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本紀第七

關燈
◎世宗中 十二年正月庚午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戊寅,诏有司:“凡陳言文字,皆國政利害,自今言有可行,以其本封送秘書監,當行者錄副付所司。

    ”丙申,以水旱,免中都、西京、南京、河北、河東、山東、陝西去年租稅。

     二月壬寅,上召諸王府長史谕之曰:“朕選汝等,正欲勸導諸王,使之為善。

    如諸王所為有所未善,當力陳之,尚或不從,則具某日行某事以奏。

    若阿意不言,朕惟汝罪。

    ”丙午,尚書省奏,廉察到同知城陽軍事山和尚等清強官,上曰:“此輩暗察明訪皆著政聲,可第其政績,各進官旌賞。

    其速議升除。

    ”庚戌,上如順州春水。

    癸醜,還都。

    丙辰,诏:“自今官長不法,其僚佐不能糾正又不言上者,并坐之。

    ”戶部尚書高德基濫支朝官俸錢四十萬貫,杖八十。

     三月己巳朔,萬春節,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乙亥,诏尚書省:“贓污之官,已被廉問,若仍舊職,必複害民。

    其遣使諸道,即日罷之。

    ”丁醜,诏遣宿直将軍烏古論思列,冊封王皓為高麗國王。

    庚寅,雨土。

    癸巳,以前西北路招讨使移剌道為參知政事。

    回纥遣使來貢。

    丁酉,北京曹貴等謀反,伏誅。

     四月,旱。

    癸卯,尚書右丞孟浩罷。

    丁巳,西北路納合七斤等謀反,伏誅。

    癸亥,以久旱,命鑄祠山川。

    诏宰臣曰:“諸府少尹多阙員,當選進士雖資叙未至而有政聲者,擢用之。

    ”以宿直将軍唐括阿忽裡為橫賜夏國使。

    乙醜,大名尹荊王文以贓罪奪王爵,降授德州防禦使。

    回纥使使來貢。

    丙寅,尚書右丞相纥石烈志甯薨。

    丁卯,宋、高麗遣使賀尊号。

    阻珝來貢。

     五月癸酉,上如百花川。

    甲戌,命赈山東東路胡剌溫猛安民饑。

    丁醜,次阻居。

    久旱而雨。

    戊寅,觀稼。

    禁扈從蹂踐民田。

    禁百官及承應人不得服純黃油衣。

    癸未,谕宰臣曰:“朕每次舍,凡就秣馬之具皆假于民間,多亡失不還其主。

    此彈壓官不職,可擇人代之。

    所過即令詢問,但亡失民間什物,并償其直。

    ”乙酉,诏給西北路人戶牛。

     六月甲寅,如金蓮川。

     九月丙子,至自金蓮川。

    辛巳,以右副都點檢來谷清臣等為賀宋生日使,右衛将軍粘割斡特剌為夏國生日使。

    丁亥,太白晝見,在日前。

    鄜州李方等謀反,伏誅。

     十月,高麗國王王皓遣使謝封冊。

    乙未,臨奠故右丞相纥石烈志甯喪,志甯妻永安縣主進铠甲、弓矢、鷹鹘、重彩。

    壬子,召皇太子及趙王永中上殿,上顧謂宰臣曰:“京嘗圖逆,今不除之,恐為後患。

    ”又曰:“天下大器歸于有德。

    海陵失道,朕乃得之。

    但務修德,餘何足慮。

    ”皇太子及永中皆曰:“誠如聖訓。

    ”遂釋之。

    丙辰,以德州防禦使文赀産賜其兄之子咬住,且谕其母:“文之罪,汝等皆當連坐。

    念宋王有大功于國,故置不問,仍以家産賜汝子。

    ” 十一月甲戌,上謂宰臣曰:“宗室中有不任官事者,若不加恩澤,于親親之道,有所未弘。

    朕欲授以散官,量予廪祿,未知前代何如?”左丞石琚曰:“陶唐之親九族,周家之内睦九族,見于《詩》、《書》,皆帝王美事也。

    ”丙子,上以曹國公主家奴犯事,宛平令劉彥弼杖之,主乃折辱令,既深責公主,又以台臣徇勢偷安,畏忌不敢言,奪俸一月。

    以陝西統軍使璋為禦史大夫。

    以戶部尚書曹望之為賀宋正旦使。

    壬午,同州民屈立等謀反,伏誅。

    戊子,上屏侍臣,與宰臣議事,記注官亦退,上曰:“史官記人君善惡,朕之言動及與卿等所議,皆當與知。

    其于記錄無或有隐,可以朕意谕之。

    ” 十二月乙未朔,以濟南尹劉萼在定武軍貪墨不道,命大理少卿張九思鞫之。

    丁酉,诏遣官及護衛二十人,分路選年二十以上四十以下有門地才行及善射者,充護衛,不得過百人。

    冀州王瓊等謀反,伏誅。

    德州防禦使文以謀反,伏誅。

    辛醜,出宮女二十餘人。

    己酉,樞密副使移剌成罷。

    辛亥,禁審錄官以宴飲廢公務。

    诏金、銀坑冶聽民開采,毋得收稅。

    癸醜,獵于近郊。

    以殿前都點檢徒單克甯為樞密副使。

    己未,诏自今除名人子孫有在仕者并取奏裁。

     十三年正月乙醜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癸酉,尚書省奏,南客車俊等因榷場貿易,誤犯邊界,罪當死。

    上曰:“本非故意,可免罪發還,毋令彼國知之,恐複治其罪。

    ”诏有司嚴禁州縣坊裡為民害者。

     閏月壬子,诏太子詹事曰:“東宮官屬尤當選用正人,如行檢不修及不稱職者,具以名聞。

    ”辛酉,太白晝見。

    洛陽縣賊聚衆攻盧氏縣,殺縣令李庭才,亡入于宋。

     三月癸巳朔,萬春節,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乙卯,上謂宰臣曰:“會甯乃國家興王之地,自海陵遷都永安,女直人浸忘舊風。

    朕時嘗見女直風俗,迄今不忘。

    今之燕飲音樂,皆習漢風,蓋以備禮也,非朕心所好。

    東宮不知女直風俗,第以朕故,猶尚存之。

    恐異時一變此風,非長久之計。

    甚欲一至會甯,使子孫得見舊俗,庶幾習效之。

    ”太子詹事劉仲誨請增東宮牧人及張設,上曰:“東宮諸司局人自有常數,張設已具,尚何增益。

    太子生于富貴,易入于侈,惟當導以淳儉。

    朕自即位以來,服禦器物,往往仍舊,卿以此意谕之。

    ” 四月己巳,定出繼子所繼财産不及本家者,以所繼與本家财産通數均分制。

    以有司言,特授洺州孝子劉政太子掌飲丞。

    乙亥,上禦睿思殿,命歌者歌女直詞。

    顧謂皇太子及諸王曰:“朕思先朝所行之事,未嘗塹忘,故時聽此詞,亦欲令汝輩知之。

    汝輩自幼惟習漢人風俗,不知女直純實之風,至于文字語言,或不通曉,是忘本也。

    汝輩當體朕意,至于子孫,亦當遵朕教誡也。

    ”辛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