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三十一 列傳第六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列之蔔筮,斯豈易言哉!第古之為術,以吉兇導人而為善,後世術者,或以休咎導人為不善,古之為醫,以活人為功,後世醫者,或因以為利而誤殺人。
故為政于天下,雖方伎之事,亦必慎其所職掌,而務旌别其賢否焉。
金世,如武祯、武亢之信而不誣,劉完素、張元素之治療通變,學其術者皆師尊之,不可不記雲。
劉完素,字守真,河間人。
嘗遇異人陳先生,以酒飲守真,大醉,及寤洞達醫術,若有授之者。
乃撰《運氣要旨論》、《精要宣明論》,慮庸醫或出妄說,又著《素問玄機原病式》,特舉二百八十八字,注二萬餘言。
然好用涼劑,以降心火、益腎水為主。
自号“通元處士”雲。
張從正,字子和,睢州考城人。
精于醫,貫穿《難》、《素》之學,其法宗劉守真,用藥多寒涼,然起疾救死多取效。
古醫書有《汗下吐法》,亦有不當汗者汗之則死,不當下者下之則死,不當吐者吐之則死,各有經絡脈理,世傳黃帝、岐伯所為書也。
從正用之最精,号“張子和汗下吐法”。
妄庸淺術習其方劑,不知察脈原病,往往殺人,此庸醫所以失其傳之過也。
其所著有“六門、二法”之目,存于世雲。
李慶嗣,洺人。
少舉進士不第,棄而學醫,讀《素問》諸書,洞曉其義。
天德間,歲大疫,廣平尤甚,貧者往往阖門卧病。
廣嗣攜藥與米分遺之,全活者衆。
慶嗣年八十餘,無疾而終。
所著《傷寒纂類》四卷、《改證活人書》三卷、《傷寒論》三卷、《針經》一卷,傳于世。
紀天錫,字齊卿,泰安人。
早棄進士業,學醫,精于其技,遂以醫名世。
集注《難經》五卷,大定十五年上其書,授醫學博士。
張元素,字潔古,易州人。
八歲試童子舉。
二十七試經義進士,犯廟諱下第。
乃去學醫,無所知名,夜夢有人用大斧長鑿鑿心開竅,納書數卷于其中,自是洞徹其術。
河間劉完素病傷寒八日,頭痛脈緊,嘔逆不食,不和所為。
元素往候,完素面壁不顧,元素曰:“何見待之卑如此哉。
”既為診脈,謂之曰脈病雲雲,曰:“然。
”“初服某藥,用某味乎?”曰:“然。
”元素曰:“子誤矣。
某味性寒,下降走太陰,陽亡汗不能出。
今脈如此,當服某藥則效矣。
”完素大服,如其言遂愈,元素自此顯名。
平素治病不用古方,其說曰:“運氣不齊,古今異軌,古方新病不相能也。
”自為家法雲。
馬貴中,天德中,為司天提點。
與校書郎高守元奏天象災異忤旨,海陵皆杖之,黜貴中為大同府判官。
久之,遷司天監。
正隆三年三月辛酉朔,日當食。
是日,候之不食,海陵謂貴中曰:“自今凡遇日食皆面奏,不須頒示内外。
” 海陵伐宋,問曰:“朕欲自将伐宋,天道何如?”貴中對曰:“去年十月甲戌,熒惑順入太微,至屏星,留、退、西出。
《占書》,熒惑常以十月入太微庭,受制出伺無道之國。
十二月,太白晝見經天,占為兵喪、為不臣、為更主,又主有兵兵罷、無兵兵起。
”鎮戎軍地震大風,海陵以問,貴中對曰:“伏陰逼陽,所以震也。
”又問曰:“當震,大風何也?”對曰:“土失其性則地震,風為号令,人君命令嚴急,則有烈風及物之災。
”六年二月甲辰朔,日有暈珥戴背,海陵問:“近日天道何如?”貴中對曰:“前年八月二十九日,太白入太微右掖門,九月二日,至端門,九日,至左掖門出,并曆左右執法。
太微為天子南宮,太白兵将之象,其占,兵入天子之廷。
”海陵曰:“今将征伐而兵将出入太微,正其事也。
”貴中又曰;“當端門而
故為政于天下,雖方伎之事,亦必慎其所職掌,而務旌别其賢否焉。
金世,如武祯、武亢之信而不誣,劉完素、張元素之治療通變,學其術者皆師尊之,不可不記雲。
劉完素,字守真,河間人。
嘗遇異人陳先生,以酒飲守真,大醉,及寤洞達醫術,若有授之者。
乃撰《運氣要旨論》、《精要宣明論》,慮庸醫或出妄說,又著《素問玄機原病式》,特舉二百八十八字,注二萬餘言。
然好用涼劑,以降心火、益腎水為主。
自号“通元處士”雲。
張從正,字子和,睢州考城人。
精于醫,貫穿《難》、《素》之學,其法宗劉守真,用藥多寒涼,然起疾救死多取效。
古醫書有《汗下吐法》,亦有不當汗者汗之則死,不當下者下之則死,不當吐者吐之則死,各有經絡脈理,世傳黃帝、岐伯所為書也。
從正用之最精,号“張子和汗下吐法”。
妄庸淺術習其方劑,不知察脈原病,往往殺人,此庸醫所以失其傳之過也。
其所著有“六門、二法”之目,存于世雲。
李慶嗣,洺人。
少舉進士不第,棄而學醫,讀《素問》諸書,洞曉其義。
天德間,歲大疫,廣平尤甚,貧者往往阖門卧病。
廣嗣攜藥與米分遺之,全活者衆。
慶嗣年八十餘,無疾而終。
所著《傷寒纂類》四卷、《改證活人書》三卷、《傷寒論》三卷、《針經》一卷,傳于世。
紀天錫,字齊卿,泰安人。
早棄進士業,學醫,精于其技,遂以醫名世。
集注《難經》五卷,大定十五年上其書,授醫學博士。
張元素,字潔古,易州人。
八歲試童子舉。
二十七試經義進士,犯廟諱下第。
乃去學醫,無所知名,夜夢有人用大斧長鑿鑿心開竅,納書數卷于其中,自是洞徹其術。
河間劉完素病傷寒八日,頭痛脈緊,嘔逆不食,不和所為。
元素往候,完素面壁不顧,元素曰:“何見待之卑如此哉。
”既為診脈,謂之曰脈病雲雲,曰:“然。
”“初服某藥,用某味乎?”曰:“然。
”元素曰:“子誤矣。
某味性寒,下降走太陰,陽亡汗不能出。
今脈如此,當服某藥則效矣。
”完素大服,如其言遂愈,元素自此顯名。
平素治病不用古方,其說曰:“運氣不齊,古今異軌,古方新病不相能也。
”自為家法雲。
馬貴中,天德中,為司天提點。
與校書郎高守元奏天象災異忤旨,海陵皆杖之,黜貴中為大同府判官。
久之,遷司天監。
正隆三年三月辛酉朔,日當食。
是日,候之不食,海陵謂貴中曰:“自今凡遇日食皆面奏,不須頒示内外。
” 海陵伐宋,問曰:“朕欲自将伐宋,天道何如?”貴中對曰:“去年十月甲戌,熒惑順入太微,至屏星,留、退、西出。
《占書》,熒惑常以十月入太微庭,受制出伺無道之國。
十二月,太白晝見經天,占為兵喪、為不臣、為更主,又主有兵兵罷、無兵兵起。
”鎮戎軍地震大風,海陵以問,貴中對曰:“伏陰逼陽,所以震也。
”又問曰:“當震,大風何也?”對曰:“土失其性則地震,風為号令,人君命令嚴急,則有烈風及物之災。
”六年二月甲辰朔,日有暈珥戴背,海陵問:“近日天道何如?”貴中對曰:“前年八月二十九日,太白入太微右掖門,九月二日,至端門,九日,至左掖門出,并曆左右執法。
太微為天子南宮,太白兵将之象,其占,兵入天子之廷。
”海陵曰:“今将征伐而兵将出入太微,正其事也。
”貴中又曰;“當端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