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一百一十三 列傳第五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
自是,防城與守門者皆河北義軍,出入自恣。
賽不先病疽,久不視事,重為賊黨所制,束手聽命而已。
初,源、徐交攻,郭野驢者每辭疾不行,賽不遂授野驢徐州節度副使、兼防城都緫領,實羈之也。
野驢旣見徐州空虛,乃約源州叛將麻琮內外相應。
十月甲申,詰旦,襲破徐州。
時蔡已被圍,徐州將士以朝命阻絕,且逼大兵,議出降。
賽不弗從,恐被執,至是投河求死,流三十餘步不沒,軍士援出之。
又五日,自縊于州第。
麻琮乃遣人以州降大元。
子按春,正大中充護衛,坐與宗室女姦,杖一百收係。
居許州,大兵至許,按春開南門以降。
從攻京師,曹王出質,朝臣及近衛有從出者,按春極口大罵,以至指斥。
是冬,復自北中逃迴,詔令押入省,問事情,按春隨近侍登階作揮涕之狀。
詔問丞相雲:「按春自北中來,丞相好與問彼中息耗。
」賽不附奏曰:「老臣不幸生此賊,事至今日,恨不手刃之,忍與對面語乎。
」十二月,車駕東狩,留後二相下開封,擒捕斬之獄中。
贊曰:賽不臨陣對壘旣有將略,洎秉鈞衡,觀其救解楊居仁、侯摯等言,殊有相度,按春之事尤有古人之風焉。
晚以老病受制叛臣,緻修匹夫匹婦之節,此猶大廈將傾,非一木之所能支也,悲夫。
內族白撒名承裔,末帝承麟之兄也,系出世祖諸孫。
自幼為奉禦。
貞祐間,累官知臨洮府事、兼本路兵馬都緫管。
興定元年,為元帥左都監,行帥府事於鳳翔。
是年,詔陝西行省伐宋,白撒出鞏州鹽川,遇宋兵于皂郊堡,敗之。
又遇宋兵于天水軍,掩擊,宋兵大潰。
二年四月,復敗宋兵,至雞公山,遂拔西和州,毀其諸隘營屯。
遣合紮都統完顏習涅阿不率軍趨成州,宋帥羅參政、統制李大亨焚廬舍棄城遁,留千餘人城守,督兵赴之,遂克焉,獲糧七萬斛、錢數千萬。
河池縣守將楊九鼎亦焚縣舍走保清野原。
統制高千據黑谷關甚固,遣兵襲之,千遁去,獲糧二萬斛,器械稱是,因夷其險而還。
三年,破虎頭關,敗宋兵于七盤子、雞冠關。
褒城縣官民自焚城宇遁,因取其城。
興元府提刑兼知府事趙希昔聞兵將至,率官民遁,於是白撒遂取興元,以駐兵焉。
命提控張秀華馳視洋州,官民亦遁,又取其城。
尋聞漢江之南三十裡,宋兵二千據山而陣,遣提控唐括移失不擊走之。
行省以捷聞,宣宗大悅,進白撒官一階。
時朝議以蘭州當西夏之衝,久為敵據,將遣白撒復之,白撒奏曰:「臣近入宋境,略河池,下鳳州,破興元,抵洋州而還。
經涉險阻數千裡,士馬疲弊,未得少休,而欲重為是舉,甚非計也,不若息兵養士以備。
」從之。
未幾,權參知政事,行省事于平涼。
四年,上言:「宋境山州宕昌東上拶一帶蕃族,昔嘗歸附,分處德順、鎮戎之間。
其後,有司不能存撫,相繼亡去。
近聞復有歸心,然不招之亦無由自至。
誠得其衆,可以助兵,寧謐一方。
臣以同知通遠軍節度使事烏古論長壽及通遠軍節度副使溫敦永昌皆本蕃屬,且久鎮邊鄙,深得彼心,已命遣人招之。
其所遣及諸來歸者皆當甄獎,請預定賞格以待之。
」上是其言。
是年,夏兵三萬由高峰嶺入寇定西州,環城為柵,白撒遣刺史愛申阿失剌與行軍提控烏古論長壽、溫敦永昌出戰,大敗之,斬首千餘,獲馬仗甚衆。
五年五月,白撒言:「近詔臣遣官諭諸蕃族以討西夏,臣即令臨洮路緫管女奚烈古裡間計約喬家丙令族首領以諭餘族。
又別遣權左右司都事趙梅委差官遙授合河縣尉劉貞同往撫諭。
未幾,梅、貞報溪哥城等處諸族,與先降族共願助兵七萬八千餘人,本國蕃族願助兵九千,若更以官軍繼為聲援,勝夏必矣。
臣已令古裡間將鞏州兵三萬,宜更擇勇略之臣副之。
梅、貞等旣悉事勢,當假以軍前之職。
蕃僧納林心波亦招誘有功,乞遷官授職以獎勵之。
」上皆從其請。
元光元年二月,行省上言:「近與延安元帥完顏合達、納合買住議:河北郡縣俱已殘毀,陝西、河南亦經抄掠。
比者西北二敵併攻鄜延,城邑隨陷,惟延安孤墉僅得保全。
若今秋復至,必長驅而深入,雖京兆、鳳翔、慶陽、平涼已各益軍,而率皆步卒,且相去闊遠,卒難應援,儻關中諸鎮不支,則河南亦不安矣。
今二敵遠去,西北少休,宜乘此隙徑取蜀、漢,實國家基業萬全之計。
」詔樞密議之。
先是,夏兵數十萬分寇龕谷、鄜延、大通諸城,上召白撒等授以方略,命發兵襲其浮橋,遂趨西涼。
別遣將取大通城,出溪哥路,略夏地。
白撒徐出鎮戎,合達出環州,以報三道之役。
白撒馳至臨洮,遣緫管女奚烈古裡間、積石州刺史徒單牙武各攝帥職,率兵西入,遇夏兵千餘於踏南寺,擊走之。
夏人據大通城,因圍之,分兵奪其橋,與守兵七千人戰,大敗之,幾殺其半,入河死者不可計,餘兵焚其橋西遁。
乃還軍攻大通,克之,斬首三千,因招來諸寺族被脅僧俗人,皆按堵如故。
以河梁旣焚,塞外地寒少草,師遂還。
十二月,行省言:「近有人自北來者,稱國王木華裡悉兵沿渭而西,謀攻鳳翔,鳳翔旣下乃圖京兆,京兆卒不可得,留兵守之,至春蹂踐二麥以困我。
未幾,大兵果圍鳳翔,帥府遣人告急。
臣以為二鎮脣齒也,鳳翔蹉跌則京兆必危,而陝右大震矣。
然平川廣野實騎兵馳騁之地,未可與之爭鋒。
已遣提控羅桓將兵二千,循南山而進,伺隙攻其柵壘,以紓城圍。
更乞發河南步騎以備潼關。
」詔付尚書省樞密院議之。
二年冬,哀宗即位,邊事益急。
正大五年八月,召白撒還朝,拜尚書右丞,未幾,拜平章政事。
白撒居西垂幾十年,當宋、夏之交,雖頗立微
自是,防城與守門者皆河北義軍,出入自恣。
賽不先病疽,久不視事,重為賊黨所制,束手聽命而已。
初,源、徐交攻,郭野驢者每辭疾不行,賽不遂授野驢徐州節度副使、兼防城都緫領,實羈之也。
野驢旣見徐州空虛,乃約源州叛將麻琮內外相應。
十月甲申,詰旦,襲破徐州。
時蔡已被圍,徐州將士以朝命阻絕,且逼大兵,議出降。
賽不弗從,恐被執,至是投河求死,流三十餘步不沒,軍士援出之。
又五日,自縊于州第。
麻琮乃遣人以州降大元。
子按春,正大中充護衛,坐與宗室女姦,杖一百收係。
居許州,大兵至許,按春開南門以降。
從攻京師,曹王出質,朝臣及近衛有從出者,按春極口大罵,以至指斥。
是冬,復自北中逃迴,詔令押入省,問事情,按春隨近侍登階作揮涕之狀。
詔問丞相雲:「按春自北中來,丞相好與問彼中息耗。
」賽不附奏曰:「老臣不幸生此賊,事至今日,恨不手刃之,忍與對面語乎。
」十二月,車駕東狩,留後二相下開封,擒捕斬之獄中。
贊曰:賽不臨陣對壘旣有將略,洎秉鈞衡,觀其救解楊居仁、侯摯等言,殊有相度,按春之事尤有古人之風焉。
晚以老病受制叛臣,緻修匹夫匹婦之節,此猶大廈將傾,非一木之所能支也,悲夫。
內族白撒名承裔,末帝承麟之兄也,系出世祖諸孫。
自幼為奉禦。
貞祐間,累官知臨洮府事、兼本路兵馬都緫管。
興定元年,為元帥左都監,行帥府事於鳳翔。
是年,詔陝西行省伐宋,白撒出鞏州鹽川,遇宋兵于皂郊堡,敗之。
又遇宋兵于天水軍,掩擊,宋兵大潰。
二年四月,復敗宋兵,至雞公山,遂拔西和州,毀其諸隘營屯。
遣合紮都統完顏習涅阿不率軍趨成州,宋帥羅參政、統制李大亨焚廬舍棄城遁,留千餘人城守,督兵赴之,遂克焉,獲糧七萬斛、錢數千萬。
河池縣守將楊九鼎亦焚縣舍走保清野原。
統制高千據黑谷關甚固,遣兵襲之,千遁去,獲糧二萬斛,器械稱是,因夷其險而還。
三年,破虎頭關,敗宋兵于七盤子、雞冠關。
褒城縣官民自焚城宇遁,因取其城。
興元府提刑兼知府事趙希昔聞兵將至,率官民遁,於是白撒遂取興元,以駐兵焉。
命提控張秀華馳視洋州,官民亦遁,又取其城。
尋聞漢江之南三十裡,宋兵二千據山而陣,遣提控唐括移失不擊走之。
行省以捷聞,宣宗大悅,進白撒官一階。
時朝議以蘭州當西夏之衝,久為敵據,將遣白撒復之,白撒奏曰:「臣近入宋境,略河池,下鳳州,破興元,抵洋州而還。
經涉險阻數千裡,士馬疲弊,未得少休,而欲重為是舉,甚非計也,不若息兵養士以備。
」從之。
未幾,權參知政事,行省事于平涼。
四年,上言:「宋境山州宕昌東上拶一帶蕃族,昔嘗歸附,分處德順、鎮戎之間。
其後,有司不能存撫,相繼亡去。
近聞復有歸心,然不招之亦無由自至。
誠得其衆,可以助兵,寧謐一方。
臣以同知通遠軍節度使事烏古論長壽及通遠軍節度副使溫敦永昌皆本蕃屬,且久鎮邊鄙,深得彼心,已命遣人招之。
其所遣及諸來歸者皆當甄獎,請預定賞格以待之。
」上是其言。
是年,夏兵三萬由高峰嶺入寇定西州,環城為柵,白撒遣刺史愛申阿失剌與行軍提控烏古論長壽、溫敦永昌出戰,大敗之,斬首千餘,獲馬仗甚衆。
五年五月,白撒言:「近詔臣遣官諭諸蕃族以討西夏,臣即令臨洮路緫管女奚烈古裡間計約喬家丙令族首領以諭餘族。
又別遣權左右司都事趙梅委差官遙授合河縣尉劉貞同往撫諭。
未幾,梅、貞報溪哥城等處諸族,與先降族共願助兵七萬八千餘人,本國蕃族願助兵九千,若更以官軍繼為聲援,勝夏必矣。
臣已令古裡間將鞏州兵三萬,宜更擇勇略之臣副之。
梅、貞等旣悉事勢,當假以軍前之職。
蕃僧納林心波亦招誘有功,乞遷官授職以獎勵之。
」上皆從其請。
元光元年二月,行省上言:「近與延安元帥完顏合達、納合買住議:河北郡縣俱已殘毀,陝西、河南亦經抄掠。
比者西北二敵併攻鄜延,城邑隨陷,惟延安孤墉僅得保全。
若今秋復至,必長驅而深入,雖京兆、鳳翔、慶陽、平涼已各益軍,而率皆步卒,且相去闊遠,卒難應援,儻關中諸鎮不支,則河南亦不安矣。
今二敵遠去,西北少休,宜乘此隙徑取蜀、漢,實國家基業萬全之計。
」詔樞密議之。
先是,夏兵數十萬分寇龕谷、鄜延、大通諸城,上召白撒等授以方略,命發兵襲其浮橋,遂趨西涼。
別遣將取大通城,出溪哥路,略夏地。
白撒徐出鎮戎,合達出環州,以報三道之役。
白撒馳至臨洮,遣緫管女奚烈古裡間、積石州刺史徒單牙武各攝帥職,率兵西入,遇夏兵千餘於踏南寺,擊走之。
夏人據大通城,因圍之,分兵奪其橋,與守兵七千人戰,大敗之,幾殺其半,入河死者不可計,餘兵焚其橋西遁。
乃還軍攻大通,克之,斬首三千,因招來諸寺族被脅僧俗人,皆按堵如故。
以河梁旣焚,塞外地寒少草,師遂還。
十二月,行省言:「近有人自北來者,稱國王木華裡悉兵沿渭而西,謀攻鳳翔,鳳翔旣下乃圖京兆,京兆卒不可得,留兵守之,至春蹂踐二麥以困我。
未幾,大兵果圍鳳翔,帥府遣人告急。
臣以為二鎮脣齒也,鳳翔蹉跌則京兆必危,而陝右大震矣。
然平川廣野實騎兵馳騁之地,未可與之爭鋒。
已遣提控羅桓將兵二千,循南山而進,伺隙攻其柵壘,以紓城圍。
更乞發河南步騎以備潼關。
」詔付尚書省樞密院議之。
二年冬,哀宗即位,邊事益急。
正大五年八月,召白撒還朝,拜尚書右丞,未幾,拜平章政事。
白撒居西垂幾十年,當宋、夏之交,雖頗立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