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八十 列傳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人,王善來降。
將渡江,旲軍先渡,舟行去岸尚遠,宋列兵江口,旲視其水可涉,則麾兵捨舟趨岸疾擊之,宋兵走,大軍相繼而濟。
俄遇杜充兵六萬於江寧之西,旲與鶻盧補擊走之。
師還,旲留為揚州都統,經略淮、海、高郵之間。
再為河間尹,兼緫河北東路兵馬、 十一年,入見,太宗賜坐,慰勞甚久,特遷太子太保,賜衣一襲、馬二匹及鞍轡鎧甲,改元帥右都監。
齊國廢,旲守汴京。
熈宗念旲久勞,降禦書寵異之。
天眷三年,罷漢、渤海千戶謀克,以旲舊臣,獨命依舊世襲千戶。
是歲,拜元帥右監軍。
宗弼再伐宋,宋人稱臣乞和,遂班師,獨留汴,行元帥府事。
皇統三年,加開府儀同三司。
八年,進左監軍。
天德二年,改右副元帥,兼行臺左丞。
遷平章行臺省事,進行臺右丞相,右副元帥如故。
海陵疑左副元帥撒離喝,以為行臺左丞相,使旲伺察之,詔軍事不令撒離喝與聞。
撒離喝不知海陵意旨,每與旲爭軍事不能得,遂與旲有隙。
海陵竟殺撒離喝,召旲入朝,拜尚書右丞相,封神麓郡王。
四年,請老,為東京留守。
貞元三年,拜太傅,領三省事,累封漢國王。
十二月,有疾,海陵幸其第問之。
是歲,薨,年六十八。
海陵親臨哭之,詔有司廢務三日,禁樂三日。
其三日當賜三國使館燕,以不賜教坊樂,命左宣徽使敬嗣暉宣諭之。
贈太師、晉國王,謚傑忠,遣使護喪歸葬。
正隆奪王爵,贈太傅、梁國公。
子磐。
磐本名蒲速越,以大臣子累官登州刺史,襲猛安。
大定三年,除嵩州刺史,從僕散忠義伐宋有功。
五年,召為符寶郎,遷拱衛直都指揮使。
初,磐以伐宋功,進官一階,磐心少之,頗形于言。
上聞之,下吏按問,杖一百五十,改左衛將軍。
詔求良弓,磐多自取,及護衛入直者,輒以己意更代。
護衛婁室告其事,詔點檢司詰問。
磐有妹在宮中為寶林,磐屬內侍僧兒員思忠使言于寶林曰,「我無罪,問事者迫我,使自誣服」。
寶林訴于上,上怒,杖僧兒一百,磐責隴州防禦使。
上戒之曰:「汝在近密,執迷自用,朕以卿父之功,不忍廢棄,姑令補外,其思勉之。
」改亳州防禦使,遷武寧軍節度使,坐事除名。
起為韓州刺史,改祁州刺史,復坐事,削四官,解職。
久之,尚書省奏「大磐以年當敘」,上曰:「剛暴之人,屢冒刑章,不可復用。
太傅大旲,別無嫡嗣,其世襲猛安謀克,不可易也。
」 阿離補,宗室子,系出景祖。
屢從征伐,滅遼舉宋皆有功。
天會九年,睿宗經略陝西,阿離補為左翼都統,與右翼都統宗弼,撫定鞏、洮、河、西寧、蘭、廓等州軍,來賔、定遠、和政、甘峪、寧洮、安隴等城寨,及鎮、堡、蕃、漢營部四十餘處,漢官軍民蕃部酋長甚衆,於是涇原、熈河兩路皆平。
詔以兄猛安沙離質親管謀克之餘戶,以阿離補為世襲謀克。
天會十二年,為元帥右都監。
十五年,遷左監軍。
天眷三年,從宗弼復河南,遷左副元帥。
皇統三年,封譚國公。
六年,為行臺左丞相,元帥如故。
是歲,薨。
大定間,大褒功臣,圖像衍慶宮。
歡都死康宗時,不及與馳騖遼、宋之郊,然而異姓之臣莫先焉。
故定衍慶亞次功臣:代國公歡都,金源郡王石土門,徐國公渾黜,鄭國公謾都訶,濮國公石古乃,濟國公蒲查,韓國公斜卯阿裡,元帥左監軍拔離速,魯國公蒲察石家奴,銀青光祿大夫蒙适,隨國公活女,特進突合速,齊國公婆盧火,開府儀同三司烏延蒲盧渾,儀同三司阿魯補,鎮國上將軍烏林荅泰欲,太師領三省事勗,太傅大旲,大興尹赤盞暉,金吾衛上將軍耶律馬五,驃騎衛上將軍韓常并阿離補鹹著勳焉。
子言、方,言別有傳。
方以宗室子累官京兆少尹,遷陝西路統軍都監。
方專事財賄,不恤軍旅,詔戒之曰:「卿宗室舊人,乃縱肆敗法,惟利是營,朕甚惡之。
自今至於後日,萬一為之,必罰無赦。
」大定三年,遷元帥右都監,轉元帥左監軍,改順天軍節度使,上曰:「卿本無功,歷顯仕,不能接僚友,往往交惡,在京兆貪鄙彰聞,至無謂也。
朕念卿已過中年,必能悛改,慎勿復爾。
」除西南路招討使,朝廷以兵部郎中高通為招討都監,以佐之。
詔通曰:「卿到天德,毋以其官長曲從之也。
簡閱沿邊士卒,毋用孱弱之人,毋以僕隸代役。
女直舊風,凡酒食會聚,以騎射為樂。
今則奕碁雙陸,宜悉禁止,令習騎射。
從其居處之便,亦不可召集擾之。
」久之,方坐強買部人馬二匹,削一階,解職,降耀州刺史。
通亦坐贓除名。
方後遷橫海軍節度使,入為同簽大宗正事,簽書樞密院事。
初,阿魯補當授謀克,未封而薨,烏帶受之。
烏帶死,兀荅補襲之。
兀荅補死,烏也阿補當襲。
是時,已降海陵為庶人,世宗以烏帶在熈宗逆黨中,其子孫不合受封,停封者久之,而阿離補功亦不可廢絕,特詔方襲之雲。
贊曰:斜卯阿裡、突合速、烏延蒲盧渾、赤盞暉、大旲、阿離補等六人,皆收國以來所謂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也,其功有可錄者焉。
將渡江,旲軍先渡,舟行去岸尚遠,宋列兵江口,旲視其水可涉,則麾兵捨舟趨岸疾擊之,宋兵走,大軍相繼而濟。
俄遇杜充兵六萬於江寧之西,旲與鶻盧補擊走之。
師還,旲留為揚州都統,經略淮、海、高郵之間。
再為河間尹,兼緫河北東路兵馬、 十一年,入見,太宗賜坐,慰勞甚久,特遷太子太保,賜衣一襲、馬二匹及鞍轡鎧甲,改元帥右都監。
齊國廢,旲守汴京。
熈宗念旲久勞,降禦書寵異之。
天眷三年,罷漢、渤海千戶謀克,以旲舊臣,獨命依舊世襲千戶。
是歲,拜元帥右監軍。
宗弼再伐宋,宋人稱臣乞和,遂班師,獨留汴,行元帥府事。
皇統三年,加開府儀同三司。
八年,進左監軍。
天德二年,改右副元帥,兼行臺左丞。
遷平章行臺省事,進行臺右丞相,右副元帥如故。
海陵疑左副元帥撒離喝,以為行臺左丞相,使旲伺察之,詔軍事不令撒離喝與聞。
撒離喝不知海陵意旨,每與旲爭軍事不能得,遂與旲有隙。
海陵竟殺撒離喝,召旲入朝,拜尚書右丞相,封神麓郡王。
四年,請老,為東京留守。
貞元三年,拜太傅,領三省事,累封漢國王。
十二月,有疾,海陵幸其第問之。
是歲,薨,年六十八。
海陵親臨哭之,詔有司廢務三日,禁樂三日。
其三日當賜三國使館燕,以不賜教坊樂,命左宣徽使敬嗣暉宣諭之。
贈太師、晉國王,謚傑忠,遣使護喪歸葬。
正隆奪王爵,贈太傅、梁國公。
子磐。
磐本名蒲速越,以大臣子累官登州刺史,襲猛安。
大定三年,除嵩州刺史,從僕散忠義伐宋有功。
五年,召為符寶郎,遷拱衛直都指揮使。
初,磐以伐宋功,進官一階,磐心少之,頗形于言。
上聞之,下吏按問,杖一百五十,改左衛將軍。
詔求良弓,磐多自取,及護衛入直者,輒以己意更代。
護衛婁室告其事,詔點檢司詰問。
磐有妹在宮中為寶林,磐屬內侍僧兒員思忠使言于寶林曰,「我無罪,問事者迫我,使自誣服」。
寶林訴于上,上怒,杖僧兒一百,磐責隴州防禦使。
上戒之曰:「汝在近密,執迷自用,朕以卿父之功,不忍廢棄,姑令補外,其思勉之。
」改亳州防禦使,遷武寧軍節度使,坐事除名。
起為韓州刺史,改祁州刺史,復坐事,削四官,解職。
久之,尚書省奏「大磐以年當敘」,上曰:「剛暴之人,屢冒刑章,不可復用。
太傅大旲,別無嫡嗣,其世襲猛安謀克,不可易也。
」 阿離補,宗室子,系出景祖。
屢從征伐,滅遼舉宋皆有功。
天會九年,睿宗經略陝西,阿離補為左翼都統,與右翼都統宗弼,撫定鞏、洮、河、西寧、蘭、廓等州軍,來賔、定遠、和政、甘峪、寧洮、安隴等城寨,及鎮、堡、蕃、漢營部四十餘處,漢官軍民蕃部酋長甚衆,於是涇原、熈河兩路皆平。
詔以兄猛安沙離質親管謀克之餘戶,以阿離補為世襲謀克。
天會十二年,為元帥右都監。
十五年,遷左監軍。
天眷三年,從宗弼復河南,遷左副元帥。
皇統三年,封譚國公。
六年,為行臺左丞相,元帥如故。
是歲,薨。
大定間,大褒功臣,圖像衍慶宮。
歡都死康宗時,不及與馳騖遼、宋之郊,然而異姓之臣莫先焉。
故定衍慶亞次功臣:代國公歡都,金源郡王石土門,徐國公渾黜,鄭國公謾都訶,濮國公石古乃,濟國公蒲查,韓國公斜卯阿裡,元帥左監軍拔離速,魯國公蒲察石家奴,銀青光祿大夫蒙适,隨國公活女,特進突合速,齊國公婆盧火,開府儀同三司烏延蒲盧渾,儀同三司阿魯補,鎮國上將軍烏林荅泰欲,太師領三省事勗,太傅大旲,大興尹赤盞暉,金吾衛上將軍耶律馬五,驃騎衛上將軍韓常并阿離補鹹著勳焉。
子言、方,言別有傳。
方以宗室子累官京兆少尹,遷陝西路統軍都監。
方專事財賄,不恤軍旅,詔戒之曰:「卿宗室舊人,乃縱肆敗法,惟利是營,朕甚惡之。
自今至於後日,萬一為之,必罰無赦。
」大定三年,遷元帥右都監,轉元帥左監軍,改順天軍節度使,上曰:「卿本無功,歷顯仕,不能接僚友,往往交惡,在京兆貪鄙彰聞,至無謂也。
朕念卿已過中年,必能悛改,慎勿復爾。
」除西南路招討使,朝廷以兵部郎中高通為招討都監,以佐之。
詔通曰:「卿到天德,毋以其官長曲從之也。
簡閱沿邊士卒,毋用孱弱之人,毋以僕隸代役。
女直舊風,凡酒食會聚,以騎射為樂。
今則奕碁雙陸,宜悉禁止,令習騎射。
從其居處之便,亦不可召集擾之。
」久之,方坐強買部人馬二匹,削一階,解職,降耀州刺史。
通亦坐贓除名。
方後遷橫海軍節度使,入為同簽大宗正事,簽書樞密院事。
初,阿魯補當授謀克,未封而薨,烏帶受之。
烏帶死,兀荅補襲之。
兀荅補死,烏也阿補當襲。
是時,已降海陵為庶人,世宗以烏帶在熈宗逆黨中,其子孫不合受封,停封者久之,而阿離補功亦不可廢絕,特詔方襲之雲。
贊曰:斜卯阿裡、突合速、烏延蒲盧渾、赤盞暉、大旲、阿離補等六人,皆收國以來所謂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也,其功有可錄者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