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于張家玉,家玉舉黃道周,王曰:“得此商彜周鼎,當為廊廟羽儀。

    ”至是,道周自衢州入見,喜,稱之曰:“真名相也!”即日,晉少保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辦事。

    王以家玉直起居注,家玉言:“唐魏謩為文宗起居舍人,文無避諱,不令人主見。

    今陛下自待豈啻唐宗,臣愚亦不肯居魏謩下。

    ”王嘉納。

    家玉嘗薦句容人何成吾、敏吾兄弟,天下奇才,乃心明室,且家近南都,可觀釁;又句容知縣宗室議漎,王心識之。

    及金聲自徽州遣諸生戴明恩赍奏至,诏升聲兵部侍郎佥都禦史,巡撫池太徽甯。

    因授成吾總兵,敏吾為副,與聲犄角,共取南京。

    敕成吾曰:“兵行所至,不可妄殺。

    有發為順民,無發為難民,此十字可切記也!”敕議漎曰:“朕自許忠孝,為法受過,百折千磨。

    今為祖宗複仇,有進無退,宗卿朕猶子行,其克悉朕心,出險亨屯,助朕以助祖宗,于乎飲哉!高廟亦孚祐爾于無窮。

    ”議漎成吾等結七十二村,聚衆至八千人,卒不就,而徽州告急。

     大清兵進建昌,命永勝伯鄭彩出關援之。

    汀州大旱,鬥米三百錢。

    王決意親行,乃封弟钅粵為唐王,監國福州,某為鄧王,協守都城。

    駕發芋江,父老遮道泣留,複止,鄭芝龍沮之也。

     是月,以副總兵施福守崇安關,命首輔道周出師江西。

    浙江諸将奉魯王以海監國于紹興。

    王即位诏至,魯王欲守藩,大臣張國維、熊汝霖、陳函輝等,以為舉足一動,義師星散,浙亡閩亦危,願堅奉監國,以督厲将士。

    事成,入關者王。

    于是不受隆武年号。

    使者劉中藻,廢然而返。

    王心雖弗能善,然猶藉錢塘為外屏,手書緻魯王曰:“朕與王同氣,共本聖祖,王無忘朕之焦勞,朕無忘王之危戺戹,一誠金石,豈惑浮詞?當 遣兵赴王,上報孝陵,王其愛玉體,以需天休!” 八月乙酉,以鄭芝豹為前軍左都督,賜總兵黃蜚玺書,令屯太湖,收兵聯絡三吳。

    庚寅,以黃斌卿為官義兵馬招讨總兵官,帥舟師屯舟山,便宜恢取南京。

    王禦門親餞,百官郊送。

     壬辰,立妃曾氏為皇後。

    後性警敏,頗知書,有賢能聲。

    每召對奏事,後于屏後聽,共決進止,王頗嚴憚之。

    罪倡逃,辟邵武知府吳文炜,絞推官朱健,叙廣信知府解立敬,鉛山典史周寅生守城功。

    贛州告急,命上遊巡撫吳春枝,移駐邵武;汀州總兵陳秀援建昌;參将周之蕃剿武平;以陳豹為防海将軍,鎮漳、泉、興、汀、惠、潮;授南昌人羅大任少詹事,募兵恢南昌;黃雲師大理少卿,募兵恢九江;南饒;贛州人曾應遴兵科給事中,募兵援贛州;遣張家玉監鄭彩軍,拓撫丘華,謝朝恩。

     丁未,副總兵楊武烈,守備元體中複新城。

    命都禦史楊文骢、誠意伯劉孔昭,分屯處州。

    王郊天南台,鄭芝龍、鴻逵,皆稱疾不出。

    何楷劾二勳不陪祭,無人臣禮,王賞其風裁。

    既而鴻逵扇于殿上,楷呵止之,楷告歸,盜截其耳于道,诏追盜不得。

    時軍興饷亟,芝龍請于兩稅内五石預借銀一兩,民不樂從,反愆正供。

    以浦城訓導王兆熊為禦史,督義饷,不輸者榜其門不義,于是闾裡騷然。

    芝龍又請括寺田,王不聽。

    封芝龍子森為忠孝伯,賜姓名朱成功,總督禁旅,督師。

    何騰蛟自長沙,楊廷麟、萬元吉自贛州,皆遣使奉表迎乘輿。

    大學士蘇觀生請先行,出屯南安。

    王幸雍祭酒賴垓進講,三品以上官坐聽,其餘侍,圜橋觀者濟濟。

    遣使冊封桂世子由根為桂王。

    黃斌卿兵敗于崇明,永甯王起兵複建昌、撫州,副總兵施福入戈陽。

     大清兵大舉臨廣信、攻福,張家玉使洪旭,林習山救之。

     是月,靖江王亨嘉稱帝于桂林,舉兵入梧州,執巡撫瞿式耜。

    贛州萬安軍亂。

    九月,兩廣總督丁魁楚圍桂林,瞿式耜應 之,執靖江王亨嘉,送福州,廢為庶人,其黨皆伏誅。

    論功封魁楚為平越伯,晉式耜兵部侍郎副都禦史。

    焦琏、陳邦傳等,加秩有差。

    亨嘉尋病死。

    王意不次用人,擢鎮江諸生錢邦芑為禦史,大學士熊開元争之不得已,而邦芑議開元,開元引退。

     又出内降,用王期升,彭遇■、路振飛、曾櫻皆言不可,乃已。

     時粵閩之境,盜賊蜂起,汀州大饑且疫,兵民所在鬥嘩,兵疲骧匮,而出關之議,竟同築舍,四國人心遂至瓦解。

    乙未,祭告天地太廟。

    丁酉,禡駕出洪山橋,祖餞鄭鴻逵、鄭彩授钺。

     是日,風雨晝晦,二将行數十裡,仍疏稱候饷,皆不行。

    庚子,曾後廟見,先一日,王遣官用牲預先隻見之意,命勳臣芝龍行禮。

    丙午,大祀天地于南郊,命兵部主事徐孫彥頒诏于四方。

     擢浦城知縣鄭為虹禦史,巡仙霞關,仍知浦城,命太仆少卿林蘭友巡撫江西,谕之曰:“江西憔悴于貪政久矣,卿往須破情格,以朕‘先教後刑,先情後法’八字行之。

    又八字曰‘小貪必杖,大貪必殺”。

    能行此十六字,始不負朕親簡耳。

    ”設蘭台館,纂修《威朝實錄》,以曹學佺領之。

    召閩縣老人周良屏,問民疾苦。

     冬十月,大清張天祿陷徽州,巡撫都禦史金聲死之。

    金堡奏言:“福京倚新安為北門,而臣前至仙霞,見鄭鴻逵方遣兵出關,臣度其駐三衢耳,不能長驅也。

    陷既四十餘日矣,我師逗留觀望,未有争先之氣,新令日行,民心日變,異時以精兵數萬仰而攻之,猶當徘徊于衢、嚴、饒、信之間,能保其必下乎?起義舉人汪沐日奔走乞援,曲折素谙,不以此時卷甲疾趨,乃令偕葉向曜借兵借饷,待其集事,須五十日,大事去矣!四方望閩中之兵,如在天上,今兵力将心,臣已窺其大略。

    上江疑而楚豫斷,新安去而三衢危,陛下即欲為王審知,豈可得哉?”堡數危言,王嘉其才氣,而鄭芝龍不悅,授禮科給事中, 出監鄭遵謙軍。

     大清金聲桓會兵圍撫州,永甯王告急,張家玉言:“腹心之患在南昌,咽喉之患在徽州,既失徽則饒嚴危,失饒嚴則廣信必不支,而崇關不能守,陛下大事去矣。

    兵貴速不貴久,貴合不貴分,我以待兔之愚,長彼蠶食之漸,坐而自斃。

    請急敕鄭彩由杉關出撫建,分兵一搗南昌,一援饒州。

    再令黃光輝、曾德等,由江山直上衢嚴,襲徽歙,縱不能進,亦可自救。

    ” 諸将施福,陳梧等皆善家玉計,而彩久駐邵武,不肯出關,有诏切責,亦不從,家玉太息而已。

     是月,李自成将賀珍擊敗,張獻忠兵于漢中。

     十一月十五日,監軍張家玉退大清兵于許灣。

    家玉約陳輝、林習山、蔡欽,三道會許灣。

    夜入定後,火起,令堅壁,敢救火者斬,且搜暗處置狀。

    旦,兵果大至,四面突擊,洪旭争先斬級,兵少卻,家玉親立陣前,督陳黃虎、李明忠、趙珩等出營大戰,殺兩總兵,獲級四百,奪馬四十匹,器械無算。

    午時,協将陳有功戰死,大軍合數萬來戰,矢如雨下,沿山舉火,赤地震裂。

    大清将王得仁、鄧雲龍、侯天寵等,以書來招趙珩,令其勸降,衆惶惑多偶語。

    珩懼互相疑忌,家玉執珩手,拔劍斫案曰:“行間離我兄弟,我等益當戮力,為國吐氣。

    軍中敢疑謗者,有劍。

    ”人心始定,然猶無戰意。

    十五日,子時,家玉設高皇帝,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