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本紀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世宗下
二十一年正月戊申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壬子,以夏國請,诏複綏德軍榷場,仍許就館市易。
上聞山東、大名等路猛安謀克之民,驕縱奢侈,不事耕稼。
诏遣閱實,計口授地,必令自耕,地有餘而力不贍者,方許招人租佃,仍禁農時飲酒。
丙辰,追貶海陵炀王亮為庶人,诏中外。
甲子,如春水。
丙子,次永清縣。
有移剌餘裡也者,契丹人也,隸虞王猛安,有一妻一妾。
妻之子六,妾之子四。
妻死,其六子廬墓下,更宿守之。
妾之子皆曰:“是嫡母也,我輩獨不當守墳墓乎?”于是,亦更宿焉,三歲如一。
上因獵,過而聞之,賜錢五百貫,仍令縣官積錢于市,以示縣民,然後給之,以為孝子之勸。
二月戊戌,太白晝見。
庚子,還都。
壬寅,以河南尹張景仁為禦史大夫。
乙巳,以元妃李氏之喪,緻祭興德宮,過市肆不聞樂聲,謂宰臣曰:“豈以妃故禁之耶?細民日作而食,若禁之是廢其生計也,其勿禁。
朕前将詣興德宮,有司請由薊門,朕恐妨市民生業,特從他道。
顧見街衢門肆,或有毀撤,障以簾箔,何必爾也。
自今勿複毀撤。
” 三月丁未朔,萬春節,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上初聞薊、平、灤等州民乏食,命有司發粟粜之,貧不能籴或貸之。
有司以貸貧民恐不能償,止貸有戶籍者。
上至長春宮,聞之,更遣人閱實,赈貸。
以監察禦史石抹元禮、鄭達卿不糾舉,各笞四十,前所遣官皆論罪。
甲子,太白晝見。
乙醜,诏山後冒占官地十頃以上者皆籍入官,均給貧民。
遼州民朱忠等亂言,伏誅。
上謂宰臣曰:“近聞宗州節度使阿思懑行事多不法,通州刺史完顔守能既與招讨職事,猶不守廉。
達官貴要多行非理,監察未嘗興劾。
斡睹隻群牧副使仆散那也取部人二球仗,至細事也,乃便劾奏。
謂之稱職,可乎?今監察職事修舉者與遷擢,不稱者,大則降罰,小則決責,仍不許去官。
” 閏月己卯,恩州民鄒明等亂言,伏誅。
辛卯,漁陽令夾谷移裡罕、司候判官劉居漸以被命赈貸,止給富戶,各削三官,通州刺史郭邦傑總其事,奪俸三月。
乙未,上謂宰臣曰:“朕觀自古人君多進用讒谄,其間蒙蔽,為害非細,若漢明帝尚為此輩惑之。
朕雖不及古之明君,然近習讒言,未嘗入耳。
至于宰輔之臣,亦未嘗偏用一人私議也。
”癸卯,以尚書左丞相完顔守道為太尉、尚書令,尚書左丞蒲察通為平章政事,右丞襄為左丞,參知政事張汝弼為右丞,彰德軍節度使梁肅為參知政事。
四月戊申,以右丞相徒單克甯為左丞相,平章政事唐括安禮為右丞相。
增築泰州、臨潢府等路邊堡及屋宇。
庚戌,奉安昭祖以下三福三宗禦容于衍慶宮,行親祀禮。
上谕宰臣曰:“朕之言行豈能無過?常欲人直谏而無肯言者。
使其言果善,朕從而行之,又何難也。
”戊辰,以滕王府長史把德固為橫賜夏國使。
壬申,幸壽安宮。
五月戊子,西北路招讨使完顔守能以贓罪,杖二百,除名。
七月丙戌,還都。
丁酉,樞密使趙王永中罷。
己亥,以左丞相徒單克甯為樞密使。
辛醜,以太尉、尚書令完顔守道複為左丞相,太尉如故。
八月乙醜,以右副都點檢胡什赉等為賀宋生日使,吏部郎中奚胡失海為夏國生日使。
二十二年三月辛未朔,萬春節,宋、高麗、夏遣使來賀,丁醜,命尚書省申敕西北路招讨司勒猛安謀克官督部人習武備。
甲申,谕戶部:“今歲行幸山後,所須并不得取之民間,雖所用人夫,并以官錢和雇,違者杖八十,罷職。
”癸巳,诏頒重修制條。
以吏部尚書張汝霖為禦史大夫。
四月乙卯,行監臨院務官食直法。
以削明肅尊号,诏中外,從皇太子請也。
甲子,上如金蓮川。
五月甲申,太白晝見。
六月庚子朔,制立限放良之奴,限内娶良人為妻,所生男女即為良。
丁巳,右丞相緻仕石琚薨。
七月辛巳,宰臣奏事,上頗違豫,宰臣請退。
上曰:“豈以朕之微爽于和,而倦臨朝之大政耶?”使終其奏。
甲午,秋獵。
八月戊辰,太白經天。
九月戊寅,至自金蓮川。
以左衛将軍禅赤等為賀宋生日使,尚辇局使仆散曷速罕為夏國生日使。
己醜,以同知東京留守司事裔在任專恣,失上下之分,谪授複州刺史。
乙未,壽刺史訛裡也、同知查剌、軍事判官孫紹先、榷場副使韓仲英等以受商賂縱禁物出界,皆處死。
十月辛醜,從河間宗室于平州。
庚戌,袷享于太廟。
十一月丙子,以吏部尚書孛術魯阿魯罕等為賀宋正旦使。
東京留守徒單貞以與海陵逆謀,伏誅。
妻永平縣主,子慎思并賜死。
甲申,以宿直将軍仆散忠佐為高麗生日使。
玉田縣令移剌查坐贓,伏誅。
戊子,冬獵。
十二月庚子,還都。
癸醜,獵近郊。
辛酉,立強取諸部羊馬法。
二十三年正月丁卯,宋、高麗、夏遣使來賀,庚午,诏有司但獲強盜,迹狀既明,賞随給之,勿得更待。
丁醜,參知政事梁肅緻仕。
辛巳,廣樂園燈山火。
壬午,如春水,诏夾道三十裡内被役之民與免今年租稅,仍給傭直。
甲午,大邦基伏誅。
二月乙巳,還都。
戊申,以尚書右丞張汝弼攝太尉,緻祭于至聖文宣王廟。
庚戌,以戶部尚書張仲愈為參知政事。
禦史台進所察州縣官罪,上覽之曰:“卿等所廉皆細碎事,又止錄其惡而不舉其善,審如是,其為官者不亦難乎?其并察善惡以聞。
” 三月丙寅朔,萬春節,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丙子,初制宣命之寶,金、玉各一。
尚書右丞相烏古論元忠罷。
潞州涉縣人陳圓亂言,伏誅。
乙酉,雨土。
丙戌,诏戒谕中外百官。
四月辛醜,更定奉使三國人從差遣格。
祁州刺史大磐坐無罪掠死染工,妄認良人二十五口為奴,削官四階,罷之。
癸醜,地生白毛。
以大理正纥石主列速為橫賜高麗使,壬戌,幸壽安宮,剌有司為民禱雨。
是夕,雨。
五月庚午,縣令大雛訛隻等十人以不任職罷歸。
六十以上者進官兩階,六十以下者進官一階,并給半俸。
甲戌,命應部除官嘗以罪罷而再叙者,遣使按其治迹,如有善狀,方許授以縣令,無治狀者,不以任數多少,并不得授。
丁亥,雷,雨雹,地生白毛。
六月壬子,有司奏右司郎中段珪卒,上曰:“是人甚明正,可用者也。
如知登聞檢院巨構,每事但委順而已。
燕人自古忠直者鮮,遼兵至則從遼,宋人至則從宋,本朝至則從本朝,其俗詭随,有自來矣!雖屢經遷變而未嘗殘破者,凡以此也。
南人勁挺,敢言直谏者多,前有一人見殺,後複一人谏之,甚可尚也。
”又曰:“昨夕苦暑,朕通宵不寐,因念小民比屋卑隘,何以安處?” 七月乙酉,平章政事移剌道,參知政事張仲愈皆罷。
禦史大夫張汝霖坐失糾舉,降授棣州防禦使。
八月乙未,觀稼于東郊。
以女直字《孝經》千部付點檢司分賜護衛親軍。
癸
壬子,以夏國請,诏複綏德軍榷場,仍許就館市易。
上聞山東、大名等路猛安謀克之民,驕縱奢侈,不事耕稼。
诏遣閱實,計口授地,必令自耕,地有餘而力不贍者,方許招人租佃,仍禁農時飲酒。
丙辰,追貶海陵炀王亮為庶人,诏中外。
甲子,如春水。
丙子,次永清縣。
有移剌餘裡也者,契丹人也,隸虞王猛安,有一妻一妾。
妻之子六,妾之子四。
妻死,其六子廬墓下,更宿守之。
妾之子皆曰:“是嫡母也,我輩獨不當守墳墓乎?”于是,亦更宿焉,三歲如一。
上因獵,過而聞之,賜錢五百貫,仍令縣官積錢于市,以示縣民,然後給之,以為孝子之勸。
二月戊戌,太白晝見。
庚子,還都。
壬寅,以河南尹張景仁為禦史大夫。
乙巳,以元妃李氏之喪,緻祭興德宮,過市肆不聞樂聲,謂宰臣曰:“豈以妃故禁之耶?細民日作而食,若禁之是廢其生計也,其勿禁。
朕前将詣興德宮,有司請由薊門,朕恐妨市民生業,特從他道。
顧見街衢門肆,或有毀撤,障以簾箔,何必爾也。
自今勿複毀撤。
” 三月丁未朔,萬春節,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上初聞薊、平、灤等州民乏食,命有司發粟粜之,貧不能籴或貸之。
有司以貸貧民恐不能償,止貸有戶籍者。
上至長春宮,聞之,更遣人閱實,赈貸。
以監察禦史石抹元禮、鄭達卿不糾舉,各笞四十,前所遣官皆論罪。
甲子,太白晝見。
乙醜,诏山後冒占官地十頃以上者皆籍入官,均給貧民。
遼州民朱忠等亂言,伏誅。
上謂宰臣曰:“近聞宗州節度使阿思懑行事多不法,通州刺史完顔守能既與招讨職事,猶不守廉。
達官貴要多行非理,監察未嘗興劾。
斡睹隻群牧副使仆散那也取部人二球仗,至細事也,乃便劾奏。
謂之稱職,可乎?今監察職事修舉者與遷擢,不稱者,大則降罰,小則決責,仍不許去官。
” 閏月己卯,恩州民鄒明等亂言,伏誅。
辛卯,漁陽令夾谷移裡罕、司候判官劉居漸以被命赈貸,止給富戶,各削三官,通州刺史郭邦傑總其事,奪俸三月。
乙未,上謂宰臣曰:“朕觀自古人君多進用讒谄,其間蒙蔽,為害非細,若漢明帝尚為此輩惑之。
朕雖不及古之明君,然近習讒言,未嘗入耳。
至于宰輔之臣,亦未嘗偏用一人私議也。
”癸卯,以尚書左丞相完顔守道為太尉、尚書令,尚書左丞蒲察通為平章政事,右丞襄為左丞,參知政事張汝弼為右丞,彰德軍節度使梁肅為參知政事。
四月戊申,以右丞相徒單克甯為左丞相,平章政事唐括安禮為右丞相。
增築泰州、臨潢府等路邊堡及屋宇。
庚戌,奉安昭祖以下三福三宗禦容于衍慶宮,行親祀禮。
上谕宰臣曰:“朕之言行豈能無過?常欲人直谏而無肯言者。
使其言果善,朕從而行之,又何難也。
”戊辰,以滕王府長史把德固為橫賜夏國使。
壬申,幸壽安宮。
五月戊子,西北路招讨使完顔守能以贓罪,杖二百,除名。
七月丙戌,還都。
丁酉,樞密使趙王永中罷。
己亥,以左丞相徒單克甯為樞密使。
辛醜,以太尉、尚書令完顔守道複為左丞相,太尉如故。
八月乙醜,以右副都點檢胡什赉等為賀宋生日使,吏部郎中奚胡失海為夏國生日使。
二十二年三月辛未朔,萬春節,宋、高麗、夏遣使來賀,丁醜,命尚書省申敕西北路招讨司勒猛安謀克官督部人習武備。
甲申,谕戶部:“今歲行幸山後,所須并不得取之民間,雖所用人夫,并以官錢和雇,違者杖八十,罷職。
”癸巳,诏頒重修制條。
以吏部尚書張汝霖為禦史大夫。
四月乙卯,行監臨院務官食直法。
以削明肅尊号,诏中外,從皇太子請也。
甲子,上如金蓮川。
五月甲申,太白晝見。
六月庚子朔,制立限放良之奴,限内娶良人為妻,所生男女即為良。
丁巳,右丞相緻仕石琚薨。
七月辛巳,宰臣奏事,上頗違豫,宰臣請退。
上曰:“豈以朕之微爽于和,而倦臨朝之大政耶?”使終其奏。
甲午,秋獵。
八月戊辰,太白經天。
九月戊寅,至自金蓮川。
以左衛将軍禅赤等為賀宋生日使,尚辇局使仆散曷速罕為夏國生日使。
己醜,以同知東京留守司事裔在任專恣,失上下之分,谪授複州刺史。
乙未,壽刺史訛裡也、同知查剌、軍事判官孫紹先、榷場副使韓仲英等以受商賂縱禁物出界,皆處死。
十月辛醜,從河間宗室于平州。
庚戌,袷享于太廟。
十一月丙子,以吏部尚書孛術魯阿魯罕等為賀宋正旦使。
東京留守徒單貞以與海陵逆謀,伏誅。
妻永平縣主,子慎思并賜死。
甲申,以宿直将軍仆散忠佐為高麗生日使。
玉田縣令移剌查坐贓,伏誅。
戊子,冬獵。
十二月庚子,還都。
癸醜,獵近郊。
辛酉,立強取諸部羊馬法。
二十三年正月丁卯,宋、高麗、夏遣使來賀,庚午,诏有司但獲強盜,迹狀既明,賞随給之,勿得更待。
丁醜,參知政事梁肅緻仕。
辛巳,廣樂園燈山火。
壬午,如春水,诏夾道三十裡内被役之民與免今年租稅,仍給傭直。
甲午,大邦基伏誅。
二月乙巳,還都。
戊申,以尚書右丞張汝弼攝太尉,緻祭于至聖文宣王廟。
庚戌,以戶部尚書張仲愈為參知政事。
禦史台進所察州縣官罪,上覽之曰:“卿等所廉皆細碎事,又止錄其惡而不舉其善,審如是,其為官者不亦難乎?其并察善惡以聞。
” 三月丙寅朔,萬春節,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丙子,初制宣命之寶,金、玉各一。
尚書右丞相烏古論元忠罷。
潞州涉縣人陳圓亂言,伏誅。
乙酉,雨土。
丙戌,诏戒谕中外百官。
四月辛醜,更定奉使三國人從差遣格。
祁州刺史大磐坐無罪掠死染工,妄認良人二十五口為奴,削官四階,罷之。
癸醜,地生白毛。
以大理正纥石主列速為橫賜高麗使,壬戌,幸壽安宮,剌有司為民禱雨。
是夕,雨。
五月庚午,縣令大雛訛隻等十人以不任職罷歸。
六十以上者進官兩階,六十以下者進官一階,并給半俸。
甲戌,命應部除官嘗以罪罷而再叙者,遣使按其治迹,如有善狀,方許授以縣令,無治狀者,不以任數多少,并不得授。
丁亥,雷,雨雹,地生白毛。
六月壬子,有司奏右司郎中段珪卒,上曰:“是人甚明正,可用者也。
如知登聞檢院巨構,每事但委順而已。
燕人自古忠直者鮮,遼兵至則從遼,宋人至則從宋,本朝至則從本朝,其俗詭随,有自來矣!雖屢經遷變而未嘗殘破者,凡以此也。
南人勁挺,敢言直谏者多,前有一人見殺,後複一人谏之,甚可尚也。
”又曰:“昨夕苦暑,朕通宵不寐,因念小民比屋卑隘,何以安處?” 七月乙酉,平章政事移剌道,參知政事張仲愈皆罷。
禦史大夫張汝霖坐失糾舉,降授棣州防禦使。
八月乙未,觀稼于東郊。
以女直字《孝經》千部付點檢司分賜護衛親軍。
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