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曰:「其土如此,可種植也。
」上從之。
由是徙萬餘家屯田泰州,以宗雄等言其地可種藝也。
西京旣降復叛,時糧餉垂盡,議欲罷攻。
宗雄曰:「西京,都會也,若委而去之,則降者離心,遼之餘黨與夏人得以窺伺矣。
」乃立重賞以激士心。
旣而,夜中有火,大如鬥,墜于城中。
宗雄曰:「此城破之象也。
」及克西京,賜宗雄黃金百兩,衣十襲及奴婢等。
與宗翰等擊耿守忠兵七千于西京之東四十裡,大破之。
迎謁太祖于鴛鴦濼,從至歸化州。
疾篤,宗幹問所欲言。
宗雄曰:「國家大業旣成,主上壽考萬年,肅清四方,死且無恨。
」天輔六年,薨,年四十。
太祖來問疾,不及見,哭之慟。
謂群臣曰:「此子謀略過人,臨陣勇決,少見其比。
」賻贈加等。
詔合紮千戶駙馬石家奴護喪歸,葬於歸化州,仍於死所建佛寺。
宗雄好學嗜書,嘗從上獵,誤中流矢,而神色不變,恐上知之而罪及射者。
旣拔去其矢,託疾歸家,臥兩月,因學契丹大小字,盡通之。
凡金國初建,立法定制,皆與宗幹建白行焉。
及與遼議和,書詔契丹、漢字,宗雄與宗翰、希尹主其事。
而材武蹻捷,挽強射遠,幾三百步。
嘗走馬射三獐,已中其二,復彎弓,馬蹶,躍而下,控弦如故,遂彀滿步射獲之。
宗雄方逐兔,撻懶亦從後射之,已發矢,撻懶大呼曰:「矢及矣。
」宗雄反顧,以手接其矢,就射兔,中之,其輕健如此。
天眷中,追封太師、齊國王。
天德二年,加秦漢國王。
正隆二年,改太傅、金源郡王。
大定二年,追封楚王,謚威敏,配享太祖廟廷。
十五年,詔圖像于衍慶宮。
子蒲魯虎、按荅海、阿鄰。
孫常春、胡裡剌、胡剌、鶻魯、茶紮、怕八、訛出。
初,宗幹納宗雄妻,海陵銜之。
及篡位,使宿直將軍晁霞、牌印閭山往河間,囚宗雄妻於府署,明日,與其子婦及常春兄弟、茶紮之子七人皆殺而焚之,棄其骨於濠水。
大定十七年,詔有司收葬。
初,蒲魯虎襲猛安。
蒲魯虎卒,贈金紫光祿大夫,子桓端襲之,官至金吾衛上將軍。
桓端卒,子裊頻未襲而死。
章宗命宗雄孫蒲帶襲之。
蒲帶,大定末,累官同簽大睦親府事。
章宗即位,初置九路提刑司,蒲帶為北京臨潢提刑使。
詔曰:「朕初即位,憂勞萬民,每念刑獄未平,農桑未勉,吏或不循法度,以隳吾治。
朝廷遣使廉問,事難周悉。
惟提刑勸農采訪之官,自古有之。
今分九路專設是職,爾其盡心,往懋乃事。
」自熈宗時,遣使廉問吏治得失。
世宗即位,凡數歲輒一遣黜陟之,故大定之間,郡縣吏皆奉法,百姓滋殖,號為小康。
或謂廉問使者,頗以愛憎立殿最,以問宰相。
宰相曰:「臣等復為陛下察之。
」是以世宗嘗欲立提刑司而未果。
章宗追述先朝,遂於即位之初行之。
及九路提刑使朝辭于慶和殿,上曰:「建立官制,當寬猛得中。
凡軍民事相涉者,均平決遣,鈐束家人部曲,勿使沮擾郡縣事。
今以司獄隸提刑司,惟冀獄犴無冤耳。
」旣退,復遣近臣諭之曰:「卿等皆妙簡才良,付以專責,盡心舉職,別有旌賞,否則有罰。
」明年,蒲帶乃襲猛安雲。
阿鄰,穎悟辯敏,通女直、契丹大小字及漢字。
幼時嘗入宮,熈宗見而奇之,曰:「是兒他日必能宣力國家。
」年十八,授定遠大將軍,為順天軍節度使。
天德二年,用廉,遷益都尹兼山東東路兵馬都緫管,歷泰寧、定海、鎮西、安國等軍節度。
海陵南伐,以為神勇、武平等軍都緫管,由壽州道渡淮,與勸農使移剌元宜合兵三萬為先鋒。
是歲十月,至廬州,與宋將王權軍十餘萬戰于柘臯鎮渭子橋,敗之。
至和州南,復與王權軍八萬餘會戰,又敗之,追殺至江上,斬首數千級。
上即位于遼陽。
海陵死,大軍北還。
將渡淮而舟楫甚少,軍士爭舟不得亟渡。
阿鄰得生口,知可涉處,識以柳枝,命本部涉濟。
旣至北岸,而諸軍之爭渡者果為宋人邀擊之。
及入見,上聞阿鄰淮上戰功,又以全軍還,遷兵部尚書,監督經畫征窩斡諸軍糧餉,授以金牌一、銀牌四。
窩斡敗,還至懿州,以疾卒。
喪至京師,上命緻祭于永安寺,百官赴吊,賻銀五百兩、重綵三十端、絹百匹。
按荅海,又名阿魯綰,宗雄次子也。
性端重,不輕發,有父之風。
年十五,太祖賜以一品傘。
二十餘,禦毬場分朋擊毬,連勝三算,宗工舊老鹹異之。
進呈所勝禮物,按荅海為班首,太宗喜曰:「今日之勝,此孫之力也。
」賞之獨厚。
天眷二年,襲父猛安。
除大宗正丞,以猛安讓兄子喚端,加武定軍節度使,奉朝請。
改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封金源郡王,進封譚王,遷同判大宗正事,別授世襲猛安。
海陵將遷中都,按荅海諫曰:「棄祖宗興王之地而他徙,非義也。
」海陵不悅,留之上京。
久之,進封鄆王,改封魏王,除濟南尹。
按荅海不堪卑濕,多在病告,海陵聞之,改西京留守。
正隆例奪王爵,改廣寧尹。
世宗即位于東京,赦令至廣寧,弟燕京勸按荅海拒弗受。
按荅海受之。
會海陵遣使至城下,按荅海登城告使者曰:「此府迫近遼陽,勢不能抗,聊且從命,非得已也。
」燕京亦登譙樓與使者語,指斥不遜。
及諸郡皆詣東京,按荅海兄弟亦上謁。
有司議,旣拜赦令,復有異言,持兩端,請併誅之。
上曰:「正隆剪刈宗室,朕不可效尤。
按荅海為弟所惑耳。
」於是釋按荅海,乃誅燕京。
不數日,復判大宗正事,再遷太子太保,封蘭陵郡王。
改勸農使。
海陵時,自上京徙河間,土瘠,詔按荅海一族二十五家,從便遷居近地,乃徙平州。
詔給平州官田三百頃,屋三百間,宗州官田一百頃。
進金源郡王,緻仕。
大定八年,召見,上曰:「宗室耆老如卿者,能幾人邪。
」賜錢萬貫,甲第一區,留京
」上從之。
由是徙萬餘家屯田泰州,以宗雄等言其地可種藝也。
西京旣降復叛,時糧餉垂盡,議欲罷攻。
宗雄曰:「西京,都會也,若委而去之,則降者離心,遼之餘黨與夏人得以窺伺矣。
」乃立重賞以激士心。
旣而,夜中有火,大如鬥,墜于城中。
宗雄曰:「此城破之象也。
」及克西京,賜宗雄黃金百兩,衣十襲及奴婢等。
與宗翰等擊耿守忠兵七千于西京之東四十裡,大破之。
迎謁太祖于鴛鴦濼,從至歸化州。
疾篤,宗幹問所欲言。
宗雄曰:「國家大業旣成,主上壽考萬年,肅清四方,死且無恨。
」天輔六年,薨,年四十。
太祖來問疾,不及見,哭之慟。
謂群臣曰:「此子謀略過人,臨陣勇決,少見其比。
」賻贈加等。
詔合紮千戶駙馬石家奴護喪歸,葬於歸化州,仍於死所建佛寺。
宗雄好學嗜書,嘗從上獵,誤中流矢,而神色不變,恐上知之而罪及射者。
旣拔去其矢,託疾歸家,臥兩月,因學契丹大小字,盡通之。
凡金國初建,立法定制,皆與宗幹建白行焉。
及與遼議和,書詔契丹、漢字,宗雄與宗翰、希尹主其事。
而材武蹻捷,挽強射遠,幾三百步。
嘗走馬射三獐,已中其二,復彎弓,馬蹶,躍而下,控弦如故,遂彀滿步射獲之。
宗雄方逐兔,撻懶亦從後射之,已發矢,撻懶大呼曰:「矢及矣。
」宗雄反顧,以手接其矢,就射兔,中之,其輕健如此。
天眷中,追封太師、齊國王。
天德二年,加秦漢國王。
正隆二年,改太傅、金源郡王。
大定二年,追封楚王,謚威敏,配享太祖廟廷。
十五年,詔圖像于衍慶宮。
子蒲魯虎、按荅海、阿鄰。
孫常春、胡裡剌、胡剌、鶻魯、茶紮、怕八、訛出。
初,宗幹納宗雄妻,海陵銜之。
及篡位,使宿直將軍晁霞、牌印閭山往河間,囚宗雄妻於府署,明日,與其子婦及常春兄弟、茶紮之子七人皆殺而焚之,棄其骨於濠水。
大定十七年,詔有司收葬。
初,蒲魯虎襲猛安。
蒲魯虎卒,贈金紫光祿大夫,子桓端襲之,官至金吾衛上將軍。
桓端卒,子裊頻未襲而死。
章宗命宗雄孫蒲帶襲之。
蒲帶,大定末,累官同簽大睦親府事。
章宗即位,初置九路提刑司,蒲帶為北京臨潢提刑使。
詔曰:「朕初即位,憂勞萬民,每念刑獄未平,農桑未勉,吏或不循法度,以隳吾治。
朝廷遣使廉問,事難周悉。
惟提刑勸農采訪之官,自古有之。
今分九路專設是職,爾其盡心,往懋乃事。
」自熈宗時,遣使廉問吏治得失。
世宗即位,凡數歲輒一遣黜陟之,故大定之間,郡縣吏皆奉法,百姓滋殖,號為小康。
或謂廉問使者,頗以愛憎立殿最,以問宰相。
宰相曰:「臣等復為陛下察之。
」是以世宗嘗欲立提刑司而未果。
章宗追述先朝,遂於即位之初行之。
及九路提刑使朝辭于慶和殿,上曰:「建立官制,當寬猛得中。
凡軍民事相涉者,均平決遣,鈐束家人部曲,勿使沮擾郡縣事。
今以司獄隸提刑司,惟冀獄犴無冤耳。
」旣退,復遣近臣諭之曰:「卿等皆妙簡才良,付以專責,盡心舉職,別有旌賞,否則有罰。
」明年,蒲帶乃襲猛安雲。
阿鄰,穎悟辯敏,通女直、契丹大小字及漢字。
幼時嘗入宮,熈宗見而奇之,曰:「是兒他日必能宣力國家。
」年十八,授定遠大將軍,為順天軍節度使。
天德二年,用廉,遷益都尹兼山東東路兵馬都緫管,歷泰寧、定海、鎮西、安國等軍節度。
海陵南伐,以為神勇、武平等軍都緫管,由壽州道渡淮,與勸農使移剌元宜合兵三萬為先鋒。
是歲十月,至廬州,與宋將王權軍十餘萬戰于柘臯鎮渭子橋,敗之。
至和州南,復與王權軍八萬餘會戰,又敗之,追殺至江上,斬首數千級。
上即位于遼陽。
海陵死,大軍北還。
將渡淮而舟楫甚少,軍士爭舟不得亟渡。
阿鄰得生口,知可涉處,識以柳枝,命本部涉濟。
旣至北岸,而諸軍之爭渡者果為宋人邀擊之。
及入見,上聞阿鄰淮上戰功,又以全軍還,遷兵部尚書,監督經畫征窩斡諸軍糧餉,授以金牌一、銀牌四。
窩斡敗,還至懿州,以疾卒。
喪至京師,上命緻祭于永安寺,百官赴吊,賻銀五百兩、重綵三十端、絹百匹。
按荅海,又名阿魯綰,宗雄次子也。
性端重,不輕發,有父之風。
年十五,太祖賜以一品傘。
二十餘,禦毬場分朋擊毬,連勝三算,宗工舊老鹹異之。
進呈所勝禮物,按荅海為班首,太宗喜曰:「今日之勝,此孫之力也。
」賞之獨厚。
天眷二年,襲父猛安。
除大宗正丞,以猛安讓兄子喚端,加武定軍節度使,奉朝請。
改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封金源郡王,進封譚王,遷同判大宗正事,別授世襲猛安。
海陵將遷中都,按荅海諫曰:「棄祖宗興王之地而他徙,非義也。
」海陵不悅,留之上京。
久之,進封鄆王,改封魏王,除濟南尹。
按荅海不堪卑濕,多在病告,海陵聞之,改西京留守。
正隆例奪王爵,改廣寧尹。
世宗即位于東京,赦令至廣寧,弟燕京勸按荅海拒弗受。
按荅海受之。
會海陵遣使至城下,按荅海登城告使者曰:「此府迫近遼陽,勢不能抗,聊且從命,非得已也。
」燕京亦登譙樓與使者語,指斥不遜。
及諸郡皆詣東京,按荅海兄弟亦上謁。
有司議,旣拜赦令,復有異言,持兩端,請併誅之。
上曰:「正隆剪刈宗室,朕不可效尤。
按荅海為弟所惑耳。
」於是釋按荅海,乃誅燕京。
不數日,復判大宗正事,再遷太子太保,封蘭陵郡王。
改勸農使。
海陵時,自上京徙河間,土瘠,詔按荅海一族二十五家,從便遷居近地,乃徙平州。
詔給平州官田三百頃,屋三百間,宗州官田一百頃。
進金源郡王,緻仕。
大定八年,召見,上曰:「宗室耆老如卿者,能幾人邪。
」賜錢萬貫,甲第一區,留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