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關燈
阿離合懣 晏本名斡論 宗尹本名阿裡罕 宗寧本名阿土古 宗道本名八十 宗雄本名謀良虎 阿鄰 按荅海 希尹本名谷神 守貞本名左靨 守能本名胡剌 阿離合懣,景祖第八子也。

    健捷善戰。

    年十八,臘醅、麻產起兵據暮稜水,烏春、窩謀罕以姑裡甸兵助之。

    世祖擒臘醅,暮稜水人尚反側,不自安,使阿離合懣往撫察之,與斜缽合兵攻窩謀罕。

    烏春已死,窩謀罕棄城遁去。

    後從撒改討平留可,阿離合懣功居多。

     太祖擒蕭海裡,使阿離合懣獻馘于遼。

    太祖謀伐遼,阿離合懣實贊成之。

    及舉兵,阿離合懣在行間屢戰有功。

    及太宗等勸進,太祖未之許也。

    阿離合懣、昱、宗翰等曰:「今大功已集,若不以時建號,無以繫天下心。

    」太祖曰:「吾將思之。

    」收國元年,太祖即位。

    阿離合懣與宗翰以耕具九為獻,祝曰:「使陛下毋忘稼穡之艱難。

    」太祖敬而受之。

    頃之,為國論乙室勃極烈。

     為人聰敏辨給,凡一聞見,終身不忘。

    始未有文字,祖宗族屬時事並能默記,與斜葛同修本朝譜牒。

    見人舊未嘗識,聞其父祖名,即能道其部族世次所出。

    或積年舊事,偶因他及之,人或遺忘,輒一一辨析言之,有質疑者皆釋其意義。

    世祖嘗稱其強記,人不可及也。

     天輔三年,寢疾,宗翰日往問之,盡得祖宗舊俗法度。

    疾病,上幸其家問疾,問以國家事,對曰:「馬者甲兵之用,今四方未平,而國俗多以良馬殉葬,可禁止之。

    」乃獻平生所乘戰馬。

    及以馬獻太宗,使其子蒲裡疊代為奏,奏有誤語,即哂之,宗翰從傍為改定。

    進奏訖,薨,年四十九。

     上聞阿離合懣臨薨有奏事,曰:「臨終不亂,念及國家事,真賢臣也。

    」哭之慟。

    及葬,上親臨。

    熈宗時,追封隋國王。

    天德中,改贈開府儀同三司、隋國公。

    大定間,配饗太祖廟廷,謚曰剛憲。

    子賽也、斡論。

    賽也子宗尹。

     晏本名斡論,景祖之孫,阿離合懣次子也。

    明敏多謀略,通契丹字。

    天會初,烏底改叛。

    太宗幸北京,以晏有籌策,召問,稱旨,乃命督扈從諸軍往討之。

    至混同江,諭將士曰:「今叛衆依山谷,地勢險阻,林木深密,吾騎卒不得成列,未可以歲月破也。

    」乃具舟楫艤江,令諸軍據高山,連木為柵,多張旗幟,示以持久計,聲言俟大軍畢集而發。

    乃潛以舟師浮江而下,直擣其營,遂大破之,據險之衆不戰而潰。

    月餘,一境皆定。

    師還,授左監門衛上將軍,為廣寧尹,入為吏、禮兩部尚書。

     皇統元年,為北京留守,改鹹平尹,徙東京。

    天德初,封葛王,入拜同判大宗正事,進封宋王,授世襲猛安。

    海陵遷都,晏留守上京,授金牌一、銀牌二,累封豫王、許王,又改越王。

    貞元初,進封齊。

    時近郊禁圍獵,特畀晏三百人從獵。

    在上京凡五年。

    正隆二年,例削王爵,改西京留守。

    未幾,為臨潢尹,遂緻仕,還居會寧。

     海陵南伐,世宗為東京留守,將士皆自淮南來歸,晏之子恧裡乃亦自軍前率衆來歸世宗。

    白彥敬等在北京聞恧裡乃等逃還,使會寧同知高國勝拘晏家族。

    上旣即位,遣使召晏,旣又遣晏兄子鶻魯補馳驛促之。

    晏遂率宗室數人入見,即拜左丞相,封廣平郡王,宴勞彌日。

    未幾,兼都元帥。

     大定二年正月,上如山陵。

    禮畢,上將獵,有司已夙備。

    晏諫曰:「邊事未寧,畋遊非所宜也。

    」上嘉納之。

    因謂晏等曰:「古者帝王虛心受諫,朕常慕之。

    卿等盡言毋隱。

    」進拜太尉。

    復緻仕,還鄉裡。

    是歲,薨。

    詔有司緻祭,賻贈銀幣甚厚。

     宗尹,本名阿裡罕。

    以宗室子充護衛,改牌印祗候,授世襲謀克,為右衛將軍。

    歷順天、歸德、彰化、唐古部族、橫海軍節度使。

    正隆南伐,領神略軍都緫管,先鋒渡淮,取揚州及瓜洲渡。

    大定二年,改河南路副都統,駐軍許州之境。

     是時,宋陷汝州,殺刺史烏古孫麻潑及漢軍二千人。

    宗尹遣萬戶孛朮魯定方、完顏阿喝懶、夾谷清臣、烏古論三合、渠雛訛隻將騎四千往攻之,遂復取汝州。

    除大名尹,副統如故。

    頃之,為河南路統軍使,遷元帥左都監,除南京留守。

    上曰:「卿年少壯,而心力多滯。

    前任點檢京尹,勤力不怠,而處事迷錯。

    勉修職業,以副朕意。

    」賜通犀帶、廄馬。

    八年,置山東路統軍司,宗尹為使。

    遷樞密副使。

    錄其父功,授世襲蒲與路屯河猛安,并親管謀克。

    除太子太保,樞密副使如故。

     上問宰臣曰:「宗尹雖才無大過人者,而性行淳厚,且國之舊臣,昔為達官,卿等尚未仕也。

    朕欲以為平章政事何如?」宰執皆曰:「宗尹為相,甚協衆望。

    」即日拜平章政事,封代國公,兼太子太傅。

     是時民間苦錢幣不通,上問宗尹,對曰:「錢者有限之物,積於上者滯於下,所以不通。

    海陵軍興,為一切之賦,有菜園、房稅、養馬錢。

    大定初,軍事未息,調度不繼,故因仍不改。

    今天下無事,府庫充積,悉宜罷去。

    」上曰:「卿留意百姓,朕復何慮。

    太尉守道老矣,捨卿而誰。

    」於是,養馬等錢始罷。

     他日,上謂宰臣曰:「宗尹治家嚴密,他人不及也。

    」顧謂宗尹曰:「政事亦當如此矣。

    」有頃,北方歲饑,軍食不足,廷議輸粟賑濟。

    或謂比雖不登,而舊積有餘,秋成在近,不必更勞輸輓。

    宗尹曰:「國家平時積粟,本以備兇歲也,必待秋成,則憊者衆矣。

    人有損瘠,其如防戍何。

    」上從之。

     宗尹乞令子銀朮可襲其猛安,會太尉守道亦乞令其子神果奴襲其謀克。

    凡承襲人不識女直字者,勒令習學。

    世宗曰:「此二子,吾識其一習漢字,未習女直字。

    自今女直、契丹、漢字曾學其一者,即許承襲。

    」遂著于令。

     宗尹有疾,不能赴朝。

    上問宰臣曰:「宗尹何為不入朝?」太尉守道以疾對。

    上曰:「丞相志寧嘗言,『若詔遣征伐,所不敢