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九十八 列傳第三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洮府事石抹仲溫駐臨洮,同知臨洮府事朮虎高琪、彰化軍節度副使把回海備鞏州諸鎮,乾州刺史完顏思忠扼六盤,陝西路都統副使斡勒牙剌、京兆府推官蒲察秉彜戍虢華、扼潼關蒲津,陝西都統完顏忠本名裊懶、同知京兆府事烏古論兗州守京兆要害,以鳳翔、臨洮路蕃漢弓箭手及緋翮翅軍散據邊陲。
「 緋翮翅」,軍名也。
元帥右監軍充右都監蒲察貞分緫其事。
宋吳曦以兵六千攻鹽川,鞏州戍將完顏王善、隊校僕散六斤、猛安龍延常擊走之,斬首二百級。
七月,吳曦兵五萬由保坌、姑蘇等路寇秦州,承裕、璘以騎千餘擊之,曦兵大敗,追奔四十裡。
曦別兵萬人入來遠鎮,朮虎高琪破之。
青宜可者,吐蕃之種也。
宋取河湟,夏取河西四郡,部落散處西鄙,其魯黎族帥曰冷京,據古疊州,有四十三族、十四城、三十餘萬戶,東鄰宕昌,北接臨洮、積石,南行十日至筍竹大山,蓋蠻境也。
西行四十日至河外,俗不論道裡而以日計之雲。
冷京卒,子耳骨延嗣,宋不能制,縻以官爵。
傳六世至青宜可,尤勁勇得衆,以宋政令不常,有改事中國之意。
曹佛留為洮州刺史。
佛留材武有智策,能結諸羌。
青宜可畏慕佛留,以父呼之,請舉國內附,朝廷以宋有盟不許,厚賜金帛以撫之。
明昌間,屬羌已彪殺郡佐反,是時綱為奉禦,奉詔與曹佛留計事,因召青宜可會兵擊破已彪。
曹佛留遷同知臨洮尹,兼洮州刺史。
子普賢為洮州管內巡檢使。
綱屢以事至洮,佛留每謂綱言青宜可願內屬,出其至情,綱輒奏之,上終不納。
及綱部署陝西,上密勑經略西事。
於是,曹佛留已死,普賢為懷羌巡檢使。
綱至洮,馳召普賢攝同知洮州事。
普賢傳箭入羌中,青宜可大喜,率諸部長,籍其境土人民,詣綱請內屬。
綱奏其事,上以青宜可為疊州副都緫管,加廣威將軍。
詔青宜可曰:「卿統有部人,世為雄長,嚮風慕義,背偽歸朝,願效純誠,恒輸忠力,緬懷嘉矚,式厚褒旌。
覽卿進上所受偽牌,朝廷之馭諸蕃固無此例,欲使卿有以鎮撫部族、增重觀望,是以特加改命,賜金牌一、銀牌二,到可祗承,服我新恩,永為藩衛。
」曹普賢真授同知洮州事,綱遷拱衛直都指揮使,遷三階,安撫、都大提舉如故。
以商州刺史烏古論兗州領、曹普賢押領、青宜可勾當。
詔曰:「完顏綱,初行時汝未知朝廷有青宜可之事,獨言可以招撫,必獲其用,旣而果來效順。
今汝勿以青宜可兵勢重大,卑屈失體,亦勿以蕃部而藐視之。
」 九月,詔安慰陝西,略曰:「京兆、鳳翔、臨洮三路,應被宋兵逼脅,背國從偽,或沒落外境,若能自歸者,官吏依舊勾當,百姓各令復業,元拋地土依數給付。
及受宋人旗牓結構等,或值驚擾因而避役逃亡,未發覺者,許令所在官司陳首,並行釋免,更不追究,軍前可用之人隨宜任使。
限外不首,復罪如初。
」 宋程松遣別將曲昌世襲方山原,自率兵數萬分道襲和尚原、西山寨、龍門等關。
是日,大霧四塞,旣又暴雨,和尚原、西山寨、龍門關戍兵不知宋兵來,松遂據之。
蒲察貞遣行軍副統裴滿阿裡、同知隴州事完顏孛論以兵千人伏方山原下,萬戶奧屯撒合門、美原縣令朮虎合沓別將壯士五百,取間道潛登,出宋兵上,自高而下,宋兵大駭,伏兵合擊,遂破之。
貞乃分遣朮虎合沓、部將完顏出軍奴率兵千人出黃兒谷取和尚原,同知會州事女奚列南家、押軍猛安粘割撒改率兵千人出大寧谷取西山寨,貞自以兵七百由中路取龍門等關。
程松已焚閣道,貞且修道、且進兵,至小關,松將楊廷據險注射,貞不得前,令行軍副統裴滿阿裡為疑兵,潛遣猛安胡信率甲士五十人繞出其後,反擊之,宋兵大亂,遂斬廷于陣。
宋兵走二裡關,復敗。
宋將彭統領宋兵走龍門,追擊大破之。
合沓乘夜潛登和尚原絕頂,宋人驚以為神,皆散走,破其衆二千,生獲數十人。
南家斬木開道以登西山,再與宋兵遇,皆散之,遂盡復故地。
宋吳曦將馮興、楊雄、李珪以步騎八千人入赤谷,將寇秦州。
承裕、完顏璘、河州防禦使蒲察秉鉉逆擊,破之。
宋步兵趨西山,騎兵走赤谷。
承裕分兵躡宋步兵,宋步兵據山搏戰,部將唐括按荅海率二百騎馳擊之,甲士蒙葛挺身先入其陣,衆乘之,宋步兵大潰,殺數百人,追者至皂郊城,斬首二千級。
猛安把添奴追宋騎兵,殺千餘人,馮興僅以身免,楊雄、李珪皆為金軍所殺。
十月,綱以蕃、漢步騎一萬出臨潭,充以關中兵一萬出陳倉,蒲察貞以岐、隴兵一萬出成紀,石抹仲溫以隴右步騎五千出鹽川,完顏璘以本部兵五千出來遠。
初,吳玠、吳璘俱為宋大將,兄弟父子相繼守西土,得梁、益間士衆心。
璘孫曦太尉、昭武軍節度使、成都潼川府夔利等州路宣撫副使,泰和六年出兵興元,有窺關、隴之志,誘募邊民為盜,遣諜以利餌鳳翔卒溫昌,結三虞候軍為內應。
昌詣府上變。
曦遣諸將出秦、隴間,與綱等諸軍相拒。
上聞韓侂冑忌曦威名,可以間誘緻之,梁、益居宋上遊,可以得志于宋,封曦蜀國王,鑄印賜詔,詔綱經略之。
其賜曦詔曰: 宋自佶、桓失守,構竄江表,僭稱位號,偷生吳會,時則乃祖武安公玠捍禦兩川。
洎武順王璘嗣有大勳,固宜世胙大帥,遂荒西土,長為藩輔,誓以河山,後裔縱有欒黶之汰,猶當十世宥之。
然威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自古如此,非止于今。
卿家專制蜀漢,積有歲年,猜嫌旣萌,進退維谷,代之而不受,召之而不赴,君臣之義已同路人,譬之破桐之葉不可以復合,騎虎之勢不可以中下矣。
此事流傳,稔於朕聽,每一思之未嘗不當饋歎息,而卿猶偃然自安。
且卿自視翼贊之功孰與嶽飛?飛之威名戰功暴于南北,一旦見忌,遂被參
「 緋翮翅」,軍名也。
元帥右監軍充右都監蒲察貞分緫其事。
宋吳曦以兵六千攻鹽川,鞏州戍將完顏王善、隊校僕散六斤、猛安龍延常擊走之,斬首二百級。
七月,吳曦兵五萬由保坌、姑蘇等路寇秦州,承裕、璘以騎千餘擊之,曦兵大敗,追奔四十裡。
曦別兵萬人入來遠鎮,朮虎高琪破之。
青宜可者,吐蕃之種也。
宋取河湟,夏取河西四郡,部落散處西鄙,其魯黎族帥曰冷京,據古疊州,有四十三族、十四城、三十餘萬戶,東鄰宕昌,北接臨洮、積石,南行十日至筍竹大山,蓋蠻境也。
西行四十日至河外,俗不論道裡而以日計之雲。
冷京卒,子耳骨延嗣,宋不能制,縻以官爵。
傳六世至青宜可,尤勁勇得衆,以宋政令不常,有改事中國之意。
曹佛留為洮州刺史。
佛留材武有智策,能結諸羌。
青宜可畏慕佛留,以父呼之,請舉國內附,朝廷以宋有盟不許,厚賜金帛以撫之。
明昌間,屬羌已彪殺郡佐反,是時綱為奉禦,奉詔與曹佛留計事,因召青宜可會兵擊破已彪。
曹佛留遷同知臨洮尹,兼洮州刺史。
子普賢為洮州管內巡檢使。
綱屢以事至洮,佛留每謂綱言青宜可願內屬,出其至情,綱輒奏之,上終不納。
及綱部署陝西,上密勑經略西事。
於是,曹佛留已死,普賢為懷羌巡檢使。
綱至洮,馳召普賢攝同知洮州事。
普賢傳箭入羌中,青宜可大喜,率諸部長,籍其境土人民,詣綱請內屬。
綱奏其事,上以青宜可為疊州副都緫管,加廣威將軍。
詔青宜可曰:「卿統有部人,世為雄長,嚮風慕義,背偽歸朝,願效純誠,恒輸忠力,緬懷嘉矚,式厚褒旌。
覽卿進上所受偽牌,朝廷之馭諸蕃固無此例,欲使卿有以鎮撫部族、增重觀望,是以特加改命,賜金牌一、銀牌二,到可祗承,服我新恩,永為藩衛。
」曹普賢真授同知洮州事,綱遷拱衛直都指揮使,遷三階,安撫、都大提舉如故。
以商州刺史烏古論兗州領、曹普賢押領、青宜可勾當。
詔曰:「完顏綱,初行時汝未知朝廷有青宜可之事,獨言可以招撫,必獲其用,旣而果來效順。
今汝勿以青宜可兵勢重大,卑屈失體,亦勿以蕃部而藐視之。
」 九月,詔安慰陝西,略曰:「京兆、鳳翔、臨洮三路,應被宋兵逼脅,背國從偽,或沒落外境,若能自歸者,官吏依舊勾當,百姓各令復業,元拋地土依數給付。
及受宋人旗牓結構等,或值驚擾因而避役逃亡,未發覺者,許令所在官司陳首,並行釋免,更不追究,軍前可用之人隨宜任使。
限外不首,復罪如初。
」 宋程松遣別將曲昌世襲方山原,自率兵數萬分道襲和尚原、西山寨、龍門等關。
是日,大霧四塞,旣又暴雨,和尚原、西山寨、龍門關戍兵不知宋兵來,松遂據之。
蒲察貞遣行軍副統裴滿阿裡、同知隴州事完顏孛論以兵千人伏方山原下,萬戶奧屯撒合門、美原縣令朮虎合沓別將壯士五百,取間道潛登,出宋兵上,自高而下,宋兵大駭,伏兵合擊,遂破之。
貞乃分遣朮虎合沓、部將完顏出軍奴率兵千人出黃兒谷取和尚原,同知會州事女奚列南家、押軍猛安粘割撒改率兵千人出大寧谷取西山寨,貞自以兵七百由中路取龍門等關。
程松已焚閣道,貞且修道、且進兵,至小關,松將楊廷據險注射,貞不得前,令行軍副統裴滿阿裡為疑兵,潛遣猛安胡信率甲士五十人繞出其後,反擊之,宋兵大亂,遂斬廷于陣。
宋兵走二裡關,復敗。
宋將彭統領宋兵走龍門,追擊大破之。
合沓乘夜潛登和尚原絕頂,宋人驚以為神,皆散走,破其衆二千,生獲數十人。
南家斬木開道以登西山,再與宋兵遇,皆散之,遂盡復故地。
宋吳曦將馮興、楊雄、李珪以步騎八千人入赤谷,將寇秦州。
承裕、完顏璘、河州防禦使蒲察秉鉉逆擊,破之。
宋步兵趨西山,騎兵走赤谷。
承裕分兵躡宋步兵,宋步兵據山搏戰,部將唐括按荅海率二百騎馳擊之,甲士蒙葛挺身先入其陣,衆乘之,宋步兵大潰,殺數百人,追者至皂郊城,斬首二千級。
猛安把添奴追宋騎兵,殺千餘人,馮興僅以身免,楊雄、李珪皆為金軍所殺。
十月,綱以蕃、漢步騎一萬出臨潭,充以關中兵一萬出陳倉,蒲察貞以岐、隴兵一萬出成紀,石抹仲溫以隴右步騎五千出鹽川,完顏璘以本部兵五千出來遠。
初,吳玠、吳璘俱為宋大將,兄弟父子相繼守西土,得梁、益間士衆心。
璘孫曦太尉、昭武軍節度使、成都潼川府夔利等州路宣撫副使,泰和六年出兵興元,有窺關、隴之志,誘募邊民為盜,遣諜以利餌鳳翔卒溫昌,結三虞候軍為內應。
昌詣府上變。
曦遣諸將出秦、隴間,與綱等諸軍相拒。
上聞韓侂冑忌曦威名,可以間誘緻之,梁、益居宋上遊,可以得志于宋,封曦蜀國王,鑄印賜詔,詔綱經略之。
其賜曦詔曰: 宋自佶、桓失守,構竄江表,僭稱位號,偷生吳會,時則乃祖武安公玠捍禦兩川。
洎武順王璘嗣有大勳,固宜世胙大帥,遂荒西土,長為藩輔,誓以河山,後裔縱有欒黶之汰,猶當十世宥之。
然威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自古如此,非止于今。
卿家專制蜀漢,積有歲年,猜嫌旣萌,進退維谷,代之而不受,召之而不赴,君臣之義已同路人,譬之破桐之葉不可以復合,騎虎之勢不可以中下矣。
此事流傳,稔於朕聽,每一思之未嘗不當饋歎息,而卿猶偃然自安。
且卿自視翼贊之功孰與嶽飛?飛之威名戰功暴于南北,一旦見忌,遂被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