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三十一 列傳第六十九

關燈
◎宦者 ○梁珫宋珪(潘守恒附) 古之宦者皆出于刑人,刑餘不可列于士庶,故掌宮寺之事,謂之“婦寺”焉。

    東漢以來,宦者養子以繼世。

    唐世,繼者皆為閹人,其初進也,性多巧慧便僻、善固恩寵,及其得志,黨比糾結不可制。

    東漢以宦者亡,唐又甚焉。

    世儒論宦者之害,如毒藥猛虎之不可拯也。

    金法置近侍局,嘗與政事,而宦者少與焉。

    惟海陵時有梁珫,章宗時有梁道、李新喜幹政,二君為所誤多矣。

    世傳梁道勸章宗納李妃後宮,金史不載梁道始末,弗得而論次之。

    惟宋珪、潘守恒頗能諷谏宣、哀,時有裨益,蓋傭之佼佼、鐵之铮铮者也。

    作《宦者傳》。

     梁珫,本大抃家奴,随元妃入宮,以閹豎事海陵。

    珫性便佞,善迎合,特見寵信,舊制,宦者惟掌掖廷宮闱之事。

    天德三年,始以王光道為内藏庫使,衛愈、梁安仁皆以宦官領内藏。

    海陵謂光道等曰:“人言宦者不可用,朕以為不然。

    後唐莊宗委張承業以軍,竟立大功,此中豈無人乎。

    卿等宜悉此意。

    帑藏之物皆出民力,費十緻一,當糾察奸弊,犯者必罰無赦。

    ”宦者始與政事,而珫委任尤甚,累官近侍局使。

    及營建南京宮室,海陵數數使珫往視工役。

    是時,一殿之費已不可勝計,珫或言其未善,即盡撒去。

    雖丞相張浩亦曲意事之,與之均禮。

     海陵欲伐宋,珫因極言宋劉貴妃絕色傾國。

    海陵大喜,及南征将行,命縣君高師姑兒貯衾褥之新潔者俟得劉貴妃用之。

    議者言珫與宋通謀,勸帝伐宋,征天下兵以疲弊中國。

     海陵至和州,聞珫與宋人交通有狀,謂珫曰:“聞汝與宋國交通,傳洩事情。

    汝本奴隸,朕拔擢至此,乃敢爾耶。

    若至江南詢得實迹,殺汝亦未晚也。

    ”又謂校書郎田與信曰:“爾面目亦可疑,必與珫同謀者。

    ”皆命執于軍中。

    海陵遇弑,珫、與信皆為亂軍所殺。

     宋珪,本名乞奴,燕人也。

    為内侍殿頭。

    宣宗嘗以元夕欲觀燈戲,命乞奴監作,乞奴谇語雲:“社稷棄之中都,南京作燈戲有何看耶。

    ”宣宗微聞之,杖之二十,既而悔之,有旨宣谕。

     哀宗放鹞後苑,鹞逸去,敕近侍追訪之,市中一農民臂此鹞,近侍不敢言宮中所逸者,百方索之,農民不與,與之物直,僅乃得。

    事聞,哀宗欲送其人于有司,乞奴從旁谏曰:“貴畜賤人,豈可宣示四方。

    ”哀宗惡其大讦,又仗之,尋亦悔,賜物慰遣之。

     及哀宗至歸德,馬軍元帥蒲察官奴為變,殺左丞李蹊、參政石盞女魯歡以下從官三百餘人。

    倉皇之際,哀宗不得已,以官奴權參知政事,既為所制,含恨欲誅之未能也。

    及官奴往亳州,珪陰與奉禦吾古孫愛實、納蘭忔答,護衛女奚烈完出、範陳僧、王山兒等謀誅之。

    官奴自亳還,哀宗禦臨漪亭,召參政張天綱及官奴議事。

    官奴入見,珪等即從旁殺之,及其黨阿裡合、白進、習顯。

    及蔡城破,哀宗自缢于幽蘭軒,珪與完顔斜烈、焦春和等皆從死。

     有潘守恒者亦内侍也,素稱知書,南遷後規益甚多。

    及哀宗自蒲城走歸德,道次民家,守恒進栉,曰:“願陛下還宮之日無忘此草廬中,更加儉素,以濟大業。

    ”上聞其言,凄惋咨嗟久之。

     ◎方伎 劉完素從正慶嗣天錫張元素馬貴中武祯子亢李懋胡德新 太史公叙九流,述《日者》、《龜策》、《扁鵲倉公列傳》。

    劉歆校中秘書,以術數、方伎載之《七略》。

    後世史官作《方伎傳》,蓋祖其意焉。

    或曰《素問》、《内經》言天道消長、氣運赢縮,假醫術,托岐黃,以傳其秘奧耳。

    秦人至以《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