以兵部尚書張煌言嘗從定西侯名振三入長江,知虛實,用為前驅。
煌言請定崇沙為老營,不聽。
金焦沿江置炮,島人乘南風盛,徑抵瓜洲城下。
我師出禦,死者千餘,乘勝克其誠。
以柯平為同知,守瓜洲。
成功留攻鎮江,令煌言先搗觀音門、儀真,官民迎降。
六月廿四日,鎮江軍陣江口,成功登陸擊之。
戰未合,周全斌率所部先登,陷陣。
時大雨濘,騎皆陷于淖,海上軍徒跣擊刺,往來剽輕,我師竟敗。
提督管效忠走,朱操江被執,江南北大震。
成功入城,以全斌違令先動,将殺之,諸将力請,乃免。
于是全斌帶傷守鎮江。
七月,成功進圍南京,移檄遠近。
張煌言至蕪湖、廬鳳、甯、徽、池,太守令将吏,日納款軍門,凡得府四、州三、縣二十四。
金陵守禦雖堅,亦欲議降。
煌言将向江西,馳書勸成功急攻南京,而分兵下■成功不許。
崇明副将梁化鳳先已
考諸生學秀者入儲賢館。
是年,張名振、阮駿再入崇明所,奪北舟及歸者至五日餘艘。
别将顧忠至天津,邀糧艘百餘。
名振登金山,望哭崇祯先帝,哀動三軍。
及議和,成功以不便勞師遠征,使人召還,義師多不欲南,半引去。
其後名振遇毒,議者皆咎成功,以故失浙海将士心。
島上軍以科饷為名,縱橫衍蔓,上遊延建俱有海兵出沒。
閩撫佟國器密疏成功異志,恐以撫始終自誤。
上密勒福省督撫鎮将,嚴饬守備,毋堕彼計。
其年夏秋,晉王定國自廉州出師,下高州,拔高明,圍新會,廣東震動。
定國遣使成功請婚,且趣師。
十月,使輔明侯林察總督南征,會晉王攻廣州,閩安侯周瑞憚不敢進,于是西師大敗。
成功怒,欲斬瑞,諸将為請杖八十,革其職。
十一月,漳州守将以郡城約降。
成功自思明州入海澄,夜勒兵,諸将未知所向,四鼓直抵漳城,開門迎入。
守将樸世用、魏标、魏其志、知府房星耀、知縣周瓊、李奇生、範進等降,泉州諸縣望風潰。
成功複取同安。
未幾,甘輝攻仙遊縣,開地道入之,屠掠幾無遺,和議遂絕。
大清命烏金世子統大軍入閩。
乙未夏五月,成功遣忠振伯洪旭,北鎮陳六卿,取舟山,守把巴臣興舉軍降。
以六禦守舟山,洪旭攻台溫,召臣興歸思明。
六月,堕安平鎮及漳郡、惠安、南安、同安城撤兵,聚思明。
以貝子将至,權清野斂戍也。
晉王定國複緻成功書。
十二月烏金世子至泉州,遣人赉論至思明招降,不納。
易函稱書,以祖大壽,洪承疇為辭,成功依違答之。
丙申三月,貝子會泉州水師攻兩島,成功遣林順,陳澤以炮舟出禦。
大舟先為飓風所飄,多登而遁,十餘人浮至金門。
斷手刖耳鼻遣之。
别将攻白沙,不克而還。
六月,前沖黃梧以海澄來降,封海澄公。
海澄軍儲多,成功使王秀奇、統黃梧、蘇明同守。
明兄茂先為施琅副将,琅之得罪也,茂實逸之。
及茂從黃廷、黃梧人揭陽失利,遂軍按法誅茂,并梧戴罪,故梧、明皆怨成功。
貝子之入閩也,漳泉屬邑皆下,惟海澄未複,梧、明憚秀奇,不敢動。
适秀奇出計事,二人遂舉城降。
時貝子重兵在漳,成功議率衆北向以肄之,克期解纜。
聞海澄變,諸将皆失色,成功奮然曰:“吾欲圖大,豈以澄邑阻事?有不行者斬!”遂揚帆下閩安鎮,省會震動。
督撫出王進于獄,使治守具。
南軍屢攻不利,乃城牛心塔,以陳斌戍之。
梧封海澄公。
明母猶在海上。
召明入京為内大臣,梧因獻平海策:請發鄭氏冢,誅求親黨,設五商及遷海等事。
成功用法嚴,其下常懼誅,禮官陳寶鑰、黃開泰,先後出降,大清辄貴顯之,以招島上人,島上人多動心。
然降将亦慕成功赉子殊渥,第宅供帳,與已無異。
以故郝文興等,迄死不貳。
是年,台州鎮将馬信,甯波鎮将張私德,降于成功。
各予白金五千兩,蟒衣玉帶一,信母妻各白金五百兩,珠冠霞帔一。
是年,晉王定國奉桂王入雲南。
八月,大軍複舟山,總制陳六禦,英義伯阮駿死。
丁酉春正月,晉王定國率兵讨孫可望,可望來奔。
三月,定國公鴻逵卒于金門。
大軍複閩安鎮,島将引還。
陳斌孤軍守牛心塔,不得出。
遣人招降,至福州,殺之, 屠其軍甘輝等還自閩安,攻甯德,滿将阿克襄赴援,恃其骁勇,輕進,馬蹶,裹創步戰,為輝所殺。
戊戌,成功議大舉取南京,曰:“據長江則江南半壁,皆吾囊中矣。
”諸将多言南京道遠城固,須數萬人,不如近攻完利。
惟馬信力贊,乃以黃廷為前提督,洪旭為兵官,鄭泰為戶官,居守思明。
自率中提督甘輝、後提督萬禮、武衛林勝、統領餘新虎、衛左鎮陳魁、水陸甲士五萬,号十萬,舉帆入浙。
攻陷樂清諸縣,将進長江;次羊山,暴風覆舟,亡數千人。
退泊舟山,整固舟輯,以圖再舉。
桂王遣周金湯由廣東龍門航海,至思明,封成功為延平王,諸将升擢有差。
成功以未有恢複功,辭王爵,稱招讨大将軍如故。
是年,大清師入貴州,李定國、白文選等皆敗。
已亥五月,成功全軍北出,抵崇明,以兵部尚書張煌言嘗從定西侯名振三入長江,知虛實,用為前驅。
煌言請定崇沙為老營,不聽。
金焦沿江置炮,島人乘南風盛,徑抵瓜洲城下。
我師出禦,死者千餘,乘勝克其誠。
以柯平為同知,守瓜洲。
成功留攻鎮江,令煌言先搗觀音門、儀真,官民迎降。
六月廿四日,鎮江軍陣江口,成功登陸擊之。
戰未合,周全斌率所部先登,陷陣。
時大雨濘,騎皆陷于淖,海上軍徒跣擊刺,往來剽輕,我師竟敗。
提督管效忠走,朱操江被執,江南北大震。
成功入城,以全斌違令先動,将殺之,諸将力請,乃免。
于是全斌帶傷守鎮江。
七月,成功進圍南京,移檄遠近。
張煌言至蕪湖、廬鳳、甯、徽、池,太守令将吏,日納款軍門,凡得府四、州三、縣二十四。
金陵守禦雖堅,亦欲議降。
煌言将向江西,馳書勸成功急攻南京,而分兵下■成功不許。
崇明副将梁化鳳先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