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八十一 列傳第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養廉,衣食之外,何用蓄積。
」凡調官,行李止車一乘、婢僕數人而已。
耶律懷義本名孛疊,遼宗室子。
年二十四,以戰功累遷同知點檢司事。
宗翰已取西京,遼主謀奔于夏,懷義諫止之,不見聽,乃竊取遼主廄馬來降。
太祖自燕還師,留宗翰、斡魯經略西方,懷義領謀克從軍。
天會初,帥府以新降諸部大小遠近不一,令懷義易置之,承制以為西南路招討使。
乃擇諸部衝要之地,建城市,通商賈。
諸部兵革之餘,人多匱乏,自是衣食歲滋,畜牧蕃息矣。
從宗翰伐宋,降馬邑,破雁門,屯兵,進攻太原,以所部別降清源縣徐溝鎮,遂與諸將列屯汾州之境。
時河東、陝西路兵來救太原,劉光世、折可求柵于文水西山,懷義捕得生口,盡知宋兵屯守要害,乃分兵襲敗之。
明年,再伐宋,從婁室取汾州及其屬邑,遂過平陽,出澤、潞以趨河陽,所至皆降。
及大軍圍汴,懷義屯京西,汴城旣下,宋兵之出奔者,邀擊盡之。
從攻鄭、鄧州及討平鄭州叛者,攻下濮州及雷澤縣,從破大名、東平府、徐、兗等州,皆有功。
七年,還鎮。
十年,加尚書左僕射,改西北路招討使。
懷義在西陲幾十年,撫禦有恩,及去,老幼遮道攀戀,數日不得發。
天眷初,為太原尹,治有能聲。
改中京留守。
從宗弼過烏納水,還中京,以老乞緻仕,不許。
改大名尹,命不赴治所,止以俸傔給之。
每歲春水扈從,餘聽自便。
明年,再請老得謝,給俸傔之半。
海陵即位,封漆水郡王,進封莘王。
久之,進封蕭王。
正隆例封景國公。
其子神都斡為西北路招討都監,迎侍之官。
神都斡從海陵南征,懷義卒于雲中,年八十二。
蕭王家奴,奚人也,居庫黨河。
為人魁偉多力,未冠仕遼,為太子率府率。
天輔七年,都統杲定奚地,王家奴率其鄉人來降,命為千戶領之。
奚王回離保旣死,其親黨金臣阿古者猶保撒葛山,王家奴與突撚往討之,生擒金臣阿古者,降其餘衆。
時平、灤多盜,王家奴以所部屢破賊兵,斬馘執俘,數被賞賚。
宗望伐宋,敗郭藥師於白河,亦與有功。
至河上,宋兵扼津要,與諸將擊敗之。
進圍汴,破其東門兵。
明年,再伐宋,宗望軍至中山,諸門分兵出戰,焚我攻具,祁州、河間各以兵來援,皆敗之。
師還,屯鎮河朔。
濵州賊葛進聚衆數萬臨淄,孛菫照裡以騎兵二千討之,王家奴領謀克先登,力戰大破其衆。
明年,攻滄州,宋兵拒戰,復從照裡擊走之。
宋將徐文以舟百艘泊海島,即以商船十八進襲,斬首七百級,獲舟二十。
天會八年,除靜江軍節度使,授世襲千戶。
從梁王宗弼征伐,為萬戶,還為五院部節度使。
天德二年,改烏古迪烈招討都監,卒。
田顥字默之,興中人。
遼天慶八年進士,歷官金部員外郎,權歸德節度使。
太祖定燕,顥舉四州版圖歸朝,加都官郎中,權節度使事,四遷知真定府事。
招降齊博、遊貴等賊衆五千餘人。
已而,貴復叛去,顥遣齊博偽叛從貴,因令伺間殺之,降其衆,賊壘悉平。
三遷行臺左丞、彰德軍節度使。
是時,新定力役,顥蠲籍之半而上之,故相之繇賦比他州獨輕。
徙同知河北東路都緫管,改同簽燕京留守司事,民遮留不得出,易服夜去。
改河東南路轉運使,尋改絳陽軍節度使。
居三年,以疾請謝事,徑解印歸。
數奏不允,移鎮振武軍。
入為刑部尚書,居三月請老,卒于家。
趙隇字德固,遼陽人。
其婦翁以優伶得幸於遼主,隇補閤門祗候,累遷太子左衛率。
後居灤州。
宗望討張覺,隇踰城出降,授洛苑副使,為灤州千戶。
遷洛苑使,檢校工部尚書。
從伐宋,至汴,遷棣州刺史、侍衛步軍都虞候。
及再伐宋,攻真定與有功,改商州刺史,檢校尚書右僕射。
五年,同知信德府路統押軍兵,兼沿邊安撫司事。
明年,權知濟州事。
八年,從定河南,授隴州團練使。
十年,改知石州。
隇久在兵間,不善治民,坐謗議,謫監平州甜水鹽。
齊國廢,河南皆以宿將守之,授隇宿州防禦使,統本路軍兵。
隇重義,接儒士。
嘗以事至汴,有故人子負官錢百萬,隇以橐金贈之,其子悉為私費,復代輸之。
頃之,有訟徐帥不法者,朝廷使隇鞫治,隇委曲營護,坐是廢罷,寓居於燕。
海陵出領行臺省,至燕,隇往見之,因訴其事。
及海陵即位,起為保大軍節度使。
貞元初,改內省使。
未幾,為中都路都轉運使。
明年,再徙順義、興平,入為太子詹事,鎮沁南,以疾卒,年六十六。
後十餘年,隇子孫、司徒張通古子孫皆不肖淫蕩,破貲產,賣田宅。
世宗聞之,詔曰:「自今官民祖先亡沒,子孫不得分割居第,止以嫡幼主之,毋緻鬻賣。
」仍著于令。
」凡調官,行李止車一乘、婢僕數人而已。
耶律懷義本名孛疊,遼宗室子。
年二十四,以戰功累遷同知點檢司事。
宗翰已取西京,遼主謀奔于夏,懷義諫止之,不見聽,乃竊取遼主廄馬來降。
太祖自燕還師,留宗翰、斡魯經略西方,懷義領謀克從軍。
天會初,帥府以新降諸部大小遠近不一,令懷義易置之,承制以為西南路招討使。
乃擇諸部衝要之地,建城市,通商賈。
諸部兵革之餘,人多匱乏,自是衣食歲滋,畜牧蕃息矣。
從宗翰伐宋,降馬邑,破雁門,屯兵,進攻太原,以所部別降清源縣徐溝鎮,遂與諸將列屯汾州之境。
時河東、陝西路兵來救太原,劉光世、折可求柵于文水西山,懷義捕得生口,盡知宋兵屯守要害,乃分兵襲敗之。
明年,再伐宋,從婁室取汾州及其屬邑,遂過平陽,出澤、潞以趨河陽,所至皆降。
及大軍圍汴,懷義屯京西,汴城旣下,宋兵之出奔者,邀擊盡之。
從攻鄭、鄧州及討平鄭州叛者,攻下濮州及雷澤縣,從破大名、東平府、徐、兗等州,皆有功。
七年,還鎮。
十年,加尚書左僕射,改西北路招討使。
懷義在西陲幾十年,撫禦有恩,及去,老幼遮道攀戀,數日不得發。
天眷初,為太原尹,治有能聲。
改中京留守。
從宗弼過烏納水,還中京,以老乞緻仕,不許。
改大名尹,命不赴治所,止以俸傔給之。
每歲春水扈從,餘聽自便。
明年,再請老得謝,給俸傔之半。
海陵即位,封漆水郡王,進封莘王。
久之,進封蕭王。
正隆例封景國公。
其子神都斡為西北路招討都監,迎侍之官。
神都斡從海陵南征,懷義卒于雲中,年八十二。
蕭王家奴,奚人也,居庫黨河。
為人魁偉多力,未冠仕遼,為太子率府率。
天輔七年,都統杲定奚地,王家奴率其鄉人來降,命為千戶領之。
奚王回離保旣死,其親黨金臣阿古者猶保撒葛山,王家奴與突撚往討之,生擒金臣阿古者,降其餘衆。
時平、灤多盜,王家奴以所部屢破賊兵,斬馘執俘,數被賞賚。
宗望伐宋,敗郭藥師於白河,亦與有功。
至河上,宋兵扼津要,與諸將擊敗之。
進圍汴,破其東門兵。
明年,再伐宋,宗望軍至中山,諸門分兵出戰,焚我攻具,祁州、河間各以兵來援,皆敗之。
師還,屯鎮河朔。
濵州賊葛進聚衆數萬臨淄,孛菫照裡以騎兵二千討之,王家奴領謀克先登,力戰大破其衆。
明年,攻滄州,宋兵拒戰,復從照裡擊走之。
宋將徐文以舟百艘泊海島,即以商船十八進襲,斬首七百級,獲舟二十。
天會八年,除靜江軍節度使,授世襲千戶。
從梁王宗弼征伐,為萬戶,還為五院部節度使。
天德二年,改烏古迪烈招討都監,卒。
田顥字默之,興中人。
遼天慶八年進士,歷官金部員外郎,權歸德節度使。
太祖定燕,顥舉四州版圖歸朝,加都官郎中,權節度使事,四遷知真定府事。
招降齊博、遊貴等賊衆五千餘人。
已而,貴復叛去,顥遣齊博偽叛從貴,因令伺間殺之,降其衆,賊壘悉平。
三遷行臺左丞、彰德軍節度使。
是時,新定力役,顥蠲籍之半而上之,故相之繇賦比他州獨輕。
徙同知河北東路都緫管,改同簽燕京留守司事,民遮留不得出,易服夜去。
改河東南路轉運使,尋改絳陽軍節度使。
居三年,以疾請謝事,徑解印歸。
數奏不允,移鎮振武軍。
入為刑部尚書,居三月請老,卒于家。
趙隇字德固,遼陽人。
其婦翁以優伶得幸於遼主,隇補閤門祗候,累遷太子左衛率。
後居灤州。
宗望討張覺,隇踰城出降,授洛苑副使,為灤州千戶。
遷洛苑使,檢校工部尚書。
從伐宋,至汴,遷棣州刺史、侍衛步軍都虞候。
及再伐宋,攻真定與有功,改商州刺史,檢校尚書右僕射。
五年,同知信德府路統押軍兵,兼沿邊安撫司事。
明年,權知濟州事。
八年,從定河南,授隴州團練使。
十年,改知石州。
隇久在兵間,不善治民,坐謗議,謫監平州甜水鹽。
齊國廢,河南皆以宿將守之,授隇宿州防禦使,統本路軍兵。
隇重義,接儒士。
嘗以事至汴,有故人子負官錢百萬,隇以橐金贈之,其子悉為私費,復代輸之。
頃之,有訟徐帥不法者,朝廷使隇鞫治,隇委曲營護,坐是廢罷,寓居於燕。
海陵出領行臺省,至燕,隇往見之,因訴其事。
及海陵即位,起為保大軍節度使。
貞元初,改內省使。
未幾,為中都路都轉運使。
明年,再徙順義、興平,入為太子詹事,鎮沁南,以疾卒,年六十六。
後十餘年,隇子孫、司徒張通古子孫皆不肖淫蕩,破貲產,賣田宅。
世宗聞之,詔曰:「自今官民祖先亡沒,子孫不得分割居第,止以嫡幼主之,毋緻鬻賣。
」仍著于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