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二 志第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太常博士引太尉至褥位,北向立。
宣徽使奏:“請皇帝搢圭。
”跪捧冊匣授太尉,太尉搢笏,跪受訖,執笏,少東立,宣徽使奏:“請執圭。
”俯伏,興。
舁冊官捧冊匣,中書侍郎奉冊匣置于冊床,樂止。
侍中搢笏,奉寶盝,宮縣樂作,至皇帝褥位前,俯伏,跪,奉置訖,執笏,俯伏,興,退稍西立,東向。
太常博士引太尉至褥位,北向立。
宣徽使奏:“皇帝搢圭。
”跪捧寶盝授太尉,太尉搢笏,跪,受訖,執笏,少東立。
宣徽使奏:“請執圭。
”俯伏,興。
舁寶官捧寶盝,門下侍郎奉置于寶床,樂止。
宣徽使奏:“皇帝再拜。
”典儀贊:“在位官再拜。
”皇帝南向立,宮縣樂作。
太常博士引太尉奉冊寶出,主節者持節前導,冊床在前,寶床次之,樂止。
中書門下侍郎各導于冊寶之前,太尉居其後,至大安門外,太尉以次跪奉冊寶于玉辂中,中書侍郎于辂旁夾侍,所司迎衛如式。
太尉奉冊寶訖,步出通天門外,革車用本品鹵簿,導從如儀,鼓吹不振作。
俟冊寶出大安門,太常卿跪奏稱:“太常卿臣某言,禮畢。
”奏訖,俯伏,興,前導皇帝升自東階,登歌樂作,還大安殿後幄次,樂止。
侍中跪奏:“解嚴。
”乘輿還内,侍衛如來儀。
十月一日,攝太尉特進平章政事兼太子太師定國公臣完顔宗憲率百官赴衍慶宮行禮。
前一日,設冊寶幄次于聖武殿門外,西向。
其日質明,太常寺官率所屬,于聖武殿設神禦床案,宣徽院排備茶酒果、時馔、茶食、香花等,并如太祖皇帝忌辰供備之數。
大樂署設登歌之樂于殿上前楹間稍南,北向。
迎衛冊寶至衍慶宮門外,中書門下侍郎各奉冊寶降币,各置于床。
太尉至門外降車,率中書令以下導從,赴聖武殿門外幄次,奉安如式。
其儀仗兵士并退。
次引文武百官各服其服,以次就位。
大樂令率工人就位,禮直官亦先就位。
應執事者并先入殿庭北向立,禮直官贊:“再拜。
”訖,升殿。
次引太尉就東階下褥位西向立,禮直官贊:“拜。
”在位官俱再拜。
禮直官曰:“有司謹具,請行事。
”禮直官贊:“拜。
”在位官俱再拜,訖,引太尉詣罍洗盥手,升殿,詣神座前,搢笏,跪,三上香,樂作,奠茶、奠酒,訖,執笏,俯伏,興,樂止。
太尉再拜,訖,還位少立。
次引太尉出,率中書門下侍郎等,奉冊寶床入自殿門,中書令侍中等并導從,登歌樂作,冊寶床至殿庭,列于西階之下,承以席褥,樂止。
太尉以下各就面北褥位立定,禮直官贊:“拜。
”在位官俱再拜,訖,太尉率中書令侍郎奉冊匣升殿,登歌樂作,至殿上,冊匣置于食案之前,仍設褥位,樂止。
次引太尉詣神位前,俯伏,跪,稱:“攝太尉臣某言,謹上加尊谥冊,寶。
”奏訖,俯伏,興,稍西立。
次引中書令立于冊匣南,舉冊官舉冊,中書令俯伏,跪讀冊,訖,俯伏,興。
中書令奉冊匣降自西階,置于床,登歌樂作,置訖,樂止。
次引侍中門下侍郎奉寶盝升殿,樂作,置于食案之前。
仍設褥位,樂止。
舉寶官舉寶盝,侍中俯伏,跪讀寶,訖,俯伏,興。
侍中奉寶盝降自西階,置于床,登歌樂作,置訖,樂止。
太尉詣殿門外褥位,再拜,訖,太尉而下俱降階,以次就位。
禮直官贊:“拜。
”在位官皆再拜,訖,以次出。
寺官、署官率拱衛直,舁冊寶床置于冊寶殿,各退。
次日,百官稱賀如常儀。
大定十九年,奉上孝成皇帝谥号。
元年十一月十六日,诏曰:“前君乃太祖之長孫,受太宗之遺命,嗣膺神器,十有五年。
垂拱仰成,委任勳戚,廢齊國以省徭賦,柔宋人而息兵戈,世格泰和,俗跻仁壽,混車書于南北,一尉候于東西。
晚雖淫刑,幾于恣意,冤施弟後,戮及良工,虐不及民,事猶可谏,過之至此,古或有焉。
右丞相岐國王亮不務弼諧,反行篡弑,妄加黜廢,抑損徽稱。
遠近傷嗟,神人憤怒,天方悔禍,朕乃繼興,受天下之樂推,居域中之有大。
将撥亂而反正,務在革非。
期事亡以如存,聿思盡禮。
宜上谥号曰闵宗武靈皇帝。
”十八年,有司言:“本朝祖宗尊谥或十八字,或十四字,或十二字,或四字。
今拟增上闵宗尊谥曰弘基缵武莊靖孝成皇帝,仍加谥悼皇後曰悼平皇後。
”又言:“大定三年追尊睿宗皇帝禮儀,大安殿前立黃麾仗一千人,應天門外行仗二千人,皇帝服通天冠、绛紗袍,随冊寶降自西階,搢圭,跪,捧冊寶授太尉。
今拟大安殿行禮,及依唐、周典故,降階捧冊寶授太尉。
所有冠冕儀仗拟依已行禮例。
”上命儀仗人數約量減之,餘略同前儀。
明年四月十日,奉上冊寶,升祔太廟。
二十六年,敕再議闵宗廟号,禮官拟上“襄、威、敬、定、桓、烈、熙”七字,奉旨用“熙”字,乃以明年四月一日,遣官奏告太廟及闵宗本室,易新廟号。
大定二十九年四月乙醜,谥大行皇帝曰光天興運文德武功聖明仁孝皇帝,廟号世宗。
五月丙午,以祔廟禮成,大赦。
大定二十九年五月甲午,上皇考尊谥曰體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廟号顯宗。
大定元年二月丁卯,谥大行皇帝曰憲天光運仁文義武神聖英孝皇帝,廟号章宗。
正大元年正月戊戌,谥大行皇帝曰繼天興統述道勤仁英武聖孝皇帝,廟号宣宗。
宣徽使奏:“請皇帝搢圭。
”跪捧冊匣授太尉,太尉搢笏,跪受訖,執笏,少東立,宣徽使奏:“請執圭。
”俯伏,興。
舁冊官捧冊匣,中書侍郎奉冊匣置于冊床,樂止。
侍中搢笏,奉寶盝,宮縣樂作,至皇帝褥位前,俯伏,跪,奉置訖,執笏,俯伏,興,退稍西立,東向。
太常博士引太尉至褥位,北向立。
宣徽使奏:“皇帝搢圭。
”跪捧寶盝授太尉,太尉搢笏,跪,受訖,執笏,少東立。
宣徽使奏:“請執圭。
”俯伏,興。
舁寶官捧寶盝,門下侍郎奉置于寶床,樂止。
宣徽使奏:“皇帝再拜。
”典儀贊:“在位官再拜。
”皇帝南向立,宮縣樂作。
太常博士引太尉奉冊寶出,主節者持節前導,冊床在前,寶床次之,樂止。
中書門下侍郎各導于冊寶之前,太尉居其後,至大安門外,太尉以次跪奉冊寶于玉辂中,中書侍郎于辂旁夾侍,所司迎衛如式。
太尉奉冊寶訖,步出通天門外,革車用本品鹵簿,導從如儀,鼓吹不振作。
俟冊寶出大安門,太常卿跪奏稱:“太常卿臣某言,禮畢。
”奏訖,俯伏,興,前導皇帝升自東階,登歌樂作,還大安殿後幄次,樂止。
侍中跪奏:“解嚴。
”乘輿還内,侍衛如來儀。
十月一日,攝太尉特進平章政事兼太子太師定國公臣完顔宗憲率百官赴衍慶宮行禮。
前一日,設冊寶幄次于聖武殿門外,西向。
其日質明,太常寺官率所屬,于聖武殿設神禦床案,宣徽院排備茶酒果、時馔、茶食、香花等,并如太祖皇帝忌辰供備之數。
大樂署設登歌之樂于殿上前楹間稍南,北向。
迎衛冊寶至衍慶宮門外,中書門下侍郎各奉冊寶降币,各置于床。
太尉至門外降車,率中書令以下導從,赴聖武殿門外幄次,奉安如式。
其儀仗兵士并退。
次引文武百官各服其服,以次就位。
大樂令率工人就位,禮直官亦先就位。
應執事者并先入殿庭北向立,禮直官贊:“再拜。
”訖,升殿。
次引太尉就東階下褥位西向立,禮直官贊:“拜。
”在位官俱再拜。
禮直官曰:“有司謹具,請行事。
”禮直官贊:“拜。
”在位官俱再拜,訖,引太尉詣罍洗盥手,升殿,詣神座前,搢笏,跪,三上香,樂作,奠茶、奠酒,訖,執笏,俯伏,興,樂止。
太尉再拜,訖,還位少立。
次引太尉出,率中書門下侍郎等,奉冊寶床入自殿門,中書令侍中等并導從,登歌樂作,冊寶床至殿庭,列于西階之下,承以席褥,樂止。
太尉以下各就面北褥位立定,禮直官贊:“拜。
”在位官俱再拜,訖,太尉率中書令侍郎奉冊匣升殿,登歌樂作,至殿上,冊匣置于食案之前,仍設褥位,樂止。
次引太尉詣神位前,俯伏,跪,稱:“攝太尉臣某言,謹上加尊谥冊,寶。
”奏訖,俯伏,興,稍西立。
次引中書令立于冊匣南,舉冊官舉冊,中書令俯伏,跪讀冊,訖,俯伏,興。
中書令奉冊匣降自西階,置于床,登歌樂作,置訖,樂止。
次引侍中門下侍郎奉寶盝升殿,樂作,置于食案之前。
仍設褥位,樂止。
舉寶官舉寶盝,侍中俯伏,跪讀寶,訖,俯伏,興。
侍中奉寶盝降自西階,置于床,登歌樂作,置訖,樂止。
太尉詣殿門外褥位,再拜,訖,太尉而下俱降階,以次就位。
禮直官贊:“拜。
”在位官皆再拜,訖,以次出。
寺官、署官率拱衛直,舁冊寶床置于冊寶殿,各退。
次日,百官稱賀如常儀。
大定十九年,奉上孝成皇帝谥号。
元年十一月十六日,诏曰:“前君乃太祖之長孫,受太宗之遺命,嗣膺神器,十有五年。
垂拱仰成,委任勳戚,廢齊國以省徭賦,柔宋人而息兵戈,世格泰和,俗跻仁壽,混車書于南北,一尉候于東西。
晚雖淫刑,幾于恣意,冤施弟後,戮及良工,虐不及民,事猶可谏,過之至此,古或有焉。
右丞相岐國王亮不務弼諧,反行篡弑,妄加黜廢,抑損徽稱。
遠近傷嗟,神人憤怒,天方悔禍,朕乃繼興,受天下之樂推,居域中之有大。
将撥亂而反正,務在革非。
期事亡以如存,聿思盡禮。
宜上谥号曰闵宗武靈皇帝。
”十八年,有司言:“本朝祖宗尊谥或十八字,或十四字,或十二字,或四字。
今拟增上闵宗尊谥曰弘基缵武莊靖孝成皇帝,仍加谥悼皇後曰悼平皇後。
”又言:“大定三年追尊睿宗皇帝禮儀,大安殿前立黃麾仗一千人,應天門外行仗二千人,皇帝服通天冠、绛紗袍,随冊寶降自西階,搢圭,跪,捧冊寶授太尉。
今拟大安殿行禮,及依唐、周典故,降階捧冊寶授太尉。
所有冠冕儀仗拟依已行禮例。
”上命儀仗人數約量減之,餘略同前儀。
明年四月十日,奉上冊寶,升祔太廟。
二十六年,敕再議闵宗廟号,禮官拟上“襄、威、敬、定、桓、烈、熙”七字,奉旨用“熙”字,乃以明年四月一日,遣官奏告太廟及闵宗本室,易新廟号。
大定二十九年四月乙醜,谥大行皇帝曰光天興運文德武功聖明仁孝皇帝,廟号世宗。
五月丙午,以祔廟禮成,大赦。
大定二十九年五月甲午,上皇考尊谥曰體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廟号顯宗。
大定元年二月丁卯,谥大行皇帝曰憲天光運仁文義武神聖英孝皇帝,廟号章宗。
正大元年正月戊戌,谥大行皇帝曰繼天興統述道勤仁英武聖孝皇帝,廟号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