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一百0五 列傳第四十三

關燈
用直,臨潢人。

    少以學行稱。

    遼王宗幹聞之,延置門下,海陵與其兄充皆從之學。

    天眷二年,以教宗子賜進士及第,除禮部郎中。

    皇統四年,為宣徽判官,歷橫海軍節度副使,改寧州刺史。

    海陵即位,召為簽書徽政院事、太常卿、太子詹事。

    海陵嘗謂用直曰:「朕雖不能博通經史,亦粗有所聞,皆卿平昔輔導之力。

    太子方就學,宜善導之。

    朕父子並受卿學,亦儒者之榮也。

    」為賀宋國正旦使,卒于汴。

    海陵深悼惜之,遣使迎護其喪,官給道途費。

    喪至,親臨奠,賜錢千萬。

    其養子始七歲,特受武義將軍。

     劉樞字居中,通州三河人。

    少以良家子從軍,屯河間。

    同輩皆騎射,獨樞刻意經史。

    登天眷二年進士,調唐山主簿。

    改飛狐令,蔚州刺史恃功貪汙無所顧忌,屬邑皆厭苦之,樞一無所應,乃摭以他事繫獄,將緻之死。

    郡人有憐樞者,導樞脫走,訴於朝。

    會廉察使至,守倅而下皆抵罪廢,獨樞治狀入優等,躐遷奉直大夫。

    張浩營建燕京宮室,選樞分治工役。

    遷尚書刑部員外郎,鞫治太原尹徒單阿裡出虎反狀,旬日獄具。

    轉工部郎中,進本部侍郎。

    正隆末,從軍還自江上。

    大定初,與左司郎中王蔚、右司員外郎王全俱出補外,樞為南京路轉運使事。

     初,世宗欲復用樞等,禦史臺奏:「樞等在正隆時皆以巧進,敗法蠹政,人多怨嫉之。

    」上以樞等頗幹濟,猶用之,戒之曰:「能悛心改過,必加升擢。

    不然,則斥汝等矣。

    」是時,阿勒根彥忠為南京都轉運使,不閑吏事,故用樞以佐之。

    遷山東路轉運使,改中都路轉運使。

    大定四年,卒于官。

     王翛字翛然,涿州人也。

    登皇統二年進士第,由尚書省令史除同知霸州事。

    累遷刑部員外郎,坐請囑故人姦罪,杖四十,降授泰定軍節度副使。

    四遷大興府治中,授戶部侍郎。

    世宗謂宰臣曰:「王翛前為外官,聞有剛直名。

    今聞專務出罪為陰德,事多非理從輕。

    又巧倖偷安,若果剛直,則當忘身以為國,履正以無偏,何必賣法以徼福耶?」尋命賑濟密雲等三十六縣猛安人戶,冒請粟三萬餘石,為尚書省奏奪官一階,出為同知北京留守事。

    上曰:「人多言王翛能官,以朕觀之,凡事不肯盡力,直一老姦耳。

    」二十四年,遷遼東路轉運使。

    歲餘,改顯德軍節度使。

    以前任轉運使拽辱倉使王祺緻死,追兩官解職,勑杖七十,降授鄭州防禦使。

     章宗即位,擢同知大興府事。

    審錄官奏,翛前任顯德潔廉剛直,軍吏歛迹,無訟獄。

    遷禮部尚書,兼大理卿。

    使宋還,會改葬太師廣平郡王徒單貞。

    貞,章宗母孝懿皇後父也。

    帝欲用前代故事,班劍、鼓吹、羽葆等儀衛。

    宰臣以貞與弒熈宗誅死,意難之。

    於是,詔下禮官議。

    翛言:「晉葬丞相王導,給前後羽葆、鼓吹、武賁、班劍百人。

    唐以來,大駕鹵簿有班劍,其王公以下鹵簿並無班劍,兼羽葆非臣下所宜用,國朝葬大臣亦無之。

    」上先知唐葬大臣李靖等皆用班劍、羽葆,怒曰:「典故所無,固可從,然用之亦不過禮。

    」一日,詔翛及諫議大夫兼禮部侍郎張暐詣殿門,諭之曰:「朝廷之事,汝諫官、禮官即當辯析。

    且小民言可採,朕尚從之,況卿等乎?自今議事,毋但附合尚書省。

    」 明昌二年,改知大興府事。

    時僧徒多遊貴戚門,翛惡之,乃禁僧午後不得出寺。

    嘗一僧犯禁,皇姑大長公主為請,翛曰:「奉主命,即令出之。

    」立召僧,杖一百死,京師肅然。

    後坐故出人罪,復削官解職。

    明年,特授定海軍節度使。

    諭旨曰:「卿賦性太剛,率意行事,乃自陷於刑。

    若殿年降敘,念卿入仕久,頗有執持,故特起於罪謫之中,授以見職。

    且彼歲歉民飢,盜賊多,須用舊人鎮撫,庶得安治。

    勉盡乃心,以圖後效。

    」未幾,表乞緻仕。

    上曰:「翛能幹者,得力為多。

    」不許。

    復申請,從之。

    泰和七年,卒,年七十五。

     翛性剛嚴,臨事果決,吏民憚其威,雖豪右不敢犯。

    承安間,知大興府事闕,詔諭宰臣曰:「可選極有風力如王翛輩者用之。

    」其為上所知如此。

     楊伯雄字希雲,真定稿城人。

    八世祖彥稠,後唐清泰中為定州兵馬使。

    後隨晉主北遷,遂居臨潢。

    父丘行,太子左衛率府率。

     伯雄登皇統二年進士,海陵留守中京,丘行在幕府,伯雄來省視,海陵見之,深加器重。

    久之,調韓州軍事判官。

    有二盜詐稱賈販,逆旅主人見欺,至州署陳訴,實欲劫取伯雄,伯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