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本紀第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東路、山東西路、衛州旱災。
十二月,夏國王李遵顼謝封冊。
至甯元年正月,赈河東陝西饑。
二月,诏撫谕遼東。
知大名府事烏古論誼謀不軌,伏誅。
三月,太陰、太白與日并見,相去尺餘。
五月,改元。
诏谕鹹平路契丹部人之嘯聚者。
起胡沙虎複為右副元帥,領武衛軍三千人屯通玄門外。
陝西大旱。
六月,夏人犯保安州,殺刺史,犯慶陽府,殺同知府事。
以戶部尚書胥鼎、刑部尚書王維翰為參知政事。
八月,尚書左丞完顔元奴将兵備邊。
诏軍官、軍士賜赉有差。
大霧,晝晦。
治中福海别将兵屯城北。
辛卯,胡沙虎矯诏以誅反者,招福海執而殺之,奪其兵。
壬辰,自通玄門入,殺知大興府徒單南平、刑部會郎徒單沒拈于廣陽門西。
福海男符寶鄯陽、都統石古乃率衆拒戰,死之。
胡沙虎叩東華門,遣人呼守直親軍百戶冬兒、五十戶蒲察六斤,不應。
許以世襲猛安三品官職,亦不應。
都點檢徒單渭河缒而出,護衛斜烈掊鎖啟門,胡沙虎以兵入宮,盡遂衛士,代以其黨,自稱監國都元帥。
癸巳,逼上出宮。
以素車載至故邸,以武衛軍二百人锢守之。
尚宮左夫人鄭氏為内職,掌寶玺,聞難,端居玺所待變。
胡沙虎遣黃門入收玺,鄭曰:“玺,天子所用,胡沙虎人臣,取将何為?”黃門曰:“今天時大變,主上猶且不保,況玺乎?禦侍當思自脫計。
”鄭厲聲罵曰:“若輩宮中近侍,恩遇尤隆,君難不以死報之,反為逆豎奪玺耶!我死可必,玺必不與。
”遂瞑目不語。
黃門出,胡沙虎卒取“宣命之寶”,僞除其黨醜奴為德州防禦使、烏古論奪剌順天軍節度使、提控宿直将軍徒單金壽永定軍節度使,及其餘黨凡數十人,皆遷宮。
遂使宦者李思中害上于邸。
誘奉禦和尚作書急召其父左丞元奴議事,元奴以軍來,并其子皆殺之。
九月甲辰,宣宗即位。
丁未,詣邸臨奠,伏哭盡哀。
敕以禮改葬。
胡沙虎請廢為庶人,诏百官議于朝堂,議者三百餘人。
太子少傅奧屯忠孝、侍讀學士蒲察思忠請從廢黜,戶部尚書武都、拾遣田庭芳等三十人請降為王侯。
太子太保張行簡請用漢昌邑王、晉海西公故事,侍郎史完顔訛出等十人請降複王封。
胡沙虎固執前議,宣宗不得已,乃降封東海郡侯。
昭雪道陵元妃李氏、承禦賈氏。
十月辛亥,元帥右監軍術虎高琪殺胡沙虎于其第。
胡沙虎者,纥石烈執中也。
宣宗乃下诏削其官爵。
贈石古乃順州刺史,鄯陽順天軍節度副使,凡從二人拒戰者,千戶賞錢五百貫,謀克三百貫,蒲辇散軍二百貫,各遷官兩階,戰沒者贈賞付其家。
冬兒加龍虎衛上将軍,再遷宿進将軍。
蒲察六斤加定遠大将軍、武衛軍钤轄。
石古乃子尚幼,給俸八貫石,敕有司,俟其年十五以聞。
貞祐四年,诏追複衛王谥曰紹。
贊曰:衛紹王政亂于内,兵敗于外,其滅亡已有征矣。
身弑國蹙,記注亡失,南遷後不複紀載。
皇朝中統三年,翰林學士承旨王鹗有志論著,求大安、崇慶事不可得,采摭當時诏令,故金部令史窦祥年八十九,耳目聰明,能記憶舊事,從之得二十餘條。
司天提點張正之寫災異十六條,張承旨家手本載舊事五條,金禮部尚書楊雲翼日錄四十條,陳老日錄三十條,藏在史館。
條件雖多,重複者三之二。
惟所載李妃、完顔匡定策,獨吉千家奴兵敗,纥石烈執中作難,及日食、星變、地震、氛昆,不相背盭。
今校其重出,删其繁雜。
《章宗實錄》詳其前事,《宜宗實錄》詳其後事。
又于金掌奏目女官大明居士王氏所紀,得資明夫人援玺一事,附著于篇,亦可以存其梗概雲爾。
十二月,夏國王李遵顼謝封冊。
至甯元年正月,赈河東陝西饑。
二月,诏撫谕遼東。
知大名府事烏古論誼謀不軌,伏誅。
三月,太陰、太白與日并見,相去尺餘。
五月,改元。
诏谕鹹平路契丹部人之嘯聚者。
起胡沙虎複為右副元帥,領武衛軍三千人屯通玄門外。
陝西大旱。
六月,夏人犯保安州,殺刺史,犯慶陽府,殺同知府事。
以戶部尚書胥鼎、刑部尚書王維翰為參知政事。
八月,尚書左丞完顔元奴将兵備邊。
诏軍官、軍士賜赉有差。
大霧,晝晦。
治中福海别将兵屯城北。
辛卯,胡沙虎矯诏以誅反者,招福海執而殺之,奪其兵。
壬辰,自通玄門入,殺知大興府徒單南平、刑部會郎徒單沒拈于廣陽門西。
福海男符寶鄯陽、都統石古乃率衆拒戰,死之。
胡沙虎叩東華門,遣人呼守直親軍百戶冬兒、五十戶蒲察六斤,不應。
許以世襲猛安三品官職,亦不應。
都點檢徒單渭河缒而出,護衛斜烈掊鎖啟門,胡沙虎以兵入宮,盡遂衛士,代以其黨,自稱監國都元帥。
癸巳,逼上出宮。
以素車載至故邸,以武衛軍二百人锢守之。
尚宮左夫人鄭氏為内職,掌寶玺,聞難,端居玺所待變。
胡沙虎遣黃門入收玺,鄭曰:“玺,天子所用,胡沙虎人臣,取将何為?”黃門曰:“今天時大變,主上猶且不保,況玺乎?禦侍當思自脫計。
”鄭厲聲罵曰:“若輩宮中近侍,恩遇尤隆,君難不以死報之,反為逆豎奪玺耶!我死可必,玺必不與。
”遂瞑目不語。
黃門出,胡沙虎卒取“宣命之寶”,僞除其黨醜奴為德州防禦使、烏古論奪剌順天軍節度使、提控宿直将軍徒單金壽永定軍節度使,及其餘黨凡數十人,皆遷宮。
遂使宦者李思中害上于邸。
誘奉禦和尚作書急召其父左丞元奴議事,元奴以軍來,并其子皆殺之。
九月甲辰,宣宗即位。
丁未,詣邸臨奠,伏哭盡哀。
敕以禮改葬。
胡沙虎請廢為庶人,诏百官議于朝堂,議者三百餘人。
太子少傅奧屯忠孝、侍讀學士蒲察思忠請從廢黜,戶部尚書武都、拾遣田庭芳等三十人請降為王侯。
太子太保張行簡請用漢昌邑王、晉海西公故事,侍郎史完顔訛出等十人請降複王封。
胡沙虎固執前議,宣宗不得已,乃降封東海郡侯。
昭雪道陵元妃李氏、承禦賈氏。
十月辛亥,元帥右監軍術虎高琪殺胡沙虎于其第。
胡沙虎者,纥石烈執中也。
宣宗乃下诏削其官爵。
贈石古乃順州刺史,鄯陽順天軍節度副使,凡從二人拒戰者,千戶賞錢五百貫,謀克三百貫,蒲辇散軍二百貫,各遷官兩階,戰沒者贈賞付其家。
冬兒加龍虎衛上将軍,再遷宿進将軍。
蒲察六斤加定遠大将軍、武衛軍钤轄。
石古乃子尚幼,給俸八貫石,敕有司,俟其年十五以聞。
貞祐四年,诏追複衛王谥曰紹。
贊曰:衛紹王政亂于内,兵敗于外,其滅亡已有征矣。
身弑國蹙,記注亡失,南遷後不複紀載。
皇朝中統三年,翰林學士承旨王鹗有志論著,求大安、崇慶事不可得,采摭當時诏令,故金部令史窦祥年八十九,耳目聰明,能記憶舊事,從之得二十餘條。
司天提點張正之寫災異十六條,張承旨家手本載舊事五條,金禮部尚書楊雲翼日錄四十條,陳老日錄三十條,藏在史館。
條件雖多,重複者三之二。
惟所載李妃、完顔匡定策,獨吉千家奴兵敗,纥石烈執中作難,及日食、星變、地震、氛昆,不相背盭。
今校其重出,删其繁雜。
《章宗實錄》詳其前事,《宜宗實錄》詳其後事。
又于金掌奏目女官大明居士王氏所紀,得資明夫人援玺一事,附著于篇,亦可以存其梗概雲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