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卷七 魏書七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壞王室,禍害術門戶,術舉兵關東,未能屠裂卓。
將軍誅卓,送其頭首,為術掃滅讎恥,使術明目于當世,死生不愧,其功一也。
昔將金元休向兗州,甫詣(封部)〔封丘〕,為曹操逆所拒破,流離迸走,幾至滅亡。
將軍破兗州,術復明目於遐邇,其功二也。
術生年已來,不聞天下有劉備,備乃舉兵與術對戰;術憑將軍威靈,得以破備,其功三也。
將軍有三大功在術,術雖不敏,奉以生死。
將軍連年攻戰,軍糧苦少,今送米二十萬斛,迎逢道路,非直此止,當駱驛復緻;若兵器戰具,它所乏少,大小唯命。
」布得書大喜,遂造下邳。
典略曰:元休名尚,京兆人也。
尚與同郡韋休甫、第五文休俱著名,號為三休。
尚,獻帝初為兗州刺史,東之郡,而太祖已臨兗州。
尚南依袁術。
術僭號,欲以尚為太尉,不敢顯言,私使人諷之,尚無屈意,術亦不敢彊也。
建安初,尚逃還,為術所害。
其後尚喪與太傅馬日磾喪俱至京師,天子嘉尚忠烈,為之咨嗟,詔百官弔祭,拜子瑋郎中,而日磾不與焉。
英雄記曰:布水陸東下,軍到下邳西四十裡。
備中郎將丹楊許耽夜遣司馬章誑來詣布,言「張益德與下邳相曹豹共爭,益德殺豹,城中大亂,不相信。
丹楊兵有千人屯西白門城內,聞將軍來東,大小踴躍,如復更生。
將軍兵向城西門,丹楊軍便開門內將軍矣」。
布遂夜進,晨到城下。
天明,丹楊兵悉開門內布兵。
布于門上坐,步騎放火,大破益德兵,獲備妻子軍資及部曲將吏士家口。
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閤外,同聲大呼攻閤,閤堅不得入。
布不知反者為誰,直牽婦,科頭袒衣,相將從溷上排壁出,詣都督高順營,直排順門入。
順問:「將軍有所隱不?」布言「河內兒聲」。
順言「此郝萌也」。
順即嚴兵入府,弓弩並射萌眾;萌眾亂走,天明還故營。
萌將曹性反萌,與對戰,萌刺傷性,性斫萌一臂。
順斫萌首,床輿性,送詣布。
布問性,言「萌受袁術謀。
」「謀者悉誰?」性言「陳宮同謀。
」時宮在坐上,面赤,傍人悉覺之。
布以宮大將,不問也。
性言「萌常以此問,性言呂將軍大將有神,不可擊也,不意萌狂惑不止。
」布謂性曰:「卿健兒也!」善養視之。
創愈,使安撫萌故營,領其眾。
術欲結布為援,乃為子索布女,布許之。
術遣使韓胤以僭號議告布,并求迎婦。
沛相陳珪恐術、布成婚,則徐、揚合從,將為國難,於是往說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輔讚國政,威靈命世,將征四海,將軍宜與協同策謀,圖太山之安。
今與術結婚,受天下不義之名,必有累卵之危。
」布亦怨術初不己受也,女已在塗,追還絕婚,械送韓胤,梟首許市。
珪欲使子登詣太祖,布不肯遣。
會使者至,拜布左將軍。
布大喜,即聽登往,并令奉章謝恩。
〔一〕登見太祖,因陳布勇而無計,輕於去就,宜早圖之。
太祖曰:「布,狼子野心,誠難久養,非卿莫能究其情也。
」即增珪秩中二千石,拜登廣陵太守。
臨別,太祖執登手曰:「東方之事,便以相付。
」令登陰合部眾以為內應。
〔一〕 英雄記曰:初,天子在河東,有手筆版書召布來迎。
布軍無畜積,不能自緻,遣使上書。
朝廷以布為平東將軍,封平陶侯。
使人於山陽界亡失文字,太祖又手書厚加慰勞布,說起迎天子,當平定天下意,并詔書購捕公孫瓚、袁術、韓暹、楊奉等。
布大喜,復遣使上書於天子曰:「臣本當迎大駕,知曹操忠孝,奉迎都許。
臣前與操交兵,今操保傅陛下,臣為外將,欲以兵自隨,恐有嫌疑,是以待罪徐州,進退未敢自寧。
」答太祖曰:「布獲罪之人,分為誅首,手命慰勞,厚見褒獎。
重見購捕袁術等詔書,布當以命為效。
」太祖更遣奉車都尉王則為使者,齎詔書,又封平東將軍印綬來拜布。
太祖又手書與布曰:「山陽屯送將軍所失大封,國家無好金,孤自取家好金更相為作印,國家無紫綬,自取所帶紫綬以籍心。
將軍所使不良。
袁術稱天子,將軍止之,而使不通章。
朝廷信將軍,使復重上,以相明忠誠。
」布乃遣登奉章謝恩,并以一好綬答太祖。
始,布因登求徐州牧,登還,布怒,拔戟斫幾曰:「卿父勸吾協同曹公,絕婚公路;今吾所求無一獲,而卿父子並顯重,為卿所賣耳!卿為吾言,其說雲何?」登不為動容,徐喻之曰;「登見曹公言:『待將軍譬如養虎,當飽其肉,不飽則將噬人。
』公曰:『不如卿言也。
譬如養鷹,饑則為用,飽則揚去。
』其言如此。
」布意乃解。
術怒,與韓暹、楊奉等連勢,遣大將張勳攻布。
布謂珪曰:「今緻術軍,卿之由也,為之奈何?」珪曰:「暹、奉與術,卒合之軍耳,策謀不素定,不能相維持,子登策之,比之連雞,勢不俱棲,可解離也。
」布用珪策,遣人說暹、奉,使與己并力共擊術軍,軍資所有,悉許暹、奉。
於是暹、奉從之,勳大破敗。
〔一〕 〔一〕 九州春秋載布與暹、奉書曰:「二將軍拔大駕來東,有元功於國,當書勳竹帛,萬世不朽。
今袁術造逆,當共誅討,奈何與賊臣還共伐布?布有殺董卓之功,與二將軍俱為功臣,可因今共擊破術,建功於天下,此時不可失也。
」暹、奉得書,即迴計從布。
布進軍,去勳等營百步,暹、奉兵同時並發,斬十將首,殺傷墮水死者不可勝數。
英雄記曰:布後又與暹、奉二軍向壽春,水陸並進,所過虜略。
到鍾離,大獲而還。
既渡淮北,留書與術曰:「足下恃軍彊盛,常言猛將武士,欲相吞滅,每抑止之耳!布雖無勇,虎步淮南,一時之閒,足下鼠竄壽春,無出頭者。
猛將武士,為悉何在?足下喜為大言以誣天下,天下之人安可盡誣?古者兵交,使在其閒,造策者非布先唱也。
相去不遠,可復相聞。
」布渡畢,術自將步騎五千揚兵淮上,布騎皆于水北大咍笑之而還。
時有東海蕭建為瑯邪相,治莒,保城自守,不與布通。
布與建書曰:「天下舉兵,本以誅董卓耳。
布殺卓,來詣關東,欲求兵西迎大駕,光復洛京,諸將自還相攻,莫肯念國。
布,五原人也,去徐州五千餘裡,乃在天西北角,今不來共爭天東南之地。
莒與下邳相去不遠,宜當共通。
君如自遂以為郡郡作帝,縣縣自王也!昔樂毅攻齊,呼吸下齊七十餘城,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所以然者,中有田單故也。
布雖非樂毅,君亦非田單,可取布書與
將軍誅卓,送其頭首,為術掃滅讎恥,使術明目于當世,死生不愧,其功一也。
昔將金元休向兗州,甫詣(封部)〔封丘〕,為曹操逆所拒破,流離迸走,幾至滅亡。
將軍破兗州,術復明目於遐邇,其功二也。
術生年已來,不聞天下有劉備,備乃舉兵與術對戰;術憑將軍威靈,得以破備,其功三也。
將軍有三大功在術,術雖不敏,奉以生死。
將軍連年攻戰,軍糧苦少,今送米二十萬斛,迎逢道路,非直此止,當駱驛復緻;若兵器戰具,它所乏少,大小唯命。
」布得書大喜,遂造下邳。
典略曰:元休名尚,京兆人也。
尚與同郡韋休甫、第五文休俱著名,號為三休。
尚,獻帝初為兗州刺史,東之郡,而太祖已臨兗州。
尚南依袁術。
術僭號,欲以尚為太尉,不敢顯言,私使人諷之,尚無屈意,術亦不敢彊也。
建安初,尚逃還,為術所害。
其後尚喪與太傅馬日磾喪俱至京師,天子嘉尚忠烈,為之咨嗟,詔百官弔祭,拜子瑋郎中,而日磾不與焉。
英雄記曰:布水陸東下,軍到下邳西四十裡。
備中郎將丹楊許耽夜遣司馬章誑來詣布,言「張益德與下邳相曹豹共爭,益德殺豹,城中大亂,不相信。
丹楊兵有千人屯西白門城內,聞將軍來東,大小踴躍,如復更生。
將軍兵向城西門,丹楊軍便開門內將軍矣」。
布遂夜進,晨到城下。
天明,丹楊兵悉開門內布兵。
布于門上坐,步騎放火,大破益德兵,獲備妻子軍資及部曲將吏士家口。
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閤外,同聲大呼攻閤,閤堅不得入。
布不知反者為誰,直牽婦,科頭袒衣,相將從溷上排壁出,詣都督高順營,直排順門入。
順問:「將軍有所隱不?」布言「河內兒聲」。
順言「此郝萌也」。
順即嚴兵入府,弓弩並射萌眾;萌眾亂走,天明還故營。
萌將曹性反萌,與對戰,萌刺傷性,性斫萌一臂。
順斫萌首,床輿性,送詣布。
布問性,言「萌受袁術謀。
」「謀者悉誰?」性言「陳宮同謀。
」時宮在坐上,面赤,傍人悉覺之。
布以宮大將,不問也。
性言「萌常以此問,性言呂將軍大將有神,不可擊也,不意萌狂惑不止。
」布謂性曰:「卿健兒也!」善養視之。
創愈,使安撫萌故營,領其眾。
術欲結布為援,乃為子索布女,布許之。
術遣使韓胤以僭號議告布,并求迎婦。
沛相陳珪恐術、布成婚,則徐、揚合從,將為國難,於是往說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輔讚國政,威靈命世,將征四海,將軍宜與協同策謀,圖太山之安。
今與術結婚,受天下不義之名,必有累卵之危。
」布亦怨術初不己受也,女已在塗,追還絕婚,械送韓胤,梟首許市。
珪欲使子登詣太祖,布不肯遣。
會使者至,拜布左將軍。
布大喜,即聽登往,并令奉章謝恩。
〔一〕登見太祖,因陳布勇而無計,輕於去就,宜早圖之。
太祖曰:「布,狼子野心,誠難久養,非卿莫能究其情也。
」即增珪秩中二千石,拜登廣陵太守。
臨別,太祖執登手曰:「東方之事,便以相付。
」令登陰合部眾以為內應。
〔一〕 英雄記曰:初,天子在河東,有手筆版書召布來迎。
布軍無畜積,不能自緻,遣使上書。
朝廷以布為平東將軍,封平陶侯。
使人於山陽界亡失文字,太祖又手書厚加慰勞布,說起迎天子,當平定天下意,并詔書購捕公孫瓚、袁術、韓暹、楊奉等。
布大喜,復遣使上書於天子曰:「臣本當迎大駕,知曹操忠孝,奉迎都許。
臣前與操交兵,今操保傅陛下,臣為外將,欲以兵自隨,恐有嫌疑,是以待罪徐州,進退未敢自寧。
」答太祖曰:「布獲罪之人,分為誅首,手命慰勞,厚見褒獎。
重見購捕袁術等詔書,布當以命為效。
」太祖更遣奉車都尉王則為使者,齎詔書,又封平東將軍印綬來拜布。
太祖又手書與布曰:「山陽屯送將軍所失大封,國家無好金,孤自取家好金更相為作印,國家無紫綬,自取所帶紫綬以籍心。
將軍所使不良。
袁術稱天子,將軍止之,而使不通章。
朝廷信將軍,使復重上,以相明忠誠。
」布乃遣登奉章謝恩,并以一好綬答太祖。
始,布因登求徐州牧,登還,布怒,拔戟斫幾曰:「卿父勸吾協同曹公,絕婚公路;今吾所求無一獲,而卿父子並顯重,為卿所賣耳!卿為吾言,其說雲何?」登不為動容,徐喻之曰;「登見曹公言:『待將軍譬如養虎,當飽其肉,不飽則將噬人。
』公曰:『不如卿言也。
譬如養鷹,饑則為用,飽則揚去。
』其言如此。
」布意乃解。
術怒,與韓暹、楊奉等連勢,遣大將張勳攻布。
布謂珪曰:「今緻術軍,卿之由也,為之奈何?」珪曰:「暹、奉與術,卒合之軍耳,策謀不素定,不能相維持,子登策之,比之連雞,勢不俱棲,可解離也。
」布用珪策,遣人說暹、奉,使與己并力共擊術軍,軍資所有,悉許暹、奉。
於是暹、奉從之,勳大破敗。
〔一〕 〔一〕 九州春秋載布與暹、奉書曰:「二將軍拔大駕來東,有元功於國,當書勳竹帛,萬世不朽。
今袁術造逆,當共誅討,奈何與賊臣還共伐布?布有殺董卓之功,與二將軍俱為功臣,可因今共擊破術,建功於天下,此時不可失也。
」暹、奉得書,即迴計從布。
布進軍,去勳等營百步,暹、奉兵同時並發,斬十將首,殺傷墮水死者不可勝數。
英雄記曰:布後又與暹、奉二軍向壽春,水陸並進,所過虜略。
到鍾離,大獲而還。
既渡淮北,留書與術曰:「足下恃軍彊盛,常言猛將武士,欲相吞滅,每抑止之耳!布雖無勇,虎步淮南,一時之閒,足下鼠竄壽春,無出頭者。
猛將武士,為悉何在?足下喜為大言以誣天下,天下之人安可盡誣?古者兵交,使在其閒,造策者非布先唱也。
相去不遠,可復相聞。
」布渡畢,術自將步騎五千揚兵淮上,布騎皆于水北大咍笑之而還。
時有東海蕭建為瑯邪相,治莒,保城自守,不與布通。
布與建書曰:「天下舉兵,本以誅董卓耳。
布殺卓,來詣關東,欲求兵西迎大駕,光復洛京,諸將自還相攻,莫肯念國。
布,五原人也,去徐州五千餘裡,乃在天西北角,今不來共爭天東南之地。
莒與下邳相去不遠,宜當共通。
君如自遂以為郡郡作帝,縣縣自王也!昔樂毅攻齊,呼吸下齊七十餘城,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所以然者,中有田單故也。
布雖非樂毅,君亦非田單,可取布書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