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卷四十九 吳書四 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也。
」後宮為司徒,辟壹。
比至,宮已免,黃琬代為司徒,甚禮遇壹。
董卓作亂,壹亡歸鄉裡〔一〕。
交州刺史朱符為夷賊所殺,州郡擾亂。
燮乃表壹領合浦太守,次弟徐聞令〈黃有〉領九真太守,〈黃有〉音于鄙反,見字林。
〈黃有〉弟武,領南海太守。
〔一〕 吳書曰:琬與卓相害,而壹盡心於琬,甚有聲稱。
卓惡之,乃署教曰:「司徒掾士壹,不得除用。
」故歷年不遷。
會卓入關,壹乃亡歸。
燮體器寬厚,謙虛下士,中國士人往依避難者以百數。
耽玩春秋,為之注解。
陳國袁徽與尚書令荀彧書曰:「交阯士府君既學問優博,又達於從政,處大亂之中,保全一郡,二十餘年疆埸無事,民不失業,羇旅之徒,皆蒙其慶,雖竇融保河西,曷以加之?官事小闋,輒玩習書傳,春秋左氏傳尤簡練精微,吾數以咨問傳中諸疑,皆有師說,意思甚密。
又尚書兼通古今,大義詳備。
聞京師古今之學,是非忿爭,今欲條左氏、尚書長義上之。
」其見稱如此。
燮兄弟並為列郡,雄長一州,偏在萬裡,威尊無上。
出入鳴鍾磬,備具威儀,笳簫鼓吹,車騎滿道,胡人夾轂焚燒香者常有數十。
妻妾乘輜軿,子弟從兵騎,當時貴重,震服百蠻,尉他不足踰也。
〔一〕武先病沒。
〔一〕 葛洪神仙傳曰:燮嘗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藥與服,以水含之,捧其頭搖(捎)〔消〕之,食頃,即開目動手,顏色漸復,半日能起坐,四日復能語,遂復常。
奉字君異,侯官人也。
朱符死後,漢遣張津為交州刺史,津後又為其將區景所殺,而荊州牧劉表遣零陵賴恭代津。
是時蒼梧太守史璜死,表又遣吳巨代之,與恭俱至。
漢聞張津死,賜燮璽書曰:「交州絕域,南帶江海,上恩不宣,下義壅隔,知逆賊劉表又遣賴恭闚看南土,今以燮為綏南中郎將,董督七郡,領交阯太守如故。
」後燮遣吏張旻奉貢詣京都,是時天下喪亂,道路斷絕,而燮不廢貢職,特復下詔拜安遠將軍,封龍度亭侯。
後巨與恭相失,舉兵逐恭,恭走還零陵。
建安十五年,孫權遣步騭為交州刺史。
騭到,燮率兄弟奉承節度。
而吳巨懷異心,騭斬之。
權加燮為左將軍。
建安末年,燮遣子廞入質,權以為武昌太守,燮、壹諸子在南者,皆拜中郎將。
燮又誘導益州豪姓雍闓等,率郡人民使遙東附,權益嘉之,遷衛將軍,封龍編侯,弟壹偏將軍,都鄉侯。
燮每遣使詣權,緻雜香細葛,輒以千數,明珠、大貝、流離、翡翠、玳瑁、犀、象之珍,奇物異果,蕉、邪、龍眼之屬,無歲不至。
壹時貢馬凡數百匹。
權輒為書,厚加寵賜,以答慰之。
燮在郡四十餘歲,黃武五年,年九十卒。
權以交阯縣遠,乃分合浦以北為廣州,呂岱為刺史;交阯以南為交州,戴良為刺史。
又遣陳時代燮為交阯太守。
岱留南海,良與時俱前行到合浦,而燮子徽自署交阯太守,發宗兵拒良。
良留合浦。
交阯桓鄰,燮舉吏也,叩頭諫徽使迎良,徽怒,笞殺鄰。
鄰兄治子發又合宗兵擊徽,徽閉門城守,治等攻之數月不能下,乃約和親,各罷兵還。
而呂岱被詔誅徽,自廣州將兵晝夜馳入,過合浦,與良俱前。
壹子中郎將匡與岱有舊,岱署匡師友從事,先移書交阯,告喻禍福,又遣匡見徽,說令服罪,雖失郡守,保無他憂。
岱尋匡後至,徽兄祗,弟幹、頌等六人肉袒奉迎。
岱謝令復服,前至郡下。
明旦早施帳幔,請徽兄弟以次入,賓客滿坐。
岱起,擁節讀詔書,數徵罪過,左右因反縛以出,即皆伏誅,傳首詣武昌。
〔一〕壹、〈黃有〉、匡後出,權原其罪,及燮質子廞,皆免為庶人。
數歲,壹、〈黃有〉坐法誅。
廞病卒,無子,妻寡居,詔在所月給俸米,賜錢四十萬。
〔一〕 孫盛曰:夫柔遠能邇,莫善於信;保大定功,莫善於義。
故齊桓創基,德彰於柯會;晉文始伯,義顯於伐原。
故能九合一匡,世主夏盟,令問長世,貽範百王。
呂岱師友士匡,使通信誓,徽兄弟肉袒,推心委命,岱因滅之,以要功利,君子是以知孫權之不能遠略,而呂氏之祚不延者也。
評曰:劉繇藻厲名行,好尚臧否,至於擾攘之時,據萬裡之土,非其長也。
太史慈信義篤烈,有古人之分。
士燮作守南越,優遊終世,至子不慎,自貽兇咎,蓋庸才玩富貴而恃阻險,使之然也。
」後宮為司徒,辟壹。
比至,宮已免,黃琬代為司徒,甚禮遇壹。
董卓作亂,壹亡歸鄉裡〔一〕。
交州刺史朱符為夷賊所殺,州郡擾亂。
燮乃表壹領合浦太守,次弟徐聞令〈黃有〉領九真太守,〈黃有〉音于鄙反,見字林。
〈黃有〉弟武,領南海太守。
〔一〕 吳書曰:琬與卓相害,而壹盡心於琬,甚有聲稱。
卓惡之,乃署教曰:「司徒掾士壹,不得除用。
」故歷年不遷。
會卓入關,壹乃亡歸。
燮體器寬厚,謙虛下士,中國士人往依避難者以百數。
耽玩春秋,為之注解。
陳國袁徽與尚書令荀彧書曰:「交阯士府君既學問優博,又達於從政,處大亂之中,保全一郡,二十餘年疆埸無事,民不失業,羇旅之徒,皆蒙其慶,雖竇融保河西,曷以加之?官事小闋,輒玩習書傳,春秋左氏傳尤簡練精微,吾數以咨問傳中諸疑,皆有師說,意思甚密。
又尚書兼通古今,大義詳備。
聞京師古今之學,是非忿爭,今欲條左氏、尚書長義上之。
」其見稱如此。
燮兄弟並為列郡,雄長一州,偏在萬裡,威尊無上。
出入鳴鍾磬,備具威儀,笳簫鼓吹,車騎滿道,胡人夾轂焚燒香者常有數十。
妻妾乘輜軿,子弟從兵騎,當時貴重,震服百蠻,尉他不足踰也。
〔一〕武先病沒。
〔一〕 葛洪神仙傳曰:燮嘗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藥與服,以水含之,捧其頭搖(捎)〔消〕之,食頃,即開目動手,顏色漸復,半日能起坐,四日復能語,遂復常。
奉字君異,侯官人也。
朱符死後,漢遣張津為交州刺史,津後又為其將區景所殺,而荊州牧劉表遣零陵賴恭代津。
是時蒼梧太守史璜死,表又遣吳巨代之,與恭俱至。
漢聞張津死,賜燮璽書曰:「交州絕域,南帶江海,上恩不宣,下義壅隔,知逆賊劉表又遣賴恭闚看南土,今以燮為綏南中郎將,董督七郡,領交阯太守如故。
」後燮遣吏張旻奉貢詣京都,是時天下喪亂,道路斷絕,而燮不廢貢職,特復下詔拜安遠將軍,封龍度亭侯。
後巨與恭相失,舉兵逐恭,恭走還零陵。
建安十五年,孫權遣步騭為交州刺史。
騭到,燮率兄弟奉承節度。
而吳巨懷異心,騭斬之。
權加燮為左將軍。
建安末年,燮遣子廞入質,權以為武昌太守,燮、壹諸子在南者,皆拜中郎將。
燮又誘導益州豪姓雍闓等,率郡人民使遙東附,權益嘉之,遷衛將軍,封龍編侯,弟壹偏將軍,都鄉侯。
燮每遣使詣權,緻雜香細葛,輒以千數,明珠、大貝、流離、翡翠、玳瑁、犀、象之珍,奇物異果,蕉、邪、龍眼之屬,無歲不至。
壹時貢馬凡數百匹。
權輒為書,厚加寵賜,以答慰之。
燮在郡四十餘歲,黃武五年,年九十卒。
權以交阯縣遠,乃分合浦以北為廣州,呂岱為刺史;交阯以南為交州,戴良為刺史。
又遣陳時代燮為交阯太守。
岱留南海,良與時俱前行到合浦,而燮子徽自署交阯太守,發宗兵拒良。
良留合浦。
交阯桓鄰,燮舉吏也,叩頭諫徽使迎良,徽怒,笞殺鄰。
鄰兄治子發又合宗兵擊徽,徽閉門城守,治等攻之數月不能下,乃約和親,各罷兵還。
而呂岱被詔誅徽,自廣州將兵晝夜馳入,過合浦,與良俱前。
壹子中郎將匡與岱有舊,岱署匡師友從事,先移書交阯,告喻禍福,又遣匡見徽,說令服罪,雖失郡守,保無他憂。
岱尋匡後至,徽兄祗,弟幹、頌等六人肉袒奉迎。
岱謝令復服,前至郡下。
明旦早施帳幔,請徽兄弟以次入,賓客滿坐。
岱起,擁節讀詔書,數徵罪過,左右因反縛以出,即皆伏誅,傳首詣武昌。
〔一〕壹、〈黃有〉、匡後出,權原其罪,及燮質子廞,皆免為庶人。
數歲,壹、〈黃有〉坐法誅。
廞病卒,無子,妻寡居,詔在所月給俸米,賜錢四十萬。
〔一〕 孫盛曰:夫柔遠能邇,莫善於信;保大定功,莫善於義。
故齊桓創基,德彰於柯會;晉文始伯,義顯於伐原。
故能九合一匡,世主夏盟,令問長世,貽範百王。
呂岱師友士匡,使通信誓,徽兄弟肉袒,推心委命,岱因滅之,以要功利,君子是以知孫權之不能遠略,而呂氏之祚不延者也。
評曰:劉繇藻厲名行,好尚臧否,至於擾攘之時,據萬裡之土,非其長也。
太史慈信義篤烈,有古人之分。
士燮作守南越,優遊終世,至子不慎,自貽兇咎,蓋庸才玩富貴而恃阻險,使之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