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志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戶八萬二千三百三。
縣三、鎮九: 厭次鎮五(清河、歸化、達多、永利、脂角。
) 陽信(有黃河、鈎盤河。
)鎮二(欽風、西界。
) 商河(有黃河、馬頰河、商河。
)鎮二(歸仁、官口。
) 濟南府,散,上。
宋齊州濟南郡。
初置興德軍節度使,後置尹,置山東東西路提刑司。
戶三十萬八千四百六十九。
縣七、鎮二十九: 曆城鎮六(盤水、中宮、老僧口、上洛口、王舍人店、遙牆。
) 臨邑鎮三(新鎮、安肅、新市。
) 齊河鎮三(晏城、劉宏、新孫耿。
) 章丘(有長白山、東陵山、百脈水、楊緒水。
)鎮四(普濟、延安、臨濟、明水。
) 禹城(有黃河、濟河、淇河、氵?水。
)鎮三(新安、仁水寨、黎濟寨。
) 長清(劇。
有磨笄山、隔馬山、黃河、清水。
)鎮六(赤莊、莒鎮、李家莊、歸德、豐濟、陰河。
) 濟陽 鎮四(回河、曲堤、舊孫耿、仁豐。
) 淄州,中,刺史。
宋淄川郡軍。
戶一十二萬八千六百二十二。
縣四、鎮六: 淄川(倚。
有幹山、夾谷山、商山、淄水。
)鎮三(金嶺、張店、顔神店。
) 長山(有長白山、栗水。
) 鄒平(有系河、濟河。
)鎮三(淄鄉、齊東、孫家嶺。
舊有緌店鎮,後廢。
) 高苑(有濟河。
) 萊州,上,定海軍節度。
宋軍萊郡。
戶八萬六千六百一十五。
縣五、鎮一: 掖(倚。
有三山、夜居山、掖水。
) 萊陽(有高麗山、七子山。
)鎮一(衡村。
舊有海倉、西由、移風三鎮。
) 即墨(有牢山、不其山、天室山、沽水、曲裡鹽場。
) 膠水 招遠 登州,中,刺史。
宋東牟郡。
戶五萬五千九百一十三。
縣四、鎮二: 蓬萊(有巨風鹽場。
) 福山 鎮一(孫大川。
) 黃(有萊山、蹲狗山。
)鎮一(馬停。
) 栖霞 甯海州,刺史。
本甯海軍,大定二十二年升為州。
戶六萬一千九百三十三。
縣二、鎮二: 牟平(有東牟山、之罘山、清陽水。
)鎮一(湯泉。
) 文登(劇。
有文登山、成山、昌陽山。
)鎮一(溫水。
) 山東西路,府一,領節鎮二,防禦二,刺郡五。
東平府,上,天平軍節度。
宋東平郡,舊郓州,後以府尹兼總管,置轉運司。
(産天麻、全蠍、阿膠、薄荷、防風、絲、綿、绫、錦、絹。
)戶一十萬八千四十六。
縣六、鎮十九: 須城(有梁山、濟水、清河。
) 東阿(有吾山、谷城山、黃河、阿井。
)鎮五(景德、木仁、關山、銅城、陽劉。
) 陽谷(有黃河、碻磝津。
)鎮二(樂安、定水。
) 汶上(本名中都、貞元元年更為汶陽,泰和八年更今名。
有汶水,大野陂。
)鎮一(柴城。
) 壽張(大定七年河水壞城,遷于竹口鎮,十九年複舊治)鎮一(竹口。
) 平陰(有郁蔥山、鸱夷山。
)鎮九(但歡、安甯、甯鄉、翔鸾、固留、滑口、廣裡、石橫、澄空、傅家岸。
) 濟州,中刺史。
宋濟陽郡。
舊治钜野,天德二年徙治任城縣,分钜野之民隸嘉祥、郓城、金鄉三縣。
戶四萬四百八十四。
縣四、鎮二: 任城(倚。
有承注山、泗水、新河。
)鎮一(魯橋。
) 金鄉(有桓溝。
)鎮一(昌邑。
) 嘉祥(舊有合來、山口二鎮,後廢。
) 郓城(大定六年五月徙治盤溝村以避河決。
有馬頰河、濮水。
) 徐州,下,武甯軍節度使。
宋彭城郡,貞祐三年九月改隸河南路。
戶四萬四千六百八十九。
縣三、鎮五: 彭城(倚。
有九裡山、赭土山、泗水、猴水、沛澤。
)鎮三(呂梁、利國、卞唐。
又有厥堌鎮,元光二年升為永固縣。
) 蕭(有綏輿山、丁公山、古汴渠。
)鎮二(白土、安民。
舊有晉城、雙溝二鎮。
) 豐(有泡水、大澤。
) 邳州,中,刺史。
宋淮陽軍,貞祐三年九月改隸河南路。
戶二萬七千二百三十二。
縣三: 下邳(有峄陽山,磬石山、艾山、沂水、泗水、沭水、睢水。
) 蘭陵(本承縣,明昌六年更名。
貞祐四年三月徙治土婁村。
) 宿遷(元光二年四月廢。
有泗水、汜水。
) 滕州,上,刺史。
本宋滕陽軍,大定二十二年升為滕陽州,二十四年更今名。
貞祐三年九月為兖州支郡。
戶四萬九千九。
縣三、鎮一: 滕(舊名滕陽,大定二十四年更。
有桃山、抱犒山、漷水。
) 沛(有微山、泗水、泡水、漷水。
)鎮一(陶陽。
) 鄒(宋隸泰甯軍。
有峄山、凫山、泗水、漷水。
) 博州,上防禦。
宋博平郡。
戶八萬八千四十六。
縣五、鎮十一: 聊城(倚。
有茌山、黃河、金沙水。
)鎮二(王館、武水。
) 堂邑鎮二(回河、侯固。
) 博平(有漯河。
)鎮一(博平。
) 茌平 鎮二(廣平、興利。
) 高唐(有黃河、鳴犢溝。
)鎮四(固河、齊城、靈城、夾灘。
) 兖州,中,泰軍節度使。
宋襲慶府魯郡。
舊名泰甯軍,大定十九年更。
戶五萬九十九。
縣四: 嵫陽(本瑕丘。
) 曲阜(宋名仙源。
有防山、曲阜山,泗、洙、沂水。
) 泗水(有陪尾山、尼丘山、泗水、洙水。
) 甯陽(舊名龔縣,大定二十九年以避顯宗諱改。
) 泰安州,上,刺史。
本泰安軍,大定二十二年升。
戶三萬一千四百三十五。
縣三、鎮二: 奉符(倚。
有泰山,社首山、龜山、徂徕山、亭亭山。
有汶水、梁水。
)鎮二(太平、靜封。
) 萊蕪(有肅然山、安期山、赢汶水、牟汶水。
) 新泰 德州,上,防禦。
宋平原郡軍。
戶一萬五千五十三。
縣三、鎮七: 安德(有鬲津河。
)鎮四(磁博、向化、盤河、德安。
) 平原(有金河。
)鎮一(水務。
) 德平鎮二(懷仁、孔家鎮。
) 曹州,中,刺史。
宋興仁府濟陰郡彰信軍。
本隸南京,泰和八年來屬。
大定八年城為河所沒,遷州治于古乘氏縣。
戶一萬二千六百七十七。
縣三、鎮一: 濟陰(倚。
有曹南山、定濮岡、左山、祝丘、荷水、氾水、飨城、鄸城。
)鎮一(濮水。
) 定陶(本宋廣濟軍,熙甯間廢為定陶縣。
城中有梁王台。
有{髟方}山、獨孤山。
) 東明(初隸南京,後避河患,徙河北冤句故地。
後以故縣為蘭陽、儀封,有舊東明城。
)
縣三、鎮九: 厭次鎮五(清河、歸化、達多、永利、脂角。
) 陽信(有黃河、鈎盤河。
)鎮二(欽風、西界。
) 商河(有黃河、馬頰河、商河。
)鎮二(歸仁、官口。
) 濟南府,散,上。
宋齊州濟南郡。
初置興德軍節度使,後置尹,置山東東西路提刑司。
戶三十萬八千四百六十九。
縣七、鎮二十九: 曆城鎮六(盤水、中宮、老僧口、上洛口、王舍人店、遙牆。
) 臨邑鎮三(新鎮、安肅、新市。
) 齊河鎮三(晏城、劉宏、新孫耿。
) 章丘(有長白山、東陵山、百脈水、楊緒水。
)鎮四(普濟、延安、臨濟、明水。
) 禹城(有黃河、濟河、淇河、氵?水。
)鎮三(新安、仁水寨、黎濟寨。
) 長清(劇。
有磨笄山、隔馬山、黃河、清水。
)鎮六(赤莊、莒鎮、李家莊、歸德、豐濟、陰河。
) 濟陽 鎮四(回河、曲堤、舊孫耿、仁豐。
) 淄州,中,刺史。
宋淄川郡軍。
戶一十二萬八千六百二十二。
縣四、鎮六: 淄川(倚。
有幹山、夾谷山、商山、淄水。
)鎮三(金嶺、張店、顔神店。
) 長山(有長白山、栗水。
) 鄒平(有系河、濟河。
)鎮三(淄鄉、齊東、孫家嶺。
舊有緌店鎮,後廢。
) 高苑(有濟河。
) 萊州,上,定海軍節度。
宋軍萊郡。
戶八萬六千六百一十五。
縣五、鎮一: 掖(倚。
有三山、夜居山、掖水。
) 萊陽(有高麗山、七子山。
)鎮一(衡村。
舊有海倉、西由、移風三鎮。
) 即墨(有牢山、不其山、天室山、沽水、曲裡鹽場。
) 膠水 招遠 登州,中,刺史。
宋東牟郡。
戶五萬五千九百一十三。
縣四、鎮二: 蓬萊(有巨風鹽場。
) 福山 鎮一(孫大川。
) 黃(有萊山、蹲狗山。
)鎮一(馬停。
) 栖霞 甯海州,刺史。
本甯海軍,大定二十二年升為州。
戶六萬一千九百三十三。
縣二、鎮二: 牟平(有東牟山、之罘山、清陽水。
)鎮一(湯泉。
) 文登(劇。
有文登山、成山、昌陽山。
)鎮一(溫水。
) 山東西路,府一,領節鎮二,防禦二,刺郡五。
東平府,上,天平軍節度。
宋東平郡,舊郓州,後以府尹兼總管,置轉運司。
(産天麻、全蠍、阿膠、薄荷、防風、絲、綿、绫、錦、絹。
)戶一十萬八千四十六。
縣六、鎮十九: 須城(有梁山、濟水、清河。
) 東阿(有吾山、谷城山、黃河、阿井。
)鎮五(景德、木仁、關山、銅城、陽劉。
) 陽谷(有黃河、碻磝津。
)鎮二(樂安、定水。
) 汶上(本名中都、貞元元年更為汶陽,泰和八年更今名。
有汶水,大野陂。
)鎮一(柴城。
) 壽張(大定七年河水壞城,遷于竹口鎮,十九年複舊治)鎮一(竹口。
) 平陰(有郁蔥山、鸱夷山。
)鎮九(但歡、安甯、甯鄉、翔鸾、固留、滑口、廣裡、石橫、澄空、傅家岸。
) 濟州,中刺史。
宋濟陽郡。
舊治钜野,天德二年徙治任城縣,分钜野之民隸嘉祥、郓城、金鄉三縣。
戶四萬四百八十四。
縣四、鎮二: 任城(倚。
有承注山、泗水、新河。
)鎮一(魯橋。
) 金鄉(有桓溝。
)鎮一(昌邑。
) 嘉祥(舊有合來、山口二鎮,後廢。
) 郓城(大定六年五月徙治盤溝村以避河決。
有馬頰河、濮水。
) 徐州,下,武甯軍節度使。
宋彭城郡,貞祐三年九月改隸河南路。
戶四萬四千六百八十九。
縣三、鎮五: 彭城(倚。
有九裡山、赭土山、泗水、猴水、沛澤。
)鎮三(呂梁、利國、卞唐。
又有厥堌鎮,元光二年升為永固縣。
) 蕭(有綏輿山、丁公山、古汴渠。
)鎮二(白土、安民。
舊有晉城、雙溝二鎮。
) 豐(有泡水、大澤。
) 邳州,中,刺史。
宋淮陽軍,貞祐三年九月改隸河南路。
戶二萬七千二百三十二。
縣三: 下邳(有峄陽山,磬石山、艾山、沂水、泗水、沭水、睢水。
) 蘭陵(本承縣,明昌六年更名。
貞祐四年三月徙治土婁村。
) 宿遷(元光二年四月廢。
有泗水、汜水。
) 滕州,上,刺史。
本宋滕陽軍,大定二十二年升為滕陽州,二十四年更今名。
貞祐三年九月為兖州支郡。
戶四萬九千九。
縣三、鎮一: 滕(舊名滕陽,大定二十四年更。
有桃山、抱犒山、漷水。
) 沛(有微山、泗水、泡水、漷水。
)鎮一(陶陽。
) 鄒(宋隸泰甯軍。
有峄山、凫山、泗水、漷水。
) 博州,上防禦。
宋博平郡。
戶八萬八千四十六。
縣五、鎮十一: 聊城(倚。
有茌山、黃河、金沙水。
)鎮二(王館、武水。
) 堂邑鎮二(回河、侯固。
) 博平(有漯河。
)鎮一(博平。
) 茌平 鎮二(廣平、興利。
) 高唐(有黃河、鳴犢溝。
)鎮四(固河、齊城、靈城、夾灘。
) 兖州,中,泰軍節度使。
宋襲慶府魯郡。
舊名泰甯軍,大定十九年更。
戶五萬九十九。
縣四: 嵫陽(本瑕丘。
) 曲阜(宋名仙源。
有防山、曲阜山,泗、洙、沂水。
) 泗水(有陪尾山、尼丘山、泗水、洙水。
) 甯陽(舊名龔縣,大定二十九年以避顯宗諱改。
) 泰安州,上,刺史。
本泰安軍,大定二十二年升。
戶三萬一千四百三十五。
縣三、鎮二: 奉符(倚。
有泰山,社首山、龜山、徂徕山、亭亭山。
有汶水、梁水。
)鎮二(太平、靜封。
) 萊蕪(有肅然山、安期山、赢汶水、牟汶水。
) 新泰 德州,上,防禦。
宋平原郡軍。
戶一萬五千五十三。
縣三、鎮七: 安德(有鬲津河。
)鎮四(磁博、向化、盤河、德安。
) 平原(有金河。
)鎮一(水務。
) 德平鎮二(懷仁、孔家鎮。
) 曹州,中,刺史。
宋興仁府濟陰郡彰信軍。
本隸南京,泰和八年來屬。
大定八年城為河所沒,遷州治于古乘氏縣。
戶一萬二千六百七十七。
縣三、鎮一: 濟陰(倚。
有曹南山、定濮岡、左山、祝丘、荷水、氾水、飨城、鄸城。
)鎮一(濮水。
) 定陶(本宋廣濟軍,熙甯間廢為定陶縣。
城中有梁王台。
有{髟方}山、獨孤山。
) 東明(初隸南京,後避河患,徙河北冤句故地。
後以故縣為蘭陽、儀封,有舊東明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