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九十七 列傳第三十五

關燈
甚合衆議。

    今使復列于朝,恐風化從此壞矣。

    」上然之,遂不復用雲。

     巨構字子成,薊州平谷人。

    幼篤學,年二十登進士第。

    由信都丞,察廉為石城令,補尚書省令史,授振武軍節度副使。

    改同提舉解鹽司事,以課增入為少府監丞。

    再遷知登聞檢院,兼都水少監。

    時右司郎中段珪卒,世宗曰:「是人甚明正可用,如巨構每事但委順而已。

    」二十五年,除南京副留守,上謂宰臣曰:「巨構外淳質而內明悟,第乏剛鯁耳。

    佐貳之任貴能與長官辨正,恐此人不能爾。

    若任以長官,必有可稱。

    」章宗即位,擢橫海軍節度使。

    承安五年緻仕,卒。

     構性寬厚寡言,所治以鎮靜稱,性尤恬退,故人旣貴不復往來,先遺以書則裁荅寒溫而已。

    大定中,詔與近臣同經營香山行宮及佛舍,其近臣私謂構曰:「公今之德人,我欲舉奏,公行將大任矣。

    」構辭之。

    以廉慎守法在考功籍,始終無過雲。

     賀揚庭字公叟,曹州濟陰人也。

    登天德三年經義進士第,調範縣主簿兼尉,籍有治聲。

    大定十三年,由安肅令補尚書省令史,授沁南軍節度副使,入為監察禦史,歷右司都事、戶部員外郎、侍禦史、右司員外郎。

    世宗喜其剛果,謂揚庭曰:「南人礦直敢為,漢人性姦,臨事多避難。

    異時南人不習詞賦,故中第者少,近年河南、山東人中第者多,殆勝漢人為官。

    」俄以廉能遷戶部郎中,進官二階。

    頃之,授左司郎中,改刑部侍郎、山東東路轉運使。

     章宗即位,初置九路提刑司,驛召赴闕,授山東東西路提刑使。

    揚庭性疾惡,纖介不少容。

    明昌改元,詔諸路提刑使入見,親問所察事條,至揚庭則斥之曰:「爾何治之煩也。

    」明年,下除洺州防禦使,時歲歉民飢,揚庭諭蓄積之家令出所餘以糶之,飢者獲濟,洺人為之立石頌德。

    改陝西西路轉運使,表乞緻仕,上曰:「揚庭能幹者也,當何如?」右丞劉瑋言其疾,遂許之。

    卒年六十七。

     贊曰:裴滿亨以進士選奉禦,能陳唐、虞緻治之道於宮庭燕私之地,又能斥中貴梁道兒之姦。

    斡勒忠以吏道緻身,始終不交權貴。

    世宗自立於遼東,歸者如市,張大節獨守正不赴。

    韓錫出守河間,面諭皇族之居彼者恣睢不道,俾繩以法,佞者必希旨以市權,錫下車宣布告戒而已。

    是皆有識之士,不為富貴所移者也。

    巨構骫骳,賀揚庭骨鯁,大定於二人而屢評南北士習之優劣,亶其然乎。

    張亨始以繆庸見薄,晚以論列稱賞,亦砥礪之功歟。

    鄧儼專務謀身,上下稱黠,緻仕又求進用,弗可改也夫。

     閻公貞字正之,大興宛平人。

    大定七年擢進士第,調朝邑主簿。

    由普潤令補尚書省令史,察廉,升同知亳州防禦事,改中都左警巡使。

    以政績聞,遷同知武定軍節度使。

    明昌初,召為大理正,累進大理卿。

    承安元年,遷翰林侍讀學士,仍兼前職,命與登聞檢院賈益同看讀陳言文字。

     公貞居法寺幾十年,詳慎周密,未嘗有過舉。

    被命校定律令,多所是正,金人以為法家之祖雲。

     焦旭字明銳,沃州柏鄉人。

    第進士,調安喜主簿。

    再轉大興令,攝左警巡事,以杖親軍百人長,有司議其罪當杖決,世宗曰:「旭親民吏也,若因杖有官人復行杖之,何以行事?其令收贖。

    」改良鄉令。

    世宗幸春水,見石城、玉田令皆年老不治,謂宰臣曰:「縣令最親民,當得賢才。

    畿甸尚如此,天下可知矣。

    」平章政事石琚薦旭幹能可甄用,上然之,召為右警巡使。

     旭為人剛果自任,不避權勢。

    初,旭部民訴良,旭以無文據付本主,道逢監察禦史訴其事,語涉訛亂,即收付旭,旭釋之不問,為禦史所劾,削官兩階,杖百八十,出為大名府推官。

    尋授右三部檢法司正,代韓天和為監察禦史,時禦史臺言:「監察糾彈之司,天和諸科出身,難居是職。

    」上命別舉,中丞李晏薦旭剛正可任,遂授之,而改天和獲鹿令。

     章宗初即位,太傅克寧、右丞相襄請上出獵,旭劾奏其非,上慰諭之,為罷獵。

    明昌元年,登聞鼓院初設官,宰執奏司諫郭安民、補闕許安仁及旭皆堪擢用。

    改侍禦史,四遷都水監,以治河防勞進官一階,授西京路轉運使,卒。

    旭性警敏,練達時政,與王翛、劉仲洙輩世稱能吏雲。

     劉仲洙字師魯,大興宛平人。

    大定三年,登進士第。

    歷龍門主簿、香河酒稅使,再調深澤令。

    縣近滹沱河,時秋成,水忽暴溢,仲洙極力護塞,竟無害。

    有盜夜發,居民震驚,仲洙率縣卒生執其一,餘衆遂潰,旦日掩捕皆獲。

    尋以廉能進官一階,陞河北西路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