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水月鏡花樓台瀉影 招蜂惹蝶旅邸斟情

關燈
:“巢父、許由哪有什麼像留在今日?沒說那時沒有寫真術,便有,也留不到今日,不過想象而為之罷了。

    ”松本笑道:“你這話才糊塗。

    各人的想象不同,古人的像,不由各人心理而異嗎?你隻說是個木偶罷了,分别他們的姓名籍貫做什麼?免得蘇君聽了笑話。

    他是中國人,中國的曆史他是知道的,哪本曆史說過有他們的肖像留在人間?”上野不服道:“你不要管我。

    前人姑妄作之,我便姑妄述之,有何不可?曆史上的事原不足信,隻是當閑話說說,也未嘗不可。

    你定要鑿穿來講,又有什麼趣味哩。

    ”松本不做聲了,三人都無言語。

     瞻仰了一會,上野走前,到三代廟。

    這廟在日光二荒山神社之南,又名大獻院。

    上野對蘇仲武說道:“這廟是德川時代建築的。

    慶安年間,德川家康公死了,遺命要葬這裡,要因建了這廟。

    你看這仁王門,不都是朱漆嗎?”蘇仲武點頭,看那左右設的偶像,莊嚴非常。

    上野問松本道:“你道這偶像是誰?”松本笑道:“我知道你又要任意捏造了。

    ”上野笑道:“胡說。

    這也可以捏造的嗎?你自己沒學問罷了,怎的盡說人家捏造?這左邊的是羅廷金剛,右邊的是密迹金剛,後面的是二王像。

    你去問地方的耆碩,沒有不知道的。

    ”松本笑道:“你是個理學博士,怎的倒成了個博物學者?”上野笑了一笑,引着蘇仲武走過二天門,迎面一道石級,足高十來丈。

    三人一步步登上去。

    蘇仲武留心數着,有七十二級。

    行時蘇仲武心想:上野是個理學博士,怪道舉動這般文雅;松本想是個有些身分的人物,聽他和上野辯論的話,很像是個有知識的。

    今日遊山,得了這樣的兩位伴侶,倒不辜負。

    三人在大猷院遊觀了一會,都有些疲意,各拿出手帕,鋪在地上,坐着休息。

    上野道:“日光山中名勝?除這兩廟外,有中禅寺湖、霧降瀑、裡見瀑、華嚴瀑、慈觀瀑、德川家康的墓塔。

    瀑布中惟有華嚴瀑最壯觀,由中禅寺湖水鞺鞳直下,高七十五丈,關東第一條大瀑布。

    瀑布之下,斷崖千尺,亘古以來,人迹不到。

    去看瀑布的,都得攀蘿拊葛,一步步爬上去,我們穿木屐的去不得。

    霧降瀑有兩層,上層名一之瀑,下層名二之瀑,高三十多丈,寬隻有三丈。

     隻慈觀瀑最寬,有九丈,裡見瀑也隻有八丈。

    這些勝處,我都去過十來次。

    中禅寺湖邊有旅館,我前年在茑屋(旅館名)住了個多月。

    蘇君你住在什麼旅館?“蘇仲武道:”小西屋。

    “上野道:”我住在會津屋,隔小西屋不遠,你若圖在中禅寺湖蕩舟,還是住在湖旁邊的好。

    中禅寺湖與箱根的蘆蘆湖不相上下,我日本謂之東西二勝。

    你既到了這裡,可慢慢的領略一日兩日工夫,也遊觀不盡。

    此刻已将午了,我要歸家午餐了。

    “說着起身。

    松本也立起來,和蘇仲武點點頭。

    走下石級去了。

     蘇仲武本是一人來遊,原有很高的興緻;自遇了二人,遊興愈烈。

    二人雖去,應該還存着原來的興緻。

    作怪得很,二人一走,蘇仲武遊興一點沒有了。

    立着四處望了一會,不知往哪去的好。

    此時一輪紅日當空,地上熱氣烘烘的不耐久立,思量不如歸去的好。

    現在那女子不知道怎麼樣,回去或可遇點機會。

     歸心既決,便由舊路走來。

    心中計算女子的事,也無暇流覽景物。

    回到小西屋叫下女來問,樓上有空房沒有,下女應道:“有一間八疊的,不過當西曬。

    ”蘇仲武道:“不妨事。

    你将我的行李搬過去。

    ”問明了房号,自己先上樓來,周圍看了一看,見八疊房對面房間門外放着一雙拖鞋,是早間洗臉時低着頭見那女子所穿的,知道住在這房間裡。

    見外面沒人,便從門縫裡張了一張。

    見那女子斜躺在席上,手中拿着一張新聞在那裡看。

     蘇仲武不敢久窺,輕輕退到自己房裡。

    下女搬好了行李,即開上午餐來。

    蘇仲武想問對面住的女子姓什麼,恐怕下女見笑,停了嘴不問。

    然而心中總是放不下去,忽然得了一計,問下女道:“這館子裡住了多少客?”下女道:“共有二十多位。

    ” 蘇仲武道:“有名冊拿來給我看看,可有熟人住在這裡。

    ”下女答應着去了。

    蘇仲武才吃了幾口飯,已将名冊送來。

    蘇仲武記得對面是二十五号,即放了筷子,接過來翻看。

    二十五号的格子内寫着加藤春子,下面還寫着“梅子”兩個略小的字。

    春子旁邊注四十三歲,梅子旁邊注十六歲。

    蘇仲武記在心裡,故意随便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