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事略

關燈
李彜興,夏州人也,本姓拓拔。

    唐末有思恭者,鎮夏州,讨黃巢有功,賜姓李氏,世有夏、銀、綏、宥、靜五州之地。

     思恭卒,其弟思谏為節度使。

    思谏卒,軍中立其子彜昌。

    彜昌為其将高宗益所殺,而仁福立,不知于思谏為親疏也。

    仁福封朔方王,卒,子彜超立。

    彜超卒,弟彜興立。

    彜興當五代之際,為中書令,封西平王。

    周世宗時,加太保。

    恭帝加太傅。

    宋興,加太尉。

    太原劉承鈞誘代北諸部,來寇麟州,彜興遣将禦之,承鈞去。

    彜興貢戰馬,太祖命玉工琢帶賜之,問其使腰圍大小。

     使言彜興腰圍洪大,如合抱之木。

    太祖曰:“汝帥真福人也。

    ” 卒,追封夏王。

    子克睿立,即以為定難軍節度使。

    卒,贈侍中,子繼筠立。

    太宗征太原,繼筠遣将渡河,掠寇境以張軍勢。

    逾年而卒,弟繼捧立。

    繼捧初為牙内指揮使,嗣繼筠為留後。

    太平興國七年來朝,以夏、銀、綏、宥、靜五州之地來歸,太宗嘉之。

    繼捧願留京師,太宗遣使詣夏州,護繼捧親屬赴阙。

    以繼捧為彰德軍節度使,徙鎮崇信,又徙感德。

     初,繼捧之來朝也,其弟繼遷留居銀州,時年十七,乃率衆為寇,奔入蕃族地斤澤以叛。

    都巡檢曹光實選精騎夜發,掩襲地斤,繼遷遁去,獲其母、妻。

    繼遷因詐降,誘殺光實。

    時朝廷屢發兵讨繼遷,繼遷益侵擾邊境。

    太宗用宰相趙普之策,欲委繼捧以邊事,令圖之。

    召赴京師,賜姓趙氏,名保忠,以為定難軍節度使,賜予甚厚。

    保忠至鎮,即言續遷悔過歸款。

     太宗以繼遷為銀州刺史。

    然繼遷實無降心,複為寇。

    保忠來乞師,太宗遣翟守素讨之。

    繼遷皇懼,奉表歸順,以為銀州觀察使,賜姓名趙保吉。

    又以其弟繼忠為綏州團練使,賜姓名曰趙保甯。

    是歲,保忠遣使來獻海東青。

    太宗曰:“朕不事畋遊也。

    ”還之。

    保忠為保吉所誘,陰與之合,來寇靈州。

    太宗命李繼隆讨之。

    保忠上言,已與保吉解仇,貢馬五十匹,乞罷兵。

    太宗怒,督繼隆進軍。

    及王師壓境,保忠反為保吉所圖,欲并其衆,縛牙校趙光祚,襲其将。

    保忠方寝,聞難作,單衣被發,騎駿馬遁,僅以身免,資财、器用悉為保吉所奪。

    保忠夜還城中,為大校趙光嗣幽于别所。

    明旦,開門迎王師。

    繼隆擒保忠以獻,太宗赦其罪,以為右千牛衛上将軍,封宥罪侯。

    後數年而卒。

    太宗下诏隳夏州,居民并邊于綏、銀等州。

    削保吉所賜姓名,複為李繼遷。

    繼遷遣牙校以良馬來貢,且謝過。

    又上表待罪,因言違叛事出保忠,願赦勿誅。

    太宗遣内侍赍诏谕之,賜以器币。

    繼遷遣親校張浦以良馬、橐駝來貢,太宗遣使赍诏谕旨,欲授以鄜州節度使,繼遷不奉诏。

    太宗以張浦繼遷謀主也,留之京師,以為鄭州團練使。

     初,朝廷欲城古原州,而陝西轉運使鄭文寶固請築清遠。

     清遠在旱海中,不毛之土,素無井泉。

    陝右之民,甚苦其役。

     文寶建議禁烏、白池青鹽,以困繼遷,而戎人益以叛,俄弛其禁。

    繼遷寇清遠軍,命白守榮、馬紹忠護送刍粟四十萬于靈州,為繼遷所邀,敗于洛浦河。

    繼遷遂窺靈州。

    太宗怒,複命李繼隆出環州,凡五路出兵,抵平夏。

    繼隆出師,行數日不見賊,引軍還。

    而諸将與賊烏、白池大小數十戰,繼遷遁去。

    太宗崩,繼遷乃遣使修貢,求領藩任。

    真宗許之,夏賜以姓名,拜定難軍節度使,敕諸将勿加兵。

    以其子德明為行軍司馬。

    未幾複寇邊,屢為六谷都首領潘羅支所擊。

    又寇清遠軍,七日而陷。

    又陷靈州。

    繼遷率衆入西涼府,潘羅支僞降繼遷,繼遷受之不疑。

     景德元年,羅支遽集六谷蕃部及者龍族,合擊之,繼遷中流矢,至靈州三十裡而死。

     德明遣使來貢,明年,上表歸款。

    且言保吉臨終祝之曰:“爾當傾心内屬,如未許,則連表祈請。

    ”真宗嘉之,以德明為定難軍節度使,封西平王。

    終其身三十餘年,不敢窺邊。

    德明累遷至太傳,封夏王。

    其子元昊性兇鸷,多猜忌,曉浮圖學,通漢文字。

    既長,數勸德明反。

    德明曰:“國中三十年不被皮毛,而衣錦绮之衣,汝無負天子也。

    吾嘗從事于兵,勞苦萬狀,第自困爾!”德明嘗攻陷甘州,拔西涼府。

     德明死,元昊襲定難軍節度使,封西平王。

    元昊避其父名,乃以“明道”為“顯道”,稱于國中。

    景祐元年,寇環慶路,殺掠居民。

    下诏約束之。

    是歲,僞改年為開運,更曰廣運。

    母米氏族人山喜謀殺元昊,事覺,元昊殺其母,而山喜之族皆沉于河。

    遣使來告哀。

    元昊攻唃厮啰,陷瓜、沙、肅三州,盡得河西之地。

    将謀叛,恐唃厮啰制其後,複舉兵攻蘭州。

    又改元曰大慶寶元元年。

    元昊反,以十月十一日築壇受冊,僭号始文英武興法建禮仁孝皇帝,國稱大夏,改元曰天授禮法延祚。

    明年,遣使來告即位。

    诏削奪元昊在身官爵,除屬籍。

    有能執元昊來獻者,授定難軍節度使。

    元昊又遣人赍嫚書,納旌節。

    康定元年,寇金明寨,執李士彬。

    攻安遠寨,遂攻延州。

    劉平、石元孫來援,戰于三川口,陷賊中。

    未幾,寇鎮戎軍。

    慶曆元年,寇渭州,任福戰敗于好水川。

    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