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水月鏡花樓台瀉影 招蜂惹蝶旅邸斟情
關燈
小
中
大
。
我蘇仲武長了二十二歲,并不曾見過這般的美女,雖到日本來,也曾嘗試過幾個,哪一個能稱我的心願?黃文漢人人知道他是老東京,偷香竊玉的本事,沒人敢說不佩服。
他引薦給我的,都算是很有美名的,哪裡比得上這個十分之一?那些所謂美的,不過具美人之一體,有些動人的地方罷了。
間有一兩個稍完全的,又是妖冶之态,都擺在面上,沒一點兒幽閑貞靜的樣子。
矜貴的更是沒有,隻能使人見了動淫心,憐愛的心廣點也不會發生,何能如這女子使人之意也消?等我慢慢的打聽她住在哪房裡,尋機會和她親近親近。
若是有希望,我情願為她破家。
想念時,天色已晚。
此時正是七月初間,一彎新月,早到天河。
微風振衣,蕭蕭有涼意。
緩步從容走到門外,月色溶溶,日光山如浸在水裡。
蘇仲武想乘着月色去遊,因恐不識途徑,隻在就近樹木密茂的地方踱了一會。
一心想再遇那女子,複走回館。
隻在天井裡來回的走,卻怪那女子并不再出來。
到九點多鐘,蘇仲武有些疲倦起來,回房安息。
次早六點鐘即起來,走到洗臉的地方,恰好那女子也正在洗臉。
蘇仲武喜極了,倒不敢過去同洗,生恐吓走了她似的。
停了停步,複鼓起勇氣,硬走過去。
那女子轉臉望了蘇仲武一眼,仍低着頭洗臉。
蘇仲武被她這一望,雖覺是分外之榮,隻是倒弄得手足無措。
刹時間好像自己通身都是龌龊之氣,很不配和這樣美人同立着洗臉似的。
放開自來水,隻管低着頭洗,望也不敢望她一望。
二人都還沒洗完,又來了一個四十多歲的婦人。
女子望着婦人說道:“媽,到這裡來洗。
”蘇仲武聽那聲音,直柔脆得和吹箫一般。
看那婦人,年紀雖有四十多歲,卻還是個半老佳人,面皮甚是豐膩,相貌和女子有些相似,隻身材略為高大。
知道是母女,不敢再看,恐她疑心。
匆匆忙忙的洗了,回房梳頭,用了早點。
思量今日去遊日光山,看華嚴瀑,或者能分我一點想念之心。
但是隻要她不搬走,總有機會和她親近。
換了衣服,戴了草帽,乘着早涼,慢慢的向日光山走去。
蘇仲武知道德川氏祠是最有名的祠宇,便先投這裡來。
走到陽明門,這陽明門便是德川氏祠的正門,屋瓦都用銅鑄成,楹柱屋梁雕刻的人物花草,生動欲活。
門式中間一層樓,左右有回廊,四角檐牙,懸着銅鈴。
此時火紅的朝日,照在上面,和屋上的銅瓦燦然相射。
天花闆上畫了兩條龍,在那裡吞雲吐霧,日本的畫龍名手狩野守信的手筆。
蘇仲武正看得入神,木屐聲響,回頭見來了兩個日本人,都像是很闊的紳士。
聽得他們一邊走一邊笑着說道:“這門本是陽明門,本地的人,卻都叫它日暮門,是什麼道理?”一個說道:“你這都不懂得嗎? 這是說這門建築得好。
遊觀的人到了這裡,就舍不得走開,必看到日暮。
不看見了,才肯回去,所以叫作日暮門。
“二人說笑着,已走到蘇仲武跟前,打量了蘇仲武兩眼。
蘇仲武正愁一個人不知道這山上諸名勝的曆史,瞎遊一頓,沒多意味。
見二人打量自己,便連忙脫下帽子,點頭行禮,二人也慌忙答禮。
蘇仲武笑道:“我初次來日光,很有意探讨這日光的名勝。
方才日暮門的出處,不是二位我還不知道呢。
二位想也是來遊山的,願同行領教領教。
請問二位貴姓?”二人對望着笑于一笑,點點頭道:“聽足下說話,想是中國人。
我們也是來遊山的。
我姓上野,他姓松本。
足下貴姓?“蘇仲武說了。
上野問道:”蘇君來日本很幾年麼?這日光是我日本第一名勝之處,萬不可不來遊遊。
我曾來過多次,盡可以做足下的向導。
“蘇仲武點頭謝了,同進了陽明門。
走不到幾十步,上野指着前面一座中國牌坊式的門道:”這門叫唐門。
我日本從前凡中國式的東西,都加個唐字。
這門都是中國的材料做的,又是中國的樣式,所以叫唐門。
“蘇仲武看那門比陽明門要矮十分之二,屋上排列些銅鑄的異獸,外面的柱雕着兩條龍,一升一降,很有生氣。
大約也是狩野守信畫了刻的,刻工精緻到了極處。
内面柱上,也是雕着兩條盤龍,兩邊獅子楣上,雕着許多古代衣冠的像。
上野指指點點道:“這是巢父的像。
這是許由的像。
這是堯舜禹湯的像。
這是竹林七賢的像。
”松本不待上野說完,攔住笑道:“你又不認識巢父、許由,為什麼硬說是他們的像?”上野笑道
我蘇仲武長了二十二歲,并不曾見過這般的美女,雖到日本來,也曾嘗試過幾個,哪一個能稱我的心願?黃文漢人人知道他是老東京,偷香竊玉的本事,沒人敢說不佩服。
他引薦給我的,都算是很有美名的,哪裡比得上這個十分之一?那些所謂美的,不過具美人之一體,有些動人的地方罷了。
間有一兩個稍完全的,又是妖冶之态,都擺在面上,沒一點兒幽閑貞靜的樣子。
矜貴的更是沒有,隻能使人見了動淫心,憐愛的心廣點也不會發生,何能如這女子使人之意也消?等我慢慢的打聽她住在哪房裡,尋機會和她親近親近。
若是有希望,我情願為她破家。
想念時,天色已晚。
此時正是七月初間,一彎新月,早到天河。
微風振衣,蕭蕭有涼意。
緩步從容走到門外,月色溶溶,日光山如浸在水裡。
蘇仲武想乘着月色去遊,因恐不識途徑,隻在就近樹木密茂的地方踱了一會。
一心想再遇那女子,複走回館。
隻在天井裡來回的走,卻怪那女子并不再出來。
到九點多鐘,蘇仲武有些疲倦起來,回房安息。
次早六點鐘即起來,走到洗臉的地方,恰好那女子也正在洗臉。
蘇仲武喜極了,倒不敢過去同洗,生恐吓走了她似的。
停了停步,複鼓起勇氣,硬走過去。
那女子轉臉望了蘇仲武一眼,仍低着頭洗臉。
蘇仲武被她這一望,雖覺是分外之榮,隻是倒弄得手足無措。
刹時間好像自己通身都是龌龊之氣,很不配和這樣美人同立着洗臉似的。
放開自來水,隻管低着頭洗,望也不敢望她一望。
二人都還沒洗完,又來了一個四十多歲的婦人。
女子望着婦人說道:“媽,到這裡來洗。
”蘇仲武聽那聲音,直柔脆得和吹箫一般。
看那婦人,年紀雖有四十多歲,卻還是個半老佳人,面皮甚是豐膩,相貌和女子有些相似,隻身材略為高大。
知道是母女,不敢再看,恐她疑心。
匆匆忙忙的洗了,回房梳頭,用了早點。
思量今日去遊日光山,看華嚴瀑,或者能分我一點想念之心。
但是隻要她不搬走,總有機會和她親近。
換了衣服,戴了草帽,乘着早涼,慢慢的向日光山走去。
蘇仲武知道德川氏祠是最有名的祠宇,便先投這裡來。
走到陽明門,這陽明門便是德川氏祠的正門,屋瓦都用銅鑄成,楹柱屋梁雕刻的人物花草,生動欲活。
門式中間一層樓,左右有回廊,四角檐牙,懸着銅鈴。
此時火紅的朝日,照在上面,和屋上的銅瓦燦然相射。
天花闆上畫了兩條龍,在那裡吞雲吐霧,日本的畫龍名手狩野守信的手筆。
蘇仲武正看得入神,木屐聲響,回頭見來了兩個日本人,都像是很闊的紳士。
聽得他們一邊走一邊笑着說道:“這門本是陽明門,本地的人,卻都叫它日暮門,是什麼道理?”一個說道:“你這都不懂得嗎? 這是說這門建築得好。
遊觀的人到了這裡,就舍不得走開,必看到日暮。
不看見了,才肯回去,所以叫作日暮門。
“二人說笑着,已走到蘇仲武跟前,打量了蘇仲武兩眼。
蘇仲武正愁一個人不知道這山上諸名勝的曆史,瞎遊一頓,沒多意味。
見二人打量自己,便連忙脫下帽子,點頭行禮,二人也慌忙答禮。
蘇仲武笑道:“我初次來日光,很有意探讨這日光的名勝。
方才日暮門的出處,不是二位我還不知道呢。
二位想也是來遊山的,願同行領教領教。
請問二位貴姓?”二人對望着笑于一笑,點點頭道:“聽足下說話,想是中國人。
我們也是來遊山的。
我姓上野,他姓松本。
足下貴姓?“蘇仲武說了。
上野問道:”蘇君來日本很幾年麼?這日光是我日本第一名勝之處,萬不可不來遊遊。
我曾來過多次,盡可以做足下的向導。
“蘇仲武點頭謝了,同進了陽明門。
走不到幾十步,上野指着前面一座中國牌坊式的門道:”這門叫唐門。
我日本從前凡中國式的東西,都加個唐字。
這門都是中國的材料做的,又是中國的樣式,所以叫唐門。
“蘇仲武看那門比陽明門要矮十分之二,屋上排列些銅鑄的異獸,外面的柱雕着兩條龍,一升一降,很有生氣。
大約也是狩野守信畫了刻的,刻工精緻到了極處。
内面柱上,也是雕着兩條盤龍,兩邊獅子楣上,雕着許多古代衣冠的像。
上野指指點點道:“這是巢父的像。
這是許由的像。
這是堯舜禹湯的像。
這是竹林七賢的像。
”松本不待上野說完,攔住笑道:“你又不認識巢父、許由,為什麼硬說是他們的像?”上野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