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三十二 列傳第七十

關燈
,最見親信,未嘗去左右。

    每逮夜,熙宗就寝,興國時從主者取符鑰歸家,主者即以付之,聽其出入以為常。

    皇統九年,海陵生日,熙宗使興國以宋司馬光畫像及他珍玩賜海陵,悼後亦以物附賜,熙宗不悅,杖興國一百。

     海陵謀弑,意先得興國乃可伺間入宮行大事,且度興國無罪被杖必有怨望心,可乘此說之,乃因李老僧結興國。

    既而,知無異心可與謀,乃召至卧内,令解衣,欲與之俱卧,意有所屬者。

    興國固辭不敢,曰:“即有使,惟大王之命。

    ”海陵曰:“主上無故殺常勝,又殺皇後。

    乃以常勝家産賜阿楞,既又殺阿楞,遂以賜我。

    我深以為憂,奈何?”興國曰:“是固可慮也。

    ”海陵曰:“朝臣旦夕危懼,皆不自保。

    向者我生日,因皇後附賜物,君遂被杖,我亦見疑。

    主上嘗言會須殺君,我與君皆将不免,甯坐待死何如舉大事。

    我與大臣數人謀議已定,爾以為如何?”興國曰:“如大王言,事不可緩也。

    ”乃約十二月九日夜起事。

    興國取符鑰開門,矯诏召海陵入。

    夜二更,海陵、秉德等入。

    熙宗常置佩刀于禦榻上,是夜興國先取投榻下,及亂作,熙宗求佩刀不得,遂遇弑。

     海陵既立,以興國為廣甯尹,賜奴婢百口、犀玉帶各一、錢絹馬牛鐵券如其黨,進階金紫光祿大夫。

    再賜興國錢千萬、黃金四百兩、銀千兩、良馬四匹、駝車一乘、橐駝三頭、真珠巾、玉鈎帶、玉佩刀、及玉校鞍辔。

    天德四年,改崇義軍節度使,賜名邦基。

    再授绛陽、武甯節度使,改河間尹。

     世宗即位,廢于家,凡海陵所賜皆奪之。

    大定中,邦基兄邦傑自京兆判官還,世宗曰:“大邦傑因其弟進,濫廁缙紳,豈可複用。

    ”并罷其子弟與所贈父官。

    及海陵降為庶人,诏曰:“大邦基與海陵同謀弑逆,逋誅至今,為幸多矣。

    ”遂磔于思陵之側。

     徒單阿裡出虎,會甯葛馬合窟申人,徙懿州。

    父拔改,太祖時有戰功,領謀克,曷速館軍帥,皇統四年為兵部侍郎,曆天德軍節度使,改興中尹,與宗幹世為姻家。

    皇統九年,阿裡出虎與仆散忽土俱為護衛十人長。

    海陵将弑熙宗,欲得二人者為内應,遂許以女妻阿裡出虎子,而以逆謀告之。

    阿裡出虎素兇暴,聞其言喜甚,曰:“阿家此言何晚邪,廢立之事亦男子所為。

    主上不能保天下,人望所屬惟在阿家,今日之謀乃我素志也。

    ”遂與忽土俱以十二月九日直禁中,海陵故以是夜二更入宮,至寝殿,阿裡出虎先進刃,忽土次之,熙宗頓仆,海陵複刃之,血濺其面及衣。

     海陵既立,以阿裡出虎為右副點檢,賜錢絹馬牛羊如其黨,子術斯剌尚榮國公主合女,加昭毅大将軍驸馬都尉。

    天德二年,留守東京,加儀同三司。

    八月,改河間尹,世襲臨潢府路斜剌阿猛安領親管謀克。

    以憂去職,起複為太原尹,封王。

     阿裡出虎自謂有佐立功,受鐵券,兇狠益甚,奴視僚屬,少忤其意辄箠辱無所恤。

    嘗問休咎于蔔者高鼎,遂以鼎所占問張王乞。

    王乞以謂當有天命,阿裡出虎喜,以王乞語告鼎。

    鼎上變,阿裡出虎伏誅,并殺其妻及王乞。

    海陵使其子術斯剌焚其屍,投骨水中。

     拔改自西京留守曆西南路招讨使、忠順軍節度使,入為勸農使,複為河間尹,改臨洮尹,入為工部尚書,改興平軍節度使,濟南尹,卒。

     仆散師恭,本名忽土,上京老海達葛人。

    本微賤,宗幹嘗周恤之,擢置宿衛為十人長。

    海陵謀逆,以忽土出自其家,有恩,欲使為内應,謂之曰:“我有一言欲告君久矣,恐洩于人,未敢也。

    ”忽土曰:“肌肉之外,皆先太師所賜,苟有補于國王,死不敢辭。

    ”先太師,謂宗幹也。

    海陵曰:“主上失道,吾将行廢立事,必得君為助乃可。

    ”忽土許之。

     十二月九日,忽土直宿,海陵因之入宮。

    至寝殿,熙宗聞步屣聲,咄之,衆皆卻立不敢動,忽土曰:“事至此,不進得乎?”乃相與排闼而入。

    既弑熙宗,秉德等尚未有所屬,忽土曰:“始者議立平章,今複何疑。

    ”乃奉海陵坐,衆前稱萬歲。

    遂召曹國王宗敏至,即使忽土殺之。

     既即位,忽土為左副點檢,賜錢絹馬牛羊鐵券。

    轉都點檢,改名師恭。

    遷會甯牧,拜太子少師、工部尚書,封王。

    頃之,以憂解職。

    起複為樞密副使,進拜樞密使。

    貞元三年,為右丞相。

    正隆初,拜太尉,複為樞密使。

    無何,以憂去,起複為太尉、樞密使。

     海陵至汴京,賜忽土第一區,鄰甯德宮。

    宮,徒單太後所居也,忽土時時入見太後。

    及契丹撒八反,海陵命忽土與蕭懷忠北伐。

    比行,忽土入辭甯德,太後與語久之。

    海陵聞而惡之,疑其與太後有異謀。

    是時,蕭秃剌、斡盧補與契丹撒八連戰皆無功,糧運不繼,乃退軍臨潢。

    而撒八聞師恭以大軍且至,乃謀歸大石,沿龍駒河西去。

    師恭至臨潢,追之不及。

    海陵使樞密副使白彥敬等讨撒八,師恭還,遣其子忽殺虎乘傳逆之,至則執而戮于市。

    師恭臨刑,繩枚窒口不能言,但舉首視天日而已。

    遂族滅之,并誅滅蕭秃剌、蕭赜、蕭懷忠家。

     大定初,皆複官爵。

    及海陵降為庶人,師恭以預弑複削之。

    世宗幸上京,過老海達葛。

    師恭族人臨潢尹守中、定遠大将軍阿裡徒等皆奪官。

    二十八年,上謂宰相曰;“海陵遣仆散師恭、蕭秃剌、蕭懷忠追撒八不及,皆坐誅,遂夷其族,虐之甚也。

    ”平章政事襄對曰:“是時臣在軍中,忽土、赜有精甲一萬三千有餘,賊軍雖多皆脅從之人,以氈紙為甲,易與也。

    忽土等恇怯遷延,賊乃遁去。

    ”上曰:“審如是,則誅之可也。

    ”兄渾坦。

     徒單貞,本名特思,忒黑辟剌人也。

    祖抄,從太祖伐遼有功,授世襲猛安。

    父婆盧火,以戰功累官開府儀同三司。

    貞娶遼王宗幹女,海陵同母女弟也。

    皇統九年、貞與海陵俱弑熙宗。

    海陵既立,以貞為左衛将軍,封貞妻平陽長公主,貞為驸馬都尉、殿前左副點檢。

    轉都點檢,兼太子少保,封王。

    改大興尹,都點檢如故。

    俄授臨潢府路昏斯魯猛安。

     居二年,海陵召貞勖之曰:“汝自幼常在左右,頗著微勞,而近日乃怠忽,縱有罪,樹私恩。

    凡人富貴而驕,皆死征也。

    汝若不制汝心,将無所不至,賜之死複何辭。

    朕念弟襄及公主與朕同胞,故少示懲戒。

    ”貞但号泣。

    即日解點檢職,仍為大興尹,複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