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關燈
○鄭芝龍 鄭芝龍,字飛黃,福建南安人。

    父紹祖,為泉州庫吏。

    庫接太守官舍,芝龍十歲時,戲投石子,中知府蔡善繼額。

    捕治,見姿容麗秀,笑曰:“孺子貴而封”釋之。

    不數年,流入海島顔振泉黨中為盜,頗桀黠。

    振泉死,代領其衆,屢抗官軍。

    會閩洊饑,芝龍截商民船,多得米粟,求食者競往投,賊衆至數萬。

    天啟七年六月,遂犯銅山,人中左所。

    然芝龍故與他盜異,常念求撫。

    所過戢麾下,禁侵掠。

    放還所獲軍将。

    每戰勝,追奔,辄止兵。

     崇祯元年九月,因巡撫熊文燦請降。

    時方征天下兵,聚遼東,不能讨芝龍,用撫羁縻之。

    芝龍複入海物奇珍,賂中貴人及福省達官,多為之言,授遊擊将軍。

    流寇起,中原多事。

    而劉香、李魁奇等弄兵,橫海外,芝龍始皆與深好,既假朝命讨之,俱授首。

    芝龍兵益盛,獨有南海之利。

    商舶出入諸國者,得芝龍符令,乃行,八閩群不逞歸之。

    後又承诏讨紅夷,累功升總兵,由是起降将如小諸侯,權傾督撫矣。

     松江兵敗,大學士蔣德璟言于朝,欲令芝龍以海師援遼。

     有言其人庸鄙不可遇大敵而芝龍亦戀閩憚行,複辇金京師,議遂寝。

     芝龍有弟三人:芝虎、鴻逵、芝豹。

    芝虎勇,前與劉香博戰死。

    而鴻逵亦積勞得總兵。

    福王嗣位,宿将皆例封,芝龍為南安伯,鴻逵為靖魯伯。

    鴻逵會師京口,明年,奉唐王聿鍵奔福州,卒立唐王。

    以乙酉七月為隆武元年,谕翊戴功、晉南安伯為平魯侯,靖魯伯為靖魯侯,封芝豹為澄濟伯。

    未幾,複晉平魯侯為平國公,靖魯侯為定國公,并掌戎事。

    而封芝龍子森為忠孝伯,賜姓名朱成成。

    又有永勝功伯彩,彩弟聯,鄭芝龍支族。

     芝龍距泉州五十裡築城安平鎮,置第,海稍直通卧内,積财寶甲兵,充實其中,人物麗盛,專務豐殖。

    至是,開府福州,坐見九卿,人不揖,出不送。

    嘗與大學士黃道周争班,嗾諸生劾道周。

    又逐左都禦史何楷,使盜道截其耳,朝士噤喑。

    唐王為壇,拜彩、鴻逵分道發兵,芝龍辄辭無饷,行數裡罷。

    蔣德璟告病去,道周竟死徽州。

    楊廷麟、萬元吉等屢表請駕幸贛,卒制于芝龍,不得出。

     丙戌七月,王師下浙江,芝龍密遣使請降,盡撤守關兵。

     師度仙霞,芝龍棄唐王,保安平,唐王陷于汀州。

    九月,師入泉州,芝龍特撤兵功,意得厚賞,複猶豫慮以立王為罪,乃自安平引兵逃入海。

     貝勒令芝龍所親持書招之,略曰:“所以重将軍,為能立唐潘也。

    若不輔立,吾安用将軍哉?人臣事主,苟有可為,必竭其力;力盡不勝天,則投明而事,乘時建功,此豪傑事。

    今兩粵未平,令鑄閩廣總督印以待,吾欲見将軍者,欲商地方人才故也。

    ”芝龍得書,大喜,決降。

    臨行,成功力谏,不聽。

     安昌王恭枭、吏部尚書張肯堂、侍郎朱永佑、忠威伯賀君堯、 武康将軍顧乃德,具言不可,平海将軍周崔芝泣訴芝龍曰:“誠惜明公二十年威望,一朝堕地。

    ”貝勒接芝龍,大飲三日, 極歡,忽夜半拔營,挾與北去。

    芝龍哀請子弟不肖,在海上恐為患。

    貝勒曰:“此與爾無與,亦非吾所慮也。

    ” 芝龍已入朝,芝豹奉母居安平。

    而成功遂起兵鼓浪嶼,鄭彩亦扼廈門,鴻逵會攻泉州,閩海震動。

    大清順治九年,成功進圍漳州。

    芝龍恐禍及,陰遣親信回閩,勸成功就撫。

    朝廷冀招成功,封芝龍同安侯。

    已知成功果無意降,遂下同安侯高牆。

     及已亥,成功圍南京,敗歸。

    辛醜冬,斬芝龍。

     ○鄭成功上 朱成功,本姓鄭氏,名森,字大木,平國公芝龍子也。

    其母日本女,天啟七年,生于日本。

    幼讀書,為南安諸生。

    福王時,入國子監,師禮錢謙益。

    唐王立,召見,奇其狀貌,賜國姓及今名,封忠孝伯。

    貝勒入閩,芝龍谕成功降,成功不從,曰:“父教子忠,未聞以貳。

    ”比行,又欲與俱見貝勒,叔父定國公鴻逵陰令逸去,得免。

    遂謀舉兵。

    時諸鄭潰散,鹹集廈門中左所,而成功部旅單弱,乃往南粵召募。

    其冬,永勝伯彩至舟山,迎魯王次中左。

    兩廣督撫大臣,奉桂王嗣位肇慶。

     大清順治四年,成功自南粵回。

    會故臣将吏設高皇帝位,矢盟恢複,以故受唐王封,賜姓。

    仍尊隆武年号,自稱招讨大将軍罪臣。

    以洪政、陳輝為左右先鋒;楊才、張進為親丁鎮;餘寬、郭新為左右鎮,移軍鼓浪島訓練。

    成功年少,有文武略,拔出諸父兄中,近遠皆屬心。

    于是魯王改次長垣,晉永勝伯彩為建國公,彩弟聯為定遠侯,諸附彩者皆奉魯王,惟成功自為一軍。

    夏,成功、彩合兵,及招讨将軍楊耿入海澄,援兵至,島人卻,洪政中流矢死。

     其秋七月,鄖西王常湖起兵,襲據建甯。

    魯王兵攻福州,失利。

    定國公鴻逵攻泉州,成功引兵會之,軍于桃花山。

    提督趙國佐率數百騎沖成功壘,張進、楊才迎戰,鴻逵遣林順等夾擊,遂抵城下。

    别遣小師破溜石炮城,殺參将鮮應龍,軍聲大振,所在蜂起,泉城外号令不行。

    鄉紳郭必昌子謀内應,舉家被戮。

    并系前閣部黃景昉、國佐在城中,多殺立威,泉民日夜惴息。

    會漳州副将王進救至,圍解,鴻逵入據揭陽。

     冬十月,成功從大學士路振飛、曾櫻議,頒明年隆武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