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 志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
及緻齋之日,通事舍人引文武五品以上官,陪位如式。
諸侍衛之官,各服其器服,并結佩,俱詣閣奉迎。
上水二刻,侍中版奏“外辦”。
皇帝服衮冕,結佩,乘輿出,警跸、侍衛如常儀。
皇帝即禦座,東向坐。
通事舍人承傳,殿上下俱拜,訖,西面,贊“各祗候”。
一刻頃,侍中跪奏:“臣某言,請降就齋。
”俛伏,興,還侍位。
皇帝降座,入室,群官皆退。
諸執事官皆宿于正寝,治事如故,不吊喪問疾,不判署刑殺文字,不決罰罪人,不與穢惡事。
緻齋日,惟祀事則行,餘悉禁。
已齋而阙者,通攝行事。
陳設:前祀五日,儀鸾、尚舍陳設齋宮。
有司設扈從侍衛次于宮東西。
又設陪祀親王次宮東稍南,西向北上,宗室子孫位于其後。
又設司徒亞終獻行事執事官次于壇南外濆門之西,東向北上,重行異位。
又設天名房,在壇南外濆門之東,西向。
大禮使次于其後,皆西向。
又設席大屋于壇外西北,駐車辂以備風雪。
祀前三日,尚舍設大次于東濆外門内道北,南向。
又設小次于壇下卯陛之北,南向。
有司設馔幔于東濆中門之北,南向。
設兵衛,各服其器服,守衛濆門,每門二人。
郊社令帥其屬,埽除壇之上下及濆之内外。
乃為燎位,在南中濆東門之東,壇之巳位。
又為瘗坎,在中濆内戌位。
祀前二日,太樂令帥其屬,設登歌之樂于壇上稍南,北向。
玉磬在午陛之西,金鐘在午陛之東,柷一在鐘前稍北,敔一在磬前稍北,東西相向,歌工次之,餘工各位于縣後。
琴瑟在前,匏竹在後,于壇下第一等上,皆重行異位,北向。
又設宮縣樂南濆外門之外,八佾二舞表于樂前。
又設《采茨》樂于應天門前。
祀前一日,奉禮郎升設皇帝版位于壇上辰巳之間,北向。
又設皇帝飲福位于其左稍卻,北向。
又帥禮直官設亞終獻位于卯陛之東北,西向北上。
司徒位于卯陛之東,道南西向。
禮部尚書、太常卿、光祿卿、禮部侍郎位各次之,太常丞、光祿丞又次之。
又設大禮使位于小次之左少卻,西向。
又設分獻官、司天監、讀冊中書侍郎位于中濆門道北,西向。
郊社令、廪犧令、太官令、良醞令位于其後。
又設郊社丞、太祝、奉禮郎以下諸執事官位于其後,皆西向,重行異位。
又設從祀文武群官一品至五品位于中濆門内道南,西向,皆重行立。
又設助奠祝史齋郎位于東濆門外道北,西向。
又設陪祀皇族于道南,西向。
六品至九品從祀群官,又于其南,皆西向,重行異位,各依其品。
又設監祭禦史二員,一員在午陛之西南,一員在子陛之西北,皆東向。
又設監禮博士二員,一員在午陛之東南,一員在子陛之東北,皆西向。
又設太樂令位于樂虡之間稍東,西向。
協律郎位于樂虡之西,東向。
又設奉禮郎位于壇南稍東,西向。
贊者次之。
司尊位于酌尊所,俱北向。
又設牲榜于外濆東門之外,西向。
馔榜于其北稍西,南向。
牲榜之東,牲位。
太史、太祝各位于牲後,俱西向。
又設禮部尚書、太常卿、光祿卿位于牲榜南稍北,西向。
太常丞、光祿丞、太官令位于其後。
監祭禦史、監禮博士于禮部尚書位之西稍卻,北向。
廪犧令位在牲位西南,北向。
又陳禮馔于榜之前案上。
未後三刻,陳馔之時,又設禮部尚書、太常卿、光祿卿位于案前稍東,北上,西向。
太常丞、光祿丞、太官令位于其後,西向。
又設監祭禦史、監禮博士位于案前稍西,北上,東向。
又設異寶嘉瑞位于宮縣西北,太府少監位于寶後。
諸州歲貢位于宮縣東北,戶部郎中位于其後。
天子八寶位于宮縣西南,符寶郎八員各于寶後。
伐國毀寶位于宮縣東南,少府少監位于其後。
又設大樂令位于宮縣之北稍東,協律郎二在大樂令南,東西相向。
司天監,未後二刻,同郊社令升設昊天上帝、皇地祗神座于壇上北方南向,地祗位在東稍卻,席皆以藁稭。
太祖配位座于東方西向,席以蒲越。
五方帝、日、月、神州地祗、天皇大帝、北極神座于壇上第一等,席皆藁稭,内官五十四座、五神、五官、嶽鎮海渎二十九座于壇上第二等,中官一百五十有八座、昆侖、山林川澤二十一座于壇上第三等,外官一百六座、丘陵墳衍原隰三十座于内濆之内,衆星三百六十座在内濆之外,席皆以莞。
神座版各設于座首。
又設禮神玉。
俟告潔畢,權徹去壇上及第一等神位,祀日醜前五刻重設。
奉禮郎同司尊及執事者設天、地、配位各左十有一笾,右十有一豆,俱為三行。
登三在笾豆間。
簠一簋一于登前,簠在左,簋在右。
各于神座前藉以席。
又設天、地位太尊各二、著尊各二、犧尊各二,山罍各二,壇上東南隅配位著尊二、犧尊二、象奠二,在天、地位酒尊之東,俱北向西上,皆有坫,加勺、幂,為酌尊所。
又天、地位象尊各二、壺尊各二、山罍各四,在壇下午陛之南,北向西上。
配位壺尊二、山罍四在酉
及緻齋之日,通事舍人引文武五品以上官,陪位如式。
諸侍衛之官,各服其器服,并結佩,俱詣閣奉迎。
上水二刻,侍中版奏“外辦”。
皇帝服衮冕,結佩,乘輿出,警跸、侍衛如常儀。
皇帝即禦座,東向坐。
通事舍人承傳,殿上下俱拜,訖,西面,贊“各祗候”。
一刻頃,侍中跪奏:“臣某言,請降就齋。
”俛伏,興,還侍位。
皇帝降座,入室,群官皆退。
諸執事官皆宿于正寝,治事如故,不吊喪問疾,不判署刑殺文字,不決罰罪人,不與穢惡事。
緻齋日,惟祀事則行,餘悉禁。
已齋而阙者,通攝行事。
陳設:前祀五日,儀鸾、尚舍陳設齋宮。
有司設扈從侍衛次于宮東西。
又設陪祀親王次宮東稍南,西向北上,宗室子孫位于其後。
又設司徒亞終獻行事執事官次于壇南外濆門之西,東向北上,重行異位。
又設天名房,在壇南外濆門之東,西向。
大禮使次于其後,皆西向。
又設席大屋于壇外西北,駐車辂以備風雪。
祀前三日,尚舍設大次于東濆外門内道北,南向。
又設小次于壇下卯陛之北,南向。
有司設馔幔于東濆中門之北,南向。
設兵衛,各服其器服,守衛濆門,每門二人。
郊社令帥其屬,埽除壇之上下及濆之内外。
乃為燎位,在南中濆東門之東,壇之巳位。
又為瘗坎,在中濆内戌位。
祀前二日,太樂令帥其屬,設登歌之樂于壇上稍南,北向。
玉磬在午陛之西,金鐘在午陛之東,柷一在鐘前稍北,敔一在磬前稍北,東西相向,歌工次之,餘工各位于縣後。
琴瑟在前,匏竹在後,于壇下第一等上,皆重行異位,北向。
又設宮縣樂南濆外門之外,八佾二舞表于樂前。
又設《采茨》樂于應天門前。
祀前一日,奉禮郎升設皇帝版位于壇上辰巳之間,北向。
又設皇帝飲福位于其左稍卻,北向。
又帥禮直官設亞終獻位于卯陛之東北,西向北上。
司徒位于卯陛之東,道南西向。
禮部尚書、太常卿、光祿卿、禮部侍郎位各次之,太常丞、光祿丞又次之。
又設大禮使位于小次之左少卻,西向。
又設分獻官、司天監、讀冊中書侍郎位于中濆門道北,西向。
郊社令、廪犧令、太官令、良醞令位于其後。
又設郊社丞、太祝、奉禮郎以下諸執事官位于其後,皆西向,重行異位。
又設從祀文武群官一品至五品位于中濆門内道南,西向,皆重行立。
又設助奠祝史齋郎位于東濆門外道北,西向。
又設陪祀皇族于道南,西向。
六品至九品從祀群官,又于其南,皆西向,重行異位,各依其品。
又設監祭禦史二員,一員在午陛之西南,一員在子陛之西北,皆東向。
又設監禮博士二員,一員在午陛之東南,一員在子陛之東北,皆西向。
又設太樂令位于樂虡之間稍東,西向。
協律郎位于樂虡之西,東向。
又設奉禮郎位于壇南稍東,西向。
贊者次之。
司尊位于酌尊所,俱北向。
又設牲榜于外濆東門之外,西向。
馔榜于其北稍西,南向。
牲榜之東,牲位。
太史、太祝各位于牲後,俱西向。
又設禮部尚書、太常卿、光祿卿位于牲榜南稍北,西向。
太常丞、光祿丞、太官令位于其後。
監祭禦史、監禮博士于禮部尚書位之西稍卻,北向。
廪犧令位在牲位西南,北向。
又陳禮馔于榜之前案上。
未後三刻,陳馔之時,又設禮部尚書、太常卿、光祿卿位于案前稍東,北上,西向。
太常丞、光祿丞、太官令位于其後,西向。
又設監祭禦史、監禮博士位于案前稍西,北上,東向。
又設異寶嘉瑞位于宮縣西北,太府少監位于寶後。
諸州歲貢位于宮縣東北,戶部郎中位于其後。
天子八寶位于宮縣西南,符寶郎八員各于寶後。
伐國毀寶位于宮縣東南,少府少監位于其後。
又設大樂令位于宮縣之北稍東,協律郎二在大樂令南,東西相向。
司天監,未後二刻,同郊社令升設昊天上帝、皇地祗神座于壇上北方南向,地祗位在東稍卻,席皆以藁稭。
太祖配位座于東方西向,席以蒲越。
五方帝、日、月、神州地祗、天皇大帝、北極神座于壇上第一等,席皆藁稭,内官五十四座、五神、五官、嶽鎮海渎二十九座于壇上第二等,中官一百五十有八座、昆侖、山林川澤二十一座于壇上第三等,外官一百六座、丘陵墳衍原隰三十座于内濆之内,衆星三百六十座在内濆之外,席皆以莞。
神座版各設于座首。
又設禮神玉。
俟告潔畢,權徹去壇上及第一等神位,祀日醜前五刻重設。
奉禮郎同司尊及執事者設天、地、配位各左十有一笾,右十有一豆,俱為三行。
登三在笾豆間。
簠一簋一于登前,簠在左,簋在右。
各于神座前藉以席。
又設天、地位太尊各二、著尊各二、犧尊各二,山罍各二,壇上東南隅配位著尊二、犧尊二、象奠二,在天、地位酒尊之東,俱北向西上,皆有坫,加勺、幂,為酌尊所。
又天、地位象尊各二、壺尊各二、山罍各四,在壇下午陛之南,北向西上。
配位壺尊二、山罍四在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