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八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

關燈
書令,改授尚書左丞相,諭之曰:「丞相之位不可虛曠,須用老成人,故復以卿處之,卿宜悉此。

    」未幾,復乞緻仕,帝曰:「以卿先朝勳臣之後,特委以三公重任,自秉政以來,效竭忠勤,朕甚嘉之。

    今引年求退,甚得宰相體,然未得代卿者,以是難從,汝勉之哉。

    」二十五年,坐擅支東宮諸皇孫食廩,奪官一階。

    尋改兼太子太師,特錄其子珪襲謀克,充符寶祗候。

    章宗為原王,詔習騎鞠,守道諫曰:「哀制中未可。

    」帝曰:「此習武備耳,自為之則不可,從朕之命,庸何傷乎?然亦不可數也。

    」二十六年,懇求緻仕,優詔許之,特賜宴於慶春殿,帝手飲以卮酒,錫與甚厚,以其子珪侍行,又賜次子璋進士第。

    明昌四年卒,年七十四。

    上聞之震悼,遣其弟點檢司判官蒲帶緻祭,賻銀千兩、重綵五十端、絹五百疋。

    太常議謚曰簡憲,上改曰簡靖,蓋重其能全終始雲。

     石琚,字子美,定州人。

    沉厚好學。

    父臯,補郡吏,廉潔自將,稱為長者。

    從魯王闍母攻青州,州人堅守不降。

    闍母怒之,及城破,命臯計州民之數,將使諸軍分掠有之,臯緩其事。

    闍母讓之,臯曰:「大王將為朝廷撫定郡縣,當使百姓按堵,無或侵苦之。

    若取城邑而殘其民,則未下者必死守以拒我。

    臯之稽緩,安敢逃罪。

    」闍母感悟,乃下令曰:「敢有犯州人者,以軍法論。

    」指其坐謂臯曰:「汝之子孫必有居此坐者。

    」臯隨守定州,唐縣人王八謀為亂,書其縣人姓名于籍,無慮數千人,其黨持其籍詣州發之,臯主鞫治。

    是時冬月,臯抱籍上廳事,佯為頓仆,覆其籍爐火中,盡焚之,不可復得其姓名,止坐為首者,餘皆得釋。

     琚生七歲,讀書過目即成誦,旣長博通經史,工詞章。

    天眷二年,中進士第一,再調弘政、邢臺縣令。

    邢守貪暴屬縣,掊取民財,以奉所欲,琚獨一物無所與。

    旣而守以贓敗,他令佐皆坐累,琚以廉辦,改秀容令。

    復擢行臺禮部主事,召為左司都事,累遷吏部郎中。

    貞元三年,以父喪去官,尋起復為本部侍郎。

    世宗舊聞其名,大定二年,擢左諫議大夫,侍郎如故。

    奉命詳定制度,琚上踈六事,大概言正紀綱,明賞罰,近忠直,遠邪佞,省不急之務,罷無名之役。

    上嘉納之。

    遷吏部尚書。

    琚自員外郎至尚書,未嘗去吏部,且十年。

    典選久,凡宋、齊換授官格,南北通注銓法,能僂指而次第之,當時號為詳明。

    頃之,拜參知政事,琚辭讓再三,上曰:「卿之材望無不可者,何以辭為。

    」右丞蘇保衡監護十六位工役,詔共典其事,給銀牌二十四,許從宜規畫。

    上謂琚曰:「此役不欲煩民,丁匠皆給雇直,毋使貪吏夤緣為姦利,以興民怨。

    卿等勉力,稱朕意焉。

    」徒單合喜定陝西,琚請曲赦秦、隴,以安百姓,上從之。

    丁母憂,尋起復,進拜尚書右丞。

    天長觀災,詔有司營繕,有司闢民居以廣大之,費錢三十萬貫。

    蔚州采地蕈,役數百千人。

    琚奏之,上曰:「自今凡稱禦前者,皆稟奏。

    」琚與孟浩對曰:「聖訓及此,百姓之福也。

    」是時,議禁網捕狐、兔等野物,累計其獲,或至徒罪,琚奏曰:「捕禽獸而罪至徒,恐非陛下意,杖而釋之可也。

    」上曰:「然。

    」久之,進拜左丞,兼太子少師。

    上問宰相:「古有居下位能憂國為民直言無忌者,今何以無之?」琚對曰:「是豈無之,但未得上達耳。

    」上曰:「宜盡心采擢之。

    」 世宗將行郊祀,議配享,琚曰:「配者,侑神作主也。

    自外至者無主不止,故推祖考以配天,同尊之也。

    孝經曰:『郊祀後稷以配天。

    』漢、魏、晉皆以一帝配之。

    唐高宗始以高祖、太宗崇配。

    垂拱初,以高祖、太宗、高宗並配。

    玄宗開元十一年,罷同配之禮,以高祖配。

    宋太宗時,以宣祖、太祖配。

    真宗時以太祖、太宗配。

    仁宗時,有司請以三帝並侑,遂以本祖、太宗、真宗並配。

    其後禮院議對越天地、神無二主,當以太祖配。

    此唐、宋變古以三帝配天,終竟依古以一祖配也。

    將來親郊合依古禮,以一祖配之。

    」上曰「唐、宋不足為法,止當奉太祖皇帝配之。

    」琚嘗請命太子習政事,或譖之曰:「琚希恩東宮。

    」世宗察其無他,以此言告之,琚對曰:「臣本孤生,蒙陛下拔擢,備位執政,兼師保之任。

    臣愚以為太子天下之本,當使知民事,遂言及之。

    」因乞解少師。

    十年二月,祭社,有司奏請禦署祝版,上問琚曰:「當署乎?」琚曰:「故事有之。

    」上曰:「祭祀典禮,卿等慎之,無使後世譏誚。

    熈宗尊謚太祖,宇文虛中定禮儀,以常朝服行事。

    當時朕雖童稚,猶覺其非。

    」琚曰:「祭祀,大事也,非故事不敢行。

    」 上謂琚曰:「女直人往往徑居要達,不知閭閻疾苦。

    卿嘗為丞簿,民間何事不知,凡利害極陳之。

    」上與宰臣議鑄錢,或以鑄錢工費數倍,欲采金銀坑冶,上曰:「山澤之利可以與民,惟錢幣不當私鑄。

    若財貨流布四方,與在官何異。

    」琚進曰:「臣聞天子之富藏於天下,正如泉源欲其流通耳。

    」上問琚曰:「古亦有百姓鑄錢者乎?」對曰:「使百姓自鑄,則小人圖厚利,錢愈薄惡,古所以禁也。

    」 時民間往往造作妖言,相為黨與謀不軌,事覺伏誅。

    上問宰臣曰:「南方尚多反側,何也?」琚對曰:「南方無賴之徒,假託釋道,以妖幻惑人。

    愚民無知,遂至犯法。

    」上曰:「如僧智究是也。

    此輩不足卹,但軍士討捕,利取民財,害及良民,不若杜之以漸也。

    」智究,大名府僧,同寺僧苑智義與智究言,蓮華經中載五濁惡世佛出魏地,心經有夢想究竟涅槃之語,汝法名智究,正應經文,先師藏瓶和尚知汝有是福分,亦作頌子付汝。

    智究信其言,遂謀作亂,歷大名、東平州郡,假託抄化,誘惑愚民,潛結姦黨,議以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先取兗州,會徒嶧山,以「應天時」三字為號,分取東平諸州府。

    及期嚮夜,使逆黨胡智愛等,劫旁近軍寨,掠取甲仗,軍士擊敗之。

    會傅戩、劉宣亦於陽穀、東平上變。

    皆伏誅,連坐者四百五十餘人。

     宗室子或不勝任官事,世宗欲授散官,量與廩祿,以贍足之,以問宰臣曰:「於前代何如?」琚對曰:「堯親九族,周家內睦九族,皆帝王盛事也。

    」琚之將順多此類。

     十三年,上表乞緻仕。

    十六年,再表乞緻仕。

    皆不許。

    參知政事唐括安禮忤上意,出為橫海軍節度使,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