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十八 列傳第五十六

關燈


    今利津已不守,遼東道路艱阻,且其意本欲自為使,但托詞耳。

    因而授之,使招集濱、棣之人,通遼東音問,今若不許,宋人或以大軍迫脅,或以官爵招之,将贻後悔。

    ”宣宗以為然,乃以福為本州經略使,仍令自擇副使。

    會福有戰功,遷遙授同知東平府事、權元帥右都監,經略節度如故。

    興定四年,封為滄海公,以清、滄、觀州,鹽山、無棣、樂陵、東光、甯津、吳橋、将陵、阜城、蓚縣隸焉。

     四月,紅襖賊李二太尉寇樂陵,棣州張聚來攻,福皆擊卻之。

    李二複寇鹽山,經略副使張文與戰,李二大敗,擒其統制二人,斬首二千級,獲馬三十匹。

    七月,宋人與紅襖賊入河北,福嬰城固守。

    益都張林、棣州張聚日來攻掠,滄州危蹙,福将南奔,為衆所止,遂納款于張林。

    東平元帥府請讨福,乞益河南步卒七千、騎兵五百,滑、浚、衛州資助刍糧,先定賞格,以待有功。

    朝廷以防秋在近,河南兵不可往,東平兵少,不能獨成功,待至來年春,使東平帥府與高陽公并力讨之,乃止。

     移剌衆家奴,積戰功,累官河間路招撫使,遙授開州刺史,權元帥右都監,賜姓完顔氏。

    興定四年,與張甫俱封。

    衆家奴封河間公,以獻、蠡、安、深州、河間、肅甯、安平、武強、饒陽、六家莊、郎山寨隸焉。

    興定末,所部州縣皆不可守。

    元光元年,移屯信安,本張甫境内。

    張甫因奏:“信安本臣北境,地當沖要,乞權改為府以重之。

    ”诏改信安為鎮安府。

    是歲,與甫合兵,複取河間府及安、蠡、獻三州,與張甫皆遷金紫光祿大夫。

    二年,衆家奴及張甫同保鎮安,各當一面,别遣總領提控孫汝楫、楊壽、提控袁德、李成分保外垣,遂全鎮安。

    未幾,衆家奴奏:“鎮安距迎樂堌海口二百餘裡,實遼東往來之沖。

    高陽公甫有海船在鎮安西北,可募人直抵遼東,以通中外之意。

    若賞不重不足以使人,今拟應募者特遷忠顯校尉,授八品職,仍賞寶泉五千貫。

    如官職已至忠顯八品以上者,遷兩官、升職一等,回日再遷兩官、升職二等。

    ”诏從之。

     武仙,威州人。

    或曰嘗為道士,時人以此呼之。

    貞祐二年,仙率鄉兵保威州西山,附者日衆,诏仙權威州刺史。

    興定元年,破石海于真定,宣差招撫使惟宏請加官賞,真授威州刺史,兼真定府治中,權知真定府事。

    遷洺州防禦使、兼同知真定府事,遙授河平軍節度使。

    興定四年,遷知真定府事,兼經略使,遙領中京留守,權元帥右都監。

    無何,封恒山公,以中山、真定府,沃、冀、威、鎮甯、平定州,抱犢寨,栾城、南宮縣隸焉。

    同時九府,财富兵強恒山最盛。

     是歲,歸順于大元,副史天倪治真定。

    仙兄貴為安國軍節度使,史天祥擊之,貴亦歸順于大元。

    仙與史天倪俱治真定且六年,積不相能,懼天倪圖己,嘗欲南走。

    宣宗聞之,诏樞密院牒招之,仙得牒大喜。

    正大二年,仙賊殺史天倪,複以真定來降。

    天元大将笑乃泬讨仙,仙走。

    閱月,乘夜複入真定,笑乃泬複擊之,仙乃奔汴京。

    五年,召見,哀宗使樞密判官白華導其禮儀,複封為恒山公,置府衛州。

    七年,仙圍上黨,已而大兵至,仙遁歸。

    未幾,衛州被圍,内外不通。

    诏平章政事合達、樞密副使蒲阿救之,徙仙兵屯胡嶺關,扼金州路。

     八年十一月,大元兵涉襄漢,合達、蒲阿駐鄧州,仙由荊子口會鄧州軍。

    天興元年正月丁酉,合達、蒲阿敗績于三峰山,仙從四十餘騎走密縣,趨禦寨,都尉烏林答胡土不納,幾為追騎所得。

    乃舍騎,步登嵩山絕頂清涼寺,謂登封蘭若寨招撫使霍琢僧秀曰:“我豈敢入汴京。

    一旦有急,縛我獻大國矣。

    ”遂走南陽留山,收潰軍得十萬人,屯留山及威遠寨。

    立官府,聚糧食,修器仗,兵勢稍振。

     三月,汴京被圍,哀宗以仙為參知政事、樞密副使,河南行省,诏與鄧州行省思烈合兵入救。

    八月,至密縣東,遇大元大将速不泬兵過之,仙即按軍眉山店,報思烈曰:“阻澗結營待仙至俱進,不然敗矣。

    ”思烈急欲至汴,不聽,行至京水,大兵乘之,不戰而潰。

    仙亦令其軍散走,期會留山,仙至留山,潰軍至者益衆。

    哀宗罷思烈為中京留守,诏仙曰:“思烈不知兵,向使從卿阻澗之策,豈有敗哉。

    軍務一以付卿,日夕以待,戮力一心,以圖後舉。

    ”十一月,遣刑部主事烏古論忽魯召仙,仙不欲行,乃上疏陳利害,請緩三月,生死入援。

     初,思烈至鄭州,承制授宣差總領黃掴三合五朵山一帶行元帥府事、兼行六部尚書。

    及仙還留山,惡三合權盛,改為征行元帥,屯比陽。

    三合怨仙奪其權,乃歸順于大元,大将速不泬署三合守裕州。

    三合乃詐以書約仙取裕州,可以得志。

    仙信之。

    三合乃報大元大将,遣兵夾擊,敗仙于柳河,仙跳走聖朵寨。

     初,沈丘尉曹政承制召兵西山,裕州防禦使李天祥不用命,政斬之以徇。

    仙至聖朵,謂政曰:“何故擅誅吾将?”政曰:“天祥違诏,逗遛不行,政用便宜斬之。

    ”仙怒曰:“今日宣差來起軍,明日宣差來起軍,因此軍卒戰亡殆盡矣。

    自今選甚人來亦不聽,且教兒郎輩山中休息。

    ”又曰:“天祥果有罪,待我來處置,汝何人,辄敢殺之!”政曰:“參政柳河失利,不知存亡,天祥違诏,何為不殺?”仙大怒,叱左右奪政所佩銀牌,令總領楊全械系之。

    會赦,猶囚之,及仙敗,始得釋,與楊全俱降宋。

     是時,哀宗走歸德,遣翰林修撰魏璠間道召仙。

    行至裕州,會仙敗于柳河,璠矯诏招集潰軍以待仙,仙疑璠圖已。

    二年正月,仙閱兵,選鋒尚十萬,璠曰:“主上旦夕西首望公,公不宜久留于此。

    ”仙怒,幾殺璠。

    璠及忽魯剌還歸德,仙乃奏請誅璠,哀宗不聽,以璠為歸德元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